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介紹下聶衛平與得意弟子馬曉春的恩怨?

老趙193853078


我是雪上長留馬行處,見字如同見面。

聶衛平和馬曉春都是國家圍棋職業隊的選手,兩人不存在師徒關係,更沒有得意弟子一說,甚至連朋友關係都不是,這不是我亂說,聶衛平性格比較直率,在一次媒體採訪時就說過:“我和馬曉春就是同事關係,和棋壇前輩陳祖德、王汝南的關係也如此,我和馬曉春的關係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緊張”。


聶衛平,河北深州人,1952年出生,馬曉春,浙江嵊州人,1964年出生,聶衛平比馬曉春大12歲,他們在中國圍棋界屬於不同時期的領軍人物,聶衛平的突出表現在1975年-1988年,中國圍棋界一般將1975年-1979年稱為“聶為平時代”,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他連任數屆中國隊主將,為中國隊連勝立下了奇功,1988年被國家體委和圍棋協會授予“棋聖”稱號。從1985年開始馬曉春逐漸挑戰起聶衛平的地位,在1992年,馬曉春在香港的中國棋王挑戰賽上戰勝聶衛平,隨後在第七屆中日擂臺賽上又連續戰勝日本名將,事實上中國圍棋進入了“馬曉春時代”。


關於聶衛平和馬曉春的恩怨也好,矛盾也罷,這都是媒體猜測的,起因是馬曉春和日本的小林光一下的一局棋,當時有聶衛平在電視上現場解說,馬曉春經長時間考慮走了一步棋,聶衛平認為是臭棋,解說是下了一步無理棋,事後,記者採訪馬曉春時,不斷提及那步無理棋,由於馬曉春戰勝了小林光一,對於大家不理解的那步棋很是不屑一顧,衝口說出了一句“世界冠軍的棋不是每個人都懂的”,結果,這句話被記者無限誇大,把它看成是馬曉春看不起聶衛平的實證。


其實當時馬曉春是針對採訪的記者說的,哪考慮到背後的聶衛平解說,如果冷靜下來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所謂的無理棋的確是一步妙著,不是仔細研究,確實讓人難以理解,問題是“棋聖”在那解說,由此顯的馬曉春目中無人。如今兩人已握手言和,相信也解釋清楚了,不過兩人確實不是朋友。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關於師生

馬曉春1978年進去國家隊,那個時候中國棋壇還沒有師徒的教學形式,剛進國家隊的都是學生包括馬曉、劉小、曹大、邵震中等都是學生,老師呢則是一個整體包括陳祖德、王汝南、華以剛、羅建文、聶衛平等都是老師。師生沒有一對一的教學,出了一盤棋,大家就圍在一起擺擺,誰都可以參與。

不過,老聶1976年大殺日本,獲得聶旋風稱號,因此,老聶擺棋時參與者最多,而其中最頻繁者大概就是馬曉春了。那時,有人稱馬曉就是聶的影子。

師徒教棋是1993的事情,那時曹李師徒橫掃千軍,時任副總教練的羅建文建議中國也採用師徒教學方式,於是,聶收了常周王劉古,馬收了邵羅,劉收了胡孔,俞收了邱丁,曹收了謝赫。之前,大家都是老師老師地叫,這以後才有了師徒之說。

關於競爭

聶衛平是圍棋天才,中國圍棋的很多第一都是聶創造的,馬曉春則是他圍棋生涯的最大對手。

聶衛平75年至83年是中國圍棋的第一人,82年馬曉春從老聶手上奪去了國手戰冠軍和全國個人賽冠軍,84年從聶手上奪去新體育杯冠軍。由此老聶在國內陷入低潮,只有CCTV一個快棋桂冠在手。好在中日圍棋擂臺賽又給老聶重生的機遇,否則80年代中期老聶就被馬曉徹底打翻在地了。

不過,十年後的95年,歷史又在東洋證券杯上上演。馬曉決賽擊潰老聶,奪得了他的第一個世界冠軍,而聶則一下子精神氣被打掉了大半兒,從此就再沒有獲得過有分量的冠軍頭銜。他之後的兩個頭銜是威孚房開和CCTV。

說起來,馬曉的確手上沾滿了老聶的“鮮血”啊!

關於聶馬恩怨

不過,聶馬的恩怨卻不是因為頭銜戰,那畢竟是堂堂正正的對決。聶馬的恩怨更多的是因為兩人性格上衝突。

導致兩人關係緊張的第一件事是95年富士通杯決賽的解說,老聶的解說有些隨意,他在解說女子圍棋的時候也是信馬由韁的,得罪了不少人。而這次解說則刺激了馬曉,於是他在自戰解說時也說了幾句刻薄的話,回敬老聶。

第二件事情是2008年老聶率領原貴州圍棋隊的“易幟門”事件,其中的原委外人很難理清,不過馬曉作為中間人弄得灰頭灰臉的,很是難受。隨後第二年就是馬曉圍棋隊總教練一職被俞斌取代。

從資料來看,馬在棋上是進攻者,欠下的“血債”不少。但在其他方面,馬曉沒有主動攻擊過老聶,而聶也並未針對過馬曉。由此可見,聶馬的矛盾更多的是媒體的,而不是聶馬本人的。


追求一句中的


聶衛平並不是馬曉春的正式師傅,只是聶衛平年紀比馬曉春大,叫聲師傅算是尊稱。他們之間也沒有什麼很深的恩怨,只是聶衛平為人比較狂,自視甚高,馬曉春頂多是看不慣而已。馬曉春也有資本,兩個世界冠軍,所以對聶也不感冒。坊間相傳較多的是,聶衛平掛盤在講解富士通杯決賽,對馬曉春的著法頗多微詞。馬曉春事後不以為然,說世界冠軍的棋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但後來聶衛平請馬曉春加盟圍甲,馬曉春說,聶老的面子怎麼好駁?


