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编《唐诗三百首》收录杜甫诗最多,但杜诗为什么在唐时并不受推崇?

鹅叔的小木屋


  1. 任何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符合时代者流行,影响广泛。
  • 诗圣杜甫大量的诗出品在唐中后期。那个时候,唐朝诗风还处于以晋遗风南北朝风格影响下, 追求自由,奔放,寄情山水之间。
  • 而杜甫诗多以现实体裁为主,写实社会现象与百姓生活饥苦占多数。
  • 与唐时流行诗风不相吻。自然在社会中难以风行,推广。
  • 与此相反,诗仙李白的诗,浪漫主义,放浪山水间,豪迈慷慨,激情四射,符合当时诗文时风,推崇倍至。
  •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水槛遣心》
  •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客至》 *杜甫诗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李白诗
  •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诗意情境迥然不同。
◎就如同刘欢《好汉歌》与杨坤《无所谓》一样,喜爱观众,歌迷,人气就大不一样的。

2.诗圣杜甫诗彰名气小。个人志向和性格与时不吻合。

  • 杜甫的诗尤其是律诗影响了晚唐及宋代,后来的诗人皆受杜甫律诗影响深远广泛。
  • 可在唐代盛中期,律诗不受当时诗风推崇,加上杜甫官场不如意,只做过小官。那些编篡唐诗书籍者自然对他的诗不着重考虑。
  • 诗圣一生想在朝庭干一番大事。而诗的风格从现实切入,描写抒发的都是社会底层老百姓苦日子。朝庭上位不愿意看到描述这些的诗,自然也就无人颂赞流传。
  • 杜甫的性格按他的经历与诗风,可以看出,为人朴实率真,还有点沉郁,个人圈子也就不太好。那有什么为其传播推广的基础。

一个人在社会中要名得名,得有好的历史良好机遇舞台,个人性格,圈子。这些都是制约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平台、性格,人脉圈子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如此,可以理解诗圣杜甫在唐朝前中期为啥不受人推崇。


我的小悟



在清乾隆年里这本《唐诗三百首》,从四万多首唐诗里选入杜甫的38首诗作,确实有些非常惊人。

这里有一个文学史问题,就是杜甫诗歌确实不是在唐代被推崇的诗人,起码不是在杜甫活着的时候,就受到推崇的。而是经历了不同寻常的一个过程,才从“诗史”诗人成为一个“诗圣”的。

杜甫真正受到推崇是从宋朝开始的。

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王洙编辑的《杜工部集》是自从杜甫死后,第一个最全面注释和编辑杜甫诗歌的杜甫诗集,诗集收录了杜甫的诗篇1405首,还有杜甫的一些文章。这个诗集也是宋代研究杜甫诗歌的一个母本。


嘉佑四年(1059)苏州知州王琪雕版印刷了王洙编辑的《杜工部集》。据说,当时王琪是挪用公款雕版印刷《杜工部集》的,但是,印刷以后,杜甫的诗集《杜工部集》非常受欢迎,王琪不但赚回了挪用公款,还有盈利,可想杜甫在北宋时代的地位有多高

到了南宋,对杜甫诗歌研究再次达到高潮,有两个变化:第一个变化是研究的数量特别多。据说,当时研究杜甫诗歌的著作达到了“千家”,可见,研究杜甫有多么热烈了。

就在杜甫研究“千家”的时候,也难免副会穿凿,鱼龙混杂,研究的质量有相当多的问题。


这时候,有一个学者叫黄鹤,他广泛采取了杜甫研究的百家之长,经过研究考证出了杜甫诗集《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这个杜甫研究著作,学术水平相对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好水平,所以,黄鹤注释的《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一直影响了元明清三代学者学习和研究杜甫。

第二个变化是对杜甫的诗歌真伪做了研究,补充了一些遗失的杜甫诗歌作品。

这样,从南宋开始,杜甫的诗歌数量就保持了固定的1432首作品。

杜甫诗歌的研究这么热烈,当然与杜甫诗歌地位的提高是分不开的。

事实上,杜甫的诗歌并不是唐代人就没有推崇过。

杜甫死后大约三十年,今天的九江市,唐代叫润州的一个刺史叫樊晃,他在南方发现了杜甫的诗歌以后非常震惊:他认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伟大的作品。

樊晃可能很早也见过杜甫的一些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可能也就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样的作品,至于像“三吏三别”,反映安史之乱的写实主义之类的作品他没有读到过,所以,也不觉得杜甫有多厉害。


