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待孝道的態度,探究先秦和秦代的養老制度

前言

衰老是每一個生命都需要面對的事情,如同生老病死,沒有哪一個人類不在這裡面轉,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乏

尋仙問道求永生的人。行走在這條大路上的人,有的是富貴逼人、權勢滔天者,而那些平民百姓往往從未思考過這一問題,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好好活著都是件很困難的事。所有人都有老去的一天,都有面對自己孱弱無力、步履艱難的一天。自古以來的中國人就塑造出一副理想掛毯,孔子在《禮記·禮運篇》中這麼說道:“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即所謂天下大同,步入大同社會,這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傳統中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

從對待孝道的態度,探究先秦和秦代的養老制度


是新生代,是舊一輩,新舊更替才能維持人類社會的平衡。幼小年老是人類一輩子中最脆弱的時候,也可以說是最無用的時候。三四千年前的華夏民族就意識到“老幼”問題,遂重視起來,當作社會和統治的重要一環。隨著時間和年齡的增長,會變得強壯有用;則是越變越弱小,最終步入陵墓、化作塵土。的問題好解決,也比較容易讓人重視;反倒是的問題難以解決,容易被忽視,可即便是難以解決還是得解決不是。

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先秦時期就早早出現,而尊老

的最佳體現方式和最佳作為就是養老。與養老息息相關的則是孝道,若是孝道足,養老不成問題定是極好的。

“老”字何解?

“老”字是什麼意思?首先我們從字意上去考究,花費三十年時間編撰了世界第一部字典的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解釋是:“老,考也。七十曰老,從人毛匕,言鬚髮變白也。”《辭海》有言:年紀大,與大相對,指老人。老字在先秦時期有多種形式,現代資料收錄了許多,大部分“老”字字形活像一個駝背的長鬚老者手拄柺杖站立,其中包含有老人需柺杖支撐站立和行走的意思。從上下結構看,“老”字上半部分是者,泛指每個人,下半部分是比,代指年歲一年過完增長一年,上下相和就是年紀大的意思。“老”字讀音通“勞”,而辛勞一生也必定老,老之前是辛勞的。

“老”字有“父母祖先之意”,《顏氏家訓•雜藝》:“先人為老。”其次封建王朝多重用老臣,“老”還指國老、公卿大夫之意。《禮記•王制》記載:“屬於天子之老二人。”鄭玄曾注:“老,謂上卿。”表明老是古代政治身份的一種,還代指著親族和社會上的老人,同時“老”作為動詞有尊敬之意,《孟子•梁惠王上》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傳道授業解惑是尊敬的師者,在中國許多地方都會將老人稱作老先生和老太太,暗含尊敬之意。“老”又引申出官員致仕之意,《左傳•襄公三年》記載:“祁奚請老。”(致仕即退休)。


從對待孝道的態度,探究先秦和秦代的養老制度


據現代學者考究,“老”字還是“孝”字的起源,這就有趣了,“善事父母為孝”正合養老之意,而且“孝”字在金文字形中就像一個扶著老人行走的樣子。《說文解字》解釋:“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可見,老和孝是相通的,老了必須有孝去養老,孝必須去養老。

先秦的養老思想

“老”字還引申出“舊”、“熟”之意,人老會引起身體器官的衰竭,生活起居需要他人來照顧,有時會引起一些人的忽視怠慢。家庭養老是中國從古至今養老的基本方式,家庭養老就是字面意思的: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由家庭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責任和義務。古代尤其是如此,若是子女不孝不管,老人日子會相當難過;但是子女孝順只是構成家庭養老的基本條件,古代社會中的家庭過於弱小,對於養老的進行常常受著天災、人禍、糧食減產、國家政策等負面影響,所以養老很難從始至終的獨立完成,國家和社會必須給予強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中國傳統社會中的養老是國家支持下的養老,因此國家的支持也構成了家庭養老必不可缺的條件。國家參與養老,即國家出面用國庫錢糧供給高齡老人的衣食住行,順帶著安排好其生活。慢慢五千年的中國史,養老早就從先秦時期開始作為一種特別文化存在,是一種禮制,與政府政策息息相關,各級政府常有為養老專門舉行禮儀活動。舉個例子,漢朝的養老是筆者個人認為所有封建王朝中做的最好的,五十歲以上人品好、又能帶人向善的老人可以擔任“三老”職務,與縣令丞尉“以事相教”。七十歲以上沒惡劣行徑的老人是可以跟當地官員平起平坐、不用叩拜行禮的,倒是官員要行禮表示。

