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成化十四年》的故事,來自於夢溪石的同名小說!原著的劇情本來講述的是在大明成化年間,六品推官唐泛和錦衣衛總旗隋州兩人聯手屢破奇案的故事。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由於成龍最近幾年不知道觀眾需求是什麼,所以在他的加持下,終於把《成化十四年》裡“雙男主”的社會主義兄弟情的戲份,改成了“三男主加一個不知所云的女主”的劇集。


總體而言,《成化十四年》的製作方面不落人後,甚至服化道,場景構建這些硬件上超越同批次作品很多。可是那些“魔改”和敘事裡面的拖沓,把整個劇集變成了評分不及格的,殘次品!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總體比較一下這樣“雙男主”的同類型劇集,《成化十四年》的失敗點很明顯:


它把那個時代的傳奇性給削弱了!

不論從正史還是戲說,《成化十四年》的故事其實很有發掘的前途。

當時本身歷史本身就充斥著荒誕的戲劇感——九五至尊朱見深本身具備很大的傳奇性。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朱見深的傳奇性來自兩個,準確說三個方面:


首先,他傳奇的爹和叔叔,導致他最初身份的大起大落。朱見深的爹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叔叔的第九任皇帝,明景泰帝朱祁鈺。


土木堡事變之前,作為朱祁鎮長子(生母是周貴妃,而非皇后錢氏),朱見深已經被冊立為太子,而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朱祁鈺主政,朱見深的太子位置被廢。此時,尚未成年的朱見深身邊,僅剩下一個支持他的人,就是日後與他以“姐弟戀”著稱的萬貞兒。當時,兩人相差17歲!​


和比自己大17歲的萬貞兒生死相連,為此廢除了明媒正娶的妻子吳皇后,這算是朱見深傳奇性的第二方面!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而後,朱祁鎮迴歸,“奪門之變”中推翻朱祁鈺,朱見深再次恢復成為皇太子身份。並且在短短的幾年以後,登基成為皇帝。當時,朱見深十七歲,而萬貞兒三十四歲。


由於兩人年紀差距太大,朱見深想把萬貞兒冊立為皇后的想法一直被前朝後宮各種阻擾。


為此,先是努力給萬貴妃生兒子,高齡產婦萬貞兒也確實生了個兒子,可惜剛滿週歲這個孩子就夭折了。之後萬貞兒再無子嗣。為了萬貞兒的地位穩定,朱見深甚至扶植汪直成為萬貞兒的養子,建立西廠為萬貞兒各種造勢。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可惜,從皇太后周氏到前朝文臣(生母周太后和嫡母錢皇后的尊位和尊號之爭,成為朱見深三大傳奇裡的第三點),甚至後宮部分內監宮女,都採取了反對態度。導致後來,萬貞兒逼死了生育朱祐樘的后妃紀氏,期間,其實萬貞兒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使得朱見深十餘年無一所出!


而後,朱祐樘被秘密撫養到6歲,被周太后和前廢后吳皇后推薦到朱見深跟前,皇太子名分確定,想要“母以子貴”的萬貞兒徹底喪失成為皇后的可能。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而後,萬貞兒再無爭奪皇后位置的可能,就是周太后過世,吳皇后廢黜,她的地位只能保持在貴妃之位,一直到最後五十餘歲過世。


而在她過世僅僅半年之後,失去生存支柱的朱見深也四十歲過世。


雖然不被祝福,但是朱見深和萬貞兒這對相差17歲的夫妻,還是經歷了三十餘年的風風雨雨的相伴,達到了同生共死的默契,完成了一個時代裡的傳奇!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這兩人的故事就可以寫幾十集的故事,可是《成化十四年》僅僅把這段曠世奇戀當成了背景!

人物的弱化造成劇情的削弱!


《成化十四年》的雖然拋棄了最有噱頭的朱見深和萬貞兒,但是原著的人設和故事,其實很具有發展噱頭——


唐泛是文臣集團的代表,汪直代表萬貴妃手下的西廠,而隋州是代表周太后的錦衣衛北鎮府司,加上尚銘代表的東廠,以及坐鎮朝堂把控幾方面的朱見深……


幾方面湊一起,本身可以演繹出一種波譎雲詭的氣氛,可惜,因為唐泛的過度甜,軟,萌,整個事態變成漂浮,和空洞!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官鴻扮演的唐泛是一個聰明、單純、喜好口腹之慾的“精”白甜。但是,主體因為關注點不一樣,把所有經歷投入了吃貨之中,其他地方顯得有些笨拙!身為一個吃貨角色,吃乃他人生第一大事,為了展現這樣的人設,自然少不了會有很多吃戲。


