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被动学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主动学习呢?

汐汐的兮兮


孩子天性好玩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充满了求知欲,而对于自己不感冒的东西总是提不起来兴趣,强扭的瓜不甜,学习亦然如此!

今天刷到樊登说他自己的孩子,他说他最会辅导学习,但是他的孩子却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从来也不关心孩子作业,看书,成绩之类学习的事,因为孩子已能做好方方面面的事,根本不需要大人的督促,这是为什么呢?

环境!对,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樊登一个靠讲书混出名堂的人,他的家里不是书山也是书海,他每天不扎在书里又怎能随便提起某本书也能侃侃而谈,他的孩子从出世以来便耳濡目染,又怎能不会主动学习呢?相信他的孩子认知里学习才是王道!

读高中时,语文老师也骄傲的向我们介绍过他的孩子。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子,时常会为自己的同学感到焦虑,给她妈妈说“妈妈,为什么我的同学都不爱学习呢?没有知识他们以后能做什么呢?”每每听到老师提起她的儿子时,我们都纷纷陷入惊慌之中,我们竟不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语文老师说她们两母子的日常是这样的,没事的时候两人一起坐在家里的角落里看书,一看便是不知昼夜,每到周末两母子会一起早早的去图书馆霸占位子,一坐又是一天,两人对看书是乐此不疲的。

这段时间,由于疫情迫使不得不和孩子待在家中,起初几天和孩子各玩各的,我和老公开心,孩子更开心,互不干扰的日子无疑是最滋润的,可是过了三四日,我开始反感孩子不分日夜的看电视,于是督促着他们看书,孩子自然很不情愿,与我各种顶嘴“你都不学习,为什么要我学习?”我只有以武力威胁强词夺理“我是大人了,我已经学习了十多年,等你学习了十多年再来和我比学习的事”这样说肯定没有令她心服口服,她不甘心的看着书,东倒西歪,还时不时的问着我“妈妈,是不是我满了三十岁了就不用学习了”这句话问得我哑口无言,不敢承认自己说错了,也不能将歪理继续下去,世上哪有到了什么年龄就不学习的道理,活到老学到老,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而我们成人便活在自己的谎言中不能自拔,我是成人了不用学习了,等你长大了也可以像我一样的打游戏玩手机没人管你!我想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不可能会主动爱上学习的,我们家就是,大人对孩子的影响胜过一切外在因素,这几天我开始放下手机学习,两个孩子看见我拿着书认真的学习,也好奇的凑过来,自己主动拿着书和我一起看起书来,结局很意外,我们也可以脱离手机,电视,一起交流书里的故事,而往后的每天和孩子提起一起看书,孩子也能对此充满兴趣,乐此不疲。

因而这就是最好的办法,想让孩子主动学习,请家里断绝一切电子产品,家长们拿起书静静地陪在孩子身边,如果你不是罪魁祸首,孩子自会爱上学习,主动学习!


玮and玥


首先介绍一下,我是一位一年级孩子的妈妈。在学习上我也是摸索着前进,经历这半年的磨炼,我也算是有点经验。

刚开始的时候,打过,骂过,吓过,威胁过,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我也有过放弃的想法,后来,想想,我们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对每一个孩子愿望是不是,都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

所以我开始不对孩子那么严厉了,慢慢的孩子的情绪好像也放松了不少,但是依旧不那么主动,依旧粗心大意。

这次疫情的来临,给了我更多和孩子相处的机会。我开始找方法,找规律,下面把我的一点心得分享给大家。

1,约定好学习的时间,玩的时间。

2,每学习30—40分钟休息10分钟

3,按一天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结果,课外阅读,背书等等,给孩子发奖励卡。例如每一项是一张卡,做好几项发几张,一张卡代表一元,积累多的时候给她兑换同价值的玩具或者她想要的东西。

4,把对孩子的批评换成鼓励

通过这些经验,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不少,但是还有很多进步空间,希望我们一起努力!


