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常劝人“积阴德”,传统文化的“阴德”到底是什么?

xoufei72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话出自清代满族文学家文康所著的《儿女英雄传》。

青春年少时,我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其他神马都是浮云。认定知识就是力量,书中自有黄金屋,而风水、积阴德之说则是极度迷信的无稽之谈。

可是初中还没毕业,现实却让我第一次认识了“命”。因为家境贫寒,我无缘高中,从此断了上大学的念想。

但是我并没有屈服,还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命运一次又一次给我开玩笑,慢慢的我屈服于命运。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对命运、风水有了新的认识,开始相信命运、风水对人的影响。

一命:是指人先天的禀赋和条件,是人与人之间的先天差别。命与生俱来,属于定数的范围,由家庭背景和基因所决定。


有的人出生富贵之家,有的人出生贫困之家;有的人天生长得漂亮,而有的人天生长得丑陋;


有的人从小的聪明伶俐,有的人呆头呆脑、有的人能长寿百岁,有的人英年早逝……

这些都不是自己所能选的,因为孩子不可以选择自己的父母。


一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是与生俱来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与富贵家庭的孩子起点和平台都不一样。

基因决定命运,从遗传学和概率的角度看,父母优秀的人,子女遗传优秀基因的可能性更大。


命中注定你有运动天赋还是音乐天赋?天赋很大程度上决定你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二运:运指人一生的际遇,是受家族行为、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人生选择和偶然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一般具体指人的运气,即人的行为在人这一生中,在大千世界里的顺畅度。

一个人命好,那么这个人的运气就会很好吗?这个不一定的,因为运是充满变数的。

比如天生有钱是命,偶尔买彩票就能中大奖变有钱,这是运。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也会有不同的运气,运气也是要与时俱进的。

了解命运是为了改变命运,而不是迷信命运。

三风水:风水指一个人的居住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人的客观影响。

风水是自然之妙,风水即不违背自然,这些都是外部的力量,“风水”很简单,就是要靠着山,有风,有水。


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环境,人会身心舒适而心情愉快。好的风水还给人积极健康的心理暗示。

处在这种环境下的人更有广阔的胸襟和宽厚的性格,也就容易与人相处,受人尊敬而获得好的运气。


反之,经常处在闭塞、脏乱、阴暗的环境中,人的心情不好,心理也会不健康。

风水还指人文环境,即居家所在的社区或村庄的社会风气,以及一个家庭的家风。


家族传统和父母的为人处事,对引导孩子性格及价值观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有这么两个都是几十户人的小村子,甲村子几乎每年都有孩子考上大学,乙村子几十年来就出过两大学生。人们就说甲村子风水好,乙村子风水差。

其实只要走进这两个村子,就会明白为什么只隔一条河的两个村子区别怎么这么大了。


甲村子村巷干干净净,家家户户勤劳肯干,大人都没有闲着的,孩子学习自然都很努力,当然风水好。

乙村子村巷到处是垃圾,大人三五成群凑在一起扑克麻将,孩子跟在旁边看,学习自然也无所谓,当然风水差。

四积阴德:积德有积阳德与积阴德两种。所谓阳德,就是有些人做善事故意想要让别人看见,这是“有心为善”。



比如有的公司或明星,广而告之的宣扬捐款多少,最后却找各种借口少捐甚至不捐。

“积阴德”,就是暗自帮助别人,做好事不留名。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心里会有满足感,还能把善传播下去。

五读书:指知识和技能对人自身能力的提升的重要作用。从古到今,寒门学子依靠读书自己改变命运,效果有目共睹。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首先;读书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


其次:通过读书,可以增加自己的智慧,学到别人的经验,人生就会少走弯路,也能发现成功的捷径。所以说爱读书的人都有好运气。

人的一生,命和运,是很难改变的大势,风水有选和改的可能。


天赋不够,就要后天努力来凑。而积德和读书,就是绝大多数人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


有书课堂


积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积阳德,一种是积阴德。俗话说善恶有报,经常积阳德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在未来的生活里带来福报。而经常积阴德的话,则在自己死后能够上天堂,下辈子投个好人家。

在过去,很多迷信的人们看到别人做坏事,都好心相劝,让那些坏人不要再继续为恶了,要给自己积点阴德,不然死了之后是要下地狱的。我们经常听这种类似的话,就不免有些疑问,人们常说的阴德到底是什么?