然而,比起那些專業假吃的知名女演員,管鴻的吃戲要敬業一些。可官鴻的吃戲在環比男演員裡比較起來,還是讓觀眾感覺有點敷衍,總是草草敷衍了事的感覺,相比隔壁《鬢邊不是海棠紅》中的尹正,兩個吃貨風格完全不一,看起來吃得並沒有多香甜。


而且,因為表演火候問題,這吃播表現得有點,表情浮誇,過猶不及。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而突出吃貨人設的同時,卻削弱了唐泛另一方面的內涵——唐泛智商情商雙商在線,懂得藏鋒斂芒,但是始終保持不卑不亢的文官態度!


但是,管鴻可愛多吃得有點撐,散發的可愛氣息太過,通篇活潑好動,嘰嘰喳喳。活生生把自己演成了“女主角”!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而同時,隋州的冷口冷麵和一口臺灣腔,把隋州的那種外冷內熱,演繹成了波瀾不驚!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其實,作為反派的汪植,反而比兩位男主角更有角色厚度和發掘深度。


作為成華年間年少得志的典型,“汪植”的人設相當帶感,他亦正亦邪,與兩位男主坐在一起完全是他一人控場的感覺。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這邊使勁調侃小白兔唐泛,那邊和捕快隋州各種不動聲色的言辭交鋒。同時面對兩個秉性完全不同的人,他亦正亦邪,時而挑逗,時而算計,看似溫存的笑意之下,藏著深不見底的城府。


但“汪植”又是個狠角色,對待對手該出手時絕不手軟,是一個笑臉外表內心城府深沉的老江湖,一顰一笑都可彰顯角色魅力。雖為配角,風頭卻穩穩蓋過兩位男主。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最要命的是,那個強塞進來的女主角太沒有存在感和劇情推動能力——作為韃靼人,在前期女主角基本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劇情參與能力,和唐泛的各種交往,顯得極端刻意。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八集看完,女主的存在感,還不如辣目洋子這個龍套老闆娘,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你讓隋州和汪直兩個冷麵腹黑的老江湖暗中爭奪這個傻白甜,也比強加一個怎麼都加入不了劇情的女主強啊!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第三層,劇情懸疑感上做得真的不行。

作為以懸疑探案為立身之本的《成化十四年》,在案情的敘述條例和節奏感方面,遠不如隔壁胡一天,張雲龍“雙男主”的《民國奇探》!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成化十四年》第一集開篇很宏偉,一次性引出了兩個案子——一個是妓院謀殺案,還有就是太子伴讀失蹤案。


牽扯的範圍還很廣——太子伴讀的案子牽扯到皇權更迭,已經過世的太子生母紀氏,萬貴妃和周太后的明爭暗鬥都牽涉其中;妓院謀殺案,牽扯到大明王朝和塞外韃靼之間的外貿往來(限鐵令,這一點引入得很好。也暗藏著明代中後期一直潛藏的隱患——明朝內部的帖支援流失,造成後期建州女真的強大。)。


開篇做的都很好,可調查過程中插入了太多人物介紹和支線劇情,首集部分為了介紹人物刻意的進行說明還情有可原,但是後來還是熱衷於在現有人物結構裡來回反跳,導致想要跟著案件走的觀眾看的一臉懵。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而且過程裡剪輯太過稀碎,劇情懸疑感營造不足。剛剛進入一點懸疑的範圍,劇情重心立馬變成了主角之間的打情罵俏,或者,故作高深的去渲染宮闈秘辛。本來線索流暢的過程,非要加一些無關緊要的情節,把整個過程弄得七零八落。


而且,因為節奏的散漫,造成節奏感混亂的同時,對於案件的發展卻缺乏足夠深入的介紹——兇手一猜就透,線索全靠嘴說。使得又符合了國產推理劇一貫的弊病——推理全靠想當然!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而且,在敘事過程裡違背原著情節,錯誤的交代了一些歷史常識。(東廠設立於朱元璋時期,後來被暫時取締,但是在明洪武皇帝朱棣時期恢復!)

成龍毀了這部雙男主的古裝探案劇,糟蹋瞭如此高上大的劇名!


這些細節和內容的缺陷湊到一起,從《鎮魂》一路火下來的“雙男主”香甜模式,終於在這裡變得不那麼甜美,不怎麼受歡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