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用藥"同樣適用於中成藥,對症下藥發揮最大療效

引言:中醫理論的指導思想,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整體觀念比較好理解,就是從整體的角度去考慮,而辨證論治,是指根據不同證候去辨證用藥,辨證是中醫臨床診斷的關鍵之一,它不僅用於中藥湯劑,對於中成藥同樣是用藥的關鍵指導。辨證正確了,才能對症下藥!具體例子不妨看下文。

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為人類長期與病魔作鬥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你真正明白中醫是什麼嗎?你懂中醫的特色是什麼嗎?你知道中醫的優勢是什麼嗎?終極三連問讓你在中醫領域真正現出"文盲"的原形。

亦或許你只知道中醫就是"張仲景、華佗、李時珍…"但是你錯了,其實應該說"張仲景、華佗、李時珍…"是中醫。

中醫是通過辨證論治、司外揣內、整體審查這三個重要手段(不懂不重要,慢慢看你懂的),將辨病與辨證相結合,診斷、治療疾病,運用中醫藥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平衡,氣血通暢,整體機能協調的狀態。

而中醫的特色就是辨證論治,即針對不同患者的體質情況、不同的病情,通過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收集疾病信息,再將四種診斷結果互相參考,找出並認清疾病的本質(即證),用符合個人情況(病+證)的藥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用了這麼長的篇幅講中醫的辨證論治,也不知道聰明的你入門了嗎?。其實,之所以花這麼大的篇幅講中醫的"辨證論治",說明它很重要,是中醫的"魂"。

雖然臨床中成藥製劑越來越多,用起來既方便也省事,但是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體質不同,通過辨證論治所用的藥也應該有所不同。

如果每個病人的疾病都不經過辨證,沒認清疾病的本質是什麼:是寒證還是熱證?是實證還是虛證?是表證還是裡證?…那麼,大到可以出現生命危險,小則用藥後完全無效,這不僅增加病人的身體負擔,還增加病人的經濟負擔,增加病人的痛苦。

所以,用中藥治病,就必須要講究辨證論治,從整體出發,這樣才能抓住本質,提高治病療效。比如臨床常用於治療腰痛的中成藥:腰痛寧,雖然是治療腰痛的藥物,但是它最適宜的適應症是寒溼痺阻型腰痛,通過辨證論治後用藥,療效會大大增加。孫慶等學者用此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寒溼瘀阻證)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盲法、多中心臨床對照研究中對240名寒溼瘀阻型腰痛患者服藥4周後顯示:該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寒溼瘀阻證) 臨床療效確切, 且安全性好, 能快速緩解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

所以,中成藥也是中藥,辨證使用中成藥,針對不同體質、不同證型使用療效更佳。

文中配圖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文獻:

[1]倪力軍,董笑笑,張立國.臨床研究規範性對腰痛寧膠囊循證醫學分析結果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7,28(18):2520-2523.

[2]孫慶,張瑋,胡思源,鍾成梁,李華南,趙娜,海興華.腰痛寧膠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寒溼瘀阻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盲法、多中心臨床對照研究[J].中草藥,2016,47(22):4043-4048.

[3]張競,楊曉利,張靜,王志文.腰痛寧膠囊治療寒溼瘀阻型腰椎骨性關節炎量效關係分析[J].中醫藥臨床雜誌,2015,27(01):99-1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