根据这个词语的解释,我们可以得知阴德是“隐藏的德行”,与阳德的公开行善是相反的。比如说有的人喜欢大张旗鼓的做好事,而有的人喜欢低调的做好事,都是做好事,但表现的形式却是不一样的。

俗话说种什么因的什么果,不管是哪一种做好事,都会得到回报。根据《了凡四训》的解释:阴德是做好事而不为人们所知道,上天会加以赐福;而阳德则是做好事让人们知道,得到群众的称赞而享有盛名。

从这种解释上来看,似乎上天也喜欢奖励低调的人,因为在比较迷信的古代,上天代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大多数人觉得上天的赐福比所谓的群众基础有价值的多,于是大家都喜欢给自己积阴德。

在历史上喜欢积阴德的人有很多,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这样,一辈子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而且还心地善良,常做好事。那么历史上有没有那种坏事做尽,但又偏偏也做好事来积阴德的呢?还真的有!

比如三国时期的大奸雄董卓,很少有人知道,董卓在年轻的时候,每当发现不平之事,都是仗义出手,除暴安良、伸张正义。恶吏恶霸更杀了一堆,在河西走廊大地上的威名赫赫,引得各路豪杰纷纷来投。

唐朝一代奸臣卢杞,在当年担任虢州刺史的时候,由于连年灾害,还要替皇家养三千头猪,卢杞二话不说,大手一挥,将这三千头猪全部杀掉给虢州分掉吃了,得到了当地百姓十二分的拥戴。



其实历史上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有一些比较坏的人,因为迷信,每做一件坏事都要再做一件好事,来将罪孽给抵消。而有些人更是因为担心做坏事以后会遭天谴,于是弃恶从善,做了个好人。

这样看来的话,古代虽然有些东西比较迷信,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当道德与法律无法制约一些人的时候,说不定迷信某种东西,还能让这些坏人有所顾忌,这也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影响。


魏青衣


“阴德”,有四重涵义:一、德。二、默默无闻之德。三、荫蔽子孙之德。四、福报来生之德。尝试论之。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什么是道?道既是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又是运动规律和法则。道可道,非常道。不可说,不可说,非常不可说。大约而言,道,浑沌而成,无状无象,是人的视听无法触及感觉的。道,空虚清静却又无处不在。

德,即是得。道在社会人生中得以显现出来的相状、行动,即是德。道不可触摸,德却可见。甲骨文中的德字,左部表示“行”,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上边还有直立的线条。大约是说,德可见,见于行动。又或是,行为端正,目不斜视,才是德。


在篆文中,德字眼睛下方又加了一个“心”。真正的德行,终须出于一颗诚心。


《道德经》说:“道生之,德畜之。”认为道生长万物,德畜养万物。后来的道教虽然和老子此人没啥关系,但既然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当然也要研究道德。道教《太平经》阐发了关于道德的理论,其中有说:

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阴也,主养。

道是阳,德为阴。可见,德,本来就是“阴德”,“阴德”,即是德。

默默无闻之德

有一种德行,是在大庭广众中做的,大家都看得见,称为“阳善”。

有一种德行,是在默默无闻中施行的,人所不知,称为“阴德”。比如葛洪《抱朴子》中所称的“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乐人之吉,愍人之苦。”一念心善,足称“阴德”。暗中“赒人之急,救人之灾”,也是“阴德”。

“阴德”,又称为“阴骘”。道教有《文昌帝君阴骘文》,认为为善不扬名,独处不作恶的阴骘,能得到帝君的庇佑。



荫蔽子孙之德。

道家以为,暗行善事积阴德,人虽不知,但神知,还能将此阴德泽及后世子孙。与阴德相对应的,便是阴祸。多阴谋暗算,则致阴祸。

《史记·陈丞相世家》载陈平之言:“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陈平传国至曾孙而以罪绝,如其言。汉高祖的另一重要谋士留侯张良,爵位仅能传至其子,且在张良逝后十年便予以取消,后世不复绍封。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考论此事,认为张良有几件事做得不地道,宜其如此:

刘邦攻峣关,秦守将见大势不妙,想求和,然后一起西袭咸阳,刘邦认为可以。秦军松懈。张良献计:“不如因其懈击之。”遂引兵大破秦军。

刘邦、项羽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皆为汉,鸿沟而东者皆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项羽解而东归,刘邦也准备引而西归。张良此时劝刘邦不要“养虎自遗患”,于是,和平条约墨迹未干,战火重燃。后面就是垓下之围,项羽最终自刎于乌江。

