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子“茶包子”?平武羌鄉村民一天能編好幾個……

綿陽新聞網訊 連日來,平武縣豆叩羌族鄉通過組織召集群眾在家編織茶包子,既為下一階段的採茶做好準備工作,同時兼顧疫情防控。2月22日,記者在平武縣豆叩羌族鄉硯石村看到,當地村民正“蝸居”在家,專心編織茶包子,積極配合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抓緊時間開展生產活動。

啥子“茶包子”?平武羌乡村民一天能编好几个……
啥子“茶包子”?平武羌乡村民一天能编好几个……

“我常年都在外打工,今年遇到疫情,不能像往年一樣及時出門打工,在家防控疫情的同時,也要想辦法把這段時間利用起來,搞點生產。”在豆叩羌族鄉硯石村,村民景洪恩正坐在屋裡編第4個茶包子,他告訴記者:“現在雖然是在家搞生產,但在政府的積極協調下,企業那邊也已經聯繫好了,一旦時機成熟,我就可以繼續出門打工掙錢了。”

啥子“茶包子”?平武羌乡村民一天能编好几个……啥子“茶包子”?平武羌乡村民一天能编好几个……

據瞭解,豆叩羌族鄉自古就是“貢茶之鄉”,是茶馬古道的起點。豆叩每年的新茶都講究用竹編的茶包子裝,既能保持茶葉的口感,又綠色環保。“往年都是婦女、老人在家裡編茶包子,今年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男人們還沒出門打工,人多的地方大家也都不去了。編茶包子恰好滿足了疫情防控期間的生產要求。因此,我們積極引導大家在家編茶包子,為下一階段的生產做好準備。”豆叩羌族鄉黨委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啥子“茶包子”?平武羌乡村民一天能编好几个……啥子“茶包子”?平武羌乡村民一天能编好几个……

據瞭解,通過引導,豆叩羌族鄉總共有100餘人在家勞動編茶包子,每天每人能編4到6個,既能對疫情防控工作有所幫助,又能讓群眾在家有事可做,促進茶葉產業的發展。“這些茶包子放到採茶時收購,單價20元一個,這些群眾在家裡足不出戶,也能每天掙100元左右,在農村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豆叩羌族鄉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啥子“茶包子”?平武羌乡村民一天能编好几个……

(楊洋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任露瀟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