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明明知道燕王能力强,却不立其为帝,结果导致内乱?

娃儿我热饭


导言

自古以来,确立皇位继承人是个复杂的问题,是对继承人各种因素及综合能力的考虑,并不是一定要选择某一方面能力出众的人来做继承人。况且,朱元璋也没有想到朱棣在后来会发动靖难之役,在朱元璋的心中从来没有预料到堡垒的攻破竟然发生在内部。

分析

  • 皇帝选择继承人的几大原则

皇帝选择继承人并非是没有原则的。从历史上来看,皇帝选择继承人应遵循着四大原则:立嫡、立长、立贤、立爱

1、立嫡:立嫡子是皇帝选择继承人时应遵守的第一大原则。按照封建礼法,如果有嫡子而选择庶子或其他人做继承人就会违背祖制,许多重臣都会出来反对的。就拿纣王来说,他的父王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就产生了纠结,本想立他的兄长微子启,由于微子启是妾所生的,所以就只好选择立正妻所生的帝辛了。

2、立长:如果有多个嫡子,就选立嫡长子为继承人。如果没有嫡子,就选立长子为继承人。因为立长子更符合祖制,唐朝就是按照这个原则选立继承人的。在争夺天下的时候,李世民的功劳更大,能力也更为的突出,但因为李建成是嫡长子,所以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这也导致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

3、立贤:在没有立嫡子、也没有立长子的条件下,就会从众多候选继承人中选择一位最为贤德、最有能力的人。比如说三国时期东吴的孙策,在选择孙权做继承人的时候就是遵循的这个原则。孙策死的时候不过二十五岁,虽然他也有孩子了,但是孩子太小根本无法在这个乱世中撑起局面。所以,孙策就从自己的兄弟中选择了德行和能力最为突出的孙权做继承人。

4、立爱:有些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既不依据法礼,也不看重德行和能力,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汉武帝刘彻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他的继承人刘弗陵在继位的时候才八岁,是他最小的儿子。汉武帝之所人选择刘弗陵做继承人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偏爱这个小儿子。

  • 为什么会选择朱允炆

朱元璋选择朱允炆并不存在任何问题,朱允炆是完全符合做继承人条件的

1、本来朱允炆并不是朱标的嫡长子,但是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死了以后,朱允炆就变成了他的长子。而且朱标的正室夫人去世以后,朱允炆的母亲也被扶为了正室。这样一来朱允炆就变成了朱标的嫡长子。就法礼而言,他是完全有条件作为皇位继承人的。

2、朱元璋选择朱允炆做他的继承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把他对朱标的爱投射到了朱允炆的身上。朱标的死对朱元璋打击很大,朱标是他费尽心血磨砺出来的法定继承人。所以,在朱标死了以后,他就把朱允炆当做了朱标的化身来培养。

3、朱允炆在朱标去世前所表现的孝顺让朱元璋看在眼里、喜在心中。而且朱允炆从小就聪明好学,加之他秉性纯良,虽然在个性上有些柔弱,但是符合一个仁君的标准。无论是朱元璋本人,还是臣属都认可朱允炆。

  • 为什么不选择朱棣

朱元璋之所以不选择朱棣是出于多方面考虑的,立继承人不能只因为他的军事能力出众就草率决定

1、据考证朱棣并非是朱元璋的嫡子,“嫡子”这个身份是朱棣为了让自己成为合法的皇帝而篡改的。在这个立储的根本原则上,朱棣就已经不符合条件了。

2、朱棣的能征善战朱元璋是看在眼里的,而且也是非常喜欢的。但那个时候的朱棣并没有表现出来自己政治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朱元璋看来朱棣更适合做一个将军,而不是做一国之君。

3、对朱元璋而言,他最信任的就是他的家人。所以他安排朱棣做燕王,保卫大明王朝的边关。这个位置在朱元璋看来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除了朱棣外别人无法胜任。

  • 为了朱允炆顺利继位朱元璋做了哪些安排

朱允炆因为他先天个性上的柔弱,朱元璋对此也是非常的无奈,为了能让朱允炆做稳这个皇帝,朱元璋费尽心思

1、朱元璋屠杀功臣一直被后人所诟病。他之所以屠杀功臣,除了因为个性多疑,好猜忌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担心朱允炆无法统御群臣。这些骄兵悍将都是战场上下来的,朱元璋担心个性柔弱的朱允炆控制不了这些大臣,就制造冤案屠杀了大量的功臣。

