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白、苏轼饮酒谈练气功之道


唐代大诗人李白被唐玄宗和杨贵妃赐金遣返,离开长安以后,便开始了他的大江南北的漫游生涯。从这时起,他的人生观也有所改变,喜欢和僧道交朋友,开始学练导引(气功)以及冶炼外丹。对于养生长寿之道,可以说是很追求的,但是对于醉酒吟诗,却仍然是丝毫不肯放松,有时醉得连自已是哪儿的人也弄不清楚了。他说:“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有一次他在元丹丘家中,大醉之后,还要叫主人:“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在宣城谢眺楼宴别吟诗,滥醉如泥,居然吟出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那样脍炙人口千古有名的佳句。可见他在举杯的时候,所写出来的诗果然不寻常。

如他在《与元丹丘谈玄作》一诗中写道:“澄虑观此方,因得通寂照”,可见他的气功,已不是普通的层次了。但他一举起杯来,便把“寂”二字忘得一千二净了。这说明李白一方面在练气功,一方面又在大肆喝酒,晚年曾经数上黄山寻道访友,以求长生,最后背上生疮不治,逝世于当涂李阳冰家中,享年61岁。

从李白、苏轼饮酒谈练气功之道


宋代的大诗人苏轼(号东坡)的酒量和李白恐怕不相上下。他被管制在黄州的时候,经常醉酒吟诗,在豪饮之后,曾写下了著名的《大江东去》和《前后赤壁赋》等诗文。有一次带酒夜游赤壁,把衣裳脱下来挂在江边,便划着船往江心喝酒去了,衙门里到处寻找,只见衣裳不见人,找到天明,才发现他一个人睡在沙滩上,鼾声如雷。又有一次在密州(山东诸城县)时,中秋之夜,饮酒达旦,他举杯“把酒问青天”,“起舞弄清影”,写下了佳作《水调歌头》。在他的诗作中,如“闭眼观心如止水,水中思见万象尘”。可见他的气功功夫,不到高层次,何能写出此境出来。他的《苏沈良方》,论述胎息:“一息自住,不出不入”,也颇有体会。但他只活了64岁,比李白多活了三岁。这两位视酒为命的四川老乡,可以说是一对“异代不同时”的酒朋功友了。

从李白、苏轼饮酒谈练气功之道


李、苏两人一生的经历相仿,均练气功,我们把他们放在一起来探讨。但酒和气功的关系,有一一定意义。世界上的事情既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既要贪杯醉酒,又要练气功,结果是白练,恐怕还要受害。现在的功法介绍中,许可醉酒练功两不误的,我还没有见过。只听说过打醉拳,却没有听说过练醉功。酒的作用,首先在于加快人身血液循环,心跳加速。而气亦随之加速。如果再加上气功导气、引气,渗透延伸,其后果何堪设想。但是有一些功法是可以喝一点小酒的,例如练硬气功的可以喝一点点小酒,在练功前喝一点的酒。以助长力气。

酒之为物。既能行气,也能乱气;既能养生,又能伤身。皆在于人们自己善于掌握和运用罢了,李、苏两人既要练功,而又不能忘情于醉酒,所以结果还是没有享受到高龄。千百年来,许多养生家对于酒和气功的体验都不能两全其美,只有戒酒练功,才是养生长寿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