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文物大省,最有名的文物是什么?

收藏大参考


一,后母戊大方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因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故称后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被誉为“镇国之宝”。

后母戊鼎是出现在教科书上的文物,世人皆知、举世闻名,它是已知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为国之重器。



二,甲骨文,中国已知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因被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上承原始象形文字,下启青铜铭文,是目前考证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于清末1899年被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主要出土于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出现,是史学界的一场大事,它直接证实了殷商的存在,推翻了西方人对于中国最早的朝代是周的说法。


三,舞阳贾湖骨笛,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号称“中华第一笛”,古笛距今约有9000―7800年历史, 是我国发现的最古老乐器,打破了“笛子起源西方”的论断,被称为世界笛子的鼻祖。

四,莲鹤方壶,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为一对共两件,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系镇馆之宝,另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

莲鹤方壶是春秋时期郑国国君的陪葬品,它造型精美,做工精湛,被称为“方壶之王”,堪称青铜时代之绝唱。



五,绿松石龙形器,2002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现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收藏,并未对外展出。

绿松石龙形器的出土,证明了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华夏儿女永远是龙的传人,因此这件文物被称为“超级国宝”,考古学家决定将其命名为“中华龙”。偃师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马上就要开馆了,希望这件文物能重回发掘故地与世人见面,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剑胆琴心01


我是河南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去过三次河南博物院,也去过安阳甲骨文博物馆。若说河南最好的文物,不保存在河南,而保在北京,那就是有甲骨文的甲骨,和城阳城青铜编钟。

可以说,所有文物都比不上甲骨文,所有古墓甚至秦始皇陵,都比不上殷商帝王墓之重要性。“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我国当代最重要的文化工程。断代工程确定了西周建国于前1076年,进而推断商、夏的大约年份。探源工程至今无法找到夏朝都城,“夏都二里头遗址”仍有许多反对意见。良渚遗址、石峁遗址、陶寺遗址、王城岗遗址无法准确定位是哪位帝王都城,夏朝文字不现,故国外史学家只承认中国文明始于商一一这得益于甲骨文及殷墟古墓群发现、发掘。甲骨文将外国人承认的中华文明推了500年,进而使国人自信中华文明始于黄帝,足有5000年历史。

文明始于青铜器时代,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只能称“文化”,如中原裴李岗文化、仰韵文化、龙山文化。新石嚣时代主要文物是石器、玉器、骨器、陶器,以陶器量最大,也最珍贵一一因为陶器上的图形、符号及最早的文字。代表青铜器最高水平的是编钟。1957年在信阳城阳城一号墓出土的编钟曾号称“中华第一钟”,其演奏的乐曲被“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太空。

如果要选出三件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我选择:第一贾湖骨笛,第二杜岭铜鼎,第三云纹铜禁。

贾湖骨笛距今8千多年,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出土乐器。杜岭铜鼎是郑州商城出土的大方鼎,年代较后母戊鼎早得多。云纹铜禁是古代冰箱,是除编钟外,代表青铜器最高铸造工艺水平的青铜器。


信阳人评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河南是文物大省的说法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河南历史文化悠久,中国八大古都,河南独占四个,可以说是中国独有了。

河南文物地图

说起河南省的知名文物,我们肯定能想到的是以大闻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后考证名字为后母戊,目前仍存争议)。当然,这个举世罕见的大鼎,是标准的国之重器。备受世人关注也是应当的。

其次还有号称中华第一笛的贾湖骨笛,因其时代久远,保存完好而震惊世人。

国宝档案栏目曾经将此笛作为河南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演绎过一段感人的故事。

还有青铜器中做工精美的新郑出土之莲鹤方壶等。

其实说起真正有影响里的河南文物,在史学界,不得不说两个东西。

一是殷墟的甲骨文。

二是汉画像石。

20世纪中国档案界有轰动世界的“四大发现”,甲骨文就位列其一,其他三个分别是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档案和居延汉简。

