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的普桑提速比現在的很多車型要快,特別是h6還是帶渦輪的,這是為什麼呢?

子云888


主要是長城在發動機變速箱匹配這一塊一直做不好(比如自帶按摩功能的檔把),變速箱吃功率太嚴重,發動機功率真正傳遞到車輪上的輪上功率少得可憐,何況長城用的發動機又沒優勢,反應到駕駛感受上就是肉提速慢,也導致了油耗高。


Linfine


我的第一輛車就是普桑99年款,1.8排量,70多千瓦的功率,手動5檔。這車屁輕,加滿油水只有900多公斤。特別是只有駕駛員的時候,後半部沒什麼份量。加速很快,前提是捨得踩油門,3500轉以上換擋。缺點是速度上去了剎車站不住,剎車踩猛了車子低著頭撅著屁股朝前滑行。走高速120公里時有裸奔的壓力感,前擋風玻璃離開臉太近,大眾車的特點。後來換老君威2.5的,開車小心臟舒服多了。


watchingcat


老普桑是大眾的經典車型,可以說二三十年前,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輛桑塔納!用高曉松的話來說,就是:老炮兒最明顯的標誌,首先就是開桑塔納。

現在街上還在跑的老普桑以07款景暢車型居多,也就是末代普桑,跟老款捷達上的那臺橫置1.6升自然吸氣發動機一樣,末代普桑上那臺縱置1.8升自然吸氣的四缸發動機,也是屬於EA113系列。EA113發動機的特點,用修車師傅的話來說,就是好修、耐造。

動力方面,末代07景暢型桑塔納上面那臺縱置1.8l自然吸氣發動機,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數據方面非常不起眼,技術也顯得老舊,比如最大功率僅有95馬力,最大扭矩才只有145牛米,只看賬面數據,連現在大眾的自吸車型普遍裝載的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都比不過,而且它還是實打實的1.8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這點在油耗方面更是有充分的體現,百公里平均油耗至少也要八九個。

優點是,雖然老普桑EA113 1.8l自吸發動機的最大扭矩只有145牛米,但由於當時上海大眾的調教,在發動機3000轉時就能夠達到最大扭矩的輸出。而現在的新桑塔納的那臺1.5l自吸的EA211發動機,最大扭矩輸出轉速是3800。相比而言,由於最大扭矩轉速來的早,所以在實際體驗上,開老普桑會感覺比現在大眾的所有自然吸氣車型都有勁!且如果駕駛老普桑的手動擋車型,每次都是等到發動機轉速超過或者是達到3000轉時再換擋,那源源不斷的動力輸出感覺,別說是秒殺H6的1.5t,只要是油門捨得踩,就是秒殺本田的1.5t也真的不算多。

不要只看賬面數據,否則韓系車永遠都是第一!

雖然我說的有些誇張,但也不算是太誇張,舉個真實的例子,比如,法系車的特點是什麼?就是標緻和雪鐵龍這兩個法系品牌車型的優點是什麼?嗯,答案應該是跑圈和劈彎!那,渦輪增壓發動機比自然吸氣發動機提速快,應該也沒人會懷疑吧?而標緻新車的發佈會上,主辦方為了吸引人氣,特地推出了比賽項目,就是任何車型都可以參加,跟標緻的新車來比賽。看究竟是誰能獲得冠軍?

最後的結果卻是,駕駛老普桑的出租車司機成功的擊敗了專業車手駕駛的標緻的渦輪增壓新車型,從而獲得了比賽的冠軍!直接把在旁邊觀戰的標緻廠家的工作人員給虐哭了!堪稱是標緻新車發佈會的大型翻車現場。

哈佛H6雖然品質可以,但它的動力水平和操控應該比不過、或者說是不會領先標緻1.6T車型很多吧?所以說,真比起來,哈佛H6跟老普桑比起來,鹿死誰手真的很難說,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這得分誰開!


紅劍魚


曾經同時擁有5氣門捷達王和馬六轎跑兩臺轎車,先有捷達王的時候覺得真是好車,有勁,上高速為了試驗性能,直接跑到錶速200多,那年代高速沒什麼攝像頭,車也少,很有信心,對捷達很滿意。後來添置了2.3的馬六,開習慣了馬六偶爾開捷達出去,最大感覺就是怎麼這發動機幹吼速度就是不上!沒對比沒傷害,當然價格和級別也差著呢。老一代的車捷達桑塔納都是低扭強勁,起步很快(富康是高轉速特性所以除外),但後勁不足。就連老北京切諾基,起步前2檔之內、0-50公里提速都力道驚人,低轉高扭的車子很好開感覺動力很足,實際數據很難看


遠9行3


據我所查,1.8的普桑百公里加速12秒多,在當時算快的。新款1.5T的H6百公里加速9秒多,老款1.5T百公里加速也是11秒多,所以不存在提問者說的30年前普桑提速比H6快的情況,哪怕是和老款H6相比。

如果針對老款H6,要面對一個現實:

1、車重方面,普桑畢竟是車重1.1噸的轎車,H6是車重1.6噸的SUV,H6的車重比普桑重500公斤,也就是半噸!45%!