白居易《读史》诗曰“阴德既必报,阴祸岂虚施。人事虽可罔,天道终难欺。

福报来生之德

我国本土宗教,只说人死有鬼魂。佛教传入,其教义言鬼魂还能转世投胎,再世为人。在这个意义上,此人今生的阴德,又可以福报于来生。

十无益

积阴德,宜真心诚意、全心全意。倘若此方行善,他方为恶,则无益。林则徐有一篇《十无益》,可给人以启迪:


莫安排


《淮南子》记载的阴德

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
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非神圣人,莫之能分。

《淮南子.人间训》中用了长篇幅论述了“因果”这个问题。在论述中也直接点出福祸皆是人们直接造就的。通篇长论里,刘向及其文人门客旁征博引、引经就典,字字珠玑,无不引人深思。典籍提到诸多方面,但是在这里我们只引用其中一段,以此启发自己,细细研读“阴德”。

在《淮南子》中,治水的大禹、开化民智的契、传授耕织的后稷,都是有大阴德的人,所有三位君王的后代仍然是君王,可职位阴德福厚了。除此之外,孔圣人恢复礼乐,教化世人,传道受业,孔子的后人也多出大德之辈,人丁兴旺不衰,这也是承了孔子的大德的。这些都是阴德泽厚的人。

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 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 夫妻之辨,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谷, 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周室衰,礼义废,孔子以三代之道教导于世。其后嗣至今不绝者,有隐行也。


秦王嬴政争霸天下、生灵涂炭,智伯侵地灭族,商鞅、李斯不得善终……这些都是福德浅薄的人。

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智伯侵地而灭,商鞅支解,李斯车裂。

“上善若水”之德才是阴德

从之上我们大概可以意会的出这“阴德”的含义,应该是有两种属性的,一是“阴”,二是“德”。

阴,如其名,看不见的,不在光明之处的。这是与“阳德”不同的一种属性。很多人说阴德是默默做好事,不为人所知,阳德则是为众人所见所闻。其实不太赞同这种看的,阴确实有“不被所见”的意思,但是在这里,个人感觉它的具体更应该是“上善若水”、由心而生、非刻意的。

“圣王布德施惠,非求其报于百姓也;郊望褅尝,非求福于鬼神也。山致其高,而云起焉;水致其深,而蛟龙生焉;君子致其道,而福禄归焉。”

阴德应该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理所当然的状态下发生的,这与被不被知道完全无关。正如《淮南子》中所说的,圣贤的君王布德施惠,不是做样子给百姓看的;祭祀祖宗神灵,也不是对鬼神有所求。山高了自然会有云起,水深了,自然会有蛟龙栖息……心有善念,不会刻意于世人的眼光与言论,生于心,行于手足,这是水到渠成,应运而生,至于是在光明下,还是在黑暗里,这并不重要。这不就是人们所说的“上善若水”吗?

我们是不知道大禹的功德,还是不清楚孔子的事迹?这些都是有大德的人,而他们的功德真的不为人所知吗?当然不是!但这些人同样也是有阴德泽厚之人。可见这“阴德”的“阴”并不是藏起来,看不见,而是“无中生有”,始于无法捉摸、虚无的心念,而非其他所有。

阴德的第二个属性,便是德。什么叫做德?救苍生于水火是德,放过一只蝼蚁也是一种德。“德”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这是为生灵的基础属性,只是有的人忘记了,有的人只看得见高大的,有的人以此为目的,有的人以此为手段,有的人以此为解脱……有多少人是为了善德本身而为之?

性本善,那性情使然的善与德,想必大多是要积大阴德的。

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
有阴行者,必有昭名。


鱼者佩之


1.所谓阴德


阴德,即福报。

俗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德排在第四位,个人觉得有福之人,必有德,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阴者,即隐、闭、默。积阴德是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行善事不图回报,默默的付出。水满则溢,当你善事做多了,福气也就来了,这就是因果。


所谓的积阴德其实就是暗中做好事,不求回报。积阴德是发自内心的善举,不是作秀,不为好看,亦不是通过帮助别人来抬高自己,而是真心实意帮助他人。


佛家讲究福报,而积“阴德”会得天报,这是最大的福报,会福荫子孙后代。



2.怎样才能积累阴德享福报呢?