2、为了保证边关的安宁,国家的平稳,朱元璋安排自己的儿子们去守卫边关,让他们承担本应该由武将承担的责任。依托血缘关系来巩固朱允炆的皇位。

3、朱元璋给朱允炆安排了一批他所认可的股肱大臣来辅佐朱允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都是朱元璋认为的能人,只不过这些人太书生之见了,根本没有能力做好国家重臣。

结论

朱棣虽然在后来表现出了他做皇帝的能力,但是在此之前他的能力基本还是停留在军事领域,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政治才华让朱元璋青睐。加之朱棣本人也不是嫡子,这一点在十分重视封建礼制的朱元璋眼中就不具备做继承人的条件。对于朱元璋而言,无论是礼制、情感他都是要选择朱允炆做继承人的。而且朱元璋在死之前也为朱允炆的顺利继承皇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根本没有想到最后推翻朱允炆的会是朱棣。那么,他在此之前怀疑过朱棣没有,如果怀疑了朱元璋会不会杀掉朱棣呢?这个谜题就只能留给后人猜测了。


再言春秋


不立朱棣为太子的原因:

其一,朱棣的母亲不是马皇后,朱棣的母亲只是朱元璋的一个妃子,身份不够高贵。在那样的时代,只有皇后娘娘的儿子才有机会继承皇位,其他人很少有机会。朱元璋的儿子朱标是老大,为人仁孝,一直受到朱元璋的赏识,朱标死后朱元璋爱屋及乌,让皇太孙朱允炆做储君,还是看重他的出身。

其二,朱棣的脾气暴躁,而且很有杀机。朱标做太子的时候,朱棣就往往有不臣之心。朱元璋是一个皇帝,同时也是一个父亲,他不希望自己的其他儿子受到伤害。一旦朱棣做了皇帝,残暴的朱棣可能会祸乱皇族,让其他儿子人头落地。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其三,朱元璋在位,以杀戮为主,比如杀掉很多功臣,目的为子孙创造一个平稳的条件,可他不知道此举反而削弱自己太子太孙的左膀右臂,为他们坐江山少了很多保国大臣。而朱棣身经百战,觊觎皇位久矣,采取安抚的态度反而不科学。

其四,隔辈亲。每个祖父都喜欢自己的孙子。大儿子小孙子老太太的病根子,朱元璋虽然视生命如草介,不过晚年也是对孙子视若珍宝,而此时朱棣在北方虽然有雄兵,但一直装的很孝顺,对储君很恭顺,这给人一种错觉,朱棣没有造反的野心。另外朱元璋也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朱棣是一条凶猛的豺狼。

其五,另外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即使立太子,不立朱标,还有老二老三,这里面本没有四儿子朱棣的事情。因此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朱棣其实是与皇位无缘的。当然老二老三多行不法之事,让朱元璋很不高兴。因此朱标死后,皇太孙朱允炆自然是最佳人选。

其六,据有的资料记载,朱元璋也想让朱棣做太子,因为朱棣文武双全,镇守北京多立奇功,打元朝残余部队也是稳准狠,可惜大臣们不同意。他们也都希望有一个仁慈的君主来统治自己。因此朱元璋才作罢。

朱棣 (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在老家凤阳时对民情颇有所知。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1402年在南京称帝。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的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书生系


明成祖朱棣,的确有一定的本事。在他还是燕王之时,便奉命出塞扫荡蒙古,斩获颇丰。在性格方面,朱棣与朱元璋的相似之处也不少,遇事果决,心狠手辣,崇尚严刑峻法。但朱元璋最终并没有立燕王为继承人,即便在正牌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还是确立了朱棣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而不是与自己在各方面都相像的朱棣。

这就很令人费解,按理来讲,朱棣作为一位久经考验的藩王,各方面的能力都要比毛头小子朱允炆高出不少。朱棣若继位,则具备足够的威信震慑住朝中大臣,同时以他的能力使得大臣各尽其才,充分发挥明朝朝廷的“团队性”。但朱元璋偏偏没有这么做,原因究竟何在?