木棉夏末


这个对我来说有点难,我的孩子刚上一年级,我成了催妈,每天写字都上演远交近攻。

但在经验中摸索到一点,越是逼的紧越是效率差,我就让她一个人爬在桌子上,给你15分钟时间看你能写多少,妈妈相信你的,15分钟到了就让他停下来,让他自己安排.慢慢下来,他自己把作业脱到晚上的习惯改善了很多!


背向太阳


对于孩子的学习我也是头大啊,不上班的时候每天都盯着这个写了没,那个写了没,只要一看到玩儿,就生气,催着去写作业。现在我上班了,提前告诉他每天做什么,回到家之后问了下,基本也都做了。孩子开始已经习惯了被催促,只要在他旁边,就等着家长催了,不管他反到自觉了。


我家有个小李飞刀


要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主要是需要培养他的耐心和注意力,我借鉴了网络给您搜集提供50个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如果您再详细了解内容,您需要到网络查找相关方面介绍的学习知识。

第1种方法 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学习环境

第2种方法 孩子房间的布置要整洁有序

第3种方法 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和干扰

第4种方法 房间的光线要柔和

第5种方法 加强孩子的脑营养

第6种方法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第7种方法 给孩子健全的爱

第8种方法 支持你的孩子

第9种方法 家长要做好榜样

第10种方法 宽容地对待孩子的注意力分散

第2章 善于调节孩子的情绪

第11种方法 培养乐观开朗的孩子

第12种方法 不要经常斥责孩子

第13种方法 引导孩子放松身心

第14种方法 让孩子学会正面的自我暗示

第15种方法 不要给孩子不良的暗示

第16种方法 给孩子交往的自由

第17种方法 让孩子学会积极沟通

第18种方法 让孩子学会正确看待分数

第19种方法 让孩子学会克服自卑

第20种方法 让孩子总能看到希望

第3章 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

第21种方法 不要干扰孩子做喜欢做的事情

第22种方法 不要经常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

第23种方法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第24种方法 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

第25种方法 让孩子学会交替学习

第26种方法 教孩子明确注意的对象

第27种方法 给孩子玩的时间

第28种方法 与孩子一起玩注意力游戏

第29种方法 不要为孩子设计理想

第30种方法 宽容孩子的不足之处

第4章 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第31种方法 让孩子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

第32种方法 让孩子学会给自己规定期限

第33种方法 提高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第34种方法 控制孩子的多动

第35种方法 让孩子学会缓解自己的焦虑

第36种方法 让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

第37种方法 让孩子主动提高学习效率

第38种方法 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第39种方法 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专心做好一件事

第5章 有意识地进行注意力训练

第40种方法 有意注意训练

第41种方法 注意专注训练

第42种方法 注意广度训练

第43种方法 注意分配训练

第44种方法 视力引导训练

第45种方法 注意转移训练

第46种方法 目标引导训练

第47种方法 阅读能力训练

第48种方法 眼口协调训练

第49种方法 动手能力训练

第50种方法 听觉能力训练


对联诗词鉴赏


孩子无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问题一般在小学低年龄段会比较常见,也属于正常现象,但这不是一个正确的现象。所以我们就以这个年龄段为主体背景来聊聊吧。

1、自主学习是种能力,任何能力的形成都需要意识为先,紧跟练习

这种教育的理念可以应用于孩子任何能力的形成练习中。比如关于自主学习,可能父母首先要求孩子的不是说就要立刻看到孩子能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而是首先应该引导孩子有父母希望孩子具备某项能力的意识,只有孩子在大脑思维中有了某方面的意识之后,才有可能延展到具体的行为练习中,慢慢地通过内在的、外在的方法和督促才有可能最终练就某项能力。这个逻辑顺序才是最大限度遵循了科学教育理论在操作实践中的应用原则,也是非常符合个体大脑思维运行规律的。

2、对于学习,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呢?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引导孩子在大脑意识中形成一个重要的概念: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其实很多孩子被动学习的形成原因中最重要的一种外部原因就是周围的环境中有太多过于干预他们学习的人了,特别是父母。

