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以千萬父母悍然淚下


數以千萬父母悍然淚下|你欠孩子們太多了

隨手翻看各個家長群,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控訴孩子的罪行……

這些孩子大多處於青春期,有的甚至才小學3、4年級。

這個年齡,正是情緒上、行為上、思想上折騰的時候,本來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在這些父母的眼裡,孩子卻像是犯了多大的錯,沒完沒了的訓斥和打壓。

數以千萬父母悍然淚下|你欠孩子們太多了

父母們,你們有沒有想過,一路走來,你自己一點錯誤都沒有犯過嗎?其實,每個人都曾犯過錯,可大可小。

孩子們跟我們比起來,簡直就是小白一枚。他們清清白白走到現在,就因為成績不好、學得不好、或者一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或者一些只不過是不入你的法眼的未必是毛病的“毛病”,父母們就把它無限放大。

試問,孩子現在出現的問題,難道和你一點關係沒有嗎?難道不是你一手雕刻出來的嗎?

就像一個匠人,你手頭拿著一塊玉,玉是無能為力的,只能由著你擺佈。按照自己的喜好,你把他一路雕琢。現在,東西快成型了,你卻不滿意了,不喜歡了,還怒不可遏地指責他:你怎麼是這個樣子?其實,與它何干?

尤其是一個孩子,還不如一塊玉。因為玉好歹是塊石頭,沒有人性,只有石性。

而孩子是你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他身上流著你的血脈,繼承著你的基因,又受著你的教育。那麼,他今天,變成你不喜歡的樣子,你怎麼不怪自己的責任呢?

所以,謾罵和指責孩子之前,請先反躬自省一下。也許問題,出在我們自己身上。

數以千萬父母悍然淚下|你欠孩子們太多了

五年前,一位母親在電話裡控訴孩子的事情,讓我記憶猶新。

她說:“老師啊,我女兒把我的臉都丟盡了。我在家族裡都抬不起頭、在單位被人笑掉大牙、在家長群裡也是天天被點名被家長們嘲笑,我怎麼就生了這麼不爭氣的孩子。

一個女孩剛上初中一年級,就各科不及格、科科聽不懂、作業不會寫、考試倒數……

老師,我女兒怎麼這麼不爭氣呢?這是要把我氣死的節奏啊!”

我想反問她,你的女兒是如何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你想過這個問題嗎?母親聽了我的話,啞口無言,趕緊掛掉電話。

據我深入瞭解,女孩從出生,就是奶奶一手帶大。母親每天吃喝玩樂,逍遙自在,對孩子不管不問,沒給孩子開過一次家長會,同學都嘲笑她是“沒媽的孩子”。

我們都知道,隔代帶孩子,各種問題。孩子的自理能力、對自我的認同感、智力的發育、人際交往,情感發育等等都會有欠缺。

你見過動物生仔,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嗎?沒有吧。

因為媽媽帶孩子,是天然血緣,是自然法則。這是天性,也是人性

我們都知道,女孩子心思和情感非常細膩。她童年裡沒有母親的悉心照顧和陪伴,她內心的涼薄你想過嗎?

所以,這位母親控訴孩子不聽話、不爭氣的時候,我真的聽不下去了。

這就像你栽了一棵桃樹,栽完後你就不管不顧了。

現在到時候了,你要來摘桃子了。可是,樹上沒有桃,你就開始罵樹,與樹何干?

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這是規律。

而教育的規律是,有了付出,你也未必有回報。

數以千萬父母悍然淚下|你欠孩子們太多了

因為你要按照正確的方式來做事。正確的方式是什麼?

1、你得明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這句話,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但是,又有多少父母在用這樣的心態去做事和教育孩子了呢?

上個月,有位父親向我諮詢,說:“他的女兒今年上初三,突然就不想上學了。父親非常焦慮、不解、無奈。”

我反問,這個問題,是突然出現的嗎?

他說:“其實也不是,孩子一直不願意學習,每天上學都要連喊帶罵,偶爾還要嚇唬嚇唬她,要不她真不去學校啊?

我對父親說:“孩子現在正在青春期,是很衝動、不理性的年齡。就是現在你強行給她送回學校,她也不認真學,一點意義都沒有。

這位父親又說:“我常年在外,一年在家的時間很少。回來儘量陪伴她,可是她覺得我煩,也不聽我的話,和她溝通也不順暢。

家裡還有一個2歲多的弟弟,她母親照顧弟弟,忽略了照顧她。”

其實,事情說到這裡,孩子的問題基本可以瞭解了。

我和她父親說,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孩子的成長軌跡,你就會發現是你們一步一步把孩子逼成這個樣子的。

母親懷弟弟,加上出生後的照顧,算來已經有3年多的時間了。

女孩今年上初三,也就是說從大約她上小學6年級的時候,她的母親就無暇顧及她了。而母親又長期不在家。

這個女孩子,從12歲到15歲,3年最艱難的青春期,她的心聲,沒有人傾聽;她的感情,沒有人體恤;她的困惑,沒有人及時感受。

她卻孤身一人度過了,這個多事而艱險的青春期。

這期間的孤獨、無助、作為父母,體會不到。也許孩子也未必一定感受到,但是,她精神的深處,已經打下了烙印。

在很多父母的觀念中,一個孩子年幼的時候,覺得他體力不足,要照顧,要幫助。

等到孩子身體健壯,能夠自理的時候,就覺得自己責任已盡,應該是孩子回饋自己的時候了。

“你成績這麼差,你對得起我嗎?”

“你怎麼老是這麼粗心,你沒長眼睛嗎?”

“你怎麼就不會動動腦子,天天就知道吃?”