朱元璋从元朝手中夺取天下,虽然朱元璋本人承认元朝为正统王朝,但元帝国的统治者毕竟是异族。朱元璋宣传元朝的正统性,实则为他“顺天应人,继承大统”创造了合法性,这是出于政治目的。但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当时的元朝蒙古人统治,毕竟是“异族入主中原”,朱元璋最初的口号也是类似于“驱逐鞑虏”之类,因此,朱元璋在行政上必须体现所谓“兴复汉室”的特点。宗法观念,便是“正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朱元璋希望通过以宗法手段规制皇室内部的秩序,以体现一种“官化儒学帝王”的文化正统性所在。因此,朱元璋编纂了《皇明祖训》,其中规定了皇室成员每一支系的名字字辈,皇位继承规则等等。其中,对于皇位继承的规定便是,嫡长子继承,皇位永远由太子朱标一系垄断,若无直系继承人,则兄终弟及。这种继承方式与周代的宗法制中规定相同。立嫡以长不以贤,这是朱元璋表明他“驱逐鞑虏”成功的举措。但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朱元璋表面上做了许多类似的工作,但明朝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元朝的影响,如朝贡体系的完善,民间服饰,社会组织形式,甚至军队。这一切影响,朱元璋并非不知道,但这些势无法通过行政手段去打断的。

除了彰显文化正统性以外,朱棣的出身也是朱元璋不重视他的一个重大原因。朱棣在靖难之役成功后,修改了明太祖实录,这一点乃是共识。他修改实录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为了给自己“换个妈”。根据现存的实录以及明史的记载,朱棣的生母为马皇后,如此则朱棣的身份为嫡子。然而,种种证据表明,朱棣并不是马皇后的亲生儿子,他的母亲应该是朝鲜妃子,一个地位并不高的妃嫔。这样的出身,皇位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来继承。所以,朱棣继位后,不惜“乱认妈”来抬高自己的出身。

此外,朱元璋对于朱允炆的喜爱,也是朱棣未能被确立的重要因素。朱标在世时,乃是当之无愧的皇太子,不仅因为他的嫡长子身份,他在各个方面似乎都完美得无懈可击。朱标是一位爱护弟弟的好大哥,朱元璋的其他儿子,包括朱棣在内,无一不对他充满尊敬和爱戴;同时朱标也是处理政务的一把好手,他能够巧妙地处理与大臣的关系,同时对于政务都能做出正确的决断。因此,朱元璋非常喜爱这个儿子,一直有意让他参与朝政——这对于朱元璋这位权力欲望极强的皇帝而言,是很不容易的,但他却主动让儿子与自己分享统治权,可见他对这个儿子给予厚望。

朱标去世之时,朱元璋多次嚎啕大哭,可见他的心情。因此,朱元璋将自己对于朱标的希望和情感,寄托在了朱允炆身上,朱允炆也挺争气,用自己的行动得到了自己祖父朱元璋的信任。因此,朱元璋毫不犹豫地立他为皇太孙。

然而,朱允炆毕竟是年轻,削藩之时操之过急,最终导致靖难之役的发生。建文四年,朱棣的军队攻入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继承皇位,从此明朝的皇位便落到了朱棣一系。


庭州行者


大家好,我是渔公子,我来回答!

众所周知,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允炆的亲四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事,通过靖难成功,正式登基称帝,改元永乐。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在继承太祖基业的基础上,还积极开拓北疆,设置奴儿干都司,巩固北部边防,以此扫除北元残余势力的威胁。另外他派遣郑和下西洋,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使永乐时期的海外贸易得到高度发展,同时带来了大明国内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因此出现了继唐宋以来又一伟大的盛世——永乐盛世。


同时为了加强对明朝北部地区的统治,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五年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城,准备日后迁都北京。与此同时,他还加紧了对运河的疏浚,以保证南粮北运。这些措施对巩固明朝北部边防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这一切也表明了明成祖朱棣确实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并且明成祖的才干也不是在登基后才表现出来的,在他还是燕王时,能力在各位藩王中就已经十分杰出,那么明太祖为何当初不选择能力杰出的燕王朱棣作为其继承者呢?

