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

Z在下頭很硬


滿清也是中華五千年曆史的一部分,滿清能佔領中原且能統治那麼久,就說明在當時有他的優越性!何談誤你中華三百年,你中華非我們之中華!如果你這樣羨慕發達的國家,你應該這樣提問---為什麼儒家誤我中華幾千年!


0布袋0


對這種說法不敢苟同。

輕信這種說法的人要麼是容易被人誤導,要麼是民族主義者,要麼就是不懂歷史的人。

首先,縱觀我國曆史,每一個朝代都有興盛到衰亡的過程,每一個朝代都有值得稱讚的事蹟,也有不堪回首的敗筆。而清朝也是一樣,同以前的朝代比並無特殊。

唯一的特殊的只有兩點,一個是非漢人統治,另一個就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就是因為這兩點,才會被許多人抨擊。

我們線來看第一條,清朝統治者非漢人,這個沒錯,但卻同樣帶表了中華文明。什麼叫中華文明?難道是漢民族就代表中華文明瞭嗎?非也。代表中華文明的是我們的文化,是幾千年逐漸形成的東方文化,這種文化才叫中華文明。而我們的文化從三代之前就開始慢慢形成,幾千年來融入了很多的周邊民族的文化,最終才是現在的中華文化。

而清朝雖然是非漢族統治,但其採用的文化還是以漢文化為住,到最後完全融入到漢文化之中,與歷史上多次的民族融合沒有區別。所以,有清一帶,依然是漢文化,依然是華夏文明。那麼,何來說清朝不是中華文明?

就像一箇中國人出生在外國,長在外國,雖然他是中國人血統,但他代表的文化卻是外國文化。同樣,外國人或者非漢人,在中國成長學習,所以他代表的自然也是漢人文化。

再看第二條,如果最後一個朝代是明朝或者另外一個漢人王朝,難道就不會發生清末哪些情況了嗎?那可不一定。

中國同西方文明的落後並非始於清代,而是始於明代中後期。明代前期的發展與西方的差距並不大,可以說各有千秋,但到了中後期,受明初海禁影響,隨著朝廷中各種勢力之間的爭鬥,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與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最終的腐朽也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而就算明代後不是清朝,而是換另一個漢人朝代,那麼根據歷史的規律,這個漢人王朝在2,3百年後,依然會變得腐朽不堪。這裡有很大的因素是與文明的文化有關,我們歷來是重視維護統治階級,而不重視經濟和科技。這個不能讓滿清來背鍋,因為他們實行的也是漢人文化,儒家文化。

最後再看下清朝給中國帶來了什麼。最明顯的就是今天我們的國土,雖然清末也損失了上百萬的面積,但依然要比有明時期面積大很多。因為清朝對蒙,藏等族得政策,使得他們徹底融入了中華文明。

歷史無法改變,也沒有假設,但說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這完全是不負責任,推脫責任得說法。雖然清朝早期對漢人統治比較殘酷,也屠戮過漢人,但事情還是要分開來看,實事求是。如果非要說滿清誤我三百年,那就請拿出誤我三百年的證據吧,不要臆想推測。


寒蕭99


滿清作為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王朝,離我們最近,對我們產生的影響最大,滿清王朝時期,雖開創了“康乾盛世”,但也留下了“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的說法。

為何會有這麼一說,我認為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敘述:

滿清入主中原後,由於其是偏安在東北的少數民族,統治階級的侷限性和長遠性遠遠不如我漢民族,其統治時期所奉行的政策對我中華落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傷。

一、文化壓迫——文字獄

文字獄雖然歷朝歷代都有過,但滿清的最為有名,最具有代表性。

滿清統治者為了禁錮民眾的思想,鞏固其統治,瘋狂推行文字獄,滿清時期的文字獄涉及人數之廣駭人聽聞。

順治年間,興起文字獄七次;康熙年間,興起文字獄十二次;雍正年間;興起文字獄17次;乾隆年間,興起文字獄高達130多次。而每興起一次文字獄,涉及人員都是三到九族,前前後後、上上下下達幾千人之多。

