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餓治百病”,是否可信?捱餓真的可以起到養生的作用嗎?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現在人對於健康越來越看重,不少人開始試著養生,希望通過養生來獲得更健康的身體。提到養生,飲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不過在飲食養生方面,大家的焦點似乎一直聚焦在“吃什麼”上,一直都在關注吃什麼對身體好,吃什麼對身體不好。其實對現代人來說,“吃多少”更是應該關注的問題,現代人普遍都吃太多了,老話說“過飽傷人,餓治百病”,餓是一種養生方式,適當的挨挨餓,身體可以獲得不少好處。

“餓治百病”?捱餓對身體還有好處?

老話說“餓治百病”,是否可信?捱餓真的可以起到養生的作用嗎?

餓治百病的是流傳了許久的一句俗話,雖然有些誇張,餓並不能治百病,但是這句話從側面印證了捱餓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古訓有云,飲食要有節,五味過度損五臟,意思就是說飲食要有節制,飲食不節制對身體有害處。現在有很多人身體出現問題,其實都吃吃太多吃出來的,例如高血脂、腸胃問題,脾虛等,都可以說是吃太多引發的富貴病。若你從現在開始控制飲食,適當的餓餓自己,一段時間後,你會看到身體出現了不少好的轉變。

適當的餓餓自己後,你會發現,你的體重下降了,身上的脂肪變少了。九成半的人胖,都是吃太多吃出來的,若每頓飯可以少吃點,偶爾餓餓自己,一方面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入,起到減肥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把飯量餓小,飯量餓小之後,你每頓飯吃得就少了,自然而然的就瘦下來了。

老話說“餓治百病”,是否可信?捱餓真的可以起到養生的作用嗎?

適當的捱餓後,你會發現血糖、血脂等指標,也在逐漸下降,朝著正常水平在靠近。吃太多,攝入的鹽就多、攝入的脂肪、糖分、熱量也都多,這些物質消耗不掉,會給血管造成很大的負擔,造成血壓變高、血脂上升等。餓餓自己,身體沒有充足的食物來得到熱量,就會動用體內堆積的脂肪,這樣血管內的脂質等物質可以被消耗,身體的各項指標也會逐漸回落。

適當的捱餓對大腦很有很好,可以讓大腦機能變更好,記憶力和注意力等都可以得到提升。人在吃飽飯之後,大腦會突然變得很疲憊,你會變得很疲憊,這主要是因為體內血液被腸胃召喚走去消化食物了。若每頓吃太飽,血液會常長時間地呆在腸胃內,影響大腦的供血,對大腦健康不利。適當的餓餓自己,給大腦減負擔,還可以預防老年痴呆。

適當的餓餓自己,腸胃也會感激你。人體腸胃的消化能力是一定的,每頓飯吃太多,腸胃是總是高負荷的過度工作,總是這樣,腸胃會不堪重負,腸胃會變得不好,容易出現問題。

老話說“餓治百病”,是否可信?捱餓真的可以起到養生的作用嗎?

經常捱餓,還可以幫助改善情緒、緩解便秘、延緩衰老,能起到很好的養生作用,身體會在無形中得到不少好處。

餓能養生,但這並不是說讓你使勁餓自己,什麼都不吃,也不是說讓你經常不吃飯,要科學捱餓,科學捱餓是每頓飯都要吃,但每頓飯吃七八分飽就停筷子。每頓飯吃七八分飽,你可以會感覺稍微有點餓,沒吃飽,但這也已經足夠了,身體並不需要那麼多食物。

飲食對健康有著直接的關係,但現在很多人關注點都在吃什麼上,總喜歡吃好的食物,可再好再健康的食物吃多了,對身體都是不利的。控制自己的食量,少吃一點,適當挨挨餓,你會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