元稹思念妻子的千古名篇,开篇就是惊艳佳句,感动了无数世间儿女


元稹思念妻子的千古名篇,开篇就是惊艳佳句,感动了无数世间儿女

曾经在一本书里看过这样让人魂牵梦萦的美句:你,注定是我今生倾心驻足的风景,一世不舍的眷念。为了你,我愿划破手指,滴血成圈,圈住你的款款深情,纵然玫瑰零落成泥碾作尘,我也甘愿守侯着这世的心疼。

原来爱一个人,守侯一份情,可以如此的浓烈。一如《何以笙箫默》里何以琛说过的"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任流年似水而逝,任相思静水流深,唯一不变还是那份至深的爱恋。

人间自是有情痴。这一生,曲水流觞,便再也无法沉醉,入不了心;这一世,繁花似锦,便再也入不得眼,进不得心。这既是对爱情的坚贞守候,更是对往事的深深怀念。

《离思.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的一首诗。诗里说,曾经去过沧海,体验过沧海的波澜壮阔,别处的水便无法再吸引到"我",曾经看过巫山,体会过巫山的云蒸霞蔚,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无法令"我"陶醉了。即使"我"从百花丛中穿行而过,也不会留恋任何一朵花,更别说回头张望了。这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你"。

元稹思念妻子的千古名篇,开篇就是惊艳佳句,感动了无数世间儿女

诗的开篇前两句即是千古传诵、耳熟能详的佳句,可谓破空而出,神来之笔,让人称赞。这两句表面是写水和云的自然之景致,实际却是以"水"和"云"比喻"亡妻韦丛",暗喻手法绝高,让人一时难以琢磨诗人的用意,这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再怎么波澜壮阔的"水"也无法吸引到我,再怎么云蒸霞蔚的"云"也打动不了我。这是多么坚贞的情感,如此淋漓尽致的表达,也是无比痴情了。这两句写景寓情,只写"景"而只字未写"情",曲折委婉,含而不露,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古人说,"观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山山水水的幽美壮阔之景总能让人抒怀解忧吧。但是,在元稹看来,这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他看过最美的巫山云雨,体味过动人心魄的沧海波澜,世间如此的美景都不能打动他了。因为,大千世界里没有了妻子韦丛,就再也没有爱情可言了。

元稹思念妻子的千古名篇,开篇就是惊艳佳句,感动了无数世间儿女

诗的第三句,诗人情感再次递进。诗人再次使用比喻,以"花"喻人。如果说“水”和“云”还不能表达"我"对妻子感情的坚贞,那么用"花"也能代表我的执着吧。即使走到盛开的万花丛中,"我"也会毫不留心的走过,且懒得回头观看。"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大抵就是元稹这样的吧。

"各花入各眼",元稹的心里估计早已有了心仪的那朵“花”吧,而那朵“花”也只能是妻子韦丛了。相信韦丛的在天之灵读到此诗也会颇感欣慰的。人的一生也许会爱很多次,但总有一次是刻骨铭心的,正如元稹与韦从至纯至情的爱情。

诗的第四句是诗之眼,画龙点睛,直点主题。诗人以水、云、花暗喻表明心志后,笔锋一收,点出诗的主题。"我"之所有以上的感受,皆因修道和亡妻的原因,而更因妻子的离世,让"我"看破世事、消极遁辞,难以再发现世间美好的事物。其实凡此种种,终其原因还是他的亡妻韦丛。我们感叹,诺大世界里,这番告白也是没谁了。

也难怪,千百年来,这首诗成了无数青年男女向对方表白心志和深情的最美诗句,也才能如此的千古流传。

元稹思念妻子的千古名篇,开篇就是惊艳佳句,感动了无数世间儿女

也许在他人眼里,韦丛算不上最完美的女人,然而,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元稹眼里,韦丛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美得无可挑剔,而何况,韦丛又是那么一个温柔贤淑、才貌兼具的女子。世界那么大,与那么一个合适的人在对的时间里相遇、相知、相恋,其他的便再也难以入眼了。

任经年累月,时光匆匆,也带不走心底的那份执着与眷恋,即便无法拥有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天长地久,即使无法拥有淡看庭前花开花落的闲情逸致,能有如此真挚的爱情,也算不枉此生。世上痴男怨女的爱情,也正因为有了这份不舍、不忍和不放下,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而如今,人生际遇,百转千回,我们且行且珍惜,珍惜生命里的遇见,珍惜生命里的回眸。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缘来时,我们珍惜;缘走时,我们释然。于流年的光影里,盛世浮光,一场梦来一场醉。

元稹思念妻子的千古名篇,开篇就是惊艳佳句,感动了无数世间儿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