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文化


大观园里的人都很斯文,就算骂人也很有艺术,最没文化的薛蟠也能骂得很文艺。

有文化和没文化,骂人的语言都不在一个频道上。

比如贾宝玉能听懂“银样蜡枪头”是什么意思,可他就听不懂焦大骂的那句“爬灰”。宝玉很好学,特地请教王熙凤,“姐姐,你听他说‘爬灰的爬灰’,什么是‘爬灰’?”王熙凤平时对宝玉温情有加,听到宝玉的询问,“立眉瞋目断喝”——“少胡说!”

不仅没解释,连说都不让他说。所以“爬灰”成了横衡在宝玉心里的一个谜。

焦大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没出过几次场,加一起的文字也不过千把字。

但焦大在贾府很重要,如果没有焦大从死人堆里把贾演背回来,就根本没有后来的贾府,更没有姹紫嫣红的大观园。

焦大的这个资历,自然有了骂人的资本。

焦大的骂人很难听,语言就是老百姓常用的骂街,从偷狗戏鸡骂起,到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这些话除了宝玉听不懂,其他谁都明白。怪不得大家急忙忙要把他绑起来,嘴里给他塞马粪了。

有人说焦大是贾府最早的吹哨人,这话说来确实有道理。《红楼梦》开篇没多久,焦大就开始骂了。他警告贾府的领导者,整个贾府已经烂透了,除了门口的石狮子干净,没有一个干净的。

吹哨人的尴尬实际也在这里,吹得太早,别人根本没当一回事,就如焦大的那一次乱骂。此时的贾府正在上升期,谁会想到有一天哗啦啦大厦倾。

骂得晚了,就算不上吹哨人。反正谁都心知肚明,不过是等着这大厦崩塌的时候,怎么才能让自己全身而退。

当大观园中的红男绿女过着钟鸣鼎食的日子的时候,只有焦大知道,这个光鲜靓丽的外表下已经开始霉烂。

焦大属于贾府第一代的元老,从内心不希望这个家族崩塌。所以焦大的骂人,实际是爱贾府的重要表现。

焦大的赤胆忠心,并没得到贾府领导者的理解,反而觉得这老头是喝多了,天天耍酒疯,骂一些让人受不了的粗话。

整个贾府没有人理解焦大的良苦用心,连焦大特地说反的“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他们都没明白,焦大到底想说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