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理解《道德經》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馬丁林2


這句話是宋代篡改的,出土的漢簡里根本沒這句話。宋代為了全面佛教化中國,篡改了大量古籍。改這句話的本意就是勸人放棄學習,專心修煉佛法得道成仙。華夏法統就是亡於宋朝。


羽圖騰


反者道之動

《道德經》裡面提出了很多我們常人似乎所不能理解的觀點,不少人費解,甚至認為老子在胡說八道。但是也有很多有智慧的人,能從老子的言論中體會到深深的哲學智慧。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句話就是個中的典型。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我每天學習文化知識、每天學習各種道理,這不是正確的嗎?大家都是這樣的啊,孔子還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你看大家都在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啊,學習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老子說為道需要“日損”,而不是“日益”?

為什麼?

首先這句話的提出,老子就已經在教導你了。

老子教導你什麼呢?教導你看問題不能只看一個方向,要正過來看,然後反過來看,從表面看,然後再從內裡看。“

”為學日益“有沒有錯?

  • 沒有錯。

人不學,不知道。如果一個人不學習文化知識,不學習技能,那他在這個社會上就難有立足之地,難以養活自己。所以人活著必須學習,必須持之以恆的學習,這樣我們才能跟上形勢的發展變化;

  • 錯了。

我們剛說學習是正確的,為什麼轉眼又說學習不對呢?天底下那麼多知識,有好有壞,能不管好壞一股腦都去學習嗎?有已經被淘汰的知識,你也要去學習嗎?有幾十門學科,你也不管先後重要,都去加以學習嗎?有那麼多觀點相反的理論,你是不是都學?那你學了這些知識,最後怎麼運用?

所以”為學日益“不是什麼時候都成立的,我們要能從中看出事物的正反兩面,所謂”興一利必生一弊“,老子故意說為道需要“日損”,就是在提示我們,要注意到“道”的微妙。

怎麼樣“日損”?

學道的人都恨不得一下子抓住道的精髓,一下子融會貫通,一下子就得“道”。

這是美好的願望,實際上如果你這樣急迫的想得“道”,很有可能你這輩子也摸不到“道”的門。

欲速則不達。

舉個例子,我們看馬雲、馬化騰現在無比風光,引領潮流,大家都羨慕不已,甚至以他們為榜樣,但是我們能照著馬雲、馬化騰的做法,來個“依葫蘆畫瓢”如法炮製嗎?

肯定不行,對不對?

馬雲、馬化騰能到達今天這樣的地步,他們是在千難萬險中一路摸索過來的,實驗了10個、100個、1000個甚至10000個想法,最終才讓他們找到了通向成功的大門,這個大門,就可以比作是我們想得到的“道”。

而這前面無數摸索的路,慢慢把那些不合適的、不正確的想法去除的過程,就叫做“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

學道是一個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裡、從有到無的過程,如果片面的重視我“學到了什麼”,而不能從中提煉出精髓和自己的心得,這樣只會和大道漸行漸遠。


談者無語


“為學曰益,為道曰損”出自老子之《道德經》第四十八章,原文曰:“為學曰益,為道曰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這裡先強調一下,“為學曰益,為道曰損”中的“曰”不是“日”,許多版本上都印錯了,結果讓人對原義產生誤解。這八個字的意思不是說學業一天天地增長,而道德教化卻一天天地減少,而是說做學問要用加法,而修道則用減法。



再具體一點講,就是說做學問要厚積,越廣博越好,掌握的知識越多越好,故曰“為學曰益”。而修道則是在博學的基礎上,抽絲剝繭般地總結出事物的規律,從而從紛繁複雜的各種亂象和信息中解脫出來,化繁為簡,提綱挈領,總攬要旨,故曰“為道曰損”。



修道層次越高,就越是能把握要旨,化繁為簡,簡化到最後,竟發現已無繁可簡,這就叫“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不是懶惰不作為,而是處理矛盾能切中要害,把握要旨,矛盾自然而然就解決了。為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要無事而忙,自尋煩惱,儘量不要過多地參與人為的因素,而是用無為的方法,促使矛盾在自然的狀態下自行解決,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目的。這也就是老子一貫主張的自然無為的思想精髓。



