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里说的折二、折三是什么意思?

新根壶艺工作室13584101775

你好,古钱币所谓的折二、折三是相对于小平而言的,一般来说,折二是小平面值的两倍,折三是小平面值的三倍,而折二、折三的铸造量相对小平较少,折三最少。这大概是因为折三重量偏低,民间并不乐用,所以铸造量极少。


&北宋宣和通宝小平、折二、折三

一般折二、折三在宋代钱币中较为多见,到了明代和清代以小平、折五、折十较为常见,折二少见,折三基本上没有。宋代的折三钱中,有不少是三级以上的珍品,尤其是南宋、辽金元折三钱十分难得。
&熙宁元宝小平钱和折二折三重宝


大面值的钱币的发行流通基本上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那时候有一两三孔布、视金四铢铜钱牌等。到了王莽时期,出现了最大面值的铜钱——一刀平五千和国宝金匮直万。这两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额面值币,由于面值过于巨大,遭到土大夫阶层的抵制,导致铸造量极少,如今金匮值万已是无价之宝。
&最大面值的折钱——金匮值万
,无价可考。

钱币无论是折二和折三,都有比较珍稀的品种,也有十分常见的普品。在古代,以钱币重量代表价值,而这种重量不足的折钱的出现是统治阶级掠夺民间财富的产物,用较少重量的铜换取民间财富,以保障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



&北宋庆历重宝折三型宽缘大样,五级币,市场价上品5000元。


风云说收藏

说到币,即钱币,谁人不乐。心中再有恨的,可能也不会恨钱吧。钱,即货币,在中国的起源很早,上古时代就有了,那时以贝壳货币。因为当时没发现金属,只能选择贝呀骨呀石呀作为货币。春秋时期,才开始大量流通金属货币。再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何等的功劳,何等的伟业。秦始皇的确是中国历史的非常之人物。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想法。因秦之前国家多,在货币上,除了黄金通行于各国外,铜币则各国不一。非常之人秦始皇可是为吾独尊的呀,岂容乱七八糟的贷币流通于世。一声令下,统一货币。于是铸造定型了铜币,形状外圆内方,人称"孔方兄"。这一形状2000多年未曾改变,可见人们是多么喜欢。秦钱重,人们携带不方便,到汉武帝时铸造轻重适宜的五铢钱,自汉到隋基本行用不废。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隋朝五铢钱,另铸开元通宝,意思就是通行的宝货。

说到唐朝,就要说到折二折三的事了。当时的铜币,就是我们说的铜钱,一枚直径大约2.5厘米,重约3至4克。一千枚为一贯,重约4公斤。可见当时使用也不甚方便。后来便于货币的使用,人的又造一种可以一当二,当三,直至当十的钱。比铜钱销大,一个折大一点,折十的钱,直径就到4.4厘米了。好了,大概也说清楚了,这就打住吧。


笑月6

唐“开元通宝”欧阳询题书隶书,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楷书“康国通宝”,北宋苏轼所书行书“元祐

通宝”、草书“至道元宝”,宋徽宗瘦金书“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南宋皇帝赵构书宋体“绍兴元宝”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