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標杆行業的群體爆發時代

1991年,李彥宏第一次乘飛機出國,就到美國留學。他永遠不會想到8年後他會在同一天回來,放棄高薪和綠卡,開一個巨大的商業帝國。今年,第一個網頁誕生了。沒有人在乎互聯網是什麼。直到1995年8月9日,Netscape才將其瀏覽器拆分並上市。該公司成立16個月,從未盈利,市值27億美元。在未來20年裡,沒有投資者會用利潤來衡量一家科技公司。用戶數量和互聯網思維成為投資者和企業家的共識。

互聯網標杆行業的群體爆發時代


作為網景公司的上市地,雅虎、美國在線(AOL)、亞馬遜(Amazon)、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和易趣(eBay)抓住了互聯網的潮流,成為細分領域的領頭羊,使互聯網成為美國的熱門產品,並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埋下了一堆種子。網景進入市場後,馬雲終於第一次瞭解了互聯網。丁磊辭職去了廣州。李彥宏開始每年回中國。

互聯網標杆行業的群體爆發時代


1998年成立搜狐和新浪,1997年與網易一起成立雅虎三徒弟!在中國打開了中國互聯網的大門,甚至開啟了中國互聯網時代的矇蔽熱潮。未來20年中國互聯網的發展速度讓美國教師臉紅。受張朝陽創業熱情鼓舞的馬化騰,於同年11月11日創辦騰訊。他沒想到,在這個時候,電影節的製作運動是由他的競爭對手完成的。相依為命兩年的馬雲,在長城和十八羅漢哭了。

互聯網標杆行業的群體爆發時代


李彥宏擁有自己的“超鏈接分析”專利,他與谷歌世界互聯網大會(Google 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創始人和谷歌(Google)有了第一個交集。三個年輕人直到一年後才相繼出現,開始與命運抗爭20多年。今年,周鴻毅創辦了rogue software 3721,他從沒想過自己會在12年內引爆“3Q大戰”。

互聯網標杆行業的群體爆發時代


1999年前後,這是互聯網時代的第一次轉型,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網易、攜程、盛大和京東都誕生於此。1999年是中國互聯網史上最瘋狂的一年,中國幾乎所有的產品形態都將在未來20年內萌芽,就像1984年傳統產業的快速發展一樣。兩次失敗的馬雲在1999年放棄了熱門的門戶模式,選擇了另一種電子商務模式。湖畔花園開園第一天,馬雲向十八羅漢致辭。當馬雲說:“我們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我們需要活102年。”接下來的17個人甚至選擇相信。同年,攜程、噹噹、易趣、天涯、中國人、茶葉、盛大等8848家電子商務網站上線。

互聯網標杆行業的群體爆發時代


次年1月,李彥宏又與百度七劍客成立了6個搜索引擎百度。形成了“門戶+社區+商務+社交+遊戲+娛樂+搜索”的中國互聯網基本模式,引領了20多年的浪潮。門戶網站創始人(王志東、張朝陽、丁磊)所有的舊觀念都在風雨中。互聯網改變一切的時代正在悄然開始。

互聯網標杆行業的群體爆發時代


為什麼有那麼多互聯網公司誕生於1999年?在這三十年的激盪中,也許會有這樣一個答案:“在科學、藝術和商業的歷史上,當一個學校或國家正處於一個日益繁榮的時期,一批偉大的人或公司將在某一年誕生。很難用非常合理的邏輯來推斷這種現象。這可能是歷史的內在戲劇性。”

互聯網標杆行業的群體爆發時代


這也是1999中國互聯網起源的一個恰當表達,為什麼這麼多巨人在今年奠定了基礎。第一代海歸打開了上帝對中國互聯網的視角,將美國互聯網模式引入中國。第一代程序員以產品為先導,以技術為優勢,確立了自己的主導優勢。回國者和程序員形成了第一代互聯網人的基礎,第一代互聯網公司也為中國互聯網奠定了基礎。

互聯網標杆行業的群體爆發時代


佔用不同的子軌道。騰訊佔據社交版塊,阿里佔據電子商務版塊,百度佔據信息發佈版塊,盛大佔據遊戲版塊,每個版塊都有一個核心的創業者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