從對待孝道的態度,探究先秦和秦代的養老制度


凡八十歲以上老人均可享受“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飲食”的待遇。一定年紀的老人盡免徭役,每年十月還賜予酒肉。每年秋天的時候,漢朝政府都會對各地進行人口普查,對符合年齡規定的老人進行授杖儀式。《後漢書·禮儀志中》:“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玉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之烏也,欲老人不噎。”而且憑著老人身份,他們在諸多領域都享有著各種優惠便利,可以走皇帝專屬、皇子都不可以走的"馳道"等。

漢文帝曾頒佈詔令:“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飽。今歲首,不時使人存問長老,又無布帛酒肉之賜,將何以佐天下子孫孝養其親?今聞吏稟當受鬻者,或以陳粟,豈稱養老之意哉!具為令。”若是在漢代你看到有老人追著官員打,一定不要奇怪,這是基本操作。所以漢朝是最得人心的王朝,老人幸福感最足的封建王朝,即使亡滅也有層出不盡的人想著重建。

從對待孝道的態度,探究先秦和秦代的養老制度


先秦養老的內容

養老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子女必須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和基本的倫理道德規範。別看先秦時期社會生產力落後,孝之思想還未深入人心,但對養老的重視不是一星半點,堪稱中國孝道的萌芽。養老,物質方面的贍養是最基本的要求,一種是滿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無凍餓之憂,即儒家所說的

“是謂能養”;一種是將最好的食品和衣服獻給老人使用,儒家稱之謂“善養”。傳統的養老思想較看重後一種養老,視作“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具體表現為:不僅要贍養老人,還要提供最好的。

“天下有善養老,則仁人以為已歸矣。五畝之宅,樹牆下以桑,匹婦蠶之,則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雞,二母彘,無失其時,老者足以無失肉矣。”這種模式實在是太好了。物質養老的基礎上還有精神養老,又稱敬老,即滿足父母的精神需要,這是養老的更高層次的要求。孔子曾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直接將“敬”作為區分人獸的根本標準,孟子也曾曰過:“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敬父母是孝的最高表現,同時子女應該隨侍父母,多為父母照相,主動去關心他們,維護他們在家中的地位。

從對待孝道的態度,探究先秦和秦代的養老制度


家庭養老敬老外,這一思想還被擴大到家族和社會,所有的老者都應得到尊敬。這體現了中華民族早早出現了扶危濟困、尊老愛幼的民族性格。人必有死去的一天,都需要被送終,而依禮葬老是先秦時期養老環節中的極為重要的一環。儒家認為:“生,事之以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所以有著守孝三年,按時祭祀的潛在要求。生前和死後的做法對死去的長輩意義不大,可對下一代的晚輩有著深遠寓意,為下一代做示範。不過送終一事在先秦時期有些過度的重視,導致著““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千金之家辦場喪事就變得百金之家;普通人家辦場喪事淪為貧民。可見當時這一社會良好風氣變為了歪風邪氣。

史料記載,周代老人在賦役和司法方面享有一定的特權,老人被當作特別照顧的對象。《禮記》記錄,三王養老對老弱鰥寡孤獨必給予相應的撫卹。周代則是國家規定:“五十不從力政,六十不與服戎。”五十歲不服勞役,六十歲免除所有徭役,去安享晚年。倡導家庭養老時,國家規定有家中有老人的家屬,享有一定的特權:“凡國皆有掌老,年七十以上,一子無徵,三月有饋肉:八十以上二子無徵,月有饋肉;九十以上,盡家無徵,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槨。勸子弟,精膳食,問所欲,求所嗜。此之謂老老。”《禮記·曲禮》記載:

