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讓醫院死亡率從42%下降到2.2%,已經被遺忘


01

看到這張照片,真的是一陣憤懣,轉而無力憤怒。


她讓醫院死亡率從42%下降到2.2%,已經被遺忘


我看到了她們昂揚的鬥志,更看到她們沁滿眼眶的淚水以及不願被人們注意的躲閃眼神。

我還看到了什麼?

15個女性醫護人員都剃了光頭。

唯一男的,頭髮比女生長,甚至還做出了一個小發型。

15個女生都是一次性醫用口罩。

唯一男的,N95。

……

這一個月來,我覺得疫情當前,奮戰一線的男女都屬不易。

可明明這次投入防疫戰場的醫護人員女性超過半數,有的地方甚至超過2/3。但她們生而為人的最正常的需求卻沒有被正視,甚至是被嚴重忽視,不予以考慮。更有媒體連“生理期”三個字同期聲都要剪掉。

她們有的遇到生理期,有的還懷孕,或在哺乳期,甚至有9個月的孕婦。

即便如此,還有一幫沙雕說,你們女人就是麻煩——說這樣的話的人,我希望他這輩子都不要向女性醫護人員求救。

一直不想多說那些依然刺眼存在的不平等,覺得以大局為重。

但不經意間卻看到了這樣觸目的細節。

還有人說小題大做。

真的,非常心寒。


02

南丁格爾,已經不會有多少人記得她。

大家享受著現代醫療服務的美好。

我猜,隨機抽一個人,1000個裡都不會抽到一個瞭解這段歷史的人,都不會真的知道南丁格爾以一己之力,挽救了許多代人——而累計起來,這個數字可能甚至遠超青黴素的發明所挽救的人類。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百度百科對她的描述都是粗枝大葉,極不靠譜的。


她讓醫院死亡率從42%下降到2.2%,已經被遺忘


她所處的時代,女性就業完全被拒絕——不是“歧視”,是完完全全的“NO WAY”。

但她在德國學習了一些粗淺的護理技能(那時候也沒有護士這個職業,最多算給醫生打下手的僕人)後,1854年,她堅持前往克里米亞(靠近俄羅斯)戰爭前線效力,實際上除了戰場也沒有人允許她工作服務。

就算是到了戰場前沿,她也是被拒絕的。

即使發起戰地醫院的動議也是她提出的,她甚至也因此發起了籌款。

接待她和38位護士的軍官,對她態度極其粗暴惡劣,因為她們的貿然行動,對他的認知就是褻瀆——婦女應該守在家裡,織織絨線,喝喝下午茶,看到血跡應該暈過去。不是嗎?

這樣孤身來到戰場的,在他們眼裡跟娼妓也差不多了。

所以最初所有的女性都被安排在一個閣樓上——而閣樓裡還堆積著屍體,天氣非常冷,屍體如凍肉、柴火一樣堆積在那,等候處理(運回國)。

對方以為南丁格爾這群女人肯定嚇得尖叫或哭著訴苦,這樣他就可以讓她們從哪兒來,回哪兒去。

南丁格爾卻鎮定地住了下來。她是英國貴族。

一開始醫生絕不容許她插手對病人的管理,她就去廚房幹活。

到了廚房幹活,她才發現,劣質骯髒的飲食恐怕是傷員致死的重要因素。各種食材未經處理胡亂煮在一起,在大大的湯鍋深處裡,甚至撈出來一隻馬蹄鐵!!

她清潔了廚房,帶隊處理食材,認真烹飪,給傷病員送上營養豐富美味的湯。

她最早進入/開啟護理領域,就是從清潔工(類似於今天的護工的髒活累活開始),廚師開始。搬運病號,搬運屍體,給病人換洗乾淨的床褥、衣服,通風,清潔房屋,清洗繃帶,到包紮、消毒傷口,巡查病房,為傷病員讀書、讀家信。很多人並不識字,她還擔任了代寫家信的工作。

每個深夜,她都會提著煤油燈巡查病房,而士兵們看到她的燈光,就非常安慰,聽到她的腳步聲,就如同聽到天使來臨。她被士兵們稱做“克里米亞的天使”或“提燈天使。”


