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各公司损失都不小还得发工资,那大家愿意把年假取消吗?

李爱国人士


据我所知,很多公司都尝试说再继续延迟,放假的话就让员工用年假来进行抵扣,但是员工的反应普遍是非常的激烈,都不太同意用这样子的方法,因为在疫情期间并不是员工不想上班,而是因为没办法上班,所以如果企业能够支撑得住的话,可以跟员工进行协调,用降薪度过难关,如果年终能够有利润拿出来做补偿的方式。当然这个最终还是要看员工是否愿意配合,这个时候老板就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当然,如果自己都没办法度过的话,这个就要另当别论了。


温室避险指南


我认为应当分情况对待这个问题。

一、如果企业实力强,受疫情影响小,老板表示能轻松挺过去,无须取消年假,这是皆大欢喜的事。但可遇不可求。

二、如果企业确实需要员工取消年假,与企业共度难关。

我认为员工应当尽量理解支持企业,想不通也得想通。企业是大家事业的平台,如果大家都只顾自己,不顾企业生死,那么企业垮了,大家只好散伙,我想大家都不愿看到这个散伙结局吧。

三、企业与员工订个君子协议。

如果确需取消员工年假,企业可以承诺:如果全年盈利情况比较好,优先补发1~2倍年假工资。这样处理,估计大多数员工都能理解支持。


喜阳羊


我理解题主的想法并不是说要员工取消年假,而是企业在疫情下有损失,那么作为员工是不是可以同甘共苦!年假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危难中见真情,但正因为是真情,才更是要让员工自己来决定。给与不给,全凭自己,企业不能上纲上线,绑架思想。

疫情下,全国人民都全力打好疫情这场仗,企业的损失是毋庸置疑的

当下的疫情,确实是要比当年的SARS严重的多,在中央的号召下,目前这场疫情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胜利是必然的,只是希望损失要尽量少而再少。

国家损失的GDP,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企业因为延迟复工,损失了很多的经济利益,这个也是毋庸置疑的。

就拿我在的企业来说,年前定下的市场策略全部夭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再想办法去突破市场,而且无论怎样,都要等到疫情结束之后,现阶段只能做好服务,反过来,成本是一分都没有少的,尽管也做了相关的动员,但是,成本还是摆在那里,收入却不知道在哪里。

那么,员工是不是一定得损失自己的利益去与企业“共苦”呢?这里有杆称!

意愿上,相信每个员工都是愿意的,但是因为员工愿意,企业就得绑架员工的想法吗?这个当然是不足取的。如果看着自己的企业在疫情中倒闭,也是员工不愿意的!

所以,这个事情,应该是双向的,员工愿意,企业同意,而不是员工不愿意,企业强迫,那性质就完全变了。

愿意的员工,就当做事助人为乐,不要挂在心上!

不愿意的员工,一定也有他的痛楚,不必强求!

作为企业,其实,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企业虽然在疫情中损失了经济利益,但是,危难中同样也是有机会的;

只要成本是在可承受范围内,何必去在乎既成事实的成本呢?这个时候,企业至少可以做以下2件事情:

1、保护好员工

只要目前的成本是可承受的,做好应该做的复工防疫工作,最大力度保护员工不受到疫情的感染。员工在,未来就在!

2、想办法弥补疫情中的损失

如何将死成本变成活的成本,是企业要考虑的第二步;

企业当下有项目做,员工当下有工作可干,先解决温饱,同时,将成本变成活成本;

为疫情后的工作做好彻底的准备,为市场发力做足功课,疫情过后抢先占领市场,这个才是给公司最大的礼物。

当然,如果企业无法承受预期的成本,那或许倘然些,接受事实,同时,也要对得起一起奋斗的员工们。

【总结】

危难中见真情,但正因为是真情,才更是要让员工自己来决定。给与不给,不要上纲上线,全凭自己。


稚始栀终


为什么要考虑取消年假?这个思路是不是有点偏啊?

疫情期间,不少员工都在考虑自己的收入问题,企业也在考虑自己的效益损失。整体来说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都蒙受了不可预估的损失。

2月7日,人社部等部门发文明确,如企业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应于职工协商“优先使用带薪年假休假企业自设福利假等各类假期。”

这已经有了明文发布了,并且你们单位已经决定在疫情期间给员工发工资,就直接转化为带薪年假就可以了,不用单独罗列出来。这不是老板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并且来说,现在是疫情期间,虽然公司有亏损,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改变的,这是也正是展现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机会,此时企业对员工有更高的待遇与关怀,等后期,员工会对企业提升更多的效益。员工会为了企业贡献更多的力量,而不是去追求更多福利待遇。

毕竟员工是为了挣钱来了,不是为了休假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