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1.明太祖朱元璋所承袭的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儒家思想里就有“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传统。自从皇位嫡长子继承制一经被确立之后,就被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奉为合法、正统的政治制度。而且嫡长子继承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将储君的范围降到最低点,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皇位继承的冲突,有效避免诸子争立、骨肉相残的局面,以保证政局的稳定。

综合以上原因,明太祖自然就成为了嫡长子继承者的坚决拥护者,因此他的选择范围只会在太子朱标及其后代之内,其他藩王就算能力再突出,也不会进入明太祖的视野,甚至有可能会为了巩固政治局面而被明太祖除掉。

2.明太祖对太子朱标的感情很深。这里要从马皇后说起,太子朱标的母亲马皇后早年是郭子兴的养女,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当时朱元璋只是一介布衣,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但马皇后并没有嫌弃他的出身,并且给予了朱元璋最大的支持,助他平定天下。朱元璋由于出身低微农户之家,所以骨子里其实还是带着一个普通人的情感色彩。

因此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感情很深,正所谓爱屋及乌,这也让他对与马皇后所生之子朱标的感情很深。所以在明朝建立后,马皇后与朱标就直接被册封为皇后与太子。

以上就是朱元璋为什么明明知道燕王能力强,却不立他为继承者的原因。


渔公子读史


题主好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通过农民起义建立了大明朝,在确立自己的继承人上面依旧还是按照中原汉族文化传承立嫡长子为储君。

太子朱标(1355年—1392年)朱元璋的长子,朱标的出生给朱元璋带来了极大喜悦,此时的朱元璋还在于元朝和陈友谅等人进行战争,太子的出生向是给了朱元璋一股强心剂,让他充满了动力。朱元璋对朱标的培育也是尽心尽力,在朱标很小的时候就让他试着处理政事,对大臣呈上来的折子进行批改,于公元16368年确立为皇太子。

朱棣(1360年-1424年)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虽然同意作为皇子,朱棣的命运却是大不相同,他的出生并没有给朱元璋带来什么喜悦,朱棣从小就生活在军营里,与太子朱标不同的是朱棣从小见到都是杀戮,各种血腥的场面,渐渐的他已经习惯了,经过从小在战场的磨练朱棣变得更加强大,也更加精明。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去世,朱元璋痛心欲绝,但是他依然没有看到朱棣才华和能力,依旧选择自己皇长孙朱允炆即位,同时这个选择为大明朝的靖难之役埋下了祸根。


小历史课堂


我是专注历史的天枫说,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朱元璋是一个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皇帝,说他是雄才大略一点都不为过,他的四子燕王朱棣能力很强,朱元璋也不是不知道,但是朱元璋宁愿立柔弱的孙子朱允炆为继承人,也不立朱棣,这是有原因的。

下面我们将从明朝以前的继承制度、朱明王朝皇位的继承制度、朱元璋朱允炆为选继承人有亲情在里面,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方面来探讨一下。

明朝以前的继承制度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也经历一个演变过程,特别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继承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的来说继承制度经历了一下几个重要时期。

一、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继承制度。如果细说起来,各代略有差异,但大体上是一致的。由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继承制度,其核心是身份继承。身份继承核心主要有两点:

第一、宗祧继承。

所谓宗祧就是指家庭相传的世系,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祖庙。宗祧继承是集祭祀、身份和财产于一体的制度。这种制度是指作为祖宗的后嗣,有继承祖宗的宗族身份和祭祀祖先的权利。宗祧继承适用于所有等级的人,只是由于身份地位不同,其所继承的内容有所不同。

第二、政治权利和财产权利的继承。

商朝最初采取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方式。但实行的结果,往往在王族内部引起争夺王位的斗争。为扭转这种局面,商朝统治者吸取了教训,到商朝末年初步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继承方式,并用宗法形式将其固定下来。到西周时,便形成了奴隶制宗法嫡长子继承制。按照这种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周王其他嫡子和庶子都被分封为诸侯。诸侯对周王而言是小宗,但在其封国则为大宗,其国君位置也由嫡长子继承。卿、大夫和士之间的继承关系依此类推。在这种身份继承中,财产附随于身份而被继承。

商、西周和春秋时期,妇女没有独立人格。她们根本没有被纳入继承人的行列,因此不享有继承权,这一规定几乎贯穿着整个中国古代。后世所谓的周礼,主要是西周确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其中影响巨大的就有宗法嫡长子继承制,这对后世影响巨大。


二、秦汉时期的继承制度

这一时期的继承制度,主要包括政治权利继承和财产权利继承两项内容。政治权利继承包括皇位继承、官职继承和爵位继承,其具体内容由于各代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