2、動力方面,1.8的普桑動力70KW,老款H6的動力110KW,H6的動力比普桑強57%,所以真實加速也是H6加速也快一些,再和新款1.5T發動機H6相比,124KW的動力比普桑強77%,H6的提速當然比普桑更快了!

結論就是:無論新款H6或老款H6,在車重比普桑重500KG的情況下,提速依然比普桑快!

多說幾句題外話:油耗。這兩款車我都沒開過,沒有發言權,我父親倒是開過九幾年款的普桑,說寧肯開長安麵包車都不願意開普桑,就因為普桑油耗高。現在二三十年過去了,普桑化油器1.8換電噴1.6,又換代新桑塔納,換1.5發動機,油耗已經很低了。H6被冠名油老虎,但實際上新款1.5T發動機配7速雙離合的H6在小熊油耗上也只是比CRV高了不到1個油,注意CRV的車重比H6低100多公斤!油耗其實並不高,如果拿30年前化油器普桑和新款H6相比,我認為這麼比有失公允,畢竟:一款30年老車不能和新車比,另外:轎車也不能和SUV。如果硬要比,我個人認為H6油耗可能低於普桑。


夏羽時代


十多年前的老大眾開著是一種享受,不論是普桑還是老捷達 均是如此,這一點只有你開過才會明白。特別是你剛出駕校,你拿普桑練手和拿其他車練手,完全是不一樣的感覺。

為什麼提速比h6帶渦輪都快?其實這得兩說,實際上你只是感覺快而已

1老普桑設計上偏向低扭,拉線式油門,變速箱手感絕佳,大油起步能撓胎,聲音極具辨識度,造成加速感完爆N多車的感覺

老普桑發動機和變速箱齒比更適合市區。3000轉以前扭矩釋放非常直接,過了3000就逐漸蔫了,跑國道/市區是感覺很有力的。當然,跑高速品質就一般了。即便是現在,很多車的加速感都比老普桑差,就是因為低扭弱,大眾很討巧,在你需要的時候,它剛好在,這就是跟正確的時間碰到正確的她道理一樣呀。這樣的設計下,如果是新手,也不容易熄火。

要不是排放過不了關,情願用老普桑。唯一不爽就是普桑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就是底盤高,過彎側傾大,底盤沒有後來的老速騰,老寶來紮實,(老捷達也有同樣問題)高速路上底盤表現一般。

而到h6 這邊,即便是渦輪加上去了,可是大家都知道,長城的渦輪機最開始就是自家設計的,在最需要力量的低轉市區國道階段,沒力,最大扭矩爆發來得晚,並且開起來你還感覺扭矩特性是低轉沒力 中間有點,高轉還是沒力,就中間4000左右有點力,因此,相比老普桑,這加速感就差太多了。即便是新款的1.5T H6 那在市區走走停停的時候,完全給人一副爬不動的感覺,動力不知道哪裡去了,特別是在山地城市,比如重慶,這種動力開起來就是折磨。你要是個新手,你去拿臺h5試試上坡起步,你試試會不會懷疑人生?

其次,老普桑都是拉線油門,本來油門反應就直接,現在拉線油門基本淘汰換成了電子油門,要經過電腦計算再發指令噴油量多少,別看這點區別,雖然油耗上有點優勢,但是電子油門在反應上,感覺仍然不如拉線的,即便計算速度很快。

你說,隔了層膜哪裡有直接接觸舒服?☺[呲牙]老司機可都懂?哈哈哈。

回到現實上,很多車的加速感覺都沒老普桑好,這確實是一個奇怪的事情。

再則,車重,車重,老普桑多重?哈佛h6多重?差別大了,1.5t的長城發動機配上一個沉重的車體,弱雞弱雞啊,雖然官方加速時間確實比老普桑快,但實際上到老司機手裡,論加速感,你就說服不服吧。關鍵這車油耗也不高,隨便一個十年車齡的老普桑,市區七八升夠了,你說氣人不?

