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這一名稱的由來是怎樣的,這個名是誰取的?

文藝青年小吳


看過《戰狼2》的人都知道其中有一句超熱血的話,那就是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中華指的就是我們的國家,我們也自稱炎黃子孫、中華子孫,可真正清楚“中華”二字的由來的人卻很少。“中華”二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炎黃時期,但卻是由秦始皇正式確定的,後來便一直延續下來了。

傳說炎帝故里寶雞天台山天柱峰有座“蓮花頂” ,人們稱此峰此景為“三味生奇花”。炎帝在一夜之間造了三座排空天柱峰,天帝遂封炎帝為“赤帝”,即人間帝王。炎帝廣施仁政,受民擁戴。子孫為了紀念他,以“三味生奇花”命之,古代“花”“華”同字,而炎帝的部落又在中原地區,故而國名為“中華”

還有一種說法則是說“禹都陽城”,這裡的意思不是說大禹定都於陽城,而是說大禹在河陽建造城郭以為國都;這河陽也不是地名,而是指河的北面;整句話就是說大禹在黃河北面建立都城,以城為國,民眾稱國人。大禹又是華夏族,所以國民又稱“華人”、“中華人”。這裡的“中華人”只是指生活在城中的漢族人。

因為炎黃時期是沒有文字記載的,所以其真實性還是有待考量。真正有文字記載是到西周時期。《左傳》記載,

“西周分封八百諸侯國,是為諸夏”。

也就是說,在當時中原地區的漢族人也就是華夏人,取中原華夏各一字而稱中華。

真正確定中華這一稱呼的那就是秦始皇。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不僅僅是從“三皇五帝”中取字給自己命名為皇帝;同時也要給自己的大一統的國家取個好名字——中華。前面說過的中原地區主要就是指黃河流域一帶,而秦國的發源地卻不在這個範圍內的,所以秦始皇就取為天下之中,取了一箇中字。

同時,秦始皇雖然也是漢族人,可是因為秦國的地理位置是偏離政治中心的,在春秋戰國時期是被看成蠻狄的,也就是說在所謂正統的華夏眼中地理位置和血脈結合才是華夏。然而秦始皇就改變了這一說法。他認為經過“諸夏之戰”、春秋戰國的大亂,各國之間的血脈早已交融,就無謂華夏、蠻夷之分,都是華夏。

也就是說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政治聯姻也好,還是普通的人口流動也好,都已經讓各國的人民的血脈交融在了一起。各國之間的戰鬥就是自家親戚打自家親戚而已。同時,少數民族也在這一時期和漢族融合。所以秦始皇給自己的國家取名為“中華”,這裡的中華就不僅僅是指漢族人了,而是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國民。

秦始皇建立的第一個大統一的封建王朝稱為中華之後,後世只要是統一的王朝都沿用了中華這一稱呼,畢竟誰也不願意輸給前一個王朝嘛。如西漢時期就盛行天人合一的說法,還將中華二字與天象結合在了一起。據《天文星經·中宮》記載

“第二星日次相,其北,中華東門也”。中華理論又上了一個臺階。

不過在分裂動盪時期也有中華的稱呼,不過是用以區分中原漢族和少數民族,完全不是秦始皇的那種意思。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北魏鮮卑南遷”等說法,就是將北方少數和中原漢族區分開的說法。不過後來在民族融合的進程中,這些少數民族都逐漸和漢族人融合在了一起,也就成為了“中華人”。

時至今日,“中華”二字就不再僅僅是指我國的國境範圍和我國人民的一種統稱那麼簡單了;更多的是上升為一種民族信仰、一個大統一大融合的民族信仰;更多的是一種在歷史文化上的沉澱,是所有中華子孫的一種文化認同。


我是青鳥


“中華”這一名稱與華夏民族的聚居地有關,華夏民族聚居於被認為是四方之中的中原地區。相傳中華民族的始祖出生於黃河中游,之後建立的夏、商、周王朝的國君都是他的後裔,自稱“華”或“夏”,即中原地帶,他們認為此地居四方之中,後世又稱為“中華”,後來“中華”便成為整個中國的代稱。



“中華”後來成為對中國的代稱有一個歷史過程,真正確定“中華”這一稱呼的那就是秦始皇。他在統一六國之後,好大喜功,不僅給自己取了個好名字。從聖王“三皇五帝”中取名曰“皇帝”,也給大一統的國家取名曰“中華”。



“中”即地理位置之“中央”,春秋戰國中原地區主要是指黃河流域一帶,而秦國的發源地卻不在這個範圍內,並且偏離政治中心,秦朝建後,秦始皇便以都城為中心。

“華”指的是華夏民族,特指漢族,周代文獻《左傳》記載,“西周分封八百諸侯國,是為諸夏”。也就是說,在當時中原地區的漢族人也就是華夏人,當時秦國人被稱為“黔人”,為蠻狄之族。然而秦始皇認為經過“諸夏之戰”、春秋戰國的大亂,各國之間的血脈早已交融,就無謂華夏、蠻夷之分,都是華夏民族。



