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浅析纯粹忠贞的爱情、被嫉妒自私沾染的爱情、人性

导语:

《赎罪》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之一,故事情节主要围绕赎罪和爱情展开,讲述了一个爱而不得的凄惨爱情故事。其中还夹杂了亲情、战争以及对性的反思。

《赎罪》:浅析纯粹忠贞的爱情、被嫉妒自私沾染的爱情、人性

关于爱情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爱情是人类所独有的美好心灵感受。不同的爱情观会对爱情产生不同的结果。正如席慕蓉曾在《无怨的青春》中写道:“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暇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这大概就是爱情最初最美好的样子吧!

故事着重分析了布里奥妮在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生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她所造成的影响,分别探讨了布里奥妮在这三个阶段中的自我定位、个性特征的变化,以及其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同时,主要揭示了布里奥妮从无知少女到成熟作家的成长历程,以及她在爱情中迷失的心理。

布里奥妮从不成熟地自我定位到心里重创再到内省的一生成长中,想象始终贯穿着她人生的每个特殊阶段:

13岁时,她完全凭借空洞的想象来填补她对成人世界认识的空;18八岁时,她依靠回忆和想象写成了《泉畔双人》来表达她尊重事实、追寻当年事件背后之真实的意图;77 岁时,她以想象虚构了塞西莉亚和罗比的爱情结局以表悼念,完成了《赎罪》并表明她已能够自由地以想象为媒介驾驭虚构与真实了。

《赎罪》:浅析纯粹忠贞的爱情、被嫉妒自私沾染的爱情、人性

一、纯粹忠贞的爱情

故事发生在英国的乡村,罗比与塞西莉亚相爱,应该终成眷属。但是塞西莉亚的妹妹布里奥妮却因一个误会,认为罗比是一个色魔。一天夜里,布里奥妮的表姐被人强暴,布里奥妮因为嫉妒,认为罗比是那个犯人,于是在警方面前做了伪证,使得罗比蒙冤入狱。塞西莉亚却一直坚信自己的爱人是清白的,并因此与家人决裂。

多年后,布里奥妮认识到自己当初因为幼稚犯下的错误,内心一直饱受折磨,想要自我救赎。然而,战争将罗比与塞西莉亚这对未成眷属的有情人吞没。罗比与塞西莉亚的爱情像极了大多数爱情片里的男主与女主,他们志趣相投,模样相当,唯一的不足便是罗比是个下人的儿子,但这也阻挡不了他们的爱情。

他们的爱情是忠诚的、纯粹的,即便罗比被诬陷,没有人相信他,他的爱人也坚定不移地相信他的清白。罗比参军之后,塞西莉亚一直在等他回来,只可惜命运弄人,徒留悲哀。塞西莉亚的爱是热烈的,她勇敢地和大家眼中的下人的儿子相爱,为了等她的爱人回来,她勇敢地和家人决裂,从一个庄园主变成一个护士,她对罗比的爱勇敢、执着、而又坚定,至死不渝。

《赎罪》:浅析纯粹忠贞的爱情、被嫉妒自私沾染的爱情、人性

相比之下,罗比爱得卑微。他因为自己是下等人而自卑。影片中,他向塞西莉亚表白的信,写了一次又一次,在想着用最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意。罗比一再地说:“缘分未尽,我会回去,回去找你,爱你,娶你,然后挺起胸膛的生活。”罗比其实一直有很大的压力,他受塞西莉亚父亲资助才得以上学,这已经让他觉得自己十分下等,虽然他接受过高等教育。结果却突然飞来横祸,他被判有罪,即便塞西莉亚不在意,也让他心中深感罪恶,所以他想去参军,洗清自己的罪名,赎他的“罪”。

虽然两个人一个爱得张扬,一个爱得卑微,但这也改变不了他们之间纯粹的爱。虽然他们没有在一起,但是都给了对方最好的记忆,最美的风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只有纯粹忠诚的爱情,才能永恒,罗比和塞西莉亚永远在他们的理想家园里幸福快乐地生活。