(1)皇位继承。秦朝采取立“太子”这种指定继承人的制度。秦朝统治下的少数民族的君长,其继承人也是指定的,称为“后太子”。汉朝的皇位继承,基本上沿袭秦代。

(2)官职继承。秦朝采取立“葆子”的指定继承人制度。“葆子”由被继承人在其诸子弟范围内选定。汉朝时,这种继承制度已被废除。

(3)爵位继承。秦朝采用立“后子”的指定继承人制度,“后子”由被继承人在其诸子中指定。汉朝的爵位继承,采取嫡子继承制度。非嫡系正宗而继承爵位的叫做非正,一经查出便免其爵位。

秦汉各代,一般都实行诸子平分家产的财产继承制度。这一时期,无论是政治权利还是财产权利的继承,妇女都是被排除在外的。

三、从三国到宋元时期的继承制度

这一时期,从总体上看可分为宗祧继承、爵位继承和财产继承三种继承方式。

(1)、宗祧继承。

原则上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但由于各代情况不尽相同,其继承情况也略有差异。东汉末年的曹操,根据因战乱而导致人口死亡众多的现实,实行允许异姓亲属继承宗祧的制度。唐代律令则明确规定,宗祧继承权归嫡长子所有。

(2)、爵位继承。

改变了以前各代只允许亲生子继承封爵的制度,将继承人的范围扩大到养子及孙。唐朝时,更明确规定了继承顺序,并规定了处罚伪诈承袭行为的具体措施。

(3)、财产继承。

这一时期各代的法典,对财产继承都有明确规定。其中《唐律》的规定比较具体,其内容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财产继承总的原则是诸子平分。《唐律·户令》规定:“应分田宅者及财物,兄弟均分,兄弟亡者,子承父分。”第二,确认了女子在特殊情况下的财产继承权。唐文宗开成元年规定,男子死绝之家的财产可由其女子继承。第三,确认了寡妇的财产继承权。《唐律·户令》规定:“寡妻妾无男者,承夫分。”这就是说,在死去的丈夫享有继承先人财产权利的情况下,其守寡之妻妾可以代替丈夫继承应得份额之财产。

朱明王朝的皇位继承制度

朱明王朝的继承制度,基本沿袭前代,特别是在皇位继承制度方面,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朱元璋制定了和严格执行了这一制度,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在朱元文进位吴王的时候,朱标就被立为世子,朱元璋成为皇帝的时候,朱标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子,这是明朝的第一位太子。

朱元璋为了给后世树立一个规范的皇位继承制度,在《皇明祖训》和《大明律》中都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在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了保证这种制度,直接选择了朱标当时实际上的嫡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其实就是为了保证这一皇位继承制度的实施。

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为继承人有亲情在里面

都说皇家无情,特别是在权力面前,父子兄弟也会自相残杀,比如李世民发动宣武门之变,诛杀大哥和弟弟,杨广为了皇位杀兄弑父等,这也给人一个错觉,那就是在皇位面前亲情什么的都不靠谱。特别是朱元璋这样从尸山血海中起来的帝王,冷血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但是朱元璋也有温情的一面,比如在面对发妻马皇后的时候,他不是皇帝而是一个普通的丈夫,面对长子朱标的是,他只是一个丈夫。

虽然太子朱标没有朱棣的勇武,但是朱元璋就喜欢这一位仁爱的太子,顺带着喜欢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特别是朱标病死之后,朱元璋就更加喜欢这个和自己儿子性格很像的孙子。

而且更为重要的朱允炆十分孝顺,根据史书记载,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十四岁时,朱标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这样持续了两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朱元璋的意思,就是你十分孝顺我知道了,但是你难道就不想想你爷爷我吗?孝顺的朱允炆让爷爷朱元璋十分满意,这样有仁爱之心,会是一个好皇帝。

而朱棣的能力朱元璋也十分喜欢,替大明守卫北部边疆,这样的人也许只是一个合格的将领,替大明,替朱家开疆拓土吧。

朱元璋立朱允炆所带来的影响

朱棣的能力在当时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朱元璋出于江山社稷和亲情的考虑,还是立朱允炆为继承人,由此带来了一些列的后果,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引发了靖难之役。

朱允炆毕竟年轻没有经验,上位就开始实行削藩,削藩政策是正确的,但是操之过急,引发一连串的反应,最终导致靖难之役,自己被赶下皇位,生死未知,而朱棣成了皇帝。从后世的角度来看朱棣确实是一个好皇帝,天子守国门,做的比朱允炆要好。