老普桑和老捷達作為老三樣的代名詞,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設計仍然成為汽修專業學生入門學習的最佳範本。相對合理的設計,低故障率,動力油耗平衡性極佳,駕校為什麼大多都是拿普桑,捷達當教練車?說到這裡你也應該明白。

最後說兩句,老大眾真的沒有燒機油這一說,過了這茬後,大眾到底咋了?你也知道的,能說它退步嘛?另外,普桑的後備箱空間巨大,其實現在把他當做家用車來看,還是很符合需要的。只是,時代在進步,審美在變化,它到底還是生存於神話中和情懷中,還是生活在你的生活裡,全在於你的選擇。

其實,討論普桑的加速只是一個小話題。老車不死 只是凋零 到底是時代造就了桑塔納還是桑納塔助力輝煌的改革開放年代,這在車迷心裡,已經成為能扯上幾天的話題,即使老普桑已經離我們遠去。

最後說一句 說到加速感 其實老捷達比老桑還牛一點 😂個人感覺 有機會自己去試試吧


六哥叨車


普桑提速並不快,1.8發動機才95匹馬力,145牛米扭矩,只不過普桑發動機低扭特別好,爬山路很有勁,車身重量輕1100-1200kg,加上手動擋換擋直接,所以比一般1.5,1.6自動擋提速體感感覺覺快。一代經典神車,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



每車實話


普桑採用的是低轉速發動機,變速箱速比也高一些。帶來直觀的感受就是提速快,但是到了某個節點之後提速反而慢下來。前半段加速快,後半段完全是靠發動機拉高轉速來提速。例如車輛速度達到100km/h的時候,發動機轉速早已經過了3000rpm。這類車型適合在市區內行駛,跑高速油耗明顯增加。
因此這類車型經濟時速為60km/h,百公里油耗<6.1L。桑塔納采用的是1.8L自然吸氣發動機,功率雖然不高,只有70kw,但是最多扭矩轉速低。例如自吸發動機最大扭矩轉速均在4000rpm以上,而桑塔納發動機3000rpm時就可以發揮出最大扭矩:145Nm。這也是低速動力足的原因 ,最大扭矩來的早。出自之外車身重量也很重要,普桑自重1.1噸,車身明顯比哈佛H6輕,起碼差400kg以上。再來看看普桑的變速箱各檔位的傳動比:


再來對比一下哈弗H6各檔位的傳動比:
如果直接對比兩個變速箱各檔位傳動比與主減速比,那麼長城H6要高於桑塔納的。傳動比高,表示檔位齒輪同樣的轉速,發動機轉速要高一些。例如1檔傳動比3.933,代表著發動機轉3.933圈齒輪才能轉一圈。這就是減速增扭,降低速度,放大扭矩。因此想要提升輸出扭矩就可以提高傳動比。但是不同車型不能只用變速箱傳動比來衡量,動力最終是要傳遞到車輪上的,因此車輪直徑的大小也佔有決定性因素。例如普桑14寸輪轂,哈佛17寸輪轂,直徑差很多。因此普桑變速箱速比看似比H6低,但是最終加載在車輪上的扭矩是更大的。而H6變速箱只是一檔傳動比明顯比普桑一檔傳動比高,二擋傳動比與普桑接近。這也是H6二擋退一檔困難的原因,傳動比跨越大。這麼做是為了提高起步扭矩,一檔傳動比故意提高一點。


水墨丹青一世情


普桑提速?14.8秒沒記錯的話這個數據現在家用車誰還能做到… 當年普桑 捷達王 富康沒一個十秒內的


Fresh羅


這個車型我開過,是我的第二部車子,開了2年,後來被盜了,有感受。

老普桑特點是起步快,在60公里以下加速,當時鮮有對手(反正那時候車型也不像現在這麼多),但上110以後,車就開始飄,加速乏力,方向盤操控感差,心裡沒底。主要原因是配置低,車身輕,能減的都減了,反正神車好賣。

現在同品牌同配置的車型,除了動力以外,各方面其實都好於老普桑,這裡說的動力,是指60公里以下加速,原因一是安全配置的需要,車身加重了;二是變速箱改為自動變速箱,在啟動時人力無法直接干預;三是齒輪箱的齒輪比變了,把一部分性能分攤到80公里以上的加速功能,也就是說他考慮了高速公路行駛的條件,而老普桑的優勢在市區內。四時現在車型多了,有些車型是專門設計用來在市區內起步加速的,比如Ck5,而新桑塔納這種本身動力並不高,又要兼顧低速和高速性能的車子,就顯得捉襟見肘,難以平衡。

說實在的,如果新桑塔納只考慮市區,不兼顧高速的話,調整一下齒輪比,也還是能回到老普桑的特點,但誰會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