乾隆時期著名的胡中藻詩獄,胡中藻是鄂爾泰的門生。乾隆帝對鄂爾泰、張廷玉兩人在朝中結黨營私,權勢過大極為忌恨,於是興起胡中藻獄,借題發揮以打擊鄂、張朋黨。胡中藻著有《堅磨生詩鈔》,乾隆指摘詩中“一把心腸論濁清”之句,“加濁字於國號之上,是何肺腑?”詩中“與一世爭在醜夷”、“斯文欲被蠻”等句,因有“夷”、“蠻”字樣,被指責為詆罵滿人。又:“雖然北風好,難用可如何?”“南鬥送我南,北斗送我北。南北斗中間,不能一黍闊”等詩,則扣以南北分提,別有用心之罪。結果胡中藻被殺,鄂爾泰撤出賢良祠。

有些文字獄都是捕風捉影的,沒有實際依據的,但滿清統治者寧錯殺也不放過的做好,造成了很多的冤假錯案。他們不允許民眾在言語上、書面上有任何不滿,造成了滿清時期大多數知識分子為求自保,只好封閉了自己的思想,讓人不敢有輿論可言,更不要說什麼思想建議了。

根據現有史料顯示,滿清文字獄持續了二百五十餘年,幾乎貫穿了整個滿清時期。極大的阻礙了文化發展的進程,更是對文人思想的一種極端摧殘,使得整個社會思想禁錮、文化扭曲。

二、對外關係——閉關鎖國

閉關鎖國、拒絕交流是滿清對外關係的基本政策,此政策是在康熙時期形成,乾隆時期得到全面強化,直到末期被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

其中最為突出表現是實行“海禁”,早期是為了針對南明和鄭成功,但到了康熙時期,尤其是臺灣歸順以後,則就主要為了制漢防夷。

到了乾隆時期,制定了所謂的“一口通商”政策,指定了外國商船隻能在粵海關——廣州一地通商。標誌著滿清徹底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

除外,還制定了很多限制外商的禁令,禁止外商在廣州自由出入,禁止五穀、金銀、絲綢等出洋,禁止華僑歸國等等。

閉關鎖國,不讓國人走出去,也不讓別然走進來,完全阻隔了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接觸,也就完全堵塞了可能給中國近代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

三、蔑視科技、宮鎖西學

明末,“西學東漸”漸成氣候,滿清前期亦有延續,由於羅馬教廷狂妄地傳來禁止異端的教皇諭令,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便藉此下令禁教,將西方的傳教士連帶西學一起拒之國門之外,“西學東漸”至此被掐斷。

雖然康熙皇帝喜愛西學,也的確下功夫學過,還得到了西洋傳教士的讚譽,可康熙皇帝卻把西學鎖在宮中自己學,禁止在宮外傳播。有張成日記為證。

“他(康熙皇帝)告誡我們,不要在我們所去的衙門裡翻譯任何關於我們科學的東西,而只在我們自己家裡去做。”

一代明君,本該倡導國人學習科學技術,卻禁止洋教師在宮外翻譯西學,這又該對康熙大帝怎麼樣的評價。

乾隆對西學的態度是盲目蔑視且帶有敵意。乾隆帝認為西方現代科學技術是“異端之尤”,可以“節取其技能,禁傳其學術”。

在乾隆主持編撰《四庫全書》只收錄農、醫、天文、算法等少數科技外,對科技著作不收錄。在此期間,更是有兩部重要的科技著作被毀了。

  • 1、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是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被外國學者稱之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在國內失傳兩百餘年後從國外找回)。

  • 2、明代畢懋康的《軍器圖說》,此書羅列了各種火器,圖文並舉;敘說製造、使用以及威力等。

這就是我們的康熙爺、乾隆爺對待科學技術的態度,如此的糊塗、狹隘。

四、實行思想文化專制——奴化民眾

自宋以來,封建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都推崇程朱理學,到了滿清康熙時期,更是把程朱理學推到了無可比擬的至高地位。