可能因为他读了杜甫的这些作品以后,确实感动了他,于是,这位润州刺史樊晃就编辑了一个《杜工部小集》之类的杜甫诗集,以表达对杜甫的敬意。

就在樊晃编辑了《杜工部小集》大约十年以后,杜甫的孙子杜嗣业把杜甫的诗稿,交到大诗人元稹的手上了。

元稹读了杜甫的诗歌以后,赞不绝口,还给杜甫写了一篇《墓志铭》。元稹是当时著名诗人,又是白居易的好朋友,所以,杜甫也在元稹、白居易、韩愈这些大腕诗人群里轰动起来了。

这时,唐代的皇帝也知道杜甫了,第一个读杜甫诗歌的唐代皇帝是唐文宗李昂(829----839在位)。

除此之外,晚唐笔记作家的著作中也出现了杜甫的名字和故事。例如《酉阳杂俎》、《历代名画记》、《云溪友议》等等。这些著作对五代和宋朝研究杜甫,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出版了杜甫的诗歌全集,这是最早的杜甫诗歌全集。

北宋王洙的《杜工部集》就是根据后晋的杜甫诗集编辑注释的。

宋代大诗人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都是杜甫诗歌的崇拜者。

此时,杜甫已经经历了唐代韩愈、元稹、白居易、杜牧、韦应物这些大诗人的推崇和宋代大诗人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这些大诗人的推崇了。

那么,南宋元代明朝已经没有理由不推崇杜甫了。因为,这已经是一个诗歌欣赏传统了。


尤其是明代晚年有一个诗人、学者叫王嗣奭,他写了一部书,叫《杜臆》,记录了王嗣奭一生对对杜甫诗歌的体会,而且,王嗣奭读杜甫的诗歌,好像是钻进了杜甫的肚子里一样。我们不妨把王嗣奭的阅读方法叫做“体验派”吧!

王嗣奭每读一首杜甫的诗歌,都能以自己就是杜甫的方式去体验诗歌之写作和用意,他对杜甫不但而爱,也非常崇拜了。

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诗圣”这顶桂冠,正是在王嗣奭的《杜臆》中提出的。

应该说,王嗣奭的《杜臆》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杜甫研究和文学理论著作。可惜,这部书没有在王嗣奭活着的时候出版。

这部书在清代康熙年,被翰林学士仇兆鳌所得,仇兆鳌研究了王嗣奭的《杜臆》很感兴趣,就决心要为杜甫的诗歌,再次做一些贡献。于是仇兆鳌经历20年时间就编辑了《杜少陵诗详注》书刻成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仇兆鳌的《杜少陵诗详注》广泛吸取了杜甫研究历史上的一切有点,抛弃了缺乏真凭实据的不足,因此是影响很大的一部杜甫研究著作,至今,仇兆鳌的《杜少陵诗集注》仍然是杜甫诗歌研究的必读参考。

就在仇兆鳌的《杜工部详注集》于康熙二十四年出版的前后。杜甫研究在清代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一些大学者都研究杜甫,例如,钱谦益的《钱注杜诗》、朱鹤龄的《杜工部诗集辑注》(康熙元年)、杨伦的《杜诗镜铨》以及后来蒲起龙的《读杜心解》等等。

那么,在这样浓厚的杜甫诗歌崇拜之风下,蘅塘退士在《唐诗三百首》(1765)选入38首杜甫的诗歌作品,真的一点意不意外了。


千千千里马


因为唐朝把诗写的好不好,作为考取进士的一项主要科目进行测试的,这就极大促进了学人士子们学诗、作诗的积极性。最终使得唐代写诗的高手如云。杜甫也是其中之一。但他在当时不受推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当时官员诗人多,把杜甫的诗才、诗名遮盖了。

比如:王维、张九龄、王昌龄等很多人都是进士出身,官员诗人。作为官员,本身就具有影响力,加上诗写的好,影响就很大;而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前,基本就是一个普通人,他要维持生计,要考取功名,自然被纷纭的人事所淹没和缠绕,就不太出名;

二是杜甫的诗作,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主要是在安史之乱以后,才取得的成就。

一方面是安史之乱丰富了杜甫创作的素材;另外他到成都定居时间较长,生活上有好友严武资助。相对安定的生活,给杜甫提供了较为宽裕的时间和精力。包括后来到湖南,杜甫诗的质量数量才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是杜甫诗在他生前,已经开始在江南流传了。

但因为他诗作体现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在当时不是很受欢迎;加之没有人推崇他,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比后世就小多了。

这三点是杜诗在唐时不受推崇的主要原因。


诗壮中华


问题:清人编《唐诗三百首》收录杜甫诗最多,但杜诗为什么在唐时并不受推崇?