無中生有1972


題主是個陰險的人。馬、聶不存在師徒關係。7、80年代聶衛平象打了雞血似的,一遇日本人就特耐操。在那個年代,由於中國人不自信,把圍棋當作了最重要的挑戰日本人智力的戰場,所以聶衛平就成了“抗日英雄”。儘管馬天賦異稟(還有錢宇平),但馬曉春可能早就弄明白圍棋就是一種黑白的智力遊戲,不太特別看重勝負(而錢宇平比較在乎勝負而瘋了)的。聶馬兩個人的行棋完全不一樣,聶喜歡撈取實地,喜歡強硬碰硬;馬棋風華麗,瀟灑飄逸,硬碰硬差一點。兩個人更多的是工作關係,而不是朋友關係,更不是師生關係。


歪歪茵茵T


幾個方面說:

1) 關於師傅: 沒有拜師一說,肯定不是正式的師傅。 但聶老也是集體體制下老帶小的一員,而且應該也是很重要的一員; 另外,聶應該相對一對一地帶過馬小,但和正式收徒的投入程度可能有差別。 在一定場合或上下文中,馬小尊聶老為師傅說的過去(或者說記者代馬小尊稱聶老為師傅); 如果聶以師傅自居則過了,聶也不會有這個意思。

2)關於恩怨: 馬小成長起來之後,雖本不是同一代,但形成了兩強相爭的局面,總會有些不平。 聶狂妄,咄咄逼人多一點; 馬有些傲氣,反擊為主,主動挑事也有。 聶馬二人之間肯定有不平,但旁人推波助瀾,也不一定完全是聶馬二人本來的意思。 最明顯的一次莫過於95年馬戰勝小林光一,奪得富士通杯那次,聶在講棋過程中應該是沒看明白(也正常,畢竟只是做電視節目,思考深度不一定夠),講的給人感覺是馬小形勢不好,最後卻莫名其妙地贏了; 實際馬小應該下得相當出色。 《圍棋天地》上的文章中,白紙黑字地甩出來一句馬小嘲諷記者“世界冠軍的棋你怎麼看得懂”的話,雖是寫的是針對記者,但明顯給人映射聶的感覺,也不知道這種文章怎麼過審的,可見該雜誌也是小本經營。 時過境遷,二人現在更多地是趨向和諧為主的,大家應該喜聞樂見。

3)關於貢獻: 這不是原題的內容,但不可避免會牽扯到。 聶貢獻早,稱霸國內是70年代後期,有一次訪日橫掃算是一種突破(僅輸一盤,但手下敗將包括當時日本第一的石田芳夫),尤其到80年代中後期的中日擂臺賽,多次成為孤單英雄,為中國贏得前三屆的勝利,極大地突破了國人自卑的心理,其價值不是今天一個世界冠軍的頭銜能比的,跟當時女排很類似,在那個中國不夠自信的年代算中國脊樑之一; 馬的主要貢獻則是接過聶的旗幟,基本當好了他這一代領軍人物的作用,最突出的是95年拿了兩個世界冠軍,實現了這方面的零突破,但在陳、聶、馬、常、古、柯這前後幾代領軍人物中,並不凸顯。 總體來說聶的貢獻更大,單以貢獻和影響論甚至在六代領軍者中綜合排第一也爭議不大,現在很多年輕人不甚了了而已。 說句題外話,聶因為家世特殊,加強了個人的影響力,其實對圍棋界客觀也算一個益處。 另外,馬小後來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貢獻是,在中國圍棋青黃不接的2000年代,打造了培養後輩的科學體系(後來俞斌接手更長時間,但一破一立、開天闢地是馬小搞的不可否認),才有今天壓韓日一頭的局面; 馬小種樹在前,但很快就失去權位,此貢獻也很少有人提起,其結果多少有些唏噓。


小玄95


貌似馬小進國家隊時還是個少年,當時專業體制下安排一幫一就是老聶帶他。看一些名宿的回憶裡還有馬小整天跟在老聶後邊的故事,無師徒名分確有幫帶之實。當時的聶衛平行將達到巔峰,對棋的理解、認知、實戰都是中國第一人,而馬小聰明過人,棋才超群絕倫。兩人有多少交流、碰撞,只有當事者自知,後來聶馬並稱,一時瑜亮,何嘗不是中國圍棋中興之大幸!有大才且登頂者,難免心高氣傲。江湖的不合傳言多少有相互不服氣的衝動之言放大,事實上聶馬曾經爭雄,相互知之甚深,早已一笑泯恩仇。圍棋貢獻而論,聶老棋聖當之無愧。馬小才華橫溢,一時之雄。


湯圓滾滾1906


大家都說老聶狂,我看馬小隻有過之。

好像是17年,在武漢城圍聯賽場偶遇馬,熱情問好求籤名,直接無視,如風吹過。

55歲的人了,性格可見一斑,只能呵呵呵!


應城融媒體江南橘


馬曉春儘管得了二個世界冠軍,但他對中國圍棋的影響力,相比於老聶,實在差的太遠,太遠,,,,,,


卡亞俄


一個明狂,一個悶狂,一個尿性,同性相斥


joker142442744


記得近三十年前,馬曉春來籤售他寫的《三十六計與圍棋》,隊伍排得很長。馬曉春小時候和他哥哥一起學圍棋,後來他比哥哥下得好。他後來做了中國國棋隊的總教練吧。看馬曉春的棋,給人以一種空靈飄逸,天馬行空的感覺,他的棋風別具一格,給人以一種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