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70多歲,兄弟三個,只老三侍候母親,其他兩兄弟有權繼承老人遺產嗎?

桐奶奶談情說愛話憂愁


關於繼承,首先要理解繼承有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

遺囑繼承很容易理解,就是作為被繼承人生前立下遺囑,指定某人來繼承他的遺產,這被指定的人,可以是自己真系親屬,也可以是旁系親戚,甚至是外人。但有一點,除真系親屬外,其他人表示要繼承遺產的時間非常的短,約為兩個的時間,過了這個時間,則視為放棄繼承。而真系親屬表示繼承的時間較長,約為三年,最長不超過十年(無論繼承人是否知道有遺產繼承,超過這個時間,就沒有權利繼承了)。所以,非真系親屬,應當在得知或應當得知繼承之日起,兩個月內表示是否繼承,即使表示繼承,也要辦理相關繼承手續。若有阻礙,可以在兩個月內向當地法院進行起訴,在繼承上得到法律的保證。

如果被繼承人沒有立遺囑,繼承人就按法定程序繼承遺產。父母、配偶、子女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其他旁親為第二順位繼承人。有第一繼承人繼承時,第二繼承人不繼承。

在法定繼承中,也規定了權利與義務。也就是說,繼承人與被繼承人有撫養、贍養的法律權利與義務,這往往也決定了繼承人是否可以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而在法律上,一般是推定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盡了相應的權利與義務。因此,通常第一順位繼承人的權利,是不會被剝奪的,而且還受到法律的保障。也就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及相應的原告,無論繼承人是否對被繼承人盡了義務,他的繼承權依然是得到保障的。

文中提到子女中有不盡贍養義務者。按理來說,是沒有繼承權的。但是,要讓他們喪失繼承權也不是容易的。一是要有被繼承人遺囑排除了不盡義務者的繼承權;二是要有合適的原告;三是要有確鑿的證據;四要到法院進行起訴;五是自我放棄繼承權。否則,那不盡義務者的繼承權是不能被剝奪的。


魚人私語


一般家裡有兄弟姐妹的,大多都是老人,在年老的時候都歸自己的老兒子老姑娘撫養。大家也總會揣測這個現象。其實這種現象不難理解,老人一般都是把大大小小的兒女培養成人,等到自己年老體弱的時候,自然願意跟自己的老兒子或者是老姑娘在一起生活。因為畢竟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的,把老兒子老姑娘養大,等到他們也長大的時候,老人就有一種依戀的情懷了,所以說大多都願意跟自己的老兒子生活,這是百姓人家好像都已經形成了規則。

不過繼承好像也是延續了這種規則,那就是老人如果在自己的老兒子家養老,那麼老人的財產有的時候如果說是不那麼豐厚也不是太多。那麼其他的兄弟姐妹們也不會攀比,自然會把這財產留給自己的弟弟,因為照顧自己的母親。弟弟是有功勞的,所以說兄弟姐妹之間的和諧就不會把這點財產當回事,更不會為他傷了和氣。所以說,兄弟姐妹們,誰也不會為幾萬塊錢的房子或是一些私人財產而產生糾紛,因此我說誰照顧父母終老誰就繼承財產,這也就算是一種對孝心的獎勵吧。儘管作為兒女的都有繼承老人遺產的權利,但是沒出力孝順父母,也沒有在父母有病的時候手在床頭,所以說就彌補一下自己的愧疚,把財產的繼承權給撫養父母,孝順父母的那個兄弟。


伊春美食美客


伺候老人,與繼承遺產沒關係。

他們都不伺候老人,那得是老人到公證處進行公證,明確死後將財產歸屬於誰。否則,老人死後,其財產由其子女平分的。

最好的辦法是,老人生前就把自己的財產,過戶到伺候自己的子女名下,以免老人去世後,子女因財產分配問題反目,甚至於大打出手,矛盾激化,觸犯法律。


不需要理由3644374


父母當時應該把你當遺產,他死了,你和財產都給你兩個兄弟,人生在世錢重要,孝順也重要,又不缼腳少腿,能做事就好,健康是好


英子49987552


有繼承權。不過老三可以要求多分財產。如果協商不成,可以通過法院判決財產分配份額。老三提供贍養老人的相關證據,可以通過隔壁鄰居或者居委會提供證詞。一般情況下,法院會根據誰付出多誰多分原則進行分配判決


講點你我都懂的


你媽還沒走,你就盼她走了?怪不得你不侍候哦。


人民的名義890


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