她讓醫院死亡率從42%下降到2.2%,已經被遺忘


受她鼓舞,英國本土有大量的捐贈送往克里米亞,用於建設醫院和醫療傷員。

南丁格爾精於統計學,她整理了大量的病歷資料,她分析過堆積如山的軍事檔案,指出在克里米亞戰役中,英軍死亡的原因是在戰場外感染疾病,及在戰場上受傷後沒有適當的護理而傷重致死,真正死在戰場上的人反而不多。她更用了統計學中的圓形圖、圖表以說明這些資料,翔實充分,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護理對於病人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依據。

這些寶貴的資料和一線護理的實踐經驗,被她整理成教材,回到英國後,她設立了護士學校,護士這個職業,正式成為醫療機構的重要組成。

2016年四月,在刊登於《金融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斯莫爾表示:“(南丁格爾製作的)玫瑰統計圖引領了衛生水平的提高,將英國預期壽命提升了二十年,拯救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


她讓醫院死亡率從42%下降到2.2%,已經被遺忘

(南丁格爾根據斯庫塔裡醫院數據製作的玫瑰圖,該圖表現了她紮實的統計學功底)

當時英國及歐洲各國的醫院一個是數量稀少,另一個則是醫院死亡率奇高。

南丁格爾將醫院建築的主色改為白色;以前醫院的廁所是公廁,南丁格爾設計讓每間病房有自己的廁所,並且堅持廁所要配鎖。病人可以有自己的空間,在廁所、浴室、洗滌間都有特殊防滑措施;南丁格爾在醫院人口放置一張大地圖,病人只需要一路跟隨指路標,就可到達要去的地方。

南丁格爾設立的護士學校畢業的護士,都遵循她的理念及管理模式,而各國醫院的院長們或高官們紛紛給南丁格爾寫信,求賢若渴,盼她及早派來學生,開啟護理工作。

她的護士們——沒錯,也就是全球最早的那批護士,給醫院帶去了前所未有的新理念,從醫院的通風、採光,床位的設置,醫療廢物的處理,飲用水的清潔,病人傷口的消毒,遵循營養學的飲食………

南丁格爾成立的皇家協會成員與其他人一起促成了中國鴉片毒品的禁售;她重新設計了醫院建築,圍繞強調為病人的健康而設計,而不是重複傳統醫院建築注重外表的雄偉。她在醫院裡設有病員交誼廳、圖書室。

因為她認為“最能安慰病人的是別的病人。安慰別人的病人,自己也較容易康復起來”。

她們所到之處,都大大提升了醫院的存活率和治癒率。

這是人類醫療史上最重要的一個啟蒙節點。

有意思的是,南丁格爾之所以沒有成為醫生,因為當時根本不允許女性入讀醫學院。

即使你博學多才,識文斷字甚至出身貴族。


03


第一個被醫學院錄取的女醫生,名叫伊麗莎白.布萊克威爾。

伊麗莎白.布萊克威爾是一個糖廠工人的孩子,但父親非常開明,渴求知識,帶著全家移民美國。他的孩子都接受了教育。


她讓醫院死亡率從42%下降到2.2%,已經被遺忘


而布萊克威爾在還是個少女時,就給許多著名的醫生寫信,詢問女孩如何才能成為一個醫生。而只有一位仁慈的醫生給她回了信:只要你堅持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她陸續向醫學院申請入學申請書,但被一一拒絕,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以及費城、紐約地區等16所醫學院。

最後,她在1847年,被一所私立學院日內瓦醫學院(Geneva Medical College)接受,該醫學院現已更名為霍巴特與威廉史密斯學院。

在醫學院,她名列前茅,卻依然備受歧視。

男同學在她上廁所時“闖”進去。

在她面前亮生殖器羞辱她。

甚至有教師讓她當眾在黑板上畫出男性生殖器的全圖。

即使如此,她依然學習卓異,並以第一名畢業,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女性Dr。

有意思的是,她也是是南丁格爾的好友。1850年10月,她前往倫敦,進入聖·巴爾多祿茂醫院學習,認識了當時還寂寂無名但理想遠大的南丁格爾。兩人出身完全不同,卻極有共鳴,交情深厚,經常討論婦女如何參與醫療行業。