“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老人子嗣不用服徭役,老人觸犯法律還免受一些處罰。

從對待孝道的態度,探究先秦和秦代的養老制度


國家對待普通老人都如此好,更別說那些官吏貴族。《禮記·王制》記載:“七十不侍朝,八十告存,九十日有秩。”七十歲參政可不用國君處理完事務再下朝;八十歲國君必要送美食以示關懷尊敬;九十歲國君要每日送美食和請安。當然古時候也有退休政策,周代官吏七十歲退休,若國君挽留,必須要給予特殊待遇,例如

“賜之几杖”以扶其衰老,助其行坐;“行役以婦人”以服侍奉養;供其“安車”以便外出。總體來說是非常好非常完善的。“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先秦國家都在朝著這個方向養老,不過有好有壞的,不是所有國家和時候能做到。

秦代養老

秦朝是嬴政武力攻滅六國建立的大一統政權,卻迅速的走向滅亡,僅存十五年,又因秦末戰火和距今久遠,史料十分稀少,但還是能發現秦朝也是主動孝道養老的。商鞅變法之後,父權和皇權相統一,而且家族宗法制遭到破壞,全是小家小戶,為維護皇權,秦國對不孝罪給予嚴懲。作為秦朝的建立者和最高統治者,秦朝幾乎所有的一切都以他的意志運轉,秦朝的養老因此與他息息相關。秦始皇的生母趙太后通姦假太監嫪毐多年,東窗事發後嬴政怒不可遏,將其母后送往咸陽宮囚禁,最後迫於大臣茅焦冒死進諫:“陛下車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撲兩弟,有不慈之名;遷母咸陽,有不孝之行。蒺藜諫士,有桀紂之治。天下聞之,盡瓦解,無向秦者。‘王乃自迎太后歸咸陽。’”

嬴政作為天下表率,迫於不孝之罪的壓力,還是迎回了生母。

從對待孝道的態度,探究先秦和秦代的養老制度


當趙姬死後,嬴政將母后與父親秦莊襄王合葬;自己為皇帝后,追尊父親為太上皇,母親也得到相應的名分,所以從孝道上我們不能指責他什麼,他將最起碼的孝道盡到了。嬴政的孝道觀念影響著整個秦朝,從他的子嗣我們就能瞭解到一些。嬴政大約有二十幾個兒子,都被灌輸了忠孝的理念,長子扶蘇因一封假冒詔書安上個不孝罪,蒙恬勸其不要死,扶蘇回答

“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即便是篡改詔書自立皇帝的胡亥,面對老師趙高的陰謀勸說也是回答:“廢兄而立弟,是不義也;不奉父詔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譾,強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傾危,社稷不血食。”他明知這個道理,還是被唆使地去篡位,其最終的結局,他自己也預言過了——身殆傾危,社稷不血食。後世人透過重重現象可以看出,秦朝的孝道是被廣泛遵守的。

秦朝對不孝罪的懲罰是非常嚴酷的,甚至給予斷足流放的處罰。不過由於秦朝是“以吏為師,以法為教”,朝廷對養老方面的只是大方向的干涉,極少會給予一些福利進行社會養老,最多也只是用嚴刑峻法逼著百姓重視起養老。養老的具體舉措文獻資料鮮有記載,但社會風俗也是主張養老的,上至皇帝皇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對孝道十分重視。

從對待孝道的態度,探究先秦和秦代的養老制度


結語

先秦養老思想很得後人肯定和採納,但秦朝的養老思想卻從未被重視,更有甚者去詬病,因為秦朝過分依靠強權和武力來維持養老,而且國家府庫也不會付出一些錢糧去教化,使得人們親情淡薄、百姓離心,早早的走上了滅亡之路。不管如何,先秦和秦代的養老思想都是封建禮教和現代養老的基石。在古在今,養老都是維持社會穩定的一劑良藥,若是社會風氣開始轉向不養老了,不知世界會有多糟糕,應該就如同陷入了愚昧的蠻荒時代。

參考文獻:《史記》《傳統孝文化及其現代價值》《論春秋戰國之際“孝”觀念的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