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不誤豐收忙 壩子鄉天麻收穫正當時

“一鋤頭挖下去,刨開一層土,密密麻麻的的天麻就像一個個吃飽了的地鼠一樣鑽了出來,撿都撿不贏。”又到天麻收穫的季節,連日來,在平武縣壩子鄉八洞村天麻種植基地,當地老百姓在平武百姓源種植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的組織下,紛紛戴上口罩,進山收穫天麻,忙得不亦樂乎。

戰“疫”不誤豐收忙 壩子鄉天麻收穫正當時


戰“疫”不誤豐收忙 壩子鄉天麻收穫正當時


戰“疫”不誤豐收忙 壩子鄉天麻收穫正當時

2月20日,記者來到八洞村天麻種植基地。在一片茂密的樹林中,小片小片的山地藏身其中,放眼望去,久未耕作的土地似與別處一樣,雜草叢生。然而,隨著村民揮下的鋤頭,地下的天麻猶如泉湧般神奇的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驚喜不已。“疫情防控期間,我們每天給工人發口罩測體溫,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同時,有效地開展天麻收穫工作。”八洞村支部書記賈正興告訴記者,八洞村的天麻生長在林下小塊的臺地上,一塊臺地往往只能容下一個人勞動,再加上現場工作人員宣傳引導,避免了收獲過程中的人員聚集。

戰“疫”不誤豐收忙 壩子鄉天麻收穫正當時

戰“疫”不誤豐收忙 壩子鄉天麻收穫正當時

平武百姓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春蘭介紹:“天麻的生長不像其他農作物,它對生長條件的要求就一個字‘野’,只要天麻種子埋入土地,便任由其自然生長,不再進行人工干預,施肥、打藥更是要不得。”記者在現場看到,八洞村的天麻形態各異,有大有小,大的如人的拳頭般,便可直接作為成熟的商品麻,而小似彈珠般的天麻便作為種麻,既可繼續栽種,等待來年成熟後收取,也可售賣他人栽種。

戰“疫”不誤豐收忙 壩子鄉天麻收穫正當時

壩子鄉副鄉長唐甫成向記者介紹,八洞村原本是壩子鄉的貧困村之一,這裡層巒疊嶂,森林茂密。脫貧攻堅啟動後,鄉政府及幫扶單位、駐村幹部積極引導,幫助當地農民精準選擇致富門路,找準致富產業,發展高山天麻栽培,使當地農民逐漸走出了一條適合當地實際的脫貧致富新路子。

戰“疫”不誤豐收忙 壩子鄉天麻收穫正當時

據瞭解,八洞村通過採取“貧困戶+集體經濟+合作社”的四三三發展模式,吸引貧困群眾參與發展天麻產業。引導貧困人口就近務工,帶動全村農戶發展天麻種植,促農增收。為降低種植戶經濟壓力,八洞村採取以合作社統一聘請技術指導員,提供天麻種植技術、天麻種麻等多種方式吸引群眾參與發展天麻,讓群眾放開手腳大膽幹。

據介紹,目前壩子鄉共發展天麻養殖基地近400畝,預計今年收穫天麻近20噸,可帶動群眾增收300餘元。壩子鄉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正值疫情防控期間,我們一邊引導老百姓做好自我防控,一邊組織他們科學合理進行天麻收穫工作。同時,積極聯繫商家開展天麻銷售工作,確保天麻能夠順利銷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