比如从一年级起孩子每天的作业内容不是自己记录的,该如何安排每天的作业内容也是由父母帮助完成的,做完之后的检查也不是自己完成的,明天上什么课需要准备什么相应的物品或者整理和学习相关的物品也都不是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而学校为了方便管理也会使用各种通讯平台来发布作业内容、活动安排、孩子的在校表现等各种信息到父母的手机上,甚至很多时候父母会觉得孩子的作业是给父母布置的。从家庭到学校,给孩子的感觉就是我的学习有这么多人操心,有这么多人盯着,我只要听从就好,长时间的失去自我管理、自我思考、自我规划的机会就会让孩子们既失去了意识上的自主,也失去了实际能力上的锻炼机会。最可悲的是父母和老师每天累哈哈的,而孩子确整天悠哉悠哉的。

  • 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源起于成人对于孩子的不信任和成人自己的傲慢以及价值感的体现。成人的固有观念中总是认为孩子还小,怎么可能能管理好自己呢?离了成人他们怎么能行呢?你看从小到现在还不是我这当妈的处处操心才保得孩子平安健康的么等等。事实上成人确实很难从照顾婴幼儿的事必躬亲的状态转化到各年龄段必须的放手,这个要求虽然从科学教育的角度讲是必须要做到的,但从情感的角度确实对于从小付出太多的父母是比较残忍的。但这种理智上的剥离父母们还是必须要做的,这是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的。

  • 另外成人们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承担不良后果的心理准备。不能说放手后孩子犯了几次错误,就认为他没有能力,还幸灾乐祸地说:“你看,没有你妈管你不行吧”之类的话。父母看的不是说孩子犯了错这个结果,而是要观察每次犯错后孩子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点滴的改善提升,当孩子迷茫没有一点头绪需要父母帮助时,父母再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在错误中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是一个非常需要专业技术和耐心的指导过程,而且极其不容易,但如果这个过程熬过来了,孩子学习的基本功也打扎实了,道理等同于“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过程就是让孩子的大脑对于如何学习进行思考和练习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这些背后的逻辑那么对于孩子的引导一定是非常具有针对性和价值的。

3、父母如何引导孩子练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孩子逐渐在意识层面上有了“学习是我自己的事”的概念后,就需要把这种意识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在习惯的练习下,经过日积月累才可能成为孩子真正掌握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过程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孩子的形成时间也不尽相同。但最好是在三四年级时就基本形成,五六年级时就可以有个质的突破。

  • 首先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营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物理和人文环境。我们知道环境对于大部分人的行为会有影响,所以对于年龄小没有经过专业防干扰训练的孩子,需要尽可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干净、科学、稳定的学习环境。比如固定合适的桌椅位置,亮度适中的光线,干净整洁的台面,不被干扰的安静环境等。特别提醒的是孩子学习时,父母一定不能找各种借口进房间打扰,也最好不要看娱乐性质的节目或者玩游戏。做这些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能够注意力集中,快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 其次父母需要及时发现孩子学习能力方面本身的不足导致的孩子对于学习感受的不良。比如努力了成绩不佳,在学校因为课业的问题被老师批评了等,这些不好的经历会让孩子们对于学习失去好感和兴趣,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和对于成就感的满足。所以当孩子出现这类问题需要父母及时帮助孩子梳理问题的真正原因,是孩子接收信息的方式出问题了,还是理解能力的问题,又或者上课时自律能力比较差,还是学习方法上的问题等等,毕竟孩子们的学习经验是有限的,方法总结还在提升阶段,所以需要父母的专业介入。

  • 第三父母需要借助各种渠道、机会帮助孩子拓展知识领域,持续引导他们对于新奇事物的兴趣。这对于他们后续十几年的持续学习将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说孩子们普遍天生都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很多孩子在前六年的成长中不小心会被不懂的父母无心地破坏掉。所以父母自己有这样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孩子对于外部世界持续保有好奇心时才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求知的动力,否则等不到初中他们就对学习懈怠了。

  • 最后,父母需要身体力行,进行自我的学习与成长,成为孩子的榜样。教育理论中常讲“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我们总不能要求孩子如何如何优秀,而自己却整天瘫在沙发上刷剧打游戏不求上进。我们要让孩子看到父母每日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对于生活的热情,对于生命的敬畏,对于未知的求知等。

其实关于孩子的教育确实非常复杂,涉及的内容也特别多,而且又是一个持久战,确实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换个角度看,又是一件非常容易理解的事,那就是对于孩子的任何希望和要求,父母首先先去执行吧!如果能有这样的心态和认知,即使缺少方法也是不太愁的,但如果缺少了意识上的高认知,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了。祝愿我们的父母都能够有这样的高认知!