歸之,秦始皇各取“中原”、“華夏”各一字而稱“中華”,結合了地理位置和血脈才是中華大地,疆域和人民是國家的核心,不可侵犯,所謂“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東方國學


一、“中”指天下之中,中原。

主要範圍在燧人氏(商丘),少典(有熊)。

二、“華”指渭南華縣周邊。

渭南古屬弘農郡,治所今河南靈寶。

夏商都在河南,周秦只不過是孫子輩;西安華胥氏,是商丘燧人氏的偏房。

“中華”合指以中原地區為核心,及遷徙延伸的區域。

西安關中平原,不屬於西北黃土高原。

西安關中自古屬於中原河南司州。

西安人的根在河南。

西安自古屬於中原河南,西漢時期,西安就隸屬於河南司隸州;東漢稱司隸校尉部,由洛陽統領;三國時期歸許昌管轄;直到西晉才從河南劃出,劃入雍州邊緣。

西安人百分百能聽懂河南方言,但聽不懂西北方言。

西安人也希望自己屬於中原。


用戶67724358697


“中華”一詞,是公元300年魏晉時期鍾信“天人合一”觀念的哲人從“中國”和“華夏”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複合而成的。“中”側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華”側重民族(人),寓意為華夏族群(漢族的前身)。國外常將中華作為中國大陸、港澳特區及臺灣地區的合稱。




風一樣的自由1982


“中華”一詞,源遠流長,寓意頗深。追溯起來,它是公元300年魏晉時期鍾信“天人合一”觀念的哲人從“中國”和“華夏”兩個名稱中各取一字複合而成的。“中”側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華”側重民族(人),寓意為華夏族群(漢族的前身)。因此,“中華”是一個自然與人和諧統一的偉大實體,寓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美好心願。 《辭海》:我國者時多就黃河流域建都,因稱其曰中華。中者,言居四方之中;華者言具有文化之民族,服章之華美也。其後,疆域日廣,凡其所屬,皆稱中華,亦稱中國。後來,中華逐漸成為我國的稱號。 《現代漢語詞典》:古代稱黃河流域一帶為中華,是漢族最初興起的地方。後來,經過中華民族的不斷融合,“中華”也就借指“中國”了。 在悠悠的歷史中,“中華”歷經不斷髮展,屹立於世界之林,成為今天舉足輕重的國家之一,傳承著具有悠久歷史而又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與中華文化。 青年學者劉周在《江山如此多嬌》(八股文)一文中認為中華一詞的含義:中即中央,華即繁華,中華就是中央繁華之地。該文如下: 江山如此多嬌 天地所鍾兮盡美,五洲萬類兮齊雄。洋洋乎盛者,夫謂何也?是則厚德所載共陸海風雲,日月所照皆中外形勝。此其所以醉美群倫也。若曰:宇宙之靈存乎寰球,寰球之秀在乎中華也。故謂中華,中曰中央,華曰繁華,中華者中央繁華之所在也。此非譽美之辭哉?豈但中華之美足堪譽之哉? 極目天籟,嘆宇宙之大,銀河為小,日月星辰,遙乎渺渺,小小寰球,其若無物。遊心地表,念重洋之廣,大陸為狹,江海峰巒,鬱乎蒼蒼,芸芸眾生,斯似浮塵。言洋者而為四矣,十萬類魚蝦以血食焉。有百千水藻浮游,有無儔鐵艦交通,幾何歲風波,始識驚濤無際。言洲者而為七矣,二百國生靈以棲息焉。有萬計走獸驅馳,有如鷲飛戟橫空,多少回升降,才知方外有天。噫嘻!瞰萬物之藏於宇宙,而胸懷頓闊。仰珠峰之睥睨世界,即中華彌高。悵然乎騁目四顧,覽北國之黃河咆哮,無限山川,盡消磨英雄人物。羨南垣之長江逶迤,有情弱水,且付與風流才子。 夫若是矣,今所以慨秦皇遺威,凱撒餘雄者,為其俱已矣乎?後之人亦必有效此以求天下為一世界大同者也,是則不亦紛紛紜紜哉!因歌以志之曰:堯舜慨興風,國傾盡魘雲,高阜仰明月,笑談共古今。


梅心清骨


“中華民族”是由“中華”與“民族”兩個短詞組成的。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中華”與“民族”這兩個短詞的歷史。“中華”的概念古已有之,“民族”一詞,則出現較晚。

“中華”一詞最早是源自於中國古代的華夏民族。華夏民族起源於黃河流域一帶,居四方之中,文化、科技發達並且歷史悠久,因此稱該地為中華,此區後來被稱為中原或中國。上古所謂“中國”,即指後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後世中原廣,只相當於今陝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帶。

在古代文獻中,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是《左傳·定公十年》之“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孔穎達疏曰:“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 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華夏族的服飾很美,故作“華”。久而久之“中華”便成了中國,華夏等意詞。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逐漸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中華”,原意與中國相通,又與華夏相系。

