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野草農民不幹農活也要上山挖,農民靠它發家致富

在農村生活的人們,總是會去山裡尋找各種各樣的野生寶貝來賣錢,有時候賺來的錢甚至比出去打工還要多。在東山峰村一帶就有這樣一些村民,在農忙季節,寧願不幹農活也要上山去找這樣一位藥材,應為它是一種名貴藥材,農民可以那它換錢。


這種野草農民不幹農活也要上山挖,農民靠它發家致富


據村民介紹,野生天麻每斤能賣100多元。運氣好的時候可以找到3-5斤的天麻。能賺500-600元,運氣不好,也能挖到1-2斤天麻,賺到200-300元,一個月下來,賺的錢甚至比外出打工還要多。

眾所周知,天麻是一種名貴中藥材,做藥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常用於治療中風偏癱、手足不遂、肢體麻木、筋骨疼痛、風溼關節炎、神經衰弱、失眠頭痛等症狀,還可以用來降血脂、降血壓等,可以壯身延年、通脈開竅,對身體有極大的好處,用天麻釀成的養生酒還被視為宮中珍品。


這種野草農民不幹農活也要上山挖,農民靠它發家致富


既然天麻藥用價值如此高,價格又這麼貴,那麼人工種植是不是很有前景呢?

首先,天麻市場價格很穩定,而且目前天麻已經從單純的藥用走進了保健品行列,根據保健品行業的發展來看,天麻茶、天麻飲品潛力無限,由此就會開拓天麻的深加工,加大對天麻的需求。


這種野草農民不幹農活也要上山挖,農民靠它發家致富


這種野草農民不幹農活也要上山挖,農民靠它發家致富


其次,人工種植天麻,技術難度不大,因為天麻需要蜜環菌和木材供給營養,所以需要和木材、蜜環菌共同播種在沙土中,之後不需施肥,不需除草,也不用打農藥,種植期間的管理工作主要就是在土壤出現乾燥的情況下,灑水保溼。


這種野草農民不幹農活也要上山挖,農民靠它發家致富


天麻適合荒山林地人工種植,原料選用殼鬥科、樺木科、薔薇科、豆科等不含芳香油脂的樹種,其樹幹、樹枝、樹葉都可以用於種植天麻。


這種野草農民不幹農活也要上山挖,農民靠它發家致富


天麻種植時間從11月至次年4月都可種植,生長期6個月就可收穫,

天麻種植經濟效益

種植1平方米所需的天麻種、蜜環菌種70元,鮮木棒33公斤約10元(其中直徑約4~8釐米的粗木棒30公斤和直徑約2~3釐米的細樹枝3公斤),潔淨中細河沙0.25立方米10元(也可用沙性土壤代替河沙,如果在室外種植,此項費用可省略不計),人工費和其它費用約10元,共需投資約150元。1平方米的天麻單產一般是10公斤。按收購價新鮮天麻30~40元/公斤的最低價30元/公斤計算,產值300元。如果將鮮天麻製成幹品(折幹率4~4.5:1),目前幹天麻最低市場價160元/公斤,產值可達300元以上。減去成本80元和人工80元,1平方米的淨收入是150元以上。那麼種植1畝(667平方米)地的天麻,除開排水溝和人行走道,實際種植面積500平方米,可淨收益7.5萬餘元。這是按照保守產量計算的商品天麻的收益。如果按照商品天麻和天麻種的價格一起計算的話,其收益會高1倍多。因為1平方米所產的10公斤鮮天麻中,商品鮮天麻佔70%,約7公斤,按照最低市場價30元/公斤計算,30元×7=210元;小天麻即一代天麻種佔30%,約3公斤,按照最低市場價80元/公斤計算,80元×3=240元;210元+240元=450元,450元-150元=300元,淨收益接是300元。這是第一年的成本概算。天麻種植的特點是:第一年成本要大一些,因為什麼都得花錢買,所以投入相對也要高一些。其效益的最大化是從第二年開始顯現的。第二年繼續生產,天麻種不用買了,蜜環菌用舊菌材代替,可以省去一半的木棒(也可以自己培養),種植用過的沙子還可以繼續用。這樣第二年的成本就只有鮮木棒的成本和人工費以及其它費用。因而成本就大大降低了,效益可以成10倍以上的增長。1平方米收穫的3公斤一代天麻種可以擴大種植5~6平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