前言

说杜甫在唐时不受推崇并不太准确。

杜甫在中唐时,已经颇有名声了。在中唐时期,最负有盛名的三位诗人都对杜甫有过极高的评价。

这三位诗人是元稹、白居易、韩愈。

一、元稹认为,杜甫强于李白

无论生前身后,李白都是唐朝诗人中的天皇巨星。但是杜甫的地位提高,元稹功不可没。

程千帆先生说过:

在文坛上,作家的穷通及作品的显晦不能排斥偶然性因素所起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的甚至具有决定性”。

杜甫的是一匹千里马,可惜伯乐来的比较晚。《旧唐书·文苑传》中记载了元稹的一段评价:

予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小大之有所总萃焉。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则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文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元稹的这一段话出自于他为杜甫撰写的墓志铭:《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元稹认为,综合来说,李白高处与杜甫差不多, 杜甫高处,李白不及。

元稹是第一个对杜甫做出高度评价的人, 奠定了杜甫在中国诗词中的"诗圣"的地位。

二、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宋代大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说 :

元微之作李杜优劣论,谓太白不能窥杜甫之籓蓠,况堂奥乎?唐人未尝有此论,而稹始为之。至退之云:“李杜文章在……那用故谤伤”,则不复为优劣矣。

周紫芝说韩愈对元稹尊杜贬李很不满,但是韩愈并没有说杜甫不如李白,反而说到: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不满的是,大家任意臧否李杜,因此韩愈刻薄的嘲讽道: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把李杜并称,其实也肯定了杜甫的诗坛地位。好比一个无名的歌手,元稹说她唱歌比王菲强,韩愈说她和王菲一样强。

三、白居易 把杜甫和李白一起贬低

白居易也罢李白和杜甫放在一起比较,从侧面也肯定了杜甫的地位。他在《与元九书》中写到:

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关》、《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十三四。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

白居易最爱自己的讽喻诗,这类诗多反应现实社会,因此他说李白的风雅比兴作品:

十无一焉。(十篇挑不出一篇)

说杜甫的作品:

亦不过十三四。(十分三四)

杜甫虽然被后人认为是现实主义诗人,但是在白居易眼里,做的似乎还不太够。

白居易还有一句话:

杜诗.......贯穿古今,覙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

杜甫规规矩矩的五律、七律、排律等近体诗诗,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确实有些强于李白,不过李白的近体绝句要强于杜甫。

结束语

白居易评价”诗之豪者,世称李、杜。“

既然有”世称“李杜之说,看来在他们评价之前,其实杜甫已经名声甚广了。韩愈直接说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也能看出这一点。

无论之前如何,在中唐这三位大诗人一起打call的情况下,杜甫应该在当时的热搜上占据不短的时间。从此真正奠定了他的诗坛地位。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自由体诗》

——(杜甫)

唐代一个小文人,如同今天“天风”身。

身在底层无谁问,空有“惊天动地”文。

动地文,却没权,诗象“狗屎”世上存。

有朝一日时运到,光輝灿烂照“红尘”。

——):注解。小文人,指,杜甫。杜甫,乃是唐朝时期的诗人。天风,指,如若天风。“如若天风”,乃是当今的“自由体诗”诗人。



如若天风


总而言之就是,主要受当时人们对诗歌主流审美的影响,唐人并不推崇杜诗,不过这并不影响杜甫在我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

以下为详述。

诗歌自诞生之初,其主要作用是抒情、言志、状物等。在唐诗盛行的唐朝,诗歌更是被提到在文学里重要的地位。

按道理来说,唐人重视诗歌,而杜诗的水平也无须赘述,但是在后世发现的唐人编著的诗选中,却少有提及杜诗,这是为什么呢?