據《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雲:“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律疏議》雲:“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華。”“中華”在歷史上曾專指漢族,這是由於中華與華夏一詞有關。所以,血脈中有著幾分異域血統的唐太宗才有如此感慨——無論華夏之民還是蠻夷之眾,我們一視同仁,我會做個盡職盡責的父母,照顧好他們。

中華與中國,指的雖然都是同一概念,只是,用意上略有區別。按照國學大帥章炳麟理解:“中國雲者,以中外別地域之遠近也;中華雲者,以華夷別文化之高下也。”稱“中國”是別地域的,說“中華”是為區別文化之高下。


跪射俑


大約在5000年前,當中華民族開始形成時,其族稱為“華”。漢朝以後,開始出現“中華”的族稱。至19世紀末,作為近代民族學術語的“民族”概念傳入中國後,“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學詞彙也應運而生。雖然“華”、“中華”、“中華民族”這些族稱之間小有差異,但其內涵卻是一致的,即指定居於中國領土上的所有民族。

“中華民族”的“華”肇始於中國歷史上五帝時代之最後一帝舜的名字“華”。“五帝”時代是中國原始社會晚期部落聯盟時代。五帝時代的“帝”即部落聯盟首領。“舜”是諡號,即死後所進的尊號。《諡法》曰:“仁聖盛明曰舜。”“有虞氏”最初是舜所在部落的名稱。“虞”本是帝堯時掌山之官,即部落聯盟中負責管理山林及山林中鳥獸的部落世襲公職名稱。中國上古有“以官為氏”的習俗,即以其在部落聯盟中所擔任的公職名稱為部落名稱,故稱其部落為“虞”或“有虞氏”。在虞帝舜時,部落聯盟向民族和國家發展。“虞”或“有虞氏”因此演變為朝代名稱,如同夏后氏之稱為夏朝。按先秦文獻記載,有虞氏是中國歷史上先於夏朝的第一個朝代,雖然這個朝代還帶有若干部落聯盟的痕跡。中國現存最古的一部史書《尚書》,即以《虞書》為開篇。


華夏曆史永流傳


中華,指中國,中華民族,不僅限於地理上的版圖,更是深層次文化的內涵,

東晉 桓溫《請還都洛陽疏》:“自強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

元末 宋濂 《奉天北伐討元檄文》:“......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指漢族

唐李延壽《北史·高敖曹傳》:“時鮮卑共輕中華朝士,唯懌昂(高昂)。神武(高歡)每申令三軍,常為鮮卑言;昂若在列時,則為華言。”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十四》:“上曰:‘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夏商周至當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周圍乃至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史032


《華夏考源》一文中指出:“中華來源於華夏,華夏來源於華胥。古代華和夏相同,華胥也就是華夏。”

這裡出現了一個華胥,華胥又是一個什麼起源呢?《列子·黃帝》一書中記載:“華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媧’,伏羲、女媧生子少典。”《國語·晉語》進一步完善:“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黃帝、炎帝。故而,華胥正是炎黃之祖也。”

由此可見,華胥是中華的始祖,而華胥和華夏同音,慢慢地人們就稱呼炎黃子孫所生活的地方為華夏了。由於古人認為我們地處天地之中,四方都是蠻夷之族,因此也以“中華”指代“華夏”。


重慶日白匠


出自傳統史學鼻祖春秋時期魯國史學家左丘明所著的《左傳》 ,其中有“楚失華夏”之句。

這個問題有多個答案版本。其中之一與地理疆域有關。普遍認為存在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母系氏族社會中極具代表性的部落首領華胥氏有關。華胥氏被認為是伏羲和女媧的母親。有記載稱,其出生於陝西秦嶺以南的華陽,文史研究學者大多認同陝西藍田縣華胥鎮孟巖村為華胥氏故里,因為文獻對此記載的非常詳細。

華胥氏領導的部落,後被為華胥國,主要的社會活動在華山一帶。

後至大禹,在原始社會制度的廢墟之上,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就是夏朝。

按照禪讓制,禹應傳位給皋陶,但皋陶早亡,便傳於皋陶之子伯益。禹死後,他的兒子啟,沒有遵從伯益,而是開始對伯益展開武力征伐,並繼承了主位。啟的行為,終結了原始社會中的禪讓制,從此變成了世襲制,一直持續了近四千年之久。禪讓制的“公天下”也由此變成了世襲制的“家天下”。

夏王朝曾在中原建都,同時存在著城邦和酋邦兩種制度形式。兩種形式都意味著有眾多政體混於一處。為了突出和區分夏人,夏族人的概念便出現了。

中國人非常尊重先祖,而華胥氏被認為是炎黃先祖。所以後人說華夏,是泛指華胥氏所居的陝西至夏朝所在的中原大地。華夏兒女,也被泛指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

另一個關於華夏起源的傳說比較簡單,僅因為夏族在當時以華山地帶作為活動中心,為了區分其他部族,又被成為華夏族,華夏因此而得名。

很多歷史是不可考的,尤其是上古時期。守望歷史,端正未來,也許就是我們就是對歷史最好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