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保供、金融服務、捐贈物資……四川臺企有序復工復產,臺商臺企踴躍助力“抗疫”

封面新聞記者 杜江茜

川臺一家親,同袍共“抗疫”。對於身處四川的臺企臺胞而言,這段時間,他們忙碌於復產復工一線,也奔波在捐贈物資的行動中。

2月21日,記者從四川省臺辦獲悉,全省各級臺辦持續跟進臺企復工復產情況,積極協調服務。在臺資企業最為集中的成都,根據成都市臺辦對170家包括規模以上臺資製造業企業、部分服務業企業及農業企業的調查顯示,截至2月19日,復工企業共計65家,5萬多員工到崗,總體復工率38.2%。

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四川的“臺胞力量”持續發力,從醫用防護物資到食品水果,再到生活用品,從川內各地運送到防疫一線。臺資銀行開闢綠色通道,支持疫情防控所涉企業資金授信需求。

“身為臺資企業的我們,特別感恩在大陸受到的支持與愛護,共克時艱,怎能不盡一份責任。”大年初二從臺灣匆匆趕回成都,忙碌於復產捐助中的臺商徐健哲感嘆道。

防疫保供、金融服务、捐赠物资……四川台企有序复工复产,台商台企踊跃助力“抗疫”

四川臺企向抗疫前線送“糧草”

復工復產

在川臺企防疫、生產“兩手抓”

成都中延榕珍菌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杏鮑菇的龍頭臺資企業,作為董事長助理,徐健哲從回到成都開始,就沒有好好休息過。他與當地政府一道制定實施防護措施1月28日即復產,將公司日產能恢復到40噸左右,以保障成都市民“菜籃子”,同時,在分三批捐贈26噸杏鮑菇運往湖北馳援抗疫一線。

生產線已經恢復忙碌的臺企不止這一家。根據成都市臺辦對170家包括規模以上臺資製造業企業、部分服務業企業及農業企業進行的調查,截至2月19日,復工企業共計65家,5萬多員工到崗,總體復工率38.2%。其中,復工率較高的產業為富士康、緯創、臺玻等製造業企業和翔生大地公司等農業企業,復工率分別達81.6%和50%。

就全省而言,全省各級臺辦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建立防疫聯動機制,會同相關方面積極推動在川臺企有序復工復產,指導幫助臺企防疫、生產“兩手抓”。

2月4日、5日,位於成都市溫江區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產業開發園的康師傅頂益食品有限公司和統一食品有限公司先後復工復產。“7條生產線已重啟4條,日產方便麵12萬箱。”頂益廠長肖光華將如此高效的復產歸功於政府送上門的“定心丸”。從2月4日晚復工至今,不僅區委書記、區長親自關心企業發展,臺辦工作人員更每日電話詢問企業情況,瞭解企業需求。目前,企業在崗人數近600人,實行“兩班倒”,24小時不停產,除以穩定的價格保障四川、重慶、南京、鄭州等市場供應外,還將每日20%產能支援武漢。

還有臺企實現了逆勢上漲。開業一年多的臺企大潤發(溫江店)超市和開業近2個月的臺企新光天地,一直沒有停業,抓住“雲生活”與“宅經濟”新機遇下,線上交易配送服務實現逆勢上漲。

大潤發(溫江店)店長鬍勇表示,超市推出了網銀結算、送生活必需品上門等服務,“商超線上交易量增幅達40%,佔總銷售12%,這對幾乎全以線下交易為主的商超而言創了新高”。

信貸支持

臺資銀行為抗疫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僅僅用了3天時間,富邦華一銀行成都分行就完成了針對一家醫藥貿易公司的1億元的增貸案,助力企業及時儲備醫療物資,第一時間馳援抗疫。而在平時,走完整個程序,至少需要10天的時間。

“我們成立了由行長任組長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詳細制定並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具體舉措。”富邦華一銀行總行行長助理兼成都分行行長鄭磊介紹,為加大對有關醫藥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積極滿足衛生防疫、醫藥產品製造及採購等方面的融資需求,銀行開通綠色通道,並以電子化審批和放款加速資金到賬,“尤其是為涉及醫院以及衛生防疫、醫藥產品製造和採購等相關領域企業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提供超過兩億元的金融授信服務。”

除了醫藥貿易公司,在與有關醫院、醫療科研單位進行金融服務對接中,成都分行對金堂縣一家醫院主動進行6500萬元的流動資金續貸,並新增1500萬元額度用於支持醫院採購藥品,還將對彭州市中醫院新增7000萬元的短期流動資金支持。

“其實,除了對接與疫情直接相關的企業外,我們還主動服務、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鄭磊表示,疫情發生後,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民生領域行業,如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小微企業客戶,堅持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實行“一戶一策”。例如,在瞭解到成都一家環境清潔公司因受疫情影響,資金壓力較大的情況後,主動做好900萬元的續貸安排,並適度降低企業貸款成本、適時做好風險緩釋,支持該企業戰勝疫情影響。

下一步,富邦華一銀行成都分行還將進一步通過摸排瞭解更多防控疫情相關事業單位授信需求,安排專項信貸額度,開闢綠色審批通道,支持企業經營週轉和擴大生產的融資需求。

助力“抗疫”

用音樂祈福加油 捐贈物資支援一線

2月20日,臺北,“陪你等天明,武漢加油”慈善音樂會上,音樂響起,群年輕的臺灣音樂人和表演者,用音樂為兩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加油、祈福。

音樂會上, 90後臺灣女孩宋彤為武漢加油集氣而作的歌曲《陪你等天晴》音符流淌。“這是《陪你等天晴》首次在臺灣發佈,2月11日已在大陸網絡上發佈。”該曲目音樂總監、成都臺青黃子軒在音樂會現場表示。

作為成都臺協會副會長、青年委員會主委,黃子軒坦言,音樂是心聲,希望能夠以此撫慰心靈,共渡難關。

防疫保供、金融服务、捐赠物资……四川台企有序复工复产,台商台企踊跃助力“抗疫”

成都臺青黃子軒(左二)在音樂會現場

助力抗疫,四川臺商的力量在不斷彙集。亞臺青(成都)海峽青年創業園總經理郭弘從臺灣飛到日本沖繩,拉著箱子去藥妝店“掃貨”,將採購到的1000多隻口罩寄回成都;遂寧志超科技特開啟新生產線趕製體溫槍等防疫物資;旺旺集團成都總廠、隆昌總廠捐贈數以噸計的消毒液;四川鴻昌塑膠工業有限公司捐贈2萬雙馬來西亞進口手套等等。而一批臺資食品加工企業、農業企業更是及時為抗疫一線送去“糧草”,康師傅的方便麵、飲料和餐食、統一企業的飲品以及仙草宓甜品採購的蘋果送到了醫療單位、公安交警部門等一線工作者手裡;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贈杏鮑菇和真姬菇共50噸;瀘州臺企四川益華文化旅遊管理有限公司參與投資的鄉城益薌農旅產業發展公司向武漢抗疫一線捐贈40噸土豆……

“我們臺資企業必須在這時候盡一份社會責任。”臺企四川青依古道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璐說,疫情發生以來,他們一直忙碌於籌集防疫物資,除較早時候向樂山市和夾江縣醫院和社區捐贈了1.5萬隻口罩外,又幫政府和復工企業採購了7萬多隻口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