《赎罪》:浅析纯粹忠贞的爱情、被嫉妒自私沾染的爱情、人性

二、被嫉妒自私沾染的爱情

与罗比和塞西莉亚纯粹的爱情相比,还有另外一种爱情,是被嫉妒与自私沾染的爱情,那就是布里奥妮对罗比的感情。布里奥妮理解不了姐姐和罗比的感情,不懂情到深处的不自禁。在罗比对她的爱拒绝之后她无法接受,她心中嫉妒的种子开始发芽,而在表姐罗拉被强暴之后,她内心的嫉妒开始作恶,她做了伪证,一方面是因为误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她心底的嫉妒与自私。

布里奥妮是大多数爱情故事中都会有的反面人物,爱而不得,由爱生恨。但她却比那些反面人物多了一些善良与人性,这也让她多了一些悲情色彩。因为爱情犯错,一生有愧,自我救赎,却根本没有机会,这才是可怜的。佛说:“人生有七苦,爱憎会,怨别离,求不得。”布里奥妮可以说是尝遍七苦布里奥妮是有罪的,爱情本没有错,但是因爱而犯罪,则是罪。让人奇怪的是,羡慕与嫉妒明明是一样的心理活动,但是嫉妒是七宗罪之一,而羡慕却不是。

《赎罪》:浅析纯粹忠贞的爱情、被嫉妒自私沾染的爱情、人性

嫉妒是什么呢?神学家圣·托马斯·阿奎在《论恶》一书中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因对方所拥有的资产比自己丰富而心怀怨怒(对自己资产的喜爱变质成了忌恨其他更美好的拥有者的欲望)”。

布里奥妮对罗比的爱是朦胧的,她曾经跳下河让罗比救她,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布里奥妮是一个爱幻想美好爱情的小女孩。可是在罗比大发雷霆之后,她对他的爱埋在心底,慢慢地滋生成了妒忌,这也是在她撞破了姐姐和罗比的爱情之后,心中所生的恶意。也因为她一念之间的恶意,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

那么布里奥妮为什么会指认罗比呢?一方面,她眼中的的世界是变形的,而此时罗比在他眼中形象是坍塌的;另一方面,则是她心底对罗比与塞西莉亚的约会的妒忌,再加上她的爱幻想以及她人性中的自私等种种复杂的情绪的作用,她的恶意萌芽了。她内心深处不希望罗比与塞西莉亚在一起,所以想把他们分开,此时,布里奥妮对罗比的爱变质了。

《赎罪》:浅析纯粹忠贞的爱情、被嫉妒自私沾染的爱情、人性

在很多的感情世界里,有那些恶毒女配,对自己的爱人是这样的:我得不到你,别人也别想得到,我就把你毁掉云云。但是若是真的爱,会舍得吗,那种爱只是占有。在布里奥妮的幻想中,罗比救了她,罗比也应该像她想象的那样对她也有好感,结果她发现,那爱不属于她,又因为她认定罗比是一个色狼、变态,那时的她感觉自己被背叛了。这种极度的失落毁掉了三个年轻人,也毁掉了她自己。

总而言之,爱情最重要的是两情相悦,不夹杂其他的感情,爱情不是幻想出来的,爱情也不是占有,爱情需要的是心灵的纯洁,感情的忠诚。有人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就是,你爱的人也爱你。”而在现实的爱情中,你爱的人不爱你并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你对他最纯的爱所留给你的最美好的记忆。爱过的青春才是无怨的青春,爱过就行,不要太过强求结果。记住“在爱情面前,谈悲喜太肤浅;无论悲喜,皆为爱情。”

《赎罪》:浅析纯粹忠贞的爱情、被嫉妒自私沾染的爱情、人性

三、爱情里的人性

柏拉图曾经说过:“人类的本性将永远倾向于贪婪与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乐而无任何理性。”而《赎罪》中的爱情故事则将人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布里奥妮的行为有许多细细思考就会令人觉得恐怖的地方,这也是人性丑恶的体现。

第一个地方,没有人(除了塞西莉亚)相信罗比的清白,即使是罗比的母亲。在罗比被带上警车之后,她的母亲冲到警车前面,愤怒地大喊他是一个骗子。作为家人,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仅凭一个爱幻想的小女孩的一面之词和那封言语露骨的信,便判定自己的儿子有罪,这是一个母亲吗?作为养育罗比的人,理应最相信他,可事实却让人心寒,这便是人性最大的丑恶。

