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家上班,如何讓爸爸帶好娃?聰明媽媽守好“三忌和一準則”

媽媽在家上班,如何讓爸爸帶好娃?聰明媽媽守好“三忌和一準則”

疫情逐步散去,還並沒有到完全開放的地步。大部分能在家辦公的依舊在家辦公,像那些並不適合去公司上班的,就在家中待定。

現在的男性做的基本都是銷售類工作,比如房產、二手車等,而女性文職類居多。這就造成了一類結果,女性在家上班,男性在家帶娃。

我們家就是這樣,因為疫情的原因,婆婆在農村無法過來,我需要在家上班,而老公上不了班,只能在家帶娃。

從早上9點鐘起床吃完早飯之後,老公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打開電視,讓兒子看小豬佩奇了。兒子看動畫片,老公玩遊戲,看似真的好和睦啊。

媽媽在家上班,如何讓爸爸帶好娃?聰明媽媽守好“三忌和一準則”

因為我的工作比較忙,一聽到客廳的電視聲響起,就恨的牙癢癢,這哪是帶娃,明明就是讓娃自由生長。每到中午娃的眼睛都紅彤彤的

我和老公為了這個事情吵了很多次,最終無果,反而還把家裡搞得烏煙瘴氣,每天情緒都非常的低落,後來冷靜下來之後,我找到了溝通的竅門,今天和眾多媽媽分享一下。

聰明媽媽無論多不滿爸爸的帶娃方式,切忌這三件事情不要做

每次看到爸爸帶娃,很多媽媽都心存抱怨。明明和爸爸說了很多次,不要帶娃看動畫片,不要帶娃做危險的事情,可是爸爸就不聽。

那是因為媽媽們在和老公溝通時出現了問題。以下三類是夫妻之間溝通的大忌,希望媽媽們要銘記。

一忌衝出門直接責怪

每個媽媽都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的,因為自身要上班,不得不把孩子交給爸爸。如果可以,定會親力親為。

可是爸爸竟然讓孩子整天看動畫片,帶孩子一起打遊戲,這讓諸多寶媽不能接受。

媽媽在家上班,如何讓爸爸帶好娃?聰明媽媽守好“三忌和一準則”

這會給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同時還會使得寶寶的視力逐步下降,阻礙寶寶的身心成長。

所以很多寶媽看到這種情況之後,會直接放下工作,衝出門,埋怨爸爸

此時的爸爸打遊戲打得正歡,兒子看電視也看得正開心。因為媽媽的這一舉動,兒子哭泣,老公心有抱怨,好像媽媽就成了一個“壞人”

二忌在孩子面前貶低爸爸

父母是孩子最親的人,孩子最怕的就是兩個至親的人吵架。

在孩子面前貶低對方,是家庭的不幸,更是孩子的不幸。

媽媽在家上班,如何讓爸爸帶好娃?聰明媽媽守好“三忌和一準則”

宋慶齡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家庭,父母的影響,尤其是母親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之後,社會成為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印記的卻是家庭。

媽媽經常在孩子面前貶低爸爸,會造成爸爸的反感,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幸福感。

三忌一吵架就重提舊事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笑話來描述女人在各個時期的狀態。

女人在找茬的時候,智商僅次於愛因斯坦。在失戀時文筆僅次於莫言,在發火時戰鬥力僅次於奧特曼。發瘋的時候,危險性僅次於藏獒。

在很多女人身上都體現的淋漓盡致。明明記憶力很差,但是一吵架的時候,平時各種往事都能夠記得清清楚楚。

媽媽在家上班,如何讓爸爸帶好娃?聰明媽媽守好“三忌和一準則”

而男人最反感的就是舊事重提,明明已經過去了,還一直不停的嘮叨。女人不停嘮叨的原因是訴求未得到滿足,而男人卻覺得一天到晚都是說著同樣一句話,毫無新鮮感。

女人一直在不停的試圖去改變,但一開始就用錯了方式,因為有些事情說多了便不再有效應。

想讓老公認真帶娃,應把握好“耐心”這個準則

為了愛情的繼續,婚姻的美滿,妻子固要取悅丈夫,丈夫也要取悅妻子,至於如何取悅,乃是一種高級的藝術。

1)晚上認真的和老公談一次

作為女性,一定要放棄嘮叨的壞毛病。

根據相關數據研究表明:在一個家庭中嗓門最高的,平時最愛發脾氣的,其實是在家中最沒有地位的。因為這類人一直在表達著自己的訴求,卻從未被滿足過。

媽媽在家上班,如何讓爸爸帶好娃?聰明媽媽守好“三忌和一準則”

相反像那些在家中很少說話,聲音很低的人說,通常說一句話都被滿足的概率卻很高。所以妻子在教導老公認真帶娃時,一定要放棄嘮叨

耐心地和老公認真的談一次,這種談話一次就夠了,多了它就失去了價值和意義。

例如可以在寶寶晚上睡著之後,和老公約定晚上針對帶孩子的問題好好談一次,告訴老公寶寶經常看電視劇會養成壞習慣,以後很難改掉,不利於寶寶的成長。

讓老公從內心去反思這種行為,然後和老公去商量應該怎麼帶娃。

2)制定計劃

在老公內心反思自身的行為之後,不應該就此放棄,繼續乘勝追擊。因為男人是非常懶惰的,尤其是在帶孩子方面,即使在心底反省了,但是沒有付出行動,幾天之後就會忘的乾乾淨淨。

媽媽在家上班,如何讓爸爸帶好娃?聰明媽媽守好“三忌和一準則”

正如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何制定也是個難題,在制定時需要遵循SMART原則,則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可達到的、結果導向的、有時間限制的。

例如制定大目標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其次具體設置小目標,每天起床之後需要做什麼,具體的事物規劃等等。

3)監督實施,利益誘導

為了讓制定的目標得以實現,監督員必不可少。而這個監督員只能是媽媽了,同時也可以採用物質獎勵,將監督員變為自己。

法國啟蒙思想家霍爾巴赫說過:利益是人類行動的一切動力。

為了克服人的惰性,使計劃照常運行,在一個星期之後,如果爸爸和寶寶全部都完成了,獎勵爸爸和孩子一個小禮物。

美國作家德萊賽 在《嘉莉妹妹》中有這樣一句話:.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優美,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於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

如何使得家庭和睦,其和家中女主人密不可分。不逼迫,不輕易改變對方,出現問題時,採用合理的溝通方式,達到最佳共融狀態。

赫赫媽媽育兒日記:歡迎大家一起在屏幕下方提出問題,我們共同學習,共同探討,科學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