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什麼時候能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芯片?

shaolina


小米的核心不是芯片,為什麼要有自己的芯片!

小米的核心是營銷!

小米的成功靠的是營銷+市場定位+高通代言人,華為的成功是自研創新+學習模仿+營銷!營銷是一個大師級的事,反正我不行,不僅我不行,就是國內也沒幾個比得上雷某人!用好了營銷那是營銷,用壞了那是營銷至死!營銷帶不來創新,帶不來國內產業鏈的升級!穩穩當當賺錢,誰也不討厭你營銷。


謝福文


不僅僅因為芯片屬於高精尖的技術,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般廠商根本難以掌握核心技術,而且在講究用戶體驗的當下,芯片似乎並不那麼重要,筆者對此深以為然。

不過這個觀點可能適合大部分國產廠商,對於小米卻不合適。小米已經是國內手機體量數一數二的廠商,在國際排名上也能進入前五。IDC統計的2015年第二季度手機出貨量排行中,前四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小米,這其中只有小米是沒有自主芯片的。這或多或少暗示著,要鞏固如此大體量的產品規模,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是十分有必要的。芯片是手機的核心部件,如果總是被人揪著七寸,高出貨量的地位很難保障。

況且如今小米有錢有資源,缺的就是技術(可以挖人可以買),自己做芯片並不是一件不可企及的事。本文就從產品和市場來淺薄分析下,為什麼小米要自己造芯片。

一:搶旗艦芯片首發,高性價比的玩法不靈了

曾經小米橫空出世的首要因素,就是能拿到高通最新款的旗艦處理器(或許和高通投資小米有關),再配以遠低於同配置產品的價格,一炮而紅,小米將這一玩法持續了好幾代產品,但在後續幾款旗艦手機上,這種玩法漸漸失效。

首先在芯片上,由於友商逐漸瞭解了小米的打法,逐漸快速跟進,加上高通並不願意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於是在小米3代的時候,高通驍龍800版本的小米3直到2013年底才交貨,比英偉達版本的晚了將近4個月,而且金立已經搶先1個月發佈了搭載驍龍800的手機ELIFEE7,使得小米手機3首發的希望落空。

再等到驍龍801的時候,vivo、錘子、一加都提前搶在了小米4之前發佈了新機,而後者的賣點也轉移到金屬做工上去,後來的小米Note情況也是如此。友商們的快速跟進,以及上游供應鏈不願意偏袒小米,使得小米在芯片上喪失了優勢。

其次在性價比上,小米也不再具備優勢,隨著魅族發佈的魅藍品牌,錘子推出堅果,酷派推出大神,一大波互聯網手機都可以做到同等配置相似的價格,甚至比小米更低。還記得6月9號周鴻禕宣佈大神F1 Plus以及大神F1 2GB內存版分別以399元和499元阻擊紅米2A的事麼?後者在前一天宣佈499的“無敵價”,緊接著就被周鴻禕打臉,人家配置不比你差價格還比你低,營銷手段更狠,怎麼搞?

控制不了上游芯片,小米在芯片上不佔優勢,產品和營銷的打法變得很被動。





那些年上合辦公


芯片屬於高精尖的技術,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般廠商根本難以掌握核心技術,而且在講究用戶體驗的當下,芯片似乎並不那麼重要,筆者對此深以為然。

不過這個觀點可能適合大部分國產廠商,對於小米卻不合適。小米已經是國內手機體量數一數二的廠商,在國際排名上也能進入前五。IDC統計的2015年第二季度手機出貨量排行中,前四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小米,這其中只有小米是沒有自主芯片的。這或多或少暗示著,要鞏固如此大體量的產品規模,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是十分有必要的。芯片是手機的核心部件,如果總是被人揪著七寸,高出貨量的地位很難保障。

況且如今小米有錢有資源,缺的就是技術(可以挖人可以買),自己做芯片並不是一件不可企及的事。本文就從產品和市場來淺薄分析下,為什麼小米要自己造芯片。

一:搶旗艦芯片首發,高性價比的玩法不靈了

曾經小米橫空出世的首要因素,就是能拿到高通最新款的旗艦處理器(或許和高通投資小米有關),再配以遠低於同配置產品的價格,一炮而紅,小米將這一玩法持續了好幾代產品,但在後續幾款旗艦手機上,這種玩法漸漸失效。