愿您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幸福一生!



旮旯里的神仙洞


孩子总是被动学习,在学习的时候需要别人催着、督促着,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不少家庭都存在着这样的孩子,题主先不要过于慌张。

我们来想一想,在生活中,孩子为什么能够主动地去吃饭,主动地玩儿游戏?大人们为什么能够主动地工作,主动地为孩子做这做那?第一,吃饭,这是生理需要,因为他要活下去,所以,他就得好好吃饭。第二,玩游戏,在游戏当中他能够娱乐放松自己,能够在其中体会到愉悦和刺激。第三,工作,老板会给你开工资,你能活得报偿,甚至体会到价值感和成就感。第四,主动为孩子做事情,因为孩子是你的,你觉得这是你必须的责任和义务。

那我们来看看,学习,是一个人必要的生理需求,是一个人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吗?学习又能否给您的孩子带来快乐,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呢?如果不是,如果不能,他怎么可能做到主动学习呢?

现在我们就要想一些方法,让您的孩子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能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能够体会到价值感,让他逐渐意识到学习这件事事他自己的事情,与他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这就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首先,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入手,讲他感兴趣的东西融入到学习内容之中。比如,孩子喜欢旅游,就可以从其喜欢的地方入手,来学习相关的地理和历史知识。

其次,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问问他最近的学习内容是什么,有没有感觉吃力啊,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新的感受啊等问题,不要只看到那个冷冰冰的分数。如果孩子有所进步,要注意奖励,口头表扬时要注意说具体的内容。通过鼓励和奖励,强化他的学习行为,同时让他产生成就感。

再次,可以创造能够让孩子用上他所学知识的环境,要让他感受到自己学的东西是有用,让他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创造价值,比如说参加一些知识性的比赛,如诗词大会、一站到底等综艺节目。还可以在生活中创造相关的小情境,比如用相关的物理知识修个小机械啊等等。

最后,要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可以跟孩子探讨一下未来,看看他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问问他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人?让他自己去思考要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学习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俗世一芥子


孩子总是被动学习,这是个普遍现象,是中国式二八定律,父母有80%的责任,有一部分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总是晚一步。说一下我的观点,有可能帮助到孩子主动学习。

有一部分夫妻根本没有准备好怎样让孩子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比如:书房),孩子就出生了。自己没成熟还是个孩子,不可能有效的去科学引导孩子,孩子被动学习是父母造成的。孩子被动变主动学习,请参考一下几点建议:

一,孩子学习的地方,要装饰的高雅美观,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

二,孩子从小就有模仿能力,父母下班,双休,节假日,做家务不要推辞要主动,要主动看点书,读点自学成才,励志,教育领域,对自己事业有用的书籍,做一个孩子的标杆。

三,孩子感觉自身有错的时候,喜欢偷听父母对话,这个期间父母要精心准备,给孩子偷听的机会,夫妻谈论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是怎样学习的,学习好的同学主要做到了,比如:1.主动早读。2.疑难问题主动找老师。3.在家中主动去学习。这样对孩子比当面训斥好的多。

四,假期和孩子出去旅游,提醒孩子主动参与策划路线,衣食住行,玩的地方,玩的项目,养成做事主动的好习惯。

总之,父母要以身作则,改正不良习惯,要领先孩子一步,做一个孩子年龄段科学有效的学习计划,好心态正确的引导孩子,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





探索666


明确被动学习的原因:

1.跟不上?1.抓紧补上跟不上又影响现在成绩的部分;同时放弃求全求大,先把基础的,课本的知识掌握了;做好预习,找到课堂的重点,听重点,记重点。

2.不喜欢讲课的老师?努力学会接受换不了老师的现实(或者有能力换个老师));调整心态:学习不是给老师学的,只要接受他的课堂内容就好;从在乎老师本身抽离,学习的目的不是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来影响自己的学习,去在意一个不喜欢的人本身有点儿傻。

3.对内容不感兴趣?放弃或者必须接受;带着问题去学习:这个章节主要讲什么?我只要掌握哪些内容?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不用耗费更多的时间在里面了?……

4.成绩太差自暴自弃?狠心放弃贪大求全的心,从会的点出发,一点点的增加难度,一步一步的改进提高。

5.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为了考试成绩?为了掌握知识?为了考个好学校?为了有个好工作?……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有一个生活里的榜样目标。

6.不知道要学啥,盲目的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习:这学期要掌握哪些重点?掌握的目的是什么?每个章节的重点是什么?知识点自己能不能形成知识体系?知识点前后有什么关联?练习题能不能归结到课本的某个知识点上?……

7.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1)做好明确的学习计划:明确课本的知识点,宏观规划,细节调整。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制定计划学习。层级推进,首先掌握课本内容,之后课本同步练习题的熟练掌握,有能力了再去关注课外练习。

2)做好预习,带着问题去上课:重点是什么?我懂了么?我有没有别的想法和理解?……。

3)及时复习,带着问题去回顾:这个章节主要讲了什么?要记住什么?练习题用到了哪个知识点?……

4)学会管理时间,不要把学习时间堆的满满的喘不过气来。学习之外要有自己感兴趣的自由活动。但是绝对不是看电视剧,尤其管理好看手机刷微视频和打游戏的时间,坚决执行时间标准,不要沉迷。

5)适度的减少学习量,提高学习效率

6)有缓解学习压力和情绪的方法:这里的方法不是逃避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唱歌跳舞聊天打游戏等),而是努力的提升自己学习的意志力。比如励志名言,比如偶像模仿,找个攀比赶超的靶子,为了拿到某个奖励等等。


抑郁之外


怎样才能让孩子从被动转为主动学习?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考量。

一是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学习是长时期的活动,必须要有积极的目的指引。首先,应该想清楚孩子学习为了什么?比如尽孩子所能考一所更好的大学,这样,孩子的平台能高一些,起点就领先一点;如果不甘平凡,也可以志存高远,比如周总理年少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咱们也可以告诉孩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中奋发读书。激发内在动力,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思考。努力读书,实现了既定目标,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不努力,又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前者是正向激励,后者是反面鞭策,一正一反,相辅相成。

二是逐步培养学习能力。能力不足,学习就会很痛苦,而且离目标越来越远!所以,学习之前,要客观评价自家孩子,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只不过说易行难,人们普遍容易犯主观错误。情绪一上来,判断就有偏差。有时候孩子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信心百倍;而有时就认为自己一无所能,灰心气馁。所以,学习时紧时松,时而努力刻苦,时而吊儿郎当。

三是注重学习成效评价。评价反馈是有效激励的重要手段。怎么评估呢?一是自评,二是他评。接受他人意见要虚心,智慧的大脑是能同时容纳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的。他评与自评结合起来,估量出的结果更接近事实。

四是设定目标,循序渐进。从自己的能力出发,设定的目标才更合理,才更有可能得到学习的成果!如果超出能力范围,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很好的结果;而低于能力范围,努力学习的价值就不能得以体现。

五是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学习是很单调的活动,离开了监督就容易懈怠。监督方式有两种,一是内心自律,二是外部监督。能做到严于律己的人,自然能够刻苦,譬如曾国藩;而不能自律,就需要他律。未成年的孩子,有师长和家人监督;成年人,可以参加网络打卡活动或者主动公开目标接受群友、同事、亲人监督。

知耻而后勇。如果孩子哪天不想学了,就让孩子想想曾经受过的、正经受着的或将要经受的羞辱。能承受下来,那不学也无所谓;若承受不起,就放下幻想,立马投入到努力学习中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