不過無為思想也有其侷限性,適用於天下太平的治世,故曰“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若為亂世,則無為思想不足用也,故曰“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為學曰益,為道曰損”的思想和《周易》思想一脈相承,異曲同工。《易》有三易之法,變易、不易和簡易,變易、不易乃為學之法,簡易即為道之法。所謂“變易”就是指事物是運動變化的,運動變化使事物萬象紛紜,令人眼花繚亂。“不易”就是指事物紛紜複雜的變化當中,有其不變的規律。為學之道就是要觀察瞭解事物運動變化的現象,透過現象看本質,掌握事物運動變化過程中不變的規律。為道之道在於簡易之法,就是在掌握事物運動變化規律的基礎上,用最直接、簡單的辦法去化解和處理矛盾。《周易》把萬事萬物化繁為簡,抽象為陰陽,用陰陽推演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用陰陽的自然消息來把握人的行止,從而促使事物的矛盾在發展中轉化,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不損而簡,何其簡也!



“為學曰益,為道曰損”。學而不厭,大道至簡,其為學是基礎,為道是昇華。學薄則道淺,道淺則事繁,事繁則終日碌碌無為;學厚則道深,道深則事簡,事簡則無為而無不為。聖人之言為經典,循經典者可為聖人乎?


子夏故壇


未來和過去是不可能一樣的,過去的經驗只能作參考,不可以生搬硬套,宇宙中真理的標準就是勝利二字,失敗是沒有發言權的。所以要根據別人的經驗,摸索、整理、歸納出自己的知識,而這個前提必須有大量的信息知識,所以隨著學習你一天天都會掌握更多的知識,就會一天天進步,離成功就會更加接近。所以說為學日益。而如果不學習各種知識,對現實的進步視而不見,對事實置之不理,一味抱著道德經,在哪裡說開口孔子曰,閉口老子說,一說文化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真理,這是結果,不是原理,無為而治,就是什麼也不幹,這是斷章取義,把道德經看多少遍,背的如數家珍,這是墨守成規,生搬硬套,這樣你就會一天天離道越遠,越來越無知。所以說為道日損。\n道是宇宙的規則,規則是以勝利為前提的,失敗了可能發言的機會都沒有,而存在就是勝利的一種表現,現實中存在的東西都有著勝利的前提,好好思考,仔細把握,不要相信玄學,不要照搬別人的東西,那是別人的,不是你的。\n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這是我的理解,謝謝。


董豔臨


原創思想,看來幾乎無人能夠理解老子這句話的含義。依本人之見,其實老子已經是說得非常直白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是說,做學問是日積月累,學得越多越好,故常有讀書萬卷,汗牛充棟之說。可是對於悟道來說,恰恰與做學問完全相反,不是越學越多,而是損之又損,即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精煉又精煉,越少越好。所以絕不是寫個論文洋洋萬言,而是隻要是能夠詮釋宇宙,物質,萬物和人類的誕生,一切的一切,字數越少越好,比如周文王詮釋原始的宇宙:一陰一陽之謂道,僅用了寥寥七個字。老子詮釋宇宙的誕生,到萬物和人類的誕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僅用了寥寥十三個字。然而依筆者之見,只需寥寥六個字:道生玄,德守中,乃至三個字:道,玄,德,便可以詮釋遍宇宙,物質,萬物和人類,一切的一切!這就是老子的: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所以一旦你悟道,世間99.9......9%的書都不用看了,因為都是廢話,需要損之又損,最終精煉成為六個字,乃至三個字!


孤猴78345271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出自《道德經》第四十八章。這句話講的是做加法與做減法的辨證關係,通俗理解就是勞益結合,工作、學習、生活均如此。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不但要向老師學習,而且要到社會中磨礪學習,以求學得本領技能,上以報國,下以養家,以全其身。“為學日益”,王弼釋為“務欲進其所能,益其所習”,意為盡其所能地多學習。不但常人如此,即便是修道大家,如老子、呂洞賓、張伯端、張三丰等,除體悟修道之外,無一例外地博覽群書,這從他們的作品中便可見一斑。老子是柱下史,如同今天的圖書館館長,上古典籍,無所不窺;呂洞賓、張伯端、張三丰都是儒釋道的通才大才。這充分說明“為學日益”的重要性。此為做加法,聖賢常人,莫不如此。

一個人在高強度工作學習中,費心勞神,容易疲勞,這就需要調節放鬆,很多選擇旅遊,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南朝吳均在《與朱元思書》中寫道:“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事務者,窺谷忘返”。大自然是陶冶性情、放鬆身心的好去處。這就是做減法。不能好好調節放鬆,未必能好好工作學習,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為道日損”,只不過道家的“為道日損”更純粹、更徹底。