这还要从杜甫的诗风以、唐朝诗歌主流审美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说起。

01 沉郁顿挫的诗风,以律诗写“时事”的现实主义风格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

和盛唐时诗仙李白诗风的俊逸豪迈不同,处于中晚唐的杜甫,目睹了大唐的由盛转衰,在战争中颠沛流离,见惯了生活在水深火热百姓的民生疾苦,心中愤慨万千,这些现实处境造就了他沉郁顿挫的诗风,也造就了他以诗写“时事”的现实主义风格。

比如著名的三吏、三别,以及我们中学时就有所接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都是杜诗现实主义代表的名作。

杜甫钟情格律诗,他大部分诗歌都是七律和五言排律,他的诗歌对仗工整,炼字精到,同时也夹杂着典故,而要读懂典故,则对读者的文学素养就有要求了,涉猎少的人可能就读不懂这些典故。

02 唐朝绝句诗的主流审美,诗歌多通俗易懂,篇幅短小

唐代唐诗盛行,上层阶级垄断文学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底层阶级也有机会接触到诗歌。

诗歌的传播除了依靠书籍编选传播外,更多的时候还是依靠口耳相传。

为了方便传诵,诗歌多通俗易懂,而且篇幅短小,而绝句诗正符合这一要求,在那个时候绝句诗是主流的诗歌形式。

比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五言绝句,音韵流畅,朗朗上口。对比之下,杜诗在口耳传诵方面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了。

比如杜诗的五言排律之作三吏、三别,篇幅长不便于吟诵,而且其中夹杂典故,普通老百姓大多读不懂。

03 杜甫不善交际,朋友少,也不受统治者待见,对诗歌传播不利

比起大多唐代诗人的广交友而言,杜甫一生交友极少,他的好友几乎屈指可数。而在唐朝诗人间常互相推荐朋友的诗歌,这也就增加了诗人诗歌的传播。但杜甫却因为没什么朋友,所以诗歌被人推荐的几率也小。

而且由于杜诗多为抨击当时的现实社会,杜甫不受统治者待见,他虽然有短暂的为官经历,但人生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路上独自漂泊。


野草笔记本


清人编《唐诗三百首》收录杜甫诗最多,但杜诗为什么在唐时并不受推崇?

清朝的诗人应当说还是比较有眼光,毕竟杜甫在唐朝众多的诗人中,显得与众不同,并不是说他才华如何如何力压群雄,而是他身上那种高尚的品德,只要读过杜甫诗作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他就是一位老好人,一辈子忧国忧民,尽管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很不如意,可是他始终是关心底层的民众,仅仅是这一点,便是足以令人感动。

那么说起《唐诗三百首》这部经典的诗集,它是由清朝一位名叫蘅塘退士的文人所编撰,而这部诗集一出版便是迅速地成为了经典,成为了很多的启蒙的读物。整部诗集一共收录了311首诗,一共有77位诗人,杜甫的诗收录最多,达到了38首,多了李白11首,排在了第一位。除了编者可能比较偏爱杜甫之外,还有就是他的影响力的确是不容小觑,作为唯一一位能够与李白一较高低的诗人,他的每一首都是经典。

虽然杜甫在唐朝并不是很出名,甚至于还不如当时的王维,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当时的杜甫的作品不被主流所接受,那个时代人们要参加科举考试,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那就是写诗,可能一个人诗写得好,那就有可能做大官。但是很显然杜甫的诗太过于悲苦,以至于不被当时的主流所接受。

直到杜甫逝世之后,人们迅速发现了他的价值,但这个时候诗人早已逝世,后人为了褒奖他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还给予了他“诗圣”的称号,对于杜甫来说,也算是一个安慰。尽管他生前颠沛流离,名气也不是很大,当时的李白第一次还不愿意见他,不过后来我们知道杜甫的诗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的创作。

杜甫最受推荐的时代是宋朝,这一时期很多的诗人都学习他的风格,从而形成了“江西诗派”,这一个诗派就是把杜甫奉为祖师爷,其中也是有诞生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例如领军人物黄庭坚,还有南宋时期的曾己、陆游、杨万里等人,那都是归属于“江西诗派”,可见杜甫对于后世的影响力,那是远远要超过李白。


品诗读词


唐代有很多的歌姬酒楼,供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消遣,这也催生了诗歌的创新繁荣。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因反映盛唐气象而被乐工歌唱,远播四夷。又如王维写成昂扬乐观的《阳关三叠》,被当时的音乐家谱曲演唱,都扩大了诗人的名声和影响,作品引人瞩目,被广泛传播。

反观杜甫的诗歌,不少是反映统治者的丑恶和劳动人民的疾苦。如《丽人行》对于统治者的腐败恶行有所揭露和讽刺;《三吏》《三别》》写战争的残酷,安史之乱带给劳动人民的痛苦。由于不合时宜,不合统治者的口味,所以,当时选本不收,歌姬不唱,社会影响力自然要小多了。

