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高等法院開始發難,焦頭爛額的紅衣主教

法國的福隆德運動又被稱為投石黨之亂(Fronde),前者為音譯,後者為意譯。

因為"Fronde"就是一種當時的遊戲。之所以要這麼稱呼,就是因為當時的法國老百姓對這場騷亂特別反感。當時法國的攝政政府、最高法院和地方親王這三者就像小孩子互相砸石塊一樣,互相爭鬥而且沒完沒了。但對於當時的法國來說,這是一個十分危機且嚴肅的事件。可以說從亨利四世創建波旁王朝開始,一直到路易十三去世,他們所忽視的所有問題,都在這場福隆德運動中爆發了。

消極抵抗的高等法院

福隆德運動全面爆發於1648年,參與這場運動的人種多樣,而對於這些人在投石黨運動中都各自有什麼目的,當時只有9歲的路易十四,還不可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和區分。但另一方面,9歲也並不算太小的年齡,路易十四是一個十分早熟的孩子,當時的他已經完全能夠知曉自己已經處於險像叢生的環境中了,而且馬紮然那緊張的眼神和安娜焦急的態度,也讓年幼的時路易十四感受到了危險。福隆德運動可以說是深刻的影響了路易十四的內心,在這種危機環境下,路易十四形成了自己的一種對事物的獨特思考方式,而這些思考方式最終也不可阻擋的滲透到了他的內心世界中。

路易十四:高等法院開始發難,焦頭爛額的紅衣主教

1639年幼年時期的路易十四和其母親安娜

福隆德運動在最開始的時候,其實只是一場由政府稅務官員發起的罷工行動,他們因為反對高稅收,所以拒絕履行自己的職責。但是事實情況發展到後來就不僅限於此了,這種罷控最後延伸到了所有領取薪俸的政府官員。甚至可以說,只要是薪俸被拖欠,那麼任何的政府官員都隨時可能發動罷工。而當時的法國剛剛打完30年戰爭,政府財政幾乎無以為繼,他也沒有辦法用經濟手段來遏制混亂的苗頭,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場面失控。

路易十四:高等法院開始發難,焦頭爛額的紅衣主教

最初,福隆德運動只是在一些重要城市裡爆發的,而點燃這一抗議之火的就是巴黎高等法院。再後來這種抗議行動則發展為一股暴動浪潮。但是它又和現代社會很多的暴動不一樣,福隆德運動是有著極為明確而且現實的目標的——要麼減稅,要麼改變徵稅方式。從1630年到1635年,法國付稅額度猛增三倍,當時的法國雖是歐陸人口大國,但總人口也不到2000萬人,未受增稅影響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在此情況之下,各地的抗稅暴動開始變得越來越頻繁且越來越猛烈。

1643年5月,安娜被任命為攝政,為了讓巴黎法院登記和執行遺囑,安娜曾經許諾以後將多多傾聽法院提出的各種建議,高等法院因為這件事而大受鼓舞。但是安娜和攝政政府卻沒有履行他們的諾言,這就讓高等法院的法官們憤怒了,他們進行了很多密謀活動,其目標主要有二:一是要拆散安娜及其兒子路易十四同馬紮然的關係。二則是要把國家權力轉歸給貴族。然而在馬紮然高超的斡旋技巧下,最高法院的計劃沒有得逞,整個攝政政府依舊必須也只能依靠馬紮然這個人才能繼續運轉。

為了向馬紮然施壓,高等法院開始抵制攝政政府實行財政措施。因為高等法院對王王室政令擁有否決權,但一般情況下,最高法院不會使用他的否決權。按照慣例,政府在制定新的徵稅計劃之後,必須將之交由高等法院進行登記,除非過於不合理,高等法院一般都會同意王室政府的徵稅計劃。但因為馬紮然主的失信,巴黎高等法院拒絕了1645年王室提出的新徵稅計劃,並且拒絕登記。為了繞開高等法院,馬紮然開始越來越多的直接下派稅務專員和督辦官。但是當時的最高法院還不想和王室攝政鬧得太僵,他們一直沒有動用手上的否決權,畢竟法國當時還在打仗。

在1645年,法國正屬於30年戰爭的關鍵節點,這就意味著需要更多更龐大的財政經費,僅僅對於第三等級徵稅已經不夠了,對一些享有賦稅豁免權的人,也必須要繳稅,如那些在政府中擔任要職的捐官,還有一些在巴黎城牆外圍建有房屋的業主。根據攝政政府頒佈的王室法令他們都必須納稅,而且要繳重稅,在此之後,市政政府又進一步採取措施,提高進入巴黎的商品提高稅率。

路易十四:高等法院開始發難,焦頭爛額的紅衣主教

路易十三時期的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對此的態度可以說是極為反感的,因為最高法院的成員大部分都是捐官,他們將這個法令整整拖了一年,最後才正式登記。而與此同時,法國市政廳發行的政府債券開始不斷貶值,法國政府已無力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司法官員們的薪金亦被削減。