道家的“為道日損”,也是一種學習,它是一種修道的體悟之學,是在做減法。不但要“為道日損”,而且要“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就象杯中的水,徹底倒掉。只有做到物我兩忘、隳肢黜聰、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靜定,於虛極靜篤中才能見到“道”,等到“一陽來複”“天一生水”。這個減法,是學習道學的一項技術活,大多數人一輩子也沒體驗過。

修道的無為是調整狀態,洗心滌慮是在為無所不為做準備、打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呂祖(呂洞賓)說:“心無其心而真心見,意無其意而真意存,情無其情而真情寂。空性以立命,養命以還空”,此無為之妙也。無為者其本體;無不為者,其妙用也!知無為而不知無為之無不為,則落於幻空;知無不為而不知無不為之無為,則逐於事相,非道也。諸葛亮何以每自比管仲、樂毅?其在大軍臨境,猶且羽扇綸巾,淡定撫琴,其如在《誡子書》中所言“非寧靜無以致遠”。內心足夠強大、修道出世的軍事指揮者,方寸(心)不亂是修道之妙用也。姜子牙、鬼谷子、范蠡、孫武、張良、劉伯溫等,皆深得道之精髓。

吾輩學習《道德經》,當知進退、增損的辨證關係,以便更有利地指導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


微妙玄通冰激凌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這句話是老子的《道德經》裡提出來的。這句話精闢的點出了學習知識和修行的方法區別:有為和無為。這也是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的根本區別。不深刻的理解這點,很容易被西方科技迷惑,丟棄東方文明的優秀傳統。這個問題關係到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每個人都必須瞭解。


西方文明的學習方法,就是“為學日益”。這個大家都很容易懂。因為我們現代人大多數人接受的就是西方的教育方法:不斷的學習知識,越學越多。活到老學到老。聽起來好像很勵志。現代社會也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一代代人不斷的積累知識,累積成整個時代的文明。每一代人享受的都是前輩研究的成果。這樣的學習方法看起來好像也很合理。但是,古老的中華民族老祖宗們,可不是這樣認為。


那麼,東方文明的積累方法有何不同呢?東方文明的傳統學習方法,不是靠知識的積累。而是靠“悟”。這個“悟”的方法,不是靠學習的。而是需要在一種無為的狀態中,用心去感悟事物背後的本質和真相。用老子的話來說,那就是“無為”然後達到“無不為”的境界。無為是一種非常規的學習方法,在無為中悟到事物的真相和規律後,就可以完整的利用事物的規律了,這就是無不為啦。當然,這種解釋,大多數人可能還很難理解,只有極少數修道的人才能理解。所以,後來有些大成就者又引進了佛法,用佛法來解釋這種無為的學習方法,使之更加簡單易懂。


這個比較簡單的經典,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就是《金剛經》。金剛經裡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翻譯起來,就是說:一切賢人和聖人,他們之間的差別,就在於無為的程度不同。這裡明確的提出了,是以無為做標準來判別修行程度的高低,和西方文明中以知識積累的多少來區別完全不同。


那麼,東方文明中這個至關重要的“無為”究竟是怎麼樣的狀態呢?還是佛教說得比較清楚。佛教的唯識論認為,人的“心”大概可以分為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和佛性四個層次。第六和第七識都是出於有為的狀態,第八識屬於相對無為狀態,佛性屬於完整的無為狀態。所以,學佛者孜孜以求的就是悟到“佛性”,進入完全無為的狀態。這就是修行者夢寐以求的目標。歷史上多少人舍家拋業,為的就是悟到這個“佛性”。但是,很多人按照日常學習方法去學習有為法是永遠無法達到的。只有“悟”才能達到。這就是禪宗常說“悟”的原因。


綜上所述,所謂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其實就是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的兩種學習方法。大家明白後,就不會盲目崇拜西方科技了。我們中華民族有自己的寶貝,值得每個中國人自豪!


