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奔赴一线,他(她)们义无反顾——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由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呼吸一科主任李霞带队,李建英、高原、孙慧敏、李欣、薛秀斌、梁丽美

迅速组成首批医疗梯队奔赴市定点救治医院,同心战“疫”;

前赴后继,他(她)们绝不退缩——当感染肺炎重症患者不断增多,救治任务不断加大,李有香、陈俊轶、王大伟、宋悦、范平平、宋少琼、张质彬、王婷、曹秀丽,临危受命,再赴一线,最美逆行。

作为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的优秀代表,这些闪光的名字,用自己的一次次冲锋,在全市战“疫”的最前线书写了华彩一章。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这里是抗疫的战场”

57岁的老代,是我省最危重的新冠肺炎病例。

“血氧饱和度68,氧合39.3,立即高流量吸氧……”1月31日凌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市传染病医院抢救室内仍灯火通明。此时,对老代的抢救已经进行了整整24小时。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重症病房内,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建英正按照专家组的指令进行着紧张的操作。正常情况下,氧合压低于60便可被认定为呼吸衰竭,但此刻,仪器上的指数仍在下降,作为医生,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

“高原、慧敏,调试设备,准备抢救!”面前的老代此刻的呼吸越来越微弱,李建英下意识的将头转向一边,身旁的“助手”,正是与自己一道来此支援的两位“战友”。 “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给予经鼻高流量加储氧面罩吸氧!一定要把面罩戴合适了......” 指令一个接着一个,李建英等三人却做到了无缝衔接。 一天、两天、三天……经过四天四夜的连续奋战与精心救治,老代的氧合指数终于由35上升到122,休克得到纠正,尿量恢复正常……李建英长舒一口气,自己却双腿一软,差点儿瘫坐在地上……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久,李建英、高原、孙慧敏便作为第一梯队成员,跟随呼吸一科主任李霞来到了市传染病医院,像这样的抢救,他们早已经历了不知多少。身处隔离病房,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护目镜将眼周勒出深深的印痕;防护服24小时不能离身,吃饭喝水根本顾不上,甚至上厕所都成为了奢望。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都是肉长的身体,却是铁打的脊梁。有人生病暂退火线,有人登时挺身而上。“我们挺好,这里是抗疫的战场,让病人平安出院就比啥也强!”

“您需要我,我就一直陪在您身边”

不是所有确诊病例患者,都能够经过治疗一帆风顺地痊愈出院。72岁的申老太太,在市传染病医院住院一周后,虽经专家组积极诊治,但病情仍进行性恶化,血氧饱和度开始出现下降。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您好好呼吸,我把床头抬起来,就不憋气了”! “您别害怕,把鼻导管插进鼻孔里,可以改善通气,要不血氧饱和度太低了。” “加油,把面罩带好,血氧上去你就好多了。” 陈俊轶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防护服上,即使戴着手套,每次也紧紧地握着申老太太的手,把自己的信心和力量努力地传递给她。 经过各种无创吸氧装置治疗的努力,申老太太的血氧饱和度还是不稳定。 “血氧饱和度不稳定,立即上经鼻高流量吸氧装置!”指挥组专家一声令下,王大伟医生立即执行。 王大伟个子高,防护服不太合身,崩破就会发生职业暴露。时间就是生命!抢救不能迟疑!王大伟弯着腰,尽量小步挪动,很快找到仪器,给老太太连上经鼻高流量吸氧。 “您用力喘气呼吸,调整一下心情”, 看着监护仪上血氧饱和度慢慢升高,满脸是汗的王大伟,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2月7日晚,申某的病情仍在恶化,专家组决定气管插管上呼吸机。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每一医护人员都知道,气管插管气道被打开时病毒释放、感染风险最大。医生王大伟、护士张质彬、王婷都没有退缩,和插管医生一起熟练顺利地完成了申老太太的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固定套管.....,一系列的操作完成后,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喘着粗气,满脸都是汗水,护目镜上又敷上一层朦胧的水汽。

在专家组和一线重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申老太太一天天好转起来,氧合改善了,呼吸机条件下降了,血压也稳定了。为了更好更快地恢复,患者除了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每天还要进行12小时俯卧位,早晨8:00平卧位,20:00俯卧位。陈俊轶、王大伟带领两个小组宋悦、范平平、宋少琼等5名护士,每班都要给患者变换体位,看护着气管插管、胃管、中心静脉导管等六七根管子,防止脱出,发生危险。陈俊轶主任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每次都和护士们一起翻身操作,每次完成后她都要在墙边靠一会儿,透过护目镜仍能看到她强忍痛苦的表情。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每次见到陈俊轶,申老太太都不愿意让她离开,陈俊轶尽可能多和老太太多呆一会,“您需要我,我就一直陪在您身边!” 因为她知道患者感到医护人员的温暖,内心有了希望,对于病情好转更加重要。

“只要一线需要,我们随时顶上”

疫情不灭,我们不退!”——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这是我市所有参与疫情防控的医务工作者共同立下的“军令状”。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但一线抗疫工作强度大、危险系数高,纵然意志如铁,身体也未必能顶得上。当得知首批支援市定点救治医院的李霞主任因连续奋战,长期工作劳累而病倒后,呼吸二科主任李有香毅然接过战袍,“第一医院人就有第一医院人的担当,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我上!”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急诊ICU副主任陈俊轶是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虽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可疫情当前,“我是党员,我不上去等谁上?”救治病区突发状况多,担心“战友”身体吃不消,陈俊轶便主动分担,从配合插管到静脉导管后帮忙俯卧位,从准备抢救器械到搬运病人……眼睛熬出了黑眼圈,来不及休息又继续开始第二天的忙忙碌碌。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急诊ICU的王大伟,妻子二胎需要陪伴,孩子年幼无人照顾,但疫情面前,人民生命健康大于天! 还有…… 一个个身穿白衣的身影,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在全市上下同心战“疫”的特殊时刻,市第一医院医护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感染患者点亮了一盏盏希望的明灯,谱写着一曲曲以生命赴使命的壮丽战歌。

“能够冲锋一线,我们无怨无悔”

医者,无私无畏者也。疫情来袭,离危险最近的地方,就是医护人员的战场。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从1月30日开始,李欣、梁丽美、韩淑丽在定点医院救治一线连续奋战半个多月了。护士长李欣在市第一医院工作时就长期从事重症医学护理工作,经常协助其它姐妹们穿脱防护服;梁丽美、曹秀丽向医护人员讲解防控知识,全力做好感染防控工作;韩淑丽在护理操作时发生针刺伤,按照规定处于隔离观察状态,仍然不时关心询问着患者的康复情况。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特殊时期,在重症病区工作的护士宋悦、范平平、宋少琼、张质彬、王婷,每次进入留观病房,都穿着隔离服,弯腰、下蹲等简单的动作都十分吃力,防护服密不透风,在污染区里长达数小时站立工作,常常会心烦气短。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大家选择工作时不吃饭、不喝水,腿麻了就溜达一会儿、敲打一下,迅速调整状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还有放射科副主任薛秀斌,在病区负责给患者进行CT检查,家里的两个孩子一直没有见到爸爸,日夜思念着他早点回家……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截至目前,市第一医院支援定点医院医疗队队,已有共计17名医护参与救治一线,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驱散疫情阴霾贡献着来自市第一医院的力量!

张家口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抗疫纪实,同心战“疫”共盼春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