杜甫的诗歌是“史诗”,无论思想境界还是文学艺术性,都达到了“集大成者”的地步。是珍珠总会发光。杜诗到了宋朝,受到广泛重视。先被寇准誉为“文章冠天下”,接着是受诗人王禹偁的推崇。宰相王安石作诗极力称美,黄庭坚称颂,秦少游称杜浦是“集诗之大成者”。还有不少诗人学者,搜集杜诗,评点,校注,形成了研究杜诗的第一次高潮。元明清时再次形成研究杜甫的高潮,其中论著不下二三百种。以仇兆鳌《杜诗详注》,浦起龙《读杜心解》今人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为著名。

杜甫的诗之所以受到极大重视,是因为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严重对立时刻,杜甫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给人们极大鼓舞。其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又给人們深刻启发与借鉴。


卜甲院人


唐时杜诗-颇受推崇

“杜诗在唐时并不受推崇”,是真的吗?不知提问者依据何在,得出此结论。依我看杜诗在唐时就很受“推崇”,不论是与杜甫同时代的,还是晚于杜甫时代的唐朝诗人,对他的诗都是极推崇的。下面开始举证,有请证人上场。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这是韩愈写给中唐诗人张籍的一首很出名的诗,题目是《调张籍》,探讨作诗要领,互勉共进。当时诗界有两种倾向:有扬李抑杜的,有扬杜抑李的。韩愈的态度鲜明,对李白、杜甫的诗文都赞许,不偏不倚,不分伯仲。实事上也应该如此。李白、杜甫是盛唐诗人,他二人是同一时代(李白长杜甫十一岁)。韩愈和张籍是同一时代的,算是晚辈(杜甫卒于770年。韩愈生于768年)。韩愈在诗中也明白地告之:我辈后生,对李、杜的诗文只能望其后背。并对那些妄议李杜的“愚儿”们喻为“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诗文大家韩愈都这么说,这就表明他对李、杜都很推崇。这是不是“木板上订钉子----明摆着”?

白居易说:“旧语相传聊息慰,世间七十老人稀。”这是白居易《感秋咏意》中的诗句。白居易(772----846)也算是后生晚辈。他没有读过杜诗吗?他不知道“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是杜甫《曲江二首》诗中的名句吗?哪可能没读呢!哪可能不知道啊!白居易的“世间七十老人稀”是不是对杜甫的“人生七十古来稀”的翻版使用?

杜甫在《漫城二首》中说:“眼前无俗物,多病也身轻。”

白居易就在《仲夏斋居偶题八韵寄微之及崔湖州》中说:“眼前无俗物,身外即僧居.”。

白居易为什么要把杜诗“眼前无俗物”引用到自己的诗中呢?至少也能说明白诗的意境用这句杜诗来表述是恰到好处。因此,“杜诗在唐时并不受推崇”之说是否太随意呢?

元稹(779--831)与白居易是同时代的诗家,因二人诗风相近,故合称“元白体”。元稹说:自有诗人以来,没有人能像子美这样的。(“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新唐书-杜甫传》)“这样的”具体所指是什么意思?《杜甫传》是这样记载的:杜诗广大深沉,千态万状,兼有古今各种体势……又擅长陈述时事,格律切合,精密深远,长的至于上千言而笔力不稍衰减,世人称为“诗史”。从元稹的评话中也表明杜诗在唐时是很受推崇的。

高适(702--765)与杜甫是同一时代的又一大诗家。他在《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说: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创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兆人。

杜甫排行二,唐肃宗时授左拾遗,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高适也曾经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西川节度使等职,所以在诗中说“遥怜故人思故乡”。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这天,高适写了这首诗给杜甫。对杜甫流落蜀中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对杜甫的忧国忧民精神给予褒扬(“心怀百忧复千虑”)。如果杜甫不在诗中流露出一腔“忧国忧民”的情愫,高适怎么会褒扬杜甫这种精神!这不是正好说明杜诗在唐时就很受推崇的又一例证吗?

