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时安庆和九江为什么那么重要?有什么历史遗址?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好友


太平天国时期,为什么安庆和九江特别重要?

太平天国建都南京之后,把南京改为天京,也就是太平天国准备长期统治这里,并以这里为基地夺取全中国政权。

大量的扩军,政府的建设,政权的建设,每天流出的真金白银,每天消耗的粮食巨大,这些真金白银和粮食的来自除了当地搜刮外,大部分是要到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南部,通过战争去抢夺。尤其是到富饶的江西省去抢夺,只要控制了九江,就控制了运输财富和粮食的水道。湘军和太平军,大战鄱阳湖精彩的水军战争画卷就发生在九江地区。

而守住了安庆就守住了长江水道,保证长江运输的粮食和财宝能够安全的到达南京。

九江和安庆是太平天国政权的生命线,许多太平天国和湘军战争的故事都是围绕着这里发生的。


宝树白石


太平天国时代为何安庆和九江十分重要?笔者以前曾经针对这个问题写过准们的问答,所以大致的重述一下。

首先,九江和安庆是长江中下游段两个相邻的城市,也都是城区靠近长江的城市,并且都是背山临水,所以易守难攻,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九江地形

九江城区南靠庐山,北临长江,东西临湖,老城区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重要据点。控制住九江,就可以封锁长江水道和鄱阳湖的出口。太平天国时代,太平军最主要的活动区域就是安徽中南部,江西的东部。九江只要控制在太平军的手中,就可以阻止湘军的水师进入鄱阳湖,稳定住江西的大局势。安庆地形

安庆城区西北群山,南对长江,东边是湖泊群,亦是防守反击的最佳要冲。且位于长江安徽段的弯道,水流相对湍急,战略地位也非常的重要。清代的安庆,是安徽省的省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安庆是太平军联络皖北捻军的重要据点,也是下游南京的最后一个屏障。

长江中下游平原狭窄破碎,北有大别山脉,南有江南丘陵。九江至安庆一带是最为狭窄的区域,特别是九江和安庆城区,军事地位确实很险要。清代的火炮射程有限,九江与安庆段,水面相对较狭窄,火炮可以封锁江面。而到了下游,随着水面的日益宽阔,火炮难以封锁江面,如果没有水军阻挡,轮船可以在江面上畅通无阻。所以清军一旦拿下九江和安庆,就可以从水上运输兵力,攻击沿江的各个城市。

其次,清代的安徽,沿江也没几个城市,除了安庆,就是池州和太平。太平离南京非常近,且位于平原之上,无险可守。池州虽然沿江,但是外面还有江心沙洲,因此对于长江的封锁,战略地位相对比较弱。因此九江和安庆就成为了南京上游的两个屏障,一旦清军拿下九江和安庆,下游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阻力了。正是如此,太平天国后期,湘军制定了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先克九江,再拿安庆的策略。

《太平天国》电视剧中的九江之战

影视中的九江守将——林启荣

1857年,湘军利用太平天国天京之变,围攻九江,林启荣求救近在咫尺的石达开,没想到坐镇安庆的石达开并没有支援九江,而是带兵出走江西,孤城难守的九江最终被清军占领。九江的丢失也敲响了太平天国走向灭亡的第一声丧钟。

虽然太平天国后期,在陈玉成和李秀成的领导下,一度“回光返照”,取得了再破江南、江北大营,三河大捷等胜利,但是依旧阻止不了日益衰落的局势。1860年,湘军集结重兵围攻安庆,爆发了太平天国后期最为重要的安庆保卫战。

太平天国上至天王洪秀全,下到各级封王,都清楚的意识到安庆对于太平天国的重要性,安庆不仅是太平天国和皖北捻军的联系纽带,也是天京的最后一道屏障,保证粮食供应的战略要地,双方围绕着安庆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但是由于李秀成和陈玉成在解救安庆的思路上有很大的分歧,陈玉成主张“围魏救赵”,率兵攻击武昌,逼迫湘军撤退围攻安庆的军队,但是湘军不为所动,不取安庆誓不罢休。陈玉成最终放弃了攻击武昌的想法,再次回师救援安庆,但是李秀成在救援安庆的问题上并不积极,更多的想着进军江浙,最终造成了安庆孤城难守,最终破城。