甲骨文的发现,对于殷商史的研究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这是一个系统的新材料,可以通过破译甲骨文,了解当时的历史。史学界之后就有不少根据甲骨文做出的新研究成果。

汉画像石也是内容十分丰富的考古文物,南阳作为东汉时候的帝乡,保存了大量的汉画像石。

这些图像史料,是了解汉代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历史材料。


更多历史文化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最有名的呀,后母戊鼎,清明上河图,殷墟甲骨文。 另外妇好鸮尊、贾湖骨笛、云纹铜禁、玉柄铁剑 、莲鹤方壶、四神云气图、乳钉纹铜爵、洛阳唐三彩、汝窑钧窑精品瓷器等等。


双黄蛋的故事


莲鹤方壶。也叫立鹤方壶,1923年出土自新郑,共两件,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号称“方壶之王”,是此次赴京最贵重的文物之一。


漉堂书画工作室


莲鹤方壶

也叫立鹤方壶,1923年出土自新郑,共两件,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

杜岭方鼎

郑州出土,共两件,一件存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存于国家博物馆,此次终于可以在北京团聚啦!

舞阳贾湖骨笛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支贾湖骨笛,器形完整,且因石化而晶莹亮洁,简直可与美玉争辉——在目前发现的30多支贾湖骨笛中,这一遗世精品可遇而难求,堪为“中华第一笛”。

妇好鸮尊

1976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妇好墓是目前在殷墟发现的唯一一座不曾被盗掘过的商王室贵族大墓,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能够确切断定墓主人身份的年代最早的大墓。

玉柄铁剑

我国目前出土的最早冶炼铁,距今2800年。1990年出土于三门峡市虢国墓。

安阳牛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提供,发现于殷墟,数量不多,非常珍贵。

王子午鼎附匕

出土于淅川,楚国令尹王子午墓中所出,其内腹与盖有铭文85字。

王妊簋(guǐ)

1965年在洛阳出土,洛阳博物馆藏。

“父丁”提梁卣

通常会被用来盛祭祀用的香酒。

彩陶双连壶

在郑州大河村发掘出土的唯一单件国宝酒器。专家考证,它是神圣礼仪用品,乃民族结盟或重大礼仪活动时部落首领、长者对饮的酒具。

王孙诰编钟

共26枚角钟,是目前我国出土的春秋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广、音色最好、制作最精的青铜乐器,藏于河南博物院。

簋形觥

造型奇特,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相结合,无地纹,明快疏朗。铭文“长子口”说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对研究长氏与商、周王朝的关系,以及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春秋透雕变形龙纹俎

俎是古代切肉用的几案,是重要的礼器。在考古发现中极为少见。

汉代陶庄园

它生动地告诉我们,2000年前的土豪家就长这样。

青玉跽坐人佩

1976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商代物品,玉人生动写实,代表了商晚期玉雕工艺的水平。

春秋人首蛇身玉饰

1983年出土于光山黄君孟夫妇合葬墓。

妇好方尊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善于打仗的女将军。殷墟甲骨文记录了她攻克周边诸国,这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北宋三彩舍利匣

1966年出土于新密市法海寺地宫。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圆寂后,尸骨炼成八万四千个舍利子,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以五金七宝铸成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分布于世界各地。据说中国有其中19座。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天下名瓷,汝窑为魁。”北宋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中,河南独占其三,且汝窑位居魁首。此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造型秀丽,釉面光亮,器表配以若隐若现的刻花装饰,为汝窑传世品中所罕见。

春秋青铜神兽

形象诡谲,制作精美,绿松石镶嵌精细,极为美观。

西周玉覆面

是用玉片串缀起来覆盖于死者脸上,乞求防腐,也是金缕玉衣的前身。


跪射俑


司母戊大方鼎,七音骨笛,仙鹤方壶


鵷鶵34915876


司母戊大方鼎


大漠胡杨2010


武则天金签,在河南省博物馆保存。可我更希望祖上的御赐银牌也名扬天下。


意见中国


司母戊鼎

,妇好鸮尊


,殷墟甲骨文

,贾湖骨笛

,莲鹤方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