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四年》:名列明代四大奸宦,汪直為何惹得粉絲高呼可愛?

電視劇《成化十四年》中,有一位不可或缺的男配角:大太監汪直。

這位汪直公公,被列入明代四大奸宦之一,其他三位分別是英宗時期的王振、武宗時期的劉瑾、熹宗時期的魏忠賢。

而汪公公就是憲宗時期的奸宦代表人物,人人喊打的頭號狗太監,執掌西廠,為禍天下。

不過,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文人筆下的汪直陷害忠良,可與劉瑾、魏忠賢類比。但如今的小說影視劇中,汪直的形象卻一再被顛覆,比如《龍門飛甲》中的雨化田,其人物原型正是汪直,不僅身手出眾、外形俊美,舉手投足間,也是一派硬朗英雄氣,被網友喻為“一個美極卻絕對不孃的”可愛公公。

不巧,《成化十四年》中汪直本尊出鏡,同樣有趣、可愛。

可愛,既是形容詞,也是動詞,是謂可以愛、值得愛也。

《成化十四年》:名列明代四大奸宦,汪直為何惹得粉絲高呼可愛?


01 戰爭遺孤到年輕權臣

汪直出身微賤,是廣西大藤峽叛亂瑤民的後代,成化元年,朝廷派兵剿滅大藤峽,汪直等瑤民後代被押往京師,閹割後充入後宮作小太監。

這個時候的汪直,估計是不超過十歲的幼童,才能在叛亂中苟下一條命,這趟京師行,既是他的大不幸,某種程度而言,又是幸運。

汪直進的是萬貴妃的昭德宮,這給了他攀附寵妃的機會,竟真的得到帝、妃的賞識,從此平步青雲。

他先是擔任了御馬監的管事太監,成化十二年,因妖狐案,憲宗決定培養心腹追查密事,汪直被憲宗選中,負責偵辦此事。

次年,也就是

成化十三年,西廠設立,汪直正式成為西廠提督,偵辦了幾起大案要案,更加得到皇帝信任,“帝以此謂直能摘奸,益幸直。”

比如,南京鎮監覃力朋進貢回家時,私載了百艘私鹽,騷擾州縣,被武城縣典史詰問原委,覃力朋竟然射殺一名官差,還打傷典史、斷他一顆牙齒。

汪直得知此事後,依律逮捕覃力朋,並建議判處斬刑。後來,覃力朋雖然被赦免死罪,憲宗卻也非常欣賞汪直嫉惡如仇的性格,以及偵辦案件的能力,授予汪直更多權力。

《成化十四年》:名列明代四大奸宦,汪直為何惹得粉絲高呼可愛?


02 軍事愛好者到打仗小能手

除了統領特務機關,秘密辦案,汪直還是一位資深軍事愛好者,具體表現在對武科的建議,以及多次參與邊務,並帶兵抵禦外敵。

成化十四年,汪直曾建議憲宗,參考文科慣例,設立武科鄉試、會試。憲宗同意了他的建議。

在此之前,明代雖有武舉考試,但都是省一級,參考的主要是武官家庭出身的考生,不便於普選人才。

汪直的建議,能否廣選人才且不論,至少適當抬高了武舉的地位,也更有含金量,對國家而言是有利的,對普通人也更公平。

汪直年少好武,對軍事也是躍躍欲試。

成化十四年,西廠被撤(剛成立一年就被撤,也是夠扯的),

汪直自請巡邊,到達遼東邊境。

此後,汪直便時常在外參與軍事,與保國公硃永、平胡將軍王越等人,時常組成領導班子,負責對外軍事,幾次擊退亦思馬因犯邊。

不過,對此文官們有相反意見,認為汪直軍功造假,但一箇中官寵宦,放著宮裡好日子不過,奔波在外掙“假軍功”,這也有些說不過去。

與其這般輾轉,不如繼續執掌西廠,狐假虎威辦大案要案?

可見,汪直是真的好軍事這口,不願意留在宮裡蠅營狗苟。

《成化十四年》:名列明代四大奸宦,汪直為何惹得粉絲高呼可愛?


03 少年得志,青年失意

從得寵到失寵,汪直的政治生命不過十幾年,如果從執掌西廠開始起算,他真正的鼎盛期僅僅只有6年。

成化十三年,西廠成立;成化十九年,汪直被調往南京御馬監,遠離權力中樞,從此再未迴歸。

事實上,即使是西廠成立,存在的時間也很短。

汪直年少氣盛,辦案能力有,但急功近利表現得也極其明顯

西廠成立僅幾個月時間,他先後將郎中武清、樂章、太醫院院判蔣宗武、浙江布政使劉福等人下獄,逼得內閣商輅致仕,尚書項忠貶為民。

在此博弈過程中,西廠被撤,但很快又復立,前後存續約6年時間

,《明史》評價“冤死者相屬,勢遠出衛上”。

也就是說,西廠此時勢力遠在錦衣衛之上,是第一特務機構。

但汪直這6年間,時常戍邊,在京城宮內時間並不多,如何能做到既統兵、有辦案構陷?

所謂的權勢更在錦衣衛之上,並非西廠,而只是西廠老大汪直而已。

西廠不過妖狐案背景下的權宜之計,隨著汪直鎮守大同,內閣萬安等人藉機要求革去西廠,以安大臣之心,果然獲得同意。

西廠子撤,汪直很快失勢,被“發配”到南京,做回老本行:御馬監。

《成化十四年》:名列明代四大奸宦,汪直為何惹得粉絲高呼可愛?


小結:

汪直一生,說他為惡,西廠羅織罪名、刑訊逼供時,確實可惡。

他統兵禦敵,也被文臣評價為稔惡弄兵。

然而,汪直既未如前輩王振那般紙上談兵、禍國殃君,也未如後輩劉瑾、魏忠賢之流瘋狂斂財。

汪直的毛病在於恣狂肆意,不知進退,既不能示好於賢臣,又不能結交於佞幸,自己眼巴巴跑去邊關放浪,回來時才發現,形勢已然大變。

這種天真無邪的政治手腕,怎能屹立後宮與朝堂?

索性,汪直雖因西廠鼻祖而被詬病,卻也終究脫出權力遊戲,得一善終。

名為四大奸宦,實也有少年赤誠。

汪公之可愛,大概便在於此。

一個非典型性權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