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真的有用,學歷越高,遇到的機遇越多”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自從人類文明誕生, 便產生了文字。書籍是承載文字和思想的載體。讀書,就是通過書籍這個載體,去溝通接觸作者的思想,最終和自身的實際相結合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人的身體是承載思想的載體,不過很可惜, 我們身體都是時間限制的,少則數十年,多則百來年,我們的身體都會隨著歲月最終化成一杯黃土。但是,思想, 卻可以通過書籍的承載進行延續和流傳。有句話說的很好, 讀書, 就是和作者進行交流。哪怕時光讓你們之間錯過數百年,而因為書籍的存在,你依然可以觸摸到思想的光輝。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當我讀到這首北宋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時候, 依舊可以感受到當年作者那種弔古傷懷,想古代豪傑,借古傳頌之英雄業績,思自己歷遭之挫折。壯志難酬,不能建功立業,內心憂憤的情懷。 這首詞如同一顆思想的寶石,即使傳頌千年,時光也抹不去它的灼灼光輝。反而愈發璀璨明亮。我們可以通過詩人的情緒和眼睛重新再次去看看這山河,再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的內心。

所以, 多讀書,讀好書, 真的可以開闊眼界、增長境界、修養情懷。我們曾經空乏的大腦,經過一次次優秀思想的洗禮和充實,會越愛越睿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會越來越透徹。讀書是一種積累,是一種吸收。不過僅僅是吸收,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需要轉化。讀書之後需要將將書中傳遞的思想與自己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總結歸納形成自己的見解並逐漸優化修正自己的三觀。

隨著科技的發展,思想的載體現在已經不僅僅限於書籍本身。網絡、手持終端、電腦、U盤都成為了思想的各種載體。我們通過這些介質,可以更多的接觸到知識和各種思想。當然, 也需要我們不斷的去粕存精增加鑑別的能力。讀書是一種習慣,從廣泛的層面來說,讀書就是學習,只有不斷的學習,才是人生真正拿到幸福鑰匙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