在這個時期,因為對外戰爭之故,巴黎高等法院採取的方法就是消極抵抗,當然這種消極抵抗也給馬紮然帶來了很大麻煩。馬紮然不得不下令將法令中的某些內容刪除,或者對其中的一些條款做軟化處理,最終才使得高等法院勉強同意正式登記。1645年3月23日,高等法院準備召集一次大會,大會的目的是掀起一場大規模的抗議行動,並且高等法院已經確定了參加會議的具體單位,其下屬的8個普通法庭全部必須參加。各個地方法院也必須赴巴黎參加集會。

不過這一次集會卻被馬紮然下令禁止了,此後馬紮然和最高法院展開了一場游擊戰。當然無論採取什麼樣的行動,馬紮然總是讓當時的法國王后——西班牙的安娜站在前臺,而他自己則居於幕後實際操作。這樣,礙於王室的權威性,最高法院也不敢把事情做的太過分。

無奈的攝政政府

但要知道的是,西班牙的安娜(也就是路易十四的生母,或稱奧地利的安娜)是一個出了名的傲嬌公主,之所以要馬紮然擔任市攝政政府首腦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位王后對行政司法、經濟外交各個領域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但為了對付最高法院,馬紮然又不得不將她搬出來,結果就是這位法國王后在1848年年初不計後果的召開了一次獨裁式的司法會議,會議的主題是準備新設12個可以買賣的高級法官職位。

此類職位的每個的售價是18萬鋰,其擁有者被稱為審查官(maî des requêtes),他們有權主持訴訟狀,並且可以審理法庭案件。而且他們的工作地點還就是在巴黎的最高法院。西班牙的安娜的原意是要增設24個這樣的職位,結果馬紮然好勸歹勸,總算將之削到了12個,因為最高法院現有的審查官已經達到72人。如果再大量增設賂官,會導致已經購買官職的法官們的不滿。

巴黎高等法院登記了王室的這一法令,不過隨即便提出要對這一法令進行重新審議。1648年1月15日的這次司法會議是由塞吉埃主持的,當時年幼的路易十四也被捎帶進去了,結果王是社政政府的人員和最高法院的代表吵了個翻天覆地。這直接嚇哭了年幼的路易十四,當時的記錄官將路易十四被嚇哭這一事件忠實的記錄下來。

路易十四:高等法院開始發難,焦頭爛額的紅衣主教

要知道路易十四當時雖然是一個小孩,但他已經參與了無數次公開場合的會議了,他不可能因為怯場而哭泣。在會議上,安娜還曾提出過要求人們不要在馬車上搞那些奢華的裝飾,因為這些裝飾品大部分都由金屬製造,而這些金屬完全可以加工成大炮和武器。但最高法院的官員卻當面對此予以拒絕,路易十四的母親則為此勃然大怒,破口大罵,可以說路易十四之所以哭也很有可能是被他老媽的過激反應給嚇到了。

在1648年的這次會議上,當時巴黎最高法院的代理,接著檢察長奧美爾.塔隆發表了演說。塔隆指出司法會議本來是一個用於商討問題的論壇,而如今已被攝政濫用,花錢如流水般的購買各種奢侈品(實際上是購買軍火),而農民卻食不果腹,他們(農民們)甚至把自己的傢俱都拿去典當了。

路易十四:高等法院開始發難,焦頭爛額的紅衣主教

奧美爾.塔隆

在1648年1月15日司法會議後的三個月當中,巴黎高等法院拒絕登記了王室攝政所頒佈的所有文件。馬紮然不得將相關文件一改再改,再重新交給法院,最高法院會先行登記,但回過頭就會立即把法令撤銷掉,再設置種種障礙。當時的荷蘭大使甚至認為法國會因此而分崩離析。

既然西班牙的安娜魯莽的提出了增加審查官的人數,那現有的審查官便開始以罷工相抵制,而且繳納官職稅(paulette)的法令在1647年末已經到期了,需要重新改簽。官職稅是對捐官和賂官所徵收的一種稅,平均每隔9年要繳納一次,稅額相當於其官職價位的1/60,繳稅之後,官職所有者可以將他的職位賣給他人或自己繼續擔任,也可以轉給後人。

當時的馬紮然為了安撫巴黎最高法院的官員,直接取消了他們的官職稅,但前提是他們要承諾4年不領工資。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為受30年戰爭的拖累,法國的國庫已經被清空根本發不起法官的工資了,攝政政府除了退讓也沒有別的選擇了。但即便是如此,高等法院和王室的矛盾仍未解決,混亂依舊愈演愈烈。

結語

這種情況對於法國來說不是第一次出現,因為法國參與歐陸大戰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黎塞留時期,他一般會採取強硬的手段來應對危局。原因是因為當時的路易十三對他鼎力支持,所以他有神聖的王權作為後盾。

路易十四:高等法院開始發難,焦頭爛額的紅衣主教

但當時的法國攝政政府則不然,路易十四還是個孩子,這導致了他們不可能像黎塞留一樣去用強硬手段壓制最高法院。

而且最要命的是,馬紮然是一個意大利人,安娜則是一個西班牙人,他們都是有著外國血統的,這也讓他們很難拿出底氣也甚至不敢去強壓最高法院。

參考文獻

The Bourbons a history of a Dynasty

被"製造"的路易

《法國史》

《路易十四時代》

《路易十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