1713年,康熙帝命熊賜履、李光地等編輯《朱子全書》,並親自撰序言,說“非先王之法不可用,非先生(指朱熹)之道不可為。反之身心,求之經史,手不釋卷。數十年來,方得宋儒之實據。”

康熙皇帝為什麼鍾情程朱理學,是因為程朱理學使儒學走向了政治哲學化,為封建特權統治提供了精細的理論指導。

程朱理學認為“三綱五常”都是理的流行,民眾應當“去人慾,存天理”,自覺遵守三綱五常的道德規範。程朱理學企圖在“理”的名義下,建立起上自朝廷下至百姓一整套周密的社會秩序,勸誘讓民眾通過“滅人慾”的自我修養方法,以達到自願服從統治的目的

這樣的理論與康熙所推行滿清一族專制和皇帝集權相得益彰,正符合他們實行思想文化專制、推行奴化教育的需要。

程朱理學在經過康熙、雍正、乾隆加上他們腐儒奴化的理論,變成了毒性更強的專屬於滿清的“程朱理學”,在這種統治下,民眾只能愚忠、愚孝。

五、倒行逆施——移植奴隸制且長期保留奴隸制

《中國通史》記載:多爾袞、福臨堅持入關前落後的“滿洲籍家僕資生”的農奴制,大量的圈佔田地,逼迫民眾為奴,設立皇莊、王莊、八旗官員莊田,迫使花上百萬漢民“離其田園,別其墳墓”,“婦子流離,哭聲滿路”,生活極端困難,大量死亡·····

從上述資料可看出,滿清貴族企圖把奴隸制從滿清發祥地——東北,移植到已實行封建制兩千餘年且已經有了資本主義萌芽形態的關內之地。

這種倒行逆施,雖因“逃人”問題(即漢族大量奴隸逃亡)未能得到推廣。可已存在了京城周邊的皇家田莊、王公貴族田莊、旗人田莊以及滿清貴族家內。同時,東北大部分地區長期沿襲奴隸制。

而且,還為奴隸制制定了法律,讓其得到了法律的保護。

《中國通史》記載“滿清律沿襲明律而‘參以國制’,仍然維護殘存的滿族奴隸制度,以保護奴隸主對奴隸的統治。家生奴僕及契買奴僕,須世世為奴。奴婢不能與良人通婚。奴婢毆打主人處死。但主人殺奴婢,處杖刑或徒刑·····”

縱覽我國曆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已經完成了奴隸制到封建制的轉變,秦力掃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滿清這一倒行逆施的行為,無論從社會形態還是各個方面來看,都是歷史的大倒退。

總結,雖然康熙、雍正、乾隆等滿清統治者,有著一些歷史功績,但這並不是他們實施這些政策的原因。整體來講,滿清入主中原,可以說是漢民族一次歷史劫難,在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所以我認為“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沒有一點錯。


歷史長河緩緩淌


如果說是滿人誤汗,不如說漢人不爭氣!不如說是儒家文化為了保證“秩序”墮落成了統治工具,磨滅了人民的血性!

漢,這個字哪裡來?是飢餐渴飲匈奴血鑄就出來的!明朝前期騎兵(徐達等)是可以打的蒙古騎兵到處跑的……真正的原因是盛極必衰,昌平日久。儒家文化為了底層意識是閉塞,保守的,強調秩序。在治世(越發達越安和的盛世,禁錮效應越明顯)容易磨滅民族血性。

毛主席的偉大之處就在於通過運動掃除封建秩序(主要就是儒家傳統價值觀),當然這也去掉了一些好的傳承,但如果不是那樣激進的方式怎麼能破除封建兩千年的固有傳統?

中國人今天不信天,不信命,有壞處(金錢至上,物慾橫行等等),但不是如此哪有今天盛世景象,哪裡來的今天自強自立!


蓋爸早知道


其實這個說法並不十分準確。滿清確實耽誤了中華,但是至少在疆域方面還是有很大的貢獻的。

那麼為什麼經常有人說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呢?