讲一个故事给你听:一个商人,在半山腰买了一座宅子,依山傍水,风景很美,门前还有很大一片果园,商人花重金请了一位风水先生来家里看风水。


快到家门口时商人看到妻子送一个远方亲戚出门,商人在远处停下脚步,先生纳闷儿,随口问怎么不继续走了?商人回答:“这个亲戚平日不经常来往,今天来我家想必是遇到了什么难处需要帮忙,我现在过去他看到我难免尴尬,所以我们还是等他走远再回去吧!”先生听了没说什么。


等亲戚走远,他们走到家门口,商人忽然抬头看到一群鸟在园中飞起,继而停下了推门的手立在门口,先生又问:”到了家门口为何不进门?”商人说:“园中鸟惊起,想必是有领居家孩子在爬树摘果子,我自推门而入怕惊了孩子从树上掉下来摔坏了,还是等他们摘完了果子我再进去吧。”先生听完对商人深鞠一躬,说:“福人居福地,像您这样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不管住在哪里都是福地,您平日的为人已经为自己和家人积累了福报,风水自然错不了。”


还有,华人首富李嘉诚纵横商海几十年,在商界一直有很高的威望。他教育子女最简单的道理便是:面对利益,如果能得七分一定要拿六分,多留一分给对方,这样合作才能长久,生意也会越做越大。


所谓:爱出者返爱,福往者福来。 行善积德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说遍布我们的日常生活。无论记人好处或是扶危济困,亦或是助人于危难,都是行善积德。



3.举手之劳的无声善举。


你有余钱可以资助贫困学生读书,给自己积福报,不要去养情人破坏别人家庭损阴德。

夜晚回家路上,看见收摊小贩可以买点东西回家,买谁都是买,谁要是条件好也不至于起早贪黑摆摊。


捡到钱或者物尽量想办法归还施主,以己度人,谁丢了东西都会心急,也许你拾到的是人家的救命钱。


遇到老人或者小孩需要帮助的,尽量帮忙联系家人,或者送到当地派出所,以免出现意外,常尽能及之力。


总之,积阴德就是默默的帮助她人,也许是一杯水,或是一碗饭,也许是一次举手之劳的帮忙,都会给人带来方便,好事做多了,日积月累你的福报就来了。


事事轮回,你的每一个举动,都会成为你日后的因果。做人多存善念,积善言,行善行,福报自来。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命理学认为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积德很大成分就是积阴德,这阴德在今天佛教说的比道教更多,但阴德是道教词汇,出自《淮南子》。兴扬在这里简单的说说如何积累阴德。

人在现世积德的阴德,因为是阴行往往是在后代子孙上得到福报。许多人为求祖宗庇佑每年给祖宗祭祀,但不愿意为现世的父母、爷爷奶奶做点好事,就这样你怎么让祖宗看得上你?故祖宗的阴德会庇佑后人,但很少会庇佑不孝子!这种阴德是最简单易得的,只要尽孝就能得到祖先积累的阴德。

再者勿要做损阴德之事,《关圣帝君觉世真经》说:“凡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不管坏事做的再隐蔽天理昭昭,这些事在阳世一辈子不案发,也会损害你的阴德,让你福报减少,影响你的子孙后代。

《关圣帝君觉世经》中还认为人积累阴德可以敬天地,礼神明;奉祖先,孝双亲;守王法,重师尊;爱兄弟,信朋友;睦宗族,和乡邻;别夫妇,教子孙。然后能改过自新;满腔仁慈,恶念不存;一切善事,信心奉行;人虽不见,神已早闻;加福增寿,添子益孙;灾消病减,祸患不侵;人物咸宁,吉星照临。

经文之中说的可能有点重,恶念不存这个很多人都做不到,但人只要愿意多做点好事,少做点坏事福报自然会来。


全真道士梁兴扬


先说答案

阴德:指的就是德。类似的词还有《黄帝阴符经》里的阴符。

阴,是不显露的意思。

积阴德,是正统的华夏文化里的一种说法,并不是后世被曲解的所谓为了来世过得好而去做好人好事的意思。

中国人讲的“积阴德”,是说要人不离其宗,复归于道。人得先有道,才能后有德。所谓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关于道德

人有了道,而后就能有德,有了德,无论是治身治家还是治国治天下,都会生存的更长久,传承的更长久,万世传承,子孙以祭祀而不辍。

如果德就是一个人的金钱储蓄的话,有道之人,是想着怎么把生命的脐带,须臾不离的汲于大道之中,不停的积攒自己的德,这样德足全了,自己才能长久;

