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助胡宗憲平定汪直,他是紹興師爺鼻祖,為什麼考不上舉人?

引言:<strong>徐渭字文長,是明代與解縉、楊慎齊名的三大才子之一。

<strong>他幼負“神童”之名,博聞強識,見解超拔。37歲擔任浙閩總督胡宗憲幕僚,平定倭寇汪直,屢出奇策。42歲經戚繼光介紹,遠赴遼東,教授李成梁之子兵法。

<strong>注《周易參同契》、進《白鹿表》,一生於軍事、文學、繪畫、書法,戲曲皆有不凡造詣。因別號青藤,致令後代鄭板橋、齊白石自稱“門下走狗”。

<strong>然而自二十歲中秀才後,他又苦讀二十年,八次科考接連失利,終身未中舉人。這究竟是何緣故?


曾助胡宗憲平定汪直,他是紹興師爺鼻祖,為什麼考不上舉人?

下面,我將嘗試從明代科考的標準、徐渭所學的龐雜、“心學”對他的影響等方面,來探討一下這位“全才”、“鬼才”科場失利的真相。

第一、從科舉制度來看徐渭的失利

  1. 江浙科考大省,競爭激烈

明代是科舉考試的鼎盛時期。自朱元璋開科取士,凡國家用人,必從科考中取。因此讀書人想要出人頭地,只有“華山一條道”。

當時的科考分為縣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按行政區劃來層層選拔人才,中舉要通過“鄉試”,然而國家對於“鄉試”合格人員的錄取比例是固定的。

這個時候,參與考試的人口基數越大,通過率就越低。<strong>而徐渭所在的浙江省本是科考大戶,其中紹興縣,據清代統計,近三百年,中舉人數佔浙江省15.5%,是全省之冠。競爭異常激烈。


曾助胡宗憲平定汪直,他是紹興師爺鼻祖,為什麼考不上舉人?

2.徐渭與“八股文”

有人認為,徐渭之所以不能通過“鄉試”,是因為他生性不羈,思想放達;受到“八股文”制約,才華不能展現。

因為“八股文”要求創作者嚴格按照規定的對偶、押韻方式,引經據典,模仿聖賢口吻來闡述論題。

它對於字數也有非常嚴格的控制,說八百字,就八百字。多一字都算你輸。因此有人認為,徐渭不羈狂放的性格,與這種文風完全不搭。他的才華因此受到制約。

其實徐渭應當不是寫不來“八股文”。他自已在《自為墓誌銘》中提到“……又志迂闊,務博綜,取經史諸家,雖瑣至稗小,妄意窮及,每一思廢寢食,覽則圖譜滿席間。”

以徐的才華,要熟悉八股文的格式,根本不需要花上二十年的時間。而另一些人認為,他可能因為清高,不屑為“八股文”。這更加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他清高至此,何必要浪費二十年時間連考八次呢?


曾助胡宗憲平定汪直,他是紹興師爺鼻祖,為什麼考不上舉人?

<strong>他之所以寫不好“八股”,是因為他受陽明心學影響,喜歡在文章裡表達“個人情緒”。後面會有論述,這裡先按下不表。

第二、從徐渭的知識構成來看他的失利

徐渭是明代歷史上一位罕見的“全才”。他九歲以“神童”聞名鄉里,一生最主要的成就在於文學、書法與繪畫。

在文學方面,他主張“獨創性”,注重個人思想與個人情感的表達,與當時流行的散文格格不入。因此在他活著的時候,雖然因為進《白鹿表》受到明世宗賞識,也未能在文壇中炸起一片水花。直到在他死之後,方才受到“公安三袁”的推崇。

在繪畫方面,徐渭自認為是表現最差的一面,但是清代的鄭板橋,現代的齊白石都把他當成自已的偶像來膜拜。

在政治上,徐渭雖然不曾像解縉、楊慎一樣走進殿堂,但是軍事上的才能,卻通過協助胡宗憲平叛汪直,得到胡宗憲、戚繼光與李成梁的認可。

另外,他還創作了不少戲曲,有雜劇代表作《四聲猿》等。後世有人懷疑《金瓶梅詞話》的原作者,也可能是他。


曾助胡宗憲平定汪直,他是紹興師爺鼻祖,為什麼考不上舉人?

我們可以看到,<strong>徐渭所學實在是太龐雜了。儘管是他一位“鬼才”,但一個人學得太多,難免會有知識上的短板,在某些領域無法深入。

<strong>他自已也認為,自已的才學是有排名高下的。他自認: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

<strong>後世袁宏道雖然卻認為他的散文是“有明第一人”,可惜,當年徐渭的主考官們並不這樣看。

第三、從“心”學的影響來看他的失利

徐渭童年成名,博鑑群書,養成為狂放不羈的個性。因為恃才自傲,對待文友尤其傲慢。

嘉靖四十一年,對徐渭有知遇之恩的胡宗憲,因嚴嵩倒臺入獄。徐渭精神上受到嚴重的打擊,進而發狂。不久之後,神智失常殺死妻子,並以錘擊自已頭部,刺聾雙耳入獄。好友張元汴四方奔走,救他出獄。後來他卻與張交惡。

徐、張交惡的原因,是後者思想正統,而前者“生性放縱”,不為世俗所容。

比如他隨軍胡宗憲時,經常不守時,醉酒夜歸。又比如他因為某寺僧怠慢自已,就用妓女繡鞋誣其為花和尚等等。


曾助胡宗憲平定汪直,他是紹興師爺鼻祖,為什麼考不上舉人?

有人認為,徐渭思想於胡宗憲倒臺前後有變化,事實上他一直未變。改變的是隻其精神健康狀況罷了。

<strong>徐渭之張狂,若體現在他的考試文章中,也會立竿見影地表現出驚世駭俗的效果。

<strong>但,中國古代科考所考的“八股文”,不光有嚴格的格式要求,更重要的是,它作為一種政論性的文章,容不下徐渭這種偏激的個人情緒。

<strong>一篇政治性論文,假如作者情緒太極端,必定會失去客觀性。那麼他在文章中例舉的事例,也會缺乏可信度。

結論:

徐渭並非不知道“八股文”的要求,很大可能是隻因其張狂的個性,強烈的表達慾望,讓他不由自主地在考試文章中恣意發揮其才情。因此,他這等”狂生“被排除在科考之外,實在是一點都不冤枉。

參考史料:

《明史》張廷玉

《自為墓誌銘》徐文長

《情史類略》馮夢龍

《罪惟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