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站在現高度去批判春秋末年(封建制前期)的儒家思想?

西北東南3


這種現象很正常,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實,2500年以來,儒家思想不斷地在演變,每個歷史時期都打上了自己深刻的烙印!如當時的儒家經典相比,早日面目全非了。

尤其是董仲舒,二程,朱熹等號稱大儒的人,都是根據當時社會需要,添加或滲透了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當然究竟對當時社會發展提供的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那就兩說了。

如果孔老夫子地下醒來,讀讀今天專家們解讀的《論語》,他也未必能看懂。但是,不論如何還有那麼多人追捧他,倒也算是給他的莫大安慰啦。

現代人對待儒家思想的態度很重要,古為今用原則上是對的,關鍵是用儒家的什麼,不用它的什麼,為什麼用儒家的這部分,為什麼不用它的那部分,這需要歷史大智慧。

現代人要敬畏先哲先賢,對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傳統文化,要秉持一分為二的實事求是態度,避免走兩個極端,要麼把它捧上天,要麼打入地獄,總是那樣的話,後人會笑話我們的無知!

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一脈相承,生生不息,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傳統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有如此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滋養著一代又一代龍的傳人,實乃我輩之大幸也!

站在今天的高度,在學習,吸收,消化,提高的基礎上,小心謹慎的兢兢業業的把儒家思想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是現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策劃家嵩嶽


梳理這個話題,在小竊看來,要先看明白儒家思想是《道德經》的一種解釋,《道德經》是《易經》的解釋。這一系列的解釋皆是“陽”,還有“陰”,也就是說還有許多的其他解釋,這就是所謂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今天能靜下心來看這些書籍的人不多,能看懂其中者,更少。看懂後能形成一個系統,更是寥寥無幾。當一個人已經具備這種系統解讀模式,就會呈現兩種截然相反的認知,即“窮則獨善其身”或“達則兼濟天下”。能將這兩種認知同時運用於自己現實的,“雲深不知處”。這是其一。

其二、春秋時末期的儒家思想,被認為是民智開啟的源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若人之個體找不回自己的初心,TA的追本溯源就是建立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個底之上,“失之一毫偏之千里”,此必然也。

其三、依王東嶽在《物演通論》中“遞弱代償”理論,發展是一個分化的過程,分化的越細,殘化度也就越大。今天的國人對文化的知識思維,其絕大多數是建立在歷史發展的表層邏輯上,“不瞭解歷史,就會被歷史所淹沒;不看清歷史,就會重蹈歷史的覆轍”自認為看懂歷史的人多了去。

其四、以結果論英雄的認知,這種信息搜《今兒頭條》多了去。


戰略扒井蝦


現代人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國學是先賢給我們留下的瑰寶,是中華文明的靈魂。

文化是推進文明的動力,每一代人都構建了各自時代的新文化,給後人積累經驗、開啟智慧、認識自我。古人和今人都是吃飯穿衣、生老病死,文化的屬性不因時空的變化而改變。適用於古人的道理同樣適用於今人,當今不合理的觀念用之於古代也一樣不合理。思想永遠要辯證,無論賢愚,其觀點都不可能絕對正確。但凡是虔誠的學者,都必定奉行這樣一個歷史觀:批判讀史。何為批判?就是不能盲目信奉權威,對一切事件、觀念或結論保持懷疑態度,自己對一切的判斷基於公認的價值觀和客觀事實,判斷結果只依循嚴密的邏輯推理而得,不受成見誘導。

儒學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的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構成,對人們價值觀、行為規範影響無比巨大,對社會的興衰存亡有決定性作用。至今儒學思想還是根植於國人的意識中。祖先給我們留下遺產,我們當然要分辨可用不可用,既用於當下,就應以當下的價值觀衡量其價值。不管儒學是產生於百萬年前或剛出爐,只要我們還在儒學思想的影響下,就要對其進行批判。