人本能地相信孩子的单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塞西莉亚的家人认为罗比是管家的儿子,是下等人,便认定他的内心也是下等的肮脏的,却不看看自己的生活。塞西莉亚与布里奥妮的父亲私生活不检点并且出轨,而表姐罗拉的母亲丢下自己的孩子与男人私奔了。他们是所谓的高等人,却有着下等的心灵,并以上等人自居来鄙夷下等人。可以说,罗比是被他们一起送进监狱的。

《赎罪》:浅析纯粹忠贞的爱情、被嫉妒自私沾染的爱情、人性

第二个地方也是影片最大转折的地方,表姐罗拉被人强暴,而她却因为金钱和爱慕虚荣而嫁给了强暴她的人。这让人觉得讽刺,恶人过得幸福,却让一个无辜的人饱受折磨。道貌岸然的保罗,在强暴了罗拉之后,在椅子上安然地睡着,并且在逃脱了罪责之后,与罗拉结婚。

在这段婚姻里,他该如何自处?只有他这种丑陋、残忍的人才能自然地与罗拉生活吧。真正应该赎罪的人安逸地生活,真正应该得到幸福的人却被迫分离,这就是面对命运的无力吧。

“上帝创造了恶;恶深藏在人心中”但是人性却也有值得赞美的地方。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地方,本来应该是十分惨烈的地方,士兵们却在放声高歌,他们没有为死亡而哭泣,他们为生存而歌颂,为活着而快乐,为未来的美好而感动。

《赎罪》:浅析纯粹忠贞的爱情、被嫉妒自私沾染的爱情、人性

战争带来的是死亡,他们在那一刻为我们展现的则是生命的顽强,活着的希望。那一刻的人性是美丽的,没有欺骗,没有贪婪,没有嫉妒,他们真心地为明天而歌颂。人性中蕴藏着一种最具有力量的情愫“善”。因为人性的善而让布里奥妮去赎罪,哪怕她曾犯下过错,这也值得肯定。

总而言之,人总是两面性的,善与恶在我们的身体里共存,但是我们不能失去希望,不能对恶妥协,要去相信,人性终是美好的,恶是极少的。

《赎罪》:浅析纯粹忠贞的爱情、被嫉妒自私沾染的爱情、人性

结语:

悲剧性在于布里奥妮所伤害的姐姐塞西莉亚和她的男友罗比均已在战火中丧生,赎罪的可能性荡然无存,灵魂注定要经受良知一辈子的拷问。罪孽在一次次回忆中被不断放大,直至变成终生缠绕的梦魇。对于布里奥妮错误的根源。如果从道德的角度入手,布里奥妮种种违背道德标准的行为,就是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从布里奥尼作为作家的心理,以自己天才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促成了事实和虚构的混淆;结合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说明布里奥妮“本我”欲望得不到满足的错误爆发。

这种看似自然而然滋生的幻想背后并不仅仅是愧疚那么简单,“罗比·特纳于 1940年6月1 日在布雷顿斯死于败血症,塞西莉娅于同年的9月在贝尔罕姆地铁车站爆炸中丧生。那年我从未见过他们,我徒步横穿伦敦,最后在克拉帕姆工地上的教堂门口驻足,”然后,怯弱的布里尼奥瘸着腿走回医院,无法面对刚刚痛失了亲人的姐姐。我们从中得知,就在那个因为她的错误指控而得以逍遥法外的罪人在举行婚礼的时候,另一个因为她的错误指控而被冤入狱然后不得不走上战场的罗比的生命已经消失在这个地球上了。她纵使愧疚,纵使悔恨,但一切都以无法弥补她的过失。生命是如此宝贵,却又如此脆弱。而没有根据的指控就和无情的战争一样可怕,因为他们都会摧毁生命,让人悔不当初。

令人感到悲凉的是,布里奥尼一直以为通过叙事的力量安排罗比和西西莉妮重逢,并继续过着幸福的生活就能够实现赎罪的愿望,至少能够表现出自己为赎罪所作的努力。只不过当祈求原谅的主体已经不存在的时候,任何形式的赎罪都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