影视里的安庆保卫战

安庆的丢失,使得南京上游基本上没有防御据点,曾国藩坐镇安庆,指挥着各路湘军步步逼近天京,蚕食了太平军在安徽、江西的全部根据地。而李鸿章则从东向西,把李秀成苦心经营起来的苏浙基地慢慢分化瓦解,太平天国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由此可见,九江和安庆的丢失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分水岭,这也体现了两座城市对于双方的重要性。

若谈今天的九江和安庆还有什么太平天国时代的遗址,应该说大部分历史遗迹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笔者不是九江人,只能谈一谈安庆的有关遗址。目前安庆境内残存的太平天国时代的遗址,最为代表的就是位于任家坡的太平天国英王府了。

棚改中的英王府

早已残垣断壁的英王府

位于安庆市老城区的太平天国英王府,因为年久失修,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光芒,目前这个地方已经被纳入了棚户区改造之中,如何对他进行抢救和保护,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历史如同一阵风,来了又走了,160多年前的历史早已烟消云散,今天的人们则应该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徽南城意


在长江中下游段有着两个相邻的城市,那就是安庆和九江。并且这两座城市还有许多相同点,比如他们的城区都离长江非常近,并且背面都是山脉,正面才是长江。从地形图可以看出,这两个城市的地理位置都非常好,九江城区背面是庐山,正面是长江,东面靠近鄱阳湖,控制住了九江。而安庆城区背面是连绵的山脉,正面也是长江,位于安徽段的拐弯口,水流湍急,战略位置也非常突出。

在1953年的二月份,太平军队把武昌给占了之后,想了许久,还是放弃北上,转身沿着江面往东,水陆两头进,攻破九江和安庆。随之,太平军准备在江宁定都,正式建立起政权。而这两个城市,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非常重要,第一点是这两座城市的地形有些复杂,第二点是清朝在九江到南京这一路段并没有太多实际上的沿江城市。

首先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的平原非常的支离破碎,北面有大别山脉,南面有大片的丘陵,从九江到安庆市处于一个狭窄通道,特别是两座城市的城区非常的重要。清朝配备的武器是火炮,火炮的射程比较狭窄,而九江到重庆这一路段的江面正好也是比较狭窄的,随着目光往下,湖面渐渐开阔起来,因此,火炮不能够封锁整个江面。如果没有军队的阻挡,轮船是可以在水面上肆意行驶的。

因此,清兵一旦拿下了这两座城市,便可以走水路运输火力,攻击沿河的城市。除此之外,清代的安徽其实没有几个特别重要的沿河城市,除了安庆之外,就是太平。太平地势开阔,压根儿就没有可以防守的地方,因此,长江路段能够控制的就只剩下九江和安庆了。所以这两个城市就成了南京的一个天然屏障,只要拿下这两个城市,基本长江下游的城市也没有什么压力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清朝想方设法的想把这两座城市拿下来的原因。

在1857年,湘军利用太平天国在天津的变乱,林启荣把石达开给救了,没想到在安庆的十大开,并没有想去救九江,而是直接从江西逃走了,孤零零的九江最终被清朝给占领了,这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一个伏笔。

那有什么有名的历史遗址呢?在安庆,有一个有名的湘军师山遗址,位于安庆市师山的遗址。该遗址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安庆城修筑的军事要道。此要道东西长度达十公里,南北约宽十公里,东南西三面都有进口,地势险要。除此之外,就是太平天国的英王府遗址,曾经是陈玉成的旧址。

在咸丰11年,安庆沦陷后就成为了曾国藩的府址,后来又成为了李鸿章公馆。而现如今,四周围满了居民楼,该遗址左侧还有一块巨大的汉白玉抱鼓石,彰显出主人家里的不同地位。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该王府里面还住着人,可是里面破败的一切却早已显示出年代的久远,几位古稀老人。

综上所述,安庆会战是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太平军失败了,天津就失去了唯一的天然保护膜,太平天国会岌岌可危,而安庆的包围区一旦被打破,旁边防守的军队都会遭到严重打击,因此,双方都尽力想把安庆抢夺过来。而九江作为安庆的邻居,不论是地理位置上还是地势构造上面都是非常值得占领的。

而在安庆大部分留下来的遗址都是和太平军有关,因此我们去安庆游玩的时候可以去一览当时的风采,说不定也能听到破旧王府里面传出的一声淡淡的叹息,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去游览古城的原因之一吧,九江也是一个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好去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