李白(701--762)是怎样思念杜甫的,仍然有诗为证,《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寓居沙丘(今山东临清)时怀念杜甫而作此诗。因为李杜二人曾在此前结伴畅游山东等地。知己相随,好友相伴,游齐鲁名胜地,这是李杜二人的共同爱好。一旦有谁不在一起,不免有空荡失落之感。所以诗末说“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世间交明结友,谁愿意与庸人、“宝器”搅和在一起呢!如果大诗人李白从内心就瞧不起杜甫,不欣赏杜诗,他还能写诗寄诗给杜甫吗?所以“杜诗在唐时并不受推崇”之说是经不起推敲的。

综上所述,当庭宣布:驳回“杜诗在唐时并不受推崇”之论,支持“杜诗在唐时受推崇”之观点。闭庭。


山中月2


杜甫的诗在唐朝并不受推崇,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杜甫生前,也是小有名气的

准确的说,杜甫在他生活的时代,并没有后来这么崇高的地位,但是,那时的杜甫也是小有名气的诗人。

杜甫生前就有一个狂热的粉丝,名字叫任华,他写了一首诗《寄杜拾遗》对自己的爱豆杜甫也是极尽刷榜:

杜拾遗,名甫第二才甚奇。任生与君别,别来已多时,
何尝一日不相思。杜拾遗,知不知?
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
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势攫虎豹,气腾蛟螭,
沧海无风似鼓荡,华岳平地欲奔驰。曹刘俯仰惭大敌,

沈谢逡巡称小儿。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
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
......

诗很长,足以表达任华这个小粉丝对杜甫的迷恋。

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去世了。他的粉丝樊晃整理的《杜工部小集》序中说"君有大雅之作,当今一人而已",对杜甫的诗作评价已经相当高了。

但是他不算大V,粉丝量也不多,因此他生活的时代,编选盛唐诗歌的诗集《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国秀集》等这些诗集都没有把他选进去。

其实到了中唐,杜甫已经很受大家的推崇了。

中唐时,杜甫的地位迅速提高,和李白的地位并列。

推崇杜甫的都是些中唐时期文学界的大V,比如元稹
他就写诗赞道:"李杜诗篇敌,苏张笔力均"这样的话,说明那个时代他和李白已经齐名了。而且元稹还直接放言声称李白乐府诗与杜甫比肩,但律诗远不如杜甫,在当时引发了给李白杜甫谁排第一的争论。

中唐时期另一个文学界大佬韩愈,也极力推崇杜甫。韩愈在《调张籍》中写道: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到了晚唐,顾陶编选《唐诗类选》,在序言中则直接说言"杜李",从此尊杜为第一,李为第二。杜甫的地位高过李白。

唐朝之后,杜甫的地位屡次创下新高

到了宋代,杜甫的诗坛地位再创新高。南宋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评价杜诗"微而婉,正而有礼","乃圣贤法言,非特诗人而已";南宋杨万里在《江西宗派诗序》中称杜甫"圣于诗"。

而到了明代,诗坛领袖陈献章一句"子美诗之圣,尧夫更别传",正式将杜甫推上"诗圣"神坛。

为什么杜甫生前不受特别推崇,死后会受到这么多的推崇呢?

杜甫生前为什么不受推崇?

杜甫生活的时代,篇幅短小,通俗易懂,不受约束是诗歌的主流。因此写绝句和五言律诗是诗坛的主流体裁。形式自由的古风也受到人们的喜欢。人们不太喜欢受约束太多的七言律诗和五言排律,而这个刚好是杜甫的强项。

为什么会这样?杜甫比李白、王维、孟浩然等这些盛唐的诗人都要小十多岁,那些人经历的是大唐盛世,而杜甫经历的刚好是大唐由盛世转向衰败的过渡时期,在杜甫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杜甫见到的是战乱,是离散,这些事件,只有用七言律诗和五言排律,才能写得沉郁顿挫,才能把诗人的感情很好的表达出来。

中唐之后,为什么杜甫就突然受推崇了?

中唐时期,盛世不在,社会黑暗,杜甫诗中对现实的关注,对人民疾苦的关心,更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这也就是到了晚唐,杜甫更受推崇的原因。

到了宋代杜甫的文字风格更符合宋人的气质。“草阁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飞初。”(《解闷十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绝句二首•其二》),工整的诗句,严整的格律,幽深的意境,都得需要认真仔细地推敲、琢磨,更符合宋朝士大夫们追求的精致的诗意的生活。

另外,杜诗忧患意识更符合宋朝时代特征。宋代虽然文化昌明,然而国势不振,内忧外患,宋代士大夫一直存在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杜甫诗作里每每可见用忧患:“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因此更容易引起宋人的共鸣。

至于明清,杜甫诗中的忧患意识,在文人心中同样引起共鸣。

总结

杜甫诗歌的严格、工整、委婉、幽深,符合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爱好,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高尚的人格,正是千年以来儒家推崇的意识。中国历史,盛唐之后,多是多灾多难的苦难史,而杜甫的诗歌,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刚好符合人们的心里和需求,因此,在后来越来越得到推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