这是其一,其二朱元璋立朱允炆也给明朝后世之君定下了规矩,嫡长子继承制度,必须要严格遵守,即使是朱棣用武力夺取了皇帝之位,但是也不得不遵守这个制度。

我们来看看明朝有多少皇帝是嫡长子。

仁宗洪熙帝朱高炽更加是永乐大帝的嫡长子,虽然身体胖,朱棣也不怎么喜欢,即便朱棣不是嫡长子,是用武力夺取的皇帝之位,可是最后还是坚持了嫡长子继承制。

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这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嫡长子,而且也是朱棣早就确立的皇太孙,更加是嫡长子。

明英宗正统帝朱祁镇,他也是嫡长子,因为朱瞻基原来的皇后没有儿子,被废了,他的母亲被立为皇后,所以他也是嫡长子。

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他是明英宗的长子,继承皇位理所应当。

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这一位更是明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嫡长子了,他老爹明孝宗只有他们这么一个儿子,(另一个儿子早夭),他这个嫡长子的位置没有人去撼动。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他是明穆宗隆庆帝的嫡长子,也是靠着嫡长子继承了皇位。

也就是说朱元璋立朱允炆确实给明朝树立了典范,明朝后世之君也确实严格遵守了这一制度,也许这一点朱元璋早就料到了吧。


所以说当时朱元璋选择继承人不一定全部看能力,朱棣的能力是有,但是朱元璋不会考虑,因为朱元璋看的是朱明王朝的万世江山,而不是一朝一代!


天枫说


明太祖朱元璋60岁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这下皇位继承人的位置就空了出来,选谁当太子让朱元璋伤透了脑筋。他最喜欢四儿子燕王朱棣,但是如果立他为太子,老二老三肯定不服。

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反复考虑,朱元璋决定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认为这样就名正言顺了。一天,朱元璋和朱允炆聊天,问他:*边境上的事我都交给你叔叔们管了*。没想到朱允炆却说:*那如果叔叔们有异心怎么办呢*?朱元璋沉默了一会说:*依你看怎么办呢?*朱允炆回答说:*用德行来争取他们的心,用礼义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如果不起作用的话,就削减他们的封地,再不行就兴兵讨伐他们*。朱元璋觉得也只能这样,没有其他的方法。

朱元璋去逝后,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按照朱元璋的遗诏,他禁止叔叔们进京奔丧,当时朱棣已经从燕京赶到了淮安,也被迫反回。这件事引起了诸王侯的不满,民间有人造谣说,各路诸王要造反。朱允炆听到这个消息后,忙把兵部尚书齐泰和黄子澄找来商量。黄子澄说:*燕王兵马最多,实力最强,人也最有能力,如果先拿他开刀,他肯定会造反。应该从其它王侯开始削藩,最后剩下燕王了,他势单力孤的时候再收拾他*。大家都觉得有道理。

于是建文帝朱允炆就派了几个大臣到燕王的属地去负责当地的军政事务,实际上就是让他们去监督朱棣。朱棣为了争取时间,干脆装疯卖傻,他一会跑到街上大喊大叫,一会又抢别人的东西吃。这些朝廷派来的大臣经过明查暗访,很快把朱棣的内慕调查出来,马上就报告给建文帝。

建文帝马上就调兵遣将,准备讨伐燕王朱棣。这时燕王朱棣得到了消息,派士兵们把朝廷派来的几个大臣都抓起来,然后都给杀了。随后以燕王为首的几个王爷都起兵造反,他们打着消灭朝中奸臣齐泰、黄子澄等口号,又称*靖难*。

这场战争打了近4年,朱棣最终打败朝廷的中央大军,攻到了南京城。几天后,守将李景隆开城投降,朱棣率大军进了北京城。随后皇宫里就燃起了熊熊大火,等大火扑灭后,朱棣派士兵们在灰尘里找建文帝的尸体,都没有找到。民间传说建文帝从暗道逃跑了,具体情况谁也说不清楚。

燕王朱棣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就是明成祖。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


隐者康司马


我是爷死奴,历史领域创作者新兵,这个问题我比较感兴趣,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浅见。


题干是:

朱元璋为什么明明知道燕王能力强,却不立其为帝,结果导致内乱?

