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出过哪些名人?

信阳生活圈


信阳走出来的名人:新四军铁血悍将,率领孤军夜袭日军虹桥机场,为袍泽弟兄失去右臂。

这里是北方的江南、南方的北国,这里既有楚文化、又有中原文化,这里既有贤相孙叔敖、史学大家司马光,又有民族英雄郑成功、开国上将许世友,这里便是河南宝地信阳市,自古名人辈出。

今天介绍的这位少将廖政国也是河南信阳的英雄,生于信阳市息县,也是一名骁勇善战的“独臂将军”。红军时期,他就从连长做到了代团长,参加过六安战斗、黄梅战斗、英山战斗、黄安战斗等一些列战斗,表现英勇。在长征的时候,机智英勇的廖政国带队执行侦察任务,为红军将领布置作战任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且还两次经过危险重重的草地。

抗日战争时期,廖政国在新四军和战友纵横驰骋于江南一带,和日伪军战斗不断,锤炼了一员铁血悍将和一支勇敢无畏的队伍。很多人对陈锡联指挥的奇袭阳明堡机场十分熟悉,但是对廖政国曾经在上海袭击过虹桥机场一事却知之不多。要知道,上海可是当时日军在中国的重点驻守城市,自淞沪会战占领上海之后,这里一直是派遣军司令部所在地,要在这个地方搞个偷袭,对日军来说可是个不小的震动。

1939年,日军大肆围攻新四军,妄图消灭新四军在江南的主力。为了打破敌人的围攻,廖政国率部积极与敌军周旋,并寻找机会与敌军战斗。7月下旬,廖政国与顾复生等将领在上海郊区的青浦县观音堂镇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不仅让日军的围攻计划破产,还歼灭了许雷生为首的伪军大部分。面对溃逃的伪军,打得兴起的廖政国下令继续追击,不知不觉间便追到了一处陌生的地方,此处看起来防守严密,铁丝网密布,后来部队里面有一个曾经在上海地区工作过的同志,告诉廖政国这是上海的虹桥机场,经常有日军重要人物在此降落和起飞。

胆大心细的廖政国决定大干一场。此时已是黑夜,而防守的日伪军根本不会想到会有中国军队打来,原因很简单,正规军被赶跑了,新四军武器装备落后,所以防守上自然出现了懈怠。廖政国抓住这一机会,命令部队悄悄地将外围防守的伪军缴了械。在进攻机场的时候,防守的日军发现了新四军,于是拼命向新四军战士们扫射。廖政国果断下令烧飞机,日军四架飞机被点燃,冲天的火势和爆炸声响起,日军赶紧派遣大军前来支援,但是廖政国早就带领新四军战士转移了。第二天,上海所有的报纸便刊登了这一消息,让日军震怒的同时却让中国军民喜笑颜开。

廖政国将军是个爱兵如子的将军,深知袍泽之情的珍贵。1940年,面对引燃的手榴弹,他为了保护战友,毅然让手榴弹在手中爆炸,从此失去了右臂,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问有没有战友受伤……

少了一只胳膊的廖政国并没有因此退出战斗,反倒是更加勇猛,伤好后他继续指挥和参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淮安战斗、车桥战斗、沙沟战斗、新登战役等,解放战争时期又参加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鲁西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大大小小的战役,成为我军的铁血悍将、独臂将军!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司马光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10月18日,在光山县衙官舍,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因光山隶属光州,婴儿的父母为其起名为光,这个婴儿就是后来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涑水先生,祖籍为山西省夏县涑水乡。椐清代《光山县志》记载,司马光年五、六岁,弄青胡桃,欲脱其皮不得。一婢以汤脱之。女兄来问脱胡桃皮者,光曰:“自脱也。”父适见,呵之曰:“小子何得谩语。自是不敢谩语,凛然如如成人。”“司马光打破缸”的故事则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一群小陔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孩子不小心跌进装满水的缸里,其他小孩见状惊恐万分,四奔逃散。司马光则拿起一块石头,砸破缸里的下部,缸破水流,小孩也得救了。司马光读书时也非常用功,手不释卷,朝诵夕思,不知饥寒,很早就表现出了超人的才华。

宝元元年(1038年),20岁的司马光考中进士,授华州判官,从此步入仕途。司马光先后从政48年,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后来又任宰相。他提出了不少治国主张,强调为政要得民心,要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崇尚务实,反对浮夸等。任宰相后更是“躬亲庶务,不舍昼夜,欲以身殉天下”。


李大娘看电影


古代  

公祖句兹——固始人,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被赐封为“期思伯”,明嘉靖九年(1530)又敕封为“先贤公祖子”。

  息夫人——春秋时期,息国(今息县)夫人,贤良淑德,深受后世景仰。

  春申君——潢川人,为战国时期楚国令尹(丞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为江南一带的人文始祖,上海世博会申办成 功的庆祝演出中,开场就演唱了一曲《告慰春申君》来纪念他。