即使不用,也要明白用了幾千年的東西為何不能用了,因此也同樣要批判,用現代人更高的視角進行深刻批判。


旁敲側擊991


儒學有自己的發生契機

也有自己的發展背景

更是幾千年來中華文化的主流

對亞洲文化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幾千年過去了

部分學說的確存在與時代脫節的方面

但這個方面不能吹毛求疵的去苛責

何況真正靜心研學追問義理者少

淺嘗輒止一知半解譁眾取寵者多

近現代一度落後於西方

實則只是閉關鎖國的農耕文明遭遇了工業文明

一敗塗地很正常

但也給了國人一個開眼看世界的機會

也有了迎頭趕上的機會

那個黑暗時期很多有識之士也在尋求救亡圖存之道

對內不斷自省自察

對外如飢似渴的學習汲養

但因為落後

文化的不自信導致很多精英有了全盤否定傳統的思潮

必須看到當年精英也有自己的時代侷限

不同的選擇不同的聲音都是基於拳拳報國之心

如今祖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

國人也重新恢復了對傳統的文化自信


夢蝶也逍遙


因為人活在現在。

如果儒家思想迷們不按春秋末年人的說法要求現代人的話,誰也不想理會春秋末年封建制前期)產生的儒家思想說了些什麼。

題主提問中特別強調它產生於封建制前期,使人聯想到有些人特別在意“什麼是封建制,什麼是郡縣制”,好像孔學思想不該為後來的郡縣制專制制度下的政治昏庸、殘暴、腐敗的歷史事實負責,所以他們一定要為孔學思想洗白。但他們也難以否認2500年以來,孔學思想,是作為控制中國古代政治和思想意識的基礎這個事實。

題目問“為什麼站在現高度去批判儒家思想”是核心。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承認那個時候產生的思想必然有它的侷限性,另一層含義是用現在的觀念批判古老的文化會偏離孔學的原本思想精華,所以不該用現在的觀念去批判古人。

我說持這種觀念的人忽略了批判孔學的人向來沒有批判過孔學提倡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君子應加強修身和修身方法”、和“仁義禮智信”概念、“人心要修善”等等方面的思想。他們的批判是更多地與兩千多年以來的封建政治制度的批判聯繫在一起。正如儒粉們也承認的那樣,中國古代文明從來沒有脫離過孔學思想薰陶,並認為傳統文化是孔學思想的偉大和輝煌。但是儒粉們反對持批判態度,反對把儒學思想跟歷史上的朝廷頻換、戰爭頻仍聯繫起來思考問題。不願意接受孔學思想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實踐的影響。所以提問“為什麼用現在的高度批判古老的人物”,更不願意接受“近代衰落是儒家思想到達頂峰所導致”的說法。但是他們仍然不可否認,明清時代儒學思想到達了頂峰的高度。儒粉們不接受“用歷史實踐,檢驗孔學思想是否是真理”的思考方法。

有些人頻頻列舉青銅器、繪畫、甲骨文、文學家文學作品成就,來誇讚傳統文化的偉大和輝煌。然而看不到青銅器是封建體制的象徵和封建貴族生活方式的遺存。批判孔學思想的人從來沒有否認過青銅器是手工業技術達到的高度和美學方面的成就、也從來沒有否認過甲骨文和文學作品對中國文字、文化的貢獻。

儒粉們用科舉制來讚揚封建帝制下的人格平等,但從來不提及帝王隨意處置文化人是不平等、是霸道和殘暴,認為帝王這都是作為統治者應有之份。因為他們頭腦中,國家觀念仍然是朝代、帝王不分。帝王和國家沒有區別。分不清帝王的功能、國家的功能、帝王和國家是什麼概念。他們不承認這些“概念”,以至於“概念”這個詞都不接受,“理念”、“理性”新名詞一概不接受。因為他們的頭腦裡所謂哲學,根本沒有這些概念。不需要這些。以至於認為這些都是西方來的毒物和糟粕。他們習慣於用“總體上把握”和“辯證的看問題”,以至於把辯證法用到爛熟,隨心所欲的程度。但是,不肯接受哲學首先從邏輯分析做起。

他們不肯接受“新中國是從擺脫儒家思想而翻身”的說法。他們認為儒家思想是統治人心的法寶。怎麼能容忍對儒家思想加以反思和批判?