最終她們分別都用一生開創了先河──南丁格爾於1860年成立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所女子護理學校,

布萊克威爾則於 1868年在美國設立了第一所女子醫學院。(布萊克威爾在醫療事故中失去了一隻眼睛。)


她讓醫院死亡率從42%下降到2.2%,已經被遺忘


04


4年後,南丁格爾啟程前往克里米亞。

由於沒有護士且醫療條件惡劣,英國的參戰士兵死亡率高達42%。

南丁格爾抵達後,為傷員解決必須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對他們進行認真的護理。僅僅半年左右的時間傷病員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2%。

她的加入,猶如神蹟,以至於她回國後被英國乃至全歐洲視為超級英雄。

“南丁格爾”也成為護士精神的代名詞。她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護士。今天每一個走進醫院,打量著指路牌,而不會迷路的人,請記住,這也是她設計的。

南丁格爾終身未婚。


她讓醫院死亡率從42%下降到2.2%,已經被遺忘

(1906年的南丁格爾)


對撰寫歷史來說,遺忘和記憶同樣重要。而記憶——和後續的書寫——是有選擇性的,它像一束細細的光線,讓被照亮的一小片場景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光束以外的廣大世界,卻在無邊無際的黑暗裡保持著沉默。

我無比贊同。

歷史對我們來說,或近或遠,我們不能瞭解它的全貌,只能在或長或短的碎片中不斷挖掘、拼湊,讓每一個碎片交織成更完整更真實的的面貌,每每多找到一片,我們就多記住一點,最終,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歷史就更完整了一點。

所以,“為什麼被記載下來”這個問題,有時候同“到底發生了什麼”一樣值得深思。

距離今天,不過是150年。

回望歷史,婦女走出家門,尋求自己個人智慧與價值實現,都是血淋淋的荊棘路。

南丁格爾得從最髒最糙,男人最不愛乾的活兒做起,就這還是一種恩恤。否則,家門以外的世界就是完全對她關閉的。

我們會看到歷史如此相似,她們所經歷的,實際上,今天,我們女性仍然都會經歷。

只是那荊棘路已經被一代代先行者踏平了,沒有那麼尖銳血腥,只是,依然會在各個角落裡暗暗刺傷女性。

南丁格爾的成就和相應的社會影響,就是歷史記憶的一個碎片。

就在今天,我們現在的每一個人正在親身經歷著歷史,我們終究會留下什麼,我們選擇留下什麼?我們還會切斷這束光讓更多的碎片飄零嗎?我們,不應該選擇再一次的遺忘。

一想到150年前,一個女性成為護士或醫生都被視為離經叛道,咱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珍惜21世紀女性的工作權利和受教育的權利?

我們女性有什麼理由不互相抱持、締結女性共同體?

你難道指望男人理解你分娩的疼痛,哺乳的痛苦,生理期的不便,你覺得男人會覺察到你追求自我價值實現之路上的玻璃天花板?難道,你指望男人對你的無處不在的性別貶損感同身受?

女性創造生命。女性守護生命。

而,“人類”——“Man”,從不感激。

除非有一天,歷史——history,不再是“他”的歷史,而是女人也共享的歷史。

不然,憑什麼?

官方數據:25633名醫護支援湖北,90%以上是女性。其中有臨產9個月孕婦,有剛剛生完孩子4個月的媽媽。我只希望,她們能夠獲得同樣比例的致敬、同樣份額的資源傾斜。150年後,護士應該和醫生一樣被尊敬。記住這個數據,這是血肉之軀鑄就的長城,而病魔潰退,塵埃落定之後,

請記得她們,和她們的偉業。

請記住她們的面孔 和她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她讓醫院死亡率從42%下降到2.2%,已經被遺忘

她讓醫院死亡率從42%下降到2.2%,已經被遺忘

女拳文化Nv_quan致力於推動女性權利,保護兒童權利。 女人強,則民族強,母親強,則兒童有望。

她讓醫院死亡率從42%下降到2.2%,已經被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