首先在芯片上,由於友商逐漸瞭解了小米的打法,逐漸快速跟進,加上高通並不願意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於是在小米3代的時候,高通驍龍800版本的小米3直到2013年底才交貨,比英偉達版本的晚了將近4個月,而且金立已經搶先1個月發佈了搭載驍龍800的手機ELIFEE7,使得小米手機3首發的希望落空。

再等到驍龍801的時候,vivo、錘子、一加都提前搶在了小米4之前發佈了新機,而後者的賣點也轉移到金屬做工上去,後來的小米Note情況也是如此。友商們的快速跟進,以及上游供應鏈不願意偏袒小米,使得小米在芯片上喪失了優勢。

其次在性價比上,小米也不再具備優勢,隨著魅族發佈的魅藍品牌,錘子推出堅果,酷派推出大神,一大波互聯網手機都可以做到同等配置相似的價格,甚至比小米更低。還記得6月9號周鴻禕宣佈大神F1 Plus以及大神F1 2GB內存版分別以399元和499元阻擊紅米2A的事麼?後者在前一天宣佈499的“無敵價”,緊接著就被周鴻禕打臉,人家配置不比你差價格還比你低,營銷手段更狠,怎麼搞?

控制不了上游芯片,小米在芯片上不佔優勢,產品和營銷的打法變得很被動。

二:小米需要靠低端產品走量,但競爭優勢保不住

小米如今的商業模式已經非常清晰了,拼的是用戶量,靠軟件和服務賺錢,將硬件


滇東小夥


不知樓主說的是不是高端手機芯片,小米似乎並沒有在這方面下很多本錢。小米要建立的是小米生態,比如家居用品智能化網絡化,手機不過時其中一環。從芯片上講當下手機高端芯片還有競爭力的所剩無幾,歸根於技術難度大成本高,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不一定能夠獲得想要的結果,就算研製成功是不是能獲得用戶的認可又是一個問題,也就是風險巨大,所以小米並沒有把手機作為主營,他要建立的是小米生態鏈,走的是這個方向,事實證明小米是成功的。


小播放器


小米現在已經我自己的芯片了,只是性能方面和高通的,華為的不能比,需要投入量產然後進行不斷的迭代才可以,具體可以看下下面的內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3bd70b848685424f9d07ef601a2e3f07\

北漂亮少


你好,我是不煩的曾凡。小米手機什麼時候完全使用自己的芯片呢?
小米手機在2012年的時候就推出了自己研發的芯片,命名為松果澎湃,當然是並沒有投入使用的。我們都知道,芯片的研發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的,比如華為科技,每年都投訴幾十億去做為研發資金,得到的回報當然也是好的。小米手機發展到今天,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手機公司了,但也只是手機公司,而不是一個科技公司,著重點不一樣,定位自然不一樣,所以我個人覺得小米是不會花費太多的精力去研發芯片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36000319d24313e862\

曾凡的行行攝攝


大家對小米的期望太高了。芯片這種東西在中國應該屬於戰略級別的。國內要搞芯片至少需要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的政策大力扶持。

2.雄厚的資金實力。

3.能夠讓國家無條件信任及乾淨的政治取向的掌舵人。

4.國際上首屈一指的品牌知名度。

5.胸懷寬廣,正氣凜然的企業文化。

小米哪條都沒達到吧?雖然我很喜歡小米,但是還不夠格。


秦皇東渡


這是個複雜又龐大的工程。投入巨大,研發週期長,小米第一代出來的芯片反應平平,但只少研究出來了,慢慢的一代比一代好的,相信國貨一定會出彩的。


鄭磊鄭奕


在小米成為世界前100強公司以後。


cs5188


這個芯片製造太難了,所以那麼簡單。所以具體什麼不好說,芯片是一個高投入時間長,回報慢的業務。所以要完全屬於小米的自己芯片只能說時間很遠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