一、奴化思想,將所有人都變成了滿清貴族的奴隸,他們失去了思考行為能力,活著僅僅只是一具具傀儡。



二、文字獄興起,形成了超級嚴重的文化桎梏。縱觀歷朝歷代,基本上沒有哪個朝代的文化思想像清朝一樣發展那麼滯後,究其起因便是滿清的文字獄,給國人以嚴重的桎梏。

三、閉關鎖國,這是大家詬病滿清政府對根本原因。久居貧瘠之地的滿清貴族入關後,見到中原物產之豐富,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們覺得中原物產夠豐富了,所以沒有必要再與世界溝通。盲目自信之下,便產生了天朝上國之思想,切不知此時國外正在迅速的朝前發展,中國被遠遠的拋棄在了後方。



四、極不重視科技、商業、教育的發展,使得當時的中國和國際社會嚴重脫節。


史海鉤沉


因為英美都進入工業革命了,而大清仍不思進取,依然愚民、勞民、疲民,使科技不舉、工業滯後,視先進如無物,仍讓萬民留大辮子磕頭問安,立威天下,極盡個人崇拜之能事,自以為事。不能與時俱進,所以裹足不前,誤我中華三百年。



楊哥之翩翩舞


大家說的都很詳細,就清代而言,我認為都是史學者的一面之詞。誰也不能進入時光隧道回眸大清時代的景像,把真實的情景展現給後人面前,一個朝代興衰落魄和敗筆,都由其諸多的歷史淵源造成的;現實的政治經濟人文狀況,以跟不上革命的時代潮流會被唾棄自然淘汰,這就是歷史的規律。也不能把這個朝代說的一無是處,牆倒眾人推吧?就從疆域來看也是中華民族最大的版圖,總不能否認他的利家之本和成就,有一利就有一弊。拓展疆域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能把簡單的部份統治者和官吏的揮金如土腐敗都混淆在一起吧。我認為,每一次的改朝換代可以說都是歷史的進步!


務實求誠


話說滿清入主中原滅掉了明朝,絕對是歷史上的一個倒退,讓中華民族在與世界的競爭中處於落後的位置,導致最後捱打。因為滿清在佔領天下之後,一直搞閉關鎖國的政策,世界在飛速發展的時候,中國則一直落後。



也許有人說明朝也在閉關鎖國,但是明朝的閉關鎖國和清朝完全是不一樣的,明朝閉關鎖國只是為了對付倭寇和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同時明朝對西方的一些技術還是比較推崇的,一旦有了先進的技術都會吸收過來並且加以改良。因此即使西方某些科學技術真的超過了中國,中國也不會落後太多。



而中國可以通過仿造或者其他方式保持同西方的跟進,這樣中國在工業化時代也能夠跟上西方的步伐,這樣就能夠在東西方競爭中佔得一席之地。但是滿清不同,滿清奪到天下之後,對明朝已久的一些工業採取完全打壓的措施。這是因為滿清人少,所以對漢人一直採取提防的措施,結果導致整個國家都跟著落後。



記得西方的使者到中國來訪問的時候,看到滿清的落後狀態,簡直感覺有點不可思議。在滿清最為推崇的乾隆時代,而西方那個時候已經開啟了工業革命,飛速發展,而滿清則在一步步中走向落後。從這一點上來講,滿清絕對是誤了我們國家的發展。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拋開民族這一問題不談,最直接的原因還是因為清朝將中國重新拉回了冷兵器時代。

眾所周知,近代化的槍炮等熱兵器,都是以火藥的使用為基礎的,而火藥又是中國人的四大發明之一。有人認為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只知道製作煙花爆竹,反而被外國人拿去開發殖民地。事實上,火藥早在唐朝就開始應用於軍事,宋朝更是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改良。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所建立的多個政權時,缺少馬匹的宋王朝還能夠堅持三百年,火藥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來自蒙古的征服者見識到火藥的威力之後,在他們征服亞歐大陸的過程中將其傳播到了歐洲。