他們承認“思想意識對人類社會的建設和改造的巨大作用”,但是不接受“先進思想是先進政治,先進社會制度下,先進思想才會成熟”,他們認為孔學發現了終極真理,而不願意承認孔學是兩千年“封建初期政治社會制度下的產物”這個結論。對孔學持批判態度的人從來否認過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偉大貢獻。而他的徒子徒孫們,死死抱住主觀唯心主義不放,而不看孔子思想指導下,歷代君王們實踐檢驗的結果。


淡淡一掬水


關於春秋末期,懂得歷史的都知道!我總結一下5個方面,希望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

1、春秋末年三家分晉就是分國的意思,因此韓、趙、魏 三國 又被合稱為“三晉”。三家分晉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戰國的分水嶺。

2、春秋戰國時期,何謂春秋?諸侯據城設邑,貴族循禮而戰,霸主會盟而和,是尊王攘夷的時代,是分封制、禮樂制、宗法制瓦解的時代,是青銅沒落的時代。

3、何謂戰國?君主設縣置郡,國家變法而戰,雄主縱橫而和,是逐鹿天下的時代,是郡縣制、律法制、君權制初生的時代,是鐵器興起的時代。

4、春秋戰國之分野,在晉楚爭霸變為七雄縱橫,而這一轉折過程中,最為接近格局樞紐位置且符合過渡特色的只有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只是東方之變,非天下之變,且標誌事件零散分佈於過渡開始與過渡完成兩端;吳越爭霸,只是南方之變,非天下之變,且標誌事件是齊晉之變的誘因。是故,縱觀春秋戰國之際的三大事件,唯有三家分晉足以擔當分野史實流變的使命。

5、在春秋戰國那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年代,聽音樂從王室貴族專有的特權演變成為了大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產生了我國最早的人民音樂家,也對音樂這門藝術在我國後來的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如何經商管理


儒家思想在古代,對穩定社會安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到現在,再提倡儒家思想,已經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違背,你覺得100多億元,用於發展教育、建設國防、增加科研經費……好,還是建設孔學殿好?(首)


惠舒旅社老闆



多營936


總體是很好的。不同時期就有不同的狀況和矛盾,所以那時的思想文化會更加符合那個時代的特點。所以我們不能結合今天的現實情況而不考慮當時的歷史情況去橫加指責。有時人們也沒真正讀懂它,讀的很膚淺,按照自己的三觀去理解和分析,當然每個人的思想意識是絕不相同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我們的思想文化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更加符合這個時代的特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像法律和道德一樣,二者也在不斷地變化,而且比過去的任何一個時代還要快,我們就不能指責說過去的法律和道德全是不好的。不管怎樣變化,整個社會的發展大趨勢和人性是不會變的,所以說過去的思想文化仍有很強的借鑑意義。變的只是表面,不變的是內核。這便是變與不變。


碰巧路過而已


自古後人說話不腰疼

更有後人說話還不腰疼

批判古人這事情,歷來有之

東周百家還評判炎黃夏商周,秦漢評判東周諸侯,魏晉評判兩漢,唐宋依然。

特別是罵古人這事,古人也長搞,還挺文雅,現代人則簡單邏輯,純粹的屬於吸熱度文章,生硬,文化底蘊普遍不高。

比如賈誼過秦論就是批判他之前的古人,批判秦朝的,但是文筆很猛,並非潑婦罵街式的批判。

現代人多以潑婦手法行文,大多淪為笑柄,大眾也是圍觀一下,湊個熱鬧,抓個好奇。並沒有多少人真看。

批判之風歷來容易吸引看客,並且越是潑婦罵街,看客越多。

基於這樣的高速信息傳播模式,現代人普遍的愛叨叨古人的優缺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