那么就可以提炼出两个作者已经预设好的论点。


第一:朱元璋明明知道燕王能力强,却不让他当太子以及后来的称帝。这是朱元璋主观故意的一个行为。

第二:朱元璋没有让燕王当皇帝,所以导致内乱,这是一个有很强关联性的前因后果的关系。


下面我们从几个维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这个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从历朝历代延续下来的,基本都是这么个套路,即有嫡子立嫡子,无嫡子立长子。具体来说是:立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为太子。如朱标被明太祖立为太子。太子若未继位而死,太子有儿子,则立太子妃的第一个儿子为太孙继承皇位。如果这些都没有,才轮得到后边皇帝的各个小老婆们所生的孩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燕王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则是不合法的,不符合老祖宗的规矩,其实说白了就是造反了,通过发动政变来夺权上位的,因为他不是嫡子啊,作为朱元璋的四儿子,前面还有几位呢,按照祖宗规矩往下顺位继承的话,怎么着也轮不到他呀。


皇帝的儿子谁能当上太子皇帝,得看他妈是谁?

  • 嫡长子

他妈是皇后,他又是老大,那妥了,基本上没跑,只要是没病没灾的,全须全尾,智商情商都有个差不多的,那铁定是当太子的命了,继承大统当皇上那是早晚的事情,一出生这名就定下了。皇帝跟皇后也会悉心教导,助力这家伙顺顺利利当上皇帝,继承家业。

  • 非嫡长子

他妈是皇后,他却不是皇后生下的大儿子,是老二老三或者老四,那么只有几种可能后边的能上位,那就是兄终弟及,他哥哥死了,弟弟才能依次继承,递进的。可是哥哥也随随便便死不了,那可怎么办呢?所以出现了兄弟相残的事情,各种明争暗斗,栽赃陷害,总之,要么是让皇帝老子生气,把太子废了;要么搞点事情引起纷争内斗,凭武力把太子灭了;要么施展歪门邪道,靠玩阴的把太子黑了。不管怎么搞,都要担很大的风险,毕竟这名不正言不顺,心里发着需呢。

  • 连嫡子都不是的,只要不是皇后生的,妃子跟宫女或者民女给皇帝生的儿子有一个算一个,都归为此类

他妈没有名分,或者有名分但是没有得到皇帝册封成的皇后。那皇后的儿子们如果够多,够争气的话,基本上没有后边这些小弟们什么事情了。但是万一皇后没生儿子,或者皇后的儿子不争气,或者命不长,或者被废完了,那后边这帮皇帝的亲生儿子们可能就有点机会了。

常见的做法是:

  1. 皇后的儿子们都死了,不管是自然死亡还是下黑手了,被皇帝废了,或者皇后没儿子,那么认皇后为亲妈,得到皇后的支持。
  2. 通过后宫的运作,加上妃子娘家势力的加持,把皇后废了,让自己的亲生娘当上皇后,那么自己也就有上位机会了。
  3. 武力发动政变,把对皇位有威胁的兄弟全部都灭了,自己先上位再说,缺什么手续后边再补——比如自己认先皇后为亲妈,比如燕王最后自称是马皇后的儿子,其实据说他亲妈是个朝鲜妃子。


嫡长子继承制的好处是:所有人都知道谁应该是皇位继承人,名分已定,省了纷争。坏处是:继承人的质量无法保证,因此皇帝前面的大儿子要是有才能有德行还算是好的,如果是遇到个不成器的混蛋,那就比较扯了——事实证明,这种制度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历朝历代一些有能力的皇子没当上皇帝,而一些庸才却上位的很多。


但是从朱元璋和燕王这个立太子的事情上来说,还真是怨不得朱元璋,开过皇帝如果对宗法继承制度都不讲究,如何来保证朝代的延续呢?


皇亲国戚的背后较量。


明朝的几个太子,死掉的和后来没死的,谁家后面都有皇亲国戚的势力,有的还是封王封侯的皇亲国戚,势力有多大,皇帝心知肚明。对于皇帝来说在指定太子人选的时候往往会权衡这些外部因素,也是一个两难选择。


  • 外戚势力很大, 所扶持的儿子又争气的,虽然不够当太子的名分,但是如果不给封个太子或者封个王什么的,以后要是动乱给太子制造麻烦,那么江山基业不稳定啊。

  • 外戚势力很大,所扶持的儿子不太争气的,万一真给扶持起来了,自己的儿子能力不行,成为了外戚的执政傀儡,外戚干政,那么很可能国家就要改姓了,风险也不小啊。


所以一般皇帝在立太子之前,都要进行一些削弱皇亲国戚势力的事情,敲山震虎,不让这些外戚势力干扰皇帝的判断。有时候甚至不惜用一些极端手段,杀掉一些可能会出现在王权争端漩涡中的大臣,做一些权利清洗什么的。毕竟怎么着也不能让皇权旁落啊。哪一任皇帝都会考虑让太子继承后能骑上马还能送一程,保证千秋基业的。



