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我在崗】一線逆行者系列報道(七)

【抗擊疫情我在崗】一線逆行者系列報道(七)

楊書霖

【抗擊疫情我在崗】一線逆行者系列報道(七)

楊書霖,衛健系統一位有著近二十年黨齡的普通黨員,面對疫情,他毫不退縮。

因為多年長期伏案,他患有嚴重的頸椎、腰椎間盤突出,原本定於2月份前往北京做手術,但疫情來臨,他毫不猶豫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忍著疼痛用行動和堅守詮釋著“衛健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楊書霖同志堅守崗位,積極奔走在抗擊疫情一線,把急需的防控物資及時、精準地送到抗疫前線。

自疫情發生以來,他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在醫療物資緊缺、物資價格高,沒有票據,供貨極難的情況下,他付出全部精力,積極找尋物資供貨廠家,分類採購,快速保障醫療物資準確到位,在疫情極為緊張的情況下,確保了我區醫用防控物資正常調配,同時積極努力做好協調和後勤保障工作,為全區奮戰在一線的抗“疫”戰士保駕護航。


彭麗紅

【抗擊疫情我在崗】一線逆行者系列報道(七)

不愛紅裝愛武裝,疫情面前夫妻檔。她是濱海街道武裝部的一名女民兵,憑藉對武裝工作的熱愛,疫情發生後巾幗不讓鬚眉,戰疫期間在母親、妻子和兒媳的選項中,她選擇了責任,夫妻倆把孩子交給婆婆日夜看管,一齊上陣,到防控卡口帶班執勤,演繹了一位新時代的花木蘭。


趙睿智

【抗擊疫情我在崗】一線逆行者系列報道(七)


14個小時,這是返崗第一天的工作時間。從早上9點一到單位,便開車到區裡採購各類防控物資,口罩、消毒液、酒精,這些抗疫中必備的防護物資需要樣樣齊備,3小時、4趟、100公里,這是他在鎮裡與區裡之間的往返的次數,工作人員的自我防護是保護轄區居民的第一步。

堵卡、站崗,對來往人員逐一登記,對無關人員及時勸返,寒風中的值守,讓他有了與軍人值守邊疆時相同的榮譽感與使命感。軍人保衛祖國的安定,而他保衛居民的安全。

在他看來,紮根基層,保障全鎮千餘人的安全與健康便是他的職責,不付黨和國家的重託,不付千百居民的期盼,堅守疫情防控一線,成為人民生命安全的堅固屏障,在疫情面前守好我們共同的家園。


王賀

【抗擊疫情我在崗】一線逆行者系列報道(七)

值守在濱海辦事處瑞麗新村南門疫情防控點的濱海街道武裝部民兵王賀,和他的父親團北社區一名老黨員,兩人只隔了一條馬路同時站崗值守。

從疫情爆發以來,他們積極響應號召,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線。寒風裡搭帳篷、值夜班、做宣傳、登記檢測……發揚著軍人能吃苦能戰鬥的優良品格,成為疫情防控前沿的骨幹力量。


陶偉

【抗擊疫情我在崗】一線逆行者系列報道(七)

他是勝利社區黨支部書記,也是新入隊的民兵,在疫情防控期間,主動要求把他放到民兵執勤崗位上鍛鍊並接受考驗。同時,他帶領支部一班人組織社區黨員、動員居民、志願者等群防群控力量,24小時值守,把好了防止疫情侵入關。


陳小冬

【抗擊疫情我在崗】一線逆行者系列報道(七)


他既是濱海街道武裝部民兵一員,又是五虎山礦一名員工,在五虎山街道辦事處疫情防控檢查點上執勤。每天中午下班後直接換上迷彩服到檢查點,執勤到晚上10點,第二天再上班。“您好,請出示身份證和通行證。”他認真檢查進出轄區的車輛,忙得不可開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