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研制出一种新冠状肺炎病毒感应报警装置就像烟雾报警器一样?

科技改变生活2018


您的想法非常好,但现在的科技条件还达不到这样的检测水平,理由如下:新冠病毒突如其来,打的每一个人都是措手不及。现在对病毒的检测标准是核酸检测和胸部CT检测。

首先胸部CT检测需要的仪器太大,无法随身携带。同时如果一个人发病到CT检测可以看到的水平,他也会在医院了。其次的核酸检测是被专家组和世卫组织认定的公认检测标准。

我们来看核酸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RT-q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式进行。包括反转录、荧光定量扩增等多重操作。具体就是采了病人的咽拭子样本,提取RNA(病毒遗传物质)后,加入酶、引物、四种核苷酸、荧光染料等试剂进行DNA序列扩增,如果病人的组织样中有病毒,那么合成可以进行,荧光染料可以结合到新合成的DNA中以激发出荧光,利用仪器就可以观察到荧光;相反如果没有病毒,引物就找不到可以结合的位点,DNA合成就不能进行,荧光也不能被观察到。这就是核酸检测病毒的原理。

因此来看设想,假设该报警器存在且利用这种原理检测,一旦在封闭环境中有了新冠病毒,那么该报警器要自己进行RNA提取、PCR扩增等方式以判断是否含有病毒的遗传物质,从而判断是否含有病毒以进行报警。但RNA提取过程需要异丙醇、乙醇等化学试剂,离心(至少10000转)、静置等提取过程,而这在全世界所有生物实验室中仍然需要人去操作,没有机器可以代替,同时提取过程大约1小时左右;而一台能到10000转的普通离心机的成本是一万左右。后续的PCR过程成本更高,一台RT-qPCR机器的价格就是25万左右,所需的各种化学试剂一个反应价格也在几十元,时间也在一个小时。

这里插句题外话,我们可以看到印尼对从武汉撤侨的侨民没有确诊的原因就是,病毒核酸检测太贵了,成本太高,因此印尼的确诊数现在还是零。中国之前对日本支援了一批核酸检测试剂,原因是有日本民众说之前的日本自产核酸检测试剂不准,因此中国支援了自己的核酸检测试剂去帮助日本检测。而一个国家都嫌贵、一个国家的试剂都是不准的这种检测方式我们想要把它整合到类似于报警器或测温枪大小的东西里,可想象困难程度和成本。

利用现在的科技条件是达不到的。但现在举国攻克新冠病毒,能看到现在不少科研机构都研发了快速检测试剂盒,比如浙江的两分钟检测胶体金试剂盒,但其需要10微升全血进行检测;以及免提取一步法核酸荧光PCR检测试剂,检测时间降低了,但仍然在30分钟左右。这都不满足报警器的即时性特点,因此现有科技条件不具备可行性。


小宋说生物


有想象力。

成本太高,还得用电。麻烦。

不如发明一个特定低频,全世界发射,并网到手机信号里。使所有病毒收到信号就“嗷嗷叫”。

看病毒是否与我们一套低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