明朝朱元璋时期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同时因为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打了一辈子仗才建立了政权,手底下一起艰苦创业拼下江山的兄弟们多,封侯拜相的也不少,朱元璋的媳妇里有些就是开国大将的妹妹之类,你猜朱元璋心里犯嘀咕不?


朱元璋执政后期基本上一直是在进行削弱这些开国元老权限的事情,这个可见一斑。当时算是内忧外患还比较严重的时候,朱元璋在内部肃清可能有异心的大臣之时,燕王这个比较能干的皇子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偏偏这么能干的一个儿子就没有能入朱元璋的法眼,朱元璋晚年,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㭎先后去世,按道理说四子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第一人选。最后实际上朱元璋是把皇位传给了大孙子,也就是朱标的儿子,朱棣的大侄子朱允炆,可能是隔辈亲的原因,也可能是朱元璋为了一碗水端平,堵住跟自己一起白手起家创业的老哥们的悠悠之口,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举措。但是事实上的确是导致了后来更加混乱的局面。


儿子辈的玩命表现,拼死了在挣继承皇位的权力,都还没争明白呢,你把皇位传给了孙子辈,那儿子辈的这些正当年的叔叔伯伯们能心里服气吗?至于燕王朱棣后来发动政变自己当了皇帝,这可能是朱元璋没能想到的一个结果。


以上是爷死奴个人浅见,欢迎交流。


爷死奴


为什么不立燕王,因为朱元璋从来就没很喜欢朱棣,政治因素哪怕朱棣哪哪儿都像他也不行。

朱元璋是一个非常重视亲情的人,朱元璋喜欢的人是马皇后,还有马皇后生下的儿子朱标。当马皇后死后,儿子朱标,就成了朱元璋所有的爱。而当朱标也暴毙而亡后,失去感情寄托的朱元璋,自然而然的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当做了情感宣泄的对象。因此最终立孙子朱允炆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导致内乱,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朱元璋即使想到朱棣会动乱,但是也没想过朱棣能赢。因为双方的力量悬殊太大了,朱棣仅有几万部队,但是朱允炆这边却有几十万的大军,怎么想朱棣都不会赢,可惜最终朱棣还是赢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程小满的文史日记


朱元璋为了使自己的帝业能传万世定下了分封诸王的制度。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中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第九子早死、皇子朱楠未封,其余的二十三个儿子从1370年起先后三次被封为亲王,分赴全国各个战略要地驻防。朱元璋规定,封在各地的亲王不能过问地方的民政,他们是皇帝在地方军权的代表,是地方守军的监视人,掌握着地方的军事指挥权。封在北方边塞的亲王,除了要监视地方的官军,镇压人民反抗外,还担负着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朱元璋就把自己最宠爱的四王子燕王朱棣分封在北方。

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4月16日,燕王朱棣正式来到自己的封地北平(今北京)就藩。 正因为朱棣就藩北平担负着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朱元璋不仅让他的军队比其他亲王的军队编制大,而且还准许他除大事报告朝廷外,可以决断军中的小事。朱棣曾多次奉命出塞巡边,率军出征,在边地筑城屯田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朱元璋非常高兴,朱棣的名声和实力也就越来越大了。

朱元璋起始是培养皇太子朱标作为自己皇位的继承人的,让他一直跟着自己参与政事,十分看重朱标,对朱标寄予了厚望, 朱标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朝廷上处理的十分周全,朱元璋甚是喜欢,为了让朱标之后能顺利当皇帝,朱元璋杀了很多功臣。谁料想朱标却英年早逝,朱标的死对朱元璋的触动很大,十分伤心,所以朱元璋为了表达自己对朱标的感情,直接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朱元璋以为把军权交给自己的亲骨肉,他的基业就万无一失了。万万没想到,就在他死后不久,他的儿子朱棣和孙子朱允炆,为了争夺帝位,竟然内乱打了起来,这就是发生在1399年的燕王朱献夺位的“靖难之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