無憂行者


大道至簡。在學老子時不要忘了《道德經》的寫作方法。作者通常要對比的手段來講解他的“道”是什麼。這句話也可驗證。老子將“為學”和“為道”作為互相矛盾的兩方面放在一起,是要告訴我們,“你學得越多,離道就越遠。” 因為“道”是學不來的,是“非常道”。所以,讀老子一定要通讀一遍《道德經》,另外,老子和孔子的哲學是完全不一樣的。《論語》第一篇是“勸學”,而老子呢,無為,清心,寡慾,知足。不知道的總是比知道的多(越學越糊塗),而凡事順其自然呢,離“道”就越走越近了。


閒看秋風999


先說答案

為學日益:

說的是,如果是要去了解天下萬物的道理,那麼每天都會有新的發現,都能學到新的知識,這是沒有窮盡的。

學習這些知識,對於瞭解具體的事物而言,它好像每天都能讓人有所增益。

而對於為道而言,這些知識卻是其知彌少,因為越是學習這樣的知識,那麼就越來越不可能聞道。

為道日損:

說的是損那些不道。

因為道是不行而知的。

所以,行了多遠,就還得返回來,學了多少那樣的知識,都得棄除掉。

這是為道之損的第一步,只有棄除了世俗的行知,返回到道中,才可能聞道。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損之又損:

為道之損,完成了第一步:

損掉世俗的行知,便能聞道。

以至於無為:

聞道之後,接著進行為道之損的第二步:

繼續損掉物象名實之見,進入恍惚昏默無物無狀之境,便能明道。

明道,則不見而名。

為道之損的第三步:

雖已明道,但是還要成道。

明道之人,若以道可為而成之,那麼就不可能成道。

所以,要繼續損掉明道之人的為道之為,如此,才能成道。

無為而無不:

聞道、明道、成道,都已經完成,說明大道已成。

聖人既已成道,則其以玄覽而觀天下之往復,以不言之教而運萬物自然,以無為之益而養萬物之生生不息。

是謂“無為無不為。”

這裡的無為指的是聖王無妄為。聖王無妄為,百姓有作為,百姓自然而然的成其所成,天下便能大成。


平凡2850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出自老子《道德經》第48章,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說:“研究學問,知識會一天比一天增多;修身求道,慾望會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了再減少,最後便會達到清淨無為的境地。清淨無為反而可以讓任何事情有所作為。治理天下就是要憑藉清淨無為,如果政令繁苛,就不能夠治理好天下。

“為學”就是不斷地向外界探索新知,知識是永無止境的,它無所謂開頭也無所謂結尾,人們對知識的探求永遠也沒有個盡頭。古人早就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即便人們用盡一生的時間來學習,也無法將知識學完,儘管如此人們還是要“活到老學到老”,因為知識從宏觀意義上而言,它能使人們對自身和宇宙的認識更接近真理。但是知識的無止境性決定了人們永遠也不可能達到真理的所在,只有“望理興嘆”了。

“為道”是在修道的過程中慾念一天天減少,直到最後達到無為的境界,無為不是真正的無所事事,而是不妄為,做到了不妄為,也就合乎了道的德性,合乎自然規律的不妄為就是無所不為了。老子更早更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理智地從對外界的追求轉向了內在的追求。人的慾望的無止境決定了人們對外界的追求永遠也沒有終點,而且人的貪慾是無限膨脹的,這就決定了人永遠也不會得到滿足,不滿足就會懊惱甚或心生邪念,最後走上人生迷途,人生的短暫不容許人們犯太多的過錯和留下太多的遺憾,所以大家應該時刻剔除心中的雜念,保持一顆平常心,平常心即道。

“無為而無不為”貫穿於老子《道德經》的始終。雖然在我國古代有不少學者提出了“無為”的主張,例如孔子的“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孔子說,自己不做什麼事情而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了,他做了什麼呢?他只是莊重端坐在他的王位上罷了。老子是真正將“無為”思想發揮到了極致,他從哲學的高度來論證“無為”的社會意義。表面上看起來“無為”是消極的、倒退的,其實質是在前進中避開矛盾的對立面,使其暢通無阻,化被動為主動,從而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

老子聯繫社會實際,想到了統治階級的統治也應該採取無所作為的態度。要贏取天下人的擁護和愛戴就必須採取清靜不擾攘的態度治理天下,不對天下人實施強硬的手段,不對他們實行人為的干涉,順應他們自身的特點和德性來發展,他們自然會服從管制。相反,如果統治者以人主自居,自然得不到人們的擁護,也就不可能長治久安,其統治地位自然會不攻自破。

以上是我對“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理解,我是一個旅遊文化與科技領域的創業家,熱愛中國歷史文化,歡迎和我交流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