不道之人则相反,天赋之德,就是他的初始余额,他后面不仅不想着怎么多挣点钱,还一直处心积虑的想着,怎么把这些老本都花光,兑换成花花绿绿的摸得着看得见的感官生活,这样的话,他的一生,就不会很长久,也不会很顺利。

很多人追逐一切,唯独不想着积德。人的生命,德是续航余额,谁的余额越多,谁就生存的更长久,谁的余额越少,谁就会早早的不道早已。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有这样的话语:

善者非以赏故善也。

王者以赏劝善,志士蒙其赏而耻之,小人怀其赏而饰善,而伪滋生,而赏滋滥。

乃流俗复有阴德之说,谓可劝天下以善,而挟善以求福于鬼神,俗之偷也,不可救药也。

阴德之说,后世浮屠窃之,以诱天下之愚不肖,冀止其恶。

然充其说,至于活一昆虫,施一箪豆,而豫望无穷之利。

迨其死,无可徼之幸,而又期之他生。驱愚民,胁君子,而道遂丧于人心。

社会上,为了迎合很多人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也开始做起来了“积德”买卖。

让人花钱去充值,做善事去充值,折腾这个那个去充值,把一桩桩庸俗透顶的买卖,都做成了行为艺术。

其实,没有道哪里的德?

积德只有唯一的一个途径,那就是:

先有道,而后才有德。


平凡2850


做好事做善事,却不让别人知道,也不图回报,这是阴德。阴德是最善最无私无欲的道德,是发自内心,却无所求,认为做善事好事是自己应该的。虽然别人不知道,但老天爷知道,也会在他的脸上刻上细细的阴骘文。这种人是最高贵的!做好事善事,不图名,不图利,不图回报,甚至不让任何人知道!

还有人私心杂念很重,虽然不被看好,但总比不做好事善事的好些。那些一做好事就张扬开来,妄图所有人都知道,从而获得名利,是很多人所做的。甚至有些人在做好事前,先招呼记者,摄影摄像的随同去报道,是打着做好事的幌子,甚至牺牲他人名声形象与尊严,为自己谋名利才是真。

头顶三尺有神灵,天道无亏,善恶薄上都记着呢,老天爷心里清楚得很!


华夏历史文化


“积阴德”是中华文化中的大智慧。尤其是当今社会,崇尚充分标榜自我、彰显自我、厚颜无耻的时代,更需要搞懂什么才是真正的“积阴德”、“积阳德”。

阴:阝+命虫。阝:困难重重;命虫:天意只能为虫,像虫子一样藏起来;故,阴:自身与需求不匹配,寸步难行,必须像虫子一样隐藏起来。即,不匹配则主动无为。引申,隐藏起来的,如阴面,阴天,阴暗等等。

德,行+直。古文字中,行:十字路口,符合客观需求的决策;直:决策上越客观、越符合大趋势,自己路越直、越顺;故,德:一切行为举止都是遵循客观需求和客观规律的。

所以,阴德:凡事都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如果明明知道自己与客观需求不匹配,就要主动无为,主动承认自己不行、不适合、不勉强、不较劲,心甘情愿的收敛、抑制、退出。

引申,做一些现在看起来没用、没意义、没结果、没影响的,但其实是更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对大局长远好的事情。

反之,阳德:凡事都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如果明明知道自己与客观需求和发展规律非常匹配,决不能袖手旁观当缩头乌龟,必须挺身而出、主动有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要无条件的扬己之长。

关注老慢,了解一点真国学。


老慢


阴德一说,与天人感应学说有关,也作阴骘。了凡四训第三篇说,“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同时又说,“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


道家《阴骘文》解释,阴德就是凡人不必通过轰轰烈烈的场面来表现自己,只要心地善良,从一点一滴的善事做起,便可以得到报应,当然这种报应是上天的答复,善良的结果。近一点报在自身,远一点报在儿孙身上。

《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余庆不单指自己一身,也指能惠及后世子孙。司马光在家训中曾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如何积阴德呢?《了凡四训》指出有大约十种途径,一是与人为善;二是爱敬存心;三是成人之美;四是劝人为善;五是救人危急;六是兴建大利;七是舍财作福;八是护持正法;九是敬重尊长;十是爱惜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