似乎一個孩子,身體上需要人照顧,而他的智力、他做事的能力、他的情感的發育,不需要做父母的幫助,他自己就可以學會。

一個孩子能夠懂得感恩之心,首先來自於她感受到了社會和學校包括家庭對她的善意。感受不到善意,何來感恩之心?

感恩之心和責任之心,是感受到善意之後開出的花。

這個女孩,在家裡感受到的是,一心照顧弟弟的母親和一味指責要求她的父親;她學校裡,她感受到的是,老師的不喜歡和同學的排斥;在考場上,卷子是她的敵人,她鬥不過敵人。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忽視了一個孩子真實的感受和處境。認為他們是沒有憂慮和掙扎的。

相反,該是我對你提要求了,你得好好學習、你得多取得好名次、你得考上理想學府、你得給我長臉,你不這樣做,你就是對不起我。你看我多麼辛苦養著你。

恕我直言,你僅僅是盡到了養育之責,你並沒有盡到教育之責和陪伴之責。你並沒有本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觀念,耐心細緻地教導孩子,以至於她在今天,以這樣一種冷逆決然的姿態來對你

數以千萬父母悍然淚下|你欠孩子們太多了

2、教育得身教!

這是一個對父母考驗巨大的時代。

因為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年代,不是老一輩人,憑著自己的經驗,拉著年輕一代走出來的。

經驗、知識、閱歷,等等,一切的一切,在閉塞的年代,不聽老人言,吃虧就在眼前當下。所以,在以前,我們將父輩看得跟神一樣。

但是在今天,知識大爆炸的時候。一個10歲的孩子,上網看書觀察身邊的同學,他的知識儲備,他對現代工具的運用,他就可以超越你。

你在他眼裡,不過是一個走不準點的過時老鍾。

這個時候,空空如也的你,還要可笑地維繫什麼“父道尊嚴”,你的教育,就很難搞好。

要懂得這一代孩子,你得學習,而且得不斷地提升自我。

真正的家風,是不斷地對自己提要求做出來的。你好學的姿態,你前進的姿態,孩子都可以看得見,學得到。

你如果現在就不求上進,不努力,卻單單要求他努力,他奮鬥。那麼,他也會看到,會學到,這叫一脈相承。

數以千萬父母悍然淚下|你欠孩子們太多了

3、教育得學習。

教育是一門專業的學問,每一個人,只要你準備當父母,你就要有了解和學習。

你瞭解得越多,學習得越深,你的教育就越得心應手,你的孩子,就越會受益。

就像上面所講的那位父親,站在他的角度上看,他很正確。勤勤懇懇工作,努力賺錢養家;

站在女兒的角度,他是一個不懂自己,自以為是,沒有盡到愛和陪伴之責的父親;

站在我的角度,這是一個對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完全沒有概念的父親。

你不懂教育、不懂孩子、不懂考試,你卻想要把孩子教育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孩子,可能嗎?絕對不可能

這就好像,你今天想做一頓美味佳餚,可你卻沒有耐心去學習如何烹飪,也沒有耐心去嘗試實踐;

你今天想要體會開車風馳電掣的快感,體會想走就走的自由,但你卻不認認真真學開車,老老實實考駕照,熬過初上路時的青澀和膽怯;

想做好一件事,就要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這是任何人都逃不過去的。

有句俗語這樣講,哪怕你是皇后娘娘也得自己生孩子。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你生的,你得養,你得教育,別人是無法代勞的。別人只能從旁幫助,指點,但絕對取代不了你。

看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放平淡心態,老老實實去學習吧。

就像上面那個父親,我對他講:

你有兩個孩子,如果弟弟到了青春期發生類似的情況,你要怎樣應對?

所以,從女兒開始,我們開始學著去做一個合格而智慧的父母。那麼,明天受益的,不單是你的女兒,還有你的兒子,當然,也是你和孩子的母親。

數以千萬父母悍然淚下|你欠孩子們太多了

最後:放下對孩子無用的指責和期待,因為這個年齡的他,正是懵懂無知,需要你的引導;

放下對孩子無妄的指責和抱怨,因為他的今天,也是你的教育成果。

放下對孩子無益的責罵和怨恨,因為你抱怨再多,這件事也解決不了。

當孩子在成長和求學的路上,出現一些問題和不足的時候,我們總是氣勢洶洶地認為:是孩子欠了我們,是孩子對不起我們。

其實,更應該抱歉的,是我們自己。我們欠了孩子一個更重要的東西:學習,和懂得。

因為我們的無知,把孩子引向歧途;因為我們的不懂,傷害了孩子的真摯;因為我們的粗暴和勢利,讓孩子暗夜獨行;我們更在孩子急需幫助的時候,給到的不是支持,而是指責......

有時候想想,其實,上天讓我們和孩子母子一場,父子一場,這是多大的緣分。

這沉甸甸的一份緣,不是讓我們用來內訌和互相傷害的,而是用來幸福和相互支持的。

所以,親愛的父母們,帶著一顆平淡的心,開始學習吧!這條路必然是艱難的,崎嶇的。但是,只要你上路了,會發現,事情其實蠻美妙。因為孩子的成長,你沒有錯過,這才是孩子想要的,你懂他!

作者簡介:錢笑笑(曾用名:微笑的力量),此刻人生低谷,努力後,相信世界都願意寵愛這樣的我!


關注我,每天分享更多正能量的教育、育兒、親子、職場等知識,讓我們一起在親子、家庭、夫妻、職場的路上不孤單!



感恩所有的遇見,謝謝你的關注,祝大家錦鯉附身,好運連連!

數以千萬父母悍然淚下|你欠孩子們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