元末的諸多起義軍中,也不乏有使用火藥的部隊,最典型的莫過於朱元璋的隊伍。所以明朝建立之後,明軍內部的火器配置率也是歷代王朝中的最高水平。明軍三大營中的神機營就是一支火器部隊。即便是到了明末,袁崇煥率領的明軍自然配備了諸多的火器,八旗軍甚至在寧遠城下被明軍火器轟得沒有了入關的野心。然而自清軍入關之後,中國火器大好的發展勢頭被強行叫停。清王朝認為祖先是騎射得來的天下,就應該以騎射為本。雖然清王朝保留了少量的火器,到已經遠遠不及明朝時期的水平。

而西方的火器,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之後,在1840年轟開了清王朝的國門,由此也開啟了中國近代的百年屈辱。我們普遍認為,清王朝的落後捱打,主要是傳統農業國與現代工業國的代差所致。然而兩國交戰影響勝負最直接因素並非文明發展程度和國家政治制度,而是軍隊的戰鬥力。清朝的八旗軍以騎射為傲,但是在西方的火器面前根本不堪一擊。至於統治階級和官場的腐敗問題,這是任何封建王朝中後期都會面臨的,因此也無需對清朝過分要求,否則也有失公允。

之所以說“滿清誤我中華三百年”,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清朝統治者開了一回歷史的倒車,將中國剛剛迎來的熱兵器時代強行拉回了冷兵器時代。試問,如果清朝依舊延續發展火器,並且打開國門與西方世界交流溝通,近代又豈會有這百年恥辱?不可否認的是清朝為中國的版圖奠定了基礎,但是也同樣割掉了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甚至連在後面起步的日本也在甲午海戰中擊敗了中國。


百曉生侃中國史


我是北派說書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說一下明末的滿清,當時的滿清入關,是遼東總兵吳三桂放進來的,吳三桂之所以這麼做,是出於一點私心的,首當是自己的殺父之仇奪妻之恨,當然這個是人的一生當中最大的仇恨,讓吳三桂全給貪上了,換做誰,誰也會想要手刃仇人,但是在面對號稱百萬的闖軍的時候,吳三桂自知自己無能為力,便是和多爾袞談,幫我將闖軍趕出北京,遼東就讓給你,所以多爾袞就同意了,結果北京打了下來之後,多爾袞不僅僅想要遼東,連北京也想要,但是引狼入室,吳三桂已經沒有了辦法,也就是說,不是大明沒有能力抵抗大清,而是內亂引起。

要知道當時大明帝國已經有了世界上最大的船隊,最強的造船業,那時候還將剛強大起來的英國軍隊擊退過,甚至當時的大明帝國一度出現了君主立憲制的苗頭。

但是當滿清接過管理天下的權限後,它卻將一切扼殺在了搖籃裡,耽誤我中華三百年,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對通商口岸進行了限制

滿清政府是對外來的文化非常牴觸的,雖然說它也融入了漢人文化,但是某種程度上還是比較牴觸的,誰讓當時的後金人口占絕對劣勢呢?所以它絕對不允許外來文化再次入侵,但是無形當中,卻錯過了以英國為車頭的工業革命,還限制了造船的噸位,不是越大越好,反而是越小越好,你說這是人乾的事兒?

實行全面海禁,對海外的華僑生死不聞不問

我們知道,在明朝的萬曆時期,明朝的海上貿易已經很強,為了搶奪大明帝國這個龐大市場,英國和西班牙曾經在海上狠狠幹了一架,而明帝國還是講信用的,幫助老客戶西班牙打敗了英國,英國無奈向大明帝國賠款,然而到了清朝,清朝反倒全面海禁,導致了西方先進技術被阻隔在了國門之外。

最重要是1740年的乾隆時期,印尼爪窪島上發生了對華人的屠殺事件,造成了數萬多華人遇難。那時的駐印尼的總督十分恐慌,畢竟這是強大的大清子民啊,他最後決定派出了代表團,誠惶誠恐的向中國致歉,然而讓荷蘭人吃驚的是,乾隆說,這些人都是不孝子民,說白了都是前朝遺民,死就死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