  卢丘子——潢川人,战国时期楚国令尹(丞相),为官刚正清廉,为楚庄王称霸立下举贤(举荐孙叔敖)之功。

  孙叔敖——楚国期思(原属固始县,今属淮滨县期思镇)人,为楚相时,于楚庄王十七年,率“申息之师”大败晋军,使楚庄王得以称霸中原,他善于治水,且为官清廉,被司马迁誉为“古今第一清官”。

  左司马眅——信阳市人,楚国左司马,掌管楚国军政,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申息之师”统帅。

  魏延——信阳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

  费祎——罗山人,三国时期蜀相,历任蜀国大将军、军师之职,和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

  朱序——信阳市人,东晋名将,民族英雄,曾于淝水之战中大胜前秦军队。

  陈元光——固始人,曾率8000府兵开发闽南,把中原文明传播到福建、台湾等地,被历代皇帝追封为“灵著顺应昭烈广济王”、“昭烈候”,后被乾隆皇帝封为“开漳圣王”。

  王审知——固始人,五代时期闽国创建者。

  司马光——光山人,为宋朝著名宰相,著有《资治通鉴》,对中国的史学界有极大之贡献。

  马祖常——潢川人,元朝礼部尚书、枢密副使。擅长于诗文,有《缫丝行》、《踏水车行》、《河湟书事二首》、《上京输苑书怀》、《室妇叹》、《石田山居八首》传世。

  宋世杰——信阳市人,明成化年间有名的侠义之士,好打抱不平,常为穷人写状子,不收分文,周星驰电影《审死官》中的主人公形象就源自于他。

  何景明——信阳市人,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著名的“前七子”的领袖。

  刘绘——潢川人,明万历年大臣,因弹劾夏言而被排挤出京,后挂冠辞职回乡,设坛讲学,人称“嵩阳先生”。有《通论》40篇和诗、赋、序、记等20卷流传于世。

  蔡毅中——光山人,明万历年大臣,礼部右侍郎,因助杨涟弹劾魏忠贤而罢官。

  李若星——息县人,明末大臣,历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两湖、川、云、贵五省总督之职。敢于直谏,朝野尽惧其刚直。

  苏昆生——固始人,明末著名歌唱家,人称“南曲天下第一”。

  郑成功——族谱记载,其祖籍光州固始,有收复台湾的不世之功,为中华之民族英雄。

  胡煦——光山人,清朝大臣,为《明史》总裁之一。历任兵部侍郎知贡举、礼部右侍郎,入直尚书房。其一生著作甚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周易函书》,至今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胡季堂——字升夫,号云坡,光山人,乾隆四十四年任刑部尚书,嘉庆三年,授直隶总督,赐孔雀翎。翌年,加封为太子太保。

  黎世序——罗山人,清朝二品大臣。历任南河总督,卒赠“太子太保”。

  祝庆藩——固始人,清朝嘉庆年中榜眼,历任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

  吴其浚——固始人,清嘉庆二十二年状元。历任翰林院修纂、兵部侍郎,写成《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为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

近现代  吴元炳——固始人,清咸丰年大臣,历任两江总督、漕运总督之职。

  蒋艮——商城人,光绪年授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入直上书房,为皇族子弟溥伦、溥侗之师。

  熊晋阁——商城人,清末大臣,与张之洞是同榜进士,曾创办《鄂北公报》。

  周祖培——商城人,清末大臣,历任吏部、刑部尚书之职。

  洪永安——商城人,清末大将,历任福建总兵、福建水陆提督之职,中法战争中曾智胜法国海军。

  丁振铎——罗山人。清末大臣,授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京畿道台、云贵总督之职。民国成立后任总统府参政、审计院院长兼大总统高级顾问。

  秦树声——固始人,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史学家。

  秦瓒——固始人,秦树声之子,民国著名经济学家,为西南联合大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昭文——光山人,同盟会河南第一人、主要创始人。1905年在东京被推举为同盟会总部执行部书记。1906年任同盟会河南分会支部长。武昌起义时,任革命军战时副官长,充前敌总指挥,为民国主要创立者之一。

  李斌——浉河区人,辛亥革命前创立湖北军队同盟会,1911年,参与发动辛亥革命,先后被推举为汉阳府、荆州府知事,为武昌首义立下汗马功劳。


芬达哥


1,句兹,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739年被赐封为“期思伯”,1530年敕封为“先贤公祖子”。

2,春申君,战国时期楚国令尹,战国四公子之一,为江南一带的人文始祖。

3,卢丘子,战国时期楚国令尹。楚庄王称霸立下举贤之功。

4,孙叔敖,在楚国为相的时候,大败晋军,使楚庄王得以称霸中原。被司马迁称为“古今第一清官”。

5,三国时期蜀相,历任蜀国大将军、军师之职,和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


古今说史


信阳大地曾哺育了众多历史名人:一代名相孙叔敖、开漳圣王陈元光、治闽功臣王审知、大史学家司马光、中原硕儒马祖常、文坛领袖何景明、植物学家吴其浚等都诞生在这里。有许世友、李德生等80多位优秀的信阳儿女成长为高级将领和国家领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