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能劉峻誠:把AI生活化,深受李嘉誠青睞

2月17日,臺北,《勇闖天涯 翻轉人生:寫給年輕人20個築夢踏實的故事》一書首發。這本書深入探訪天文、科技、醫療、藝術等各領域的20位專家、學者、創業者,記錄他們邁向世界、實踐夢想的經歷,凝聚成20個築夢踏實的故事。其中,便有耐能創始人兼CEO劉峻誠。


活動現場,劉峻誠與主辦方、出版方、故事“主角”代表,以交流對談的方式,分享各自的築夢奮鬥史,並暢談對新一代的期許。他寄語年輕人,AI領域會是未來的一個大機會,很希望年輕人能找回上一代闖蕩世界的衝勁,抓住這波機會。


耐能劉峻誠:把AI生活化,深受李嘉誠青睞

活動現場


因為一句承諾,他放棄高薪選擇創業。創業初期,為打響知名度,他參與真人秀節目,卻遭到團隊夥伴誤解,讓公司陷入極大的困境。為了東山再起,他不眠不休爭取大單,終於力挽狂瀾。

他們開發出性能更高、功耗和成本更低的終端AI芯片,將AI從雲端的超級計算機帶入日常生活中。不僅和眾多國際知名廠商達成合作,也獲得紅杉資本、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阿里巴巴、高通等國際頂級投資者的青睞。

締造這些輝煌紀錄的,便是耐能創始人兼CEO劉峻誠。

一手拿畫筆,一手做實驗

自臺灣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之後,劉峻誠申請到獎學金前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深造,並順利拿到電子工程學博士。先後在三星、晨星半導體(MStar)、高通等知名企業任職,直到2015年創立耐能。只用了4年多,就成為AI領域的潛力新星。

雖然公司有高科技能量,劉峻誠卻顛覆了一般人對工程師成天待在實驗室、只會與機器打交道的刻板印象。親和力極強的他擅長溝通,說起公司新發布的AI芯片便雙眼發光,熱情地展示各種AI設備將如何改善人們的生活。

劉峻誠說:“其實小時候,我是想當畫家或音樂家。”初中時期,他同時考上美術特長班和音樂特長班,在家人的期待下最終進入數理資優班(注:相當於“理科重點班”)。

一路走來,劉峻誠曾經對許多學科都產生過濃厚的興趣。例如,高中時,他特別喜歡物理,還同時拿到臺灣大學、新竹清華大學、新竹交通大學的物理系入學資格,但在父母的建議下,他選擇進入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系。是否會感到遺憾?劉峻誠樂觀地說:“不會。因為我後來讀了電機之後,越看越覺得有趣。”

擺盪在不同學科之間,劉峻誠十分得心應手。他說,“我有兩個很顯著的特點,一個是學東西很快,第二是創造力很強。”就像達芬奇一樣,一手拿畫筆、一手做實驗。出於對世界的強烈好奇心,他從來不畏懼嘗試解決別人眼中的難題,並在熱忱與專注的自我驅動之下,總能創造優異成績。

博士時期跟過五位教授苦讀,練就一身功力

表面上,劉峻誠的求學過程順風順水,在拿到博士學位之前,還拿過IBM競賽獎以及兩個國際級期刊的最佳論文獎提名,但對劉峻誠來說,在美國的求學過程卻是人生中遇到最多挑戰的艱難時期。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博士生都是深入鑽研某個細分領域,劉峻誠在這段期間卻先後跟過五位不同的教授。“其實我是被生活所逼。”劉峻誠無奈地說,因為當時經濟大環境很差,獎學金大幅縮水,加上姐姐與弟弟也同時出國深造,為了減輕家人的經濟重擔,他只能瞄準各個有經費的研究室爭取助教資格。

每個老師的研究領域都不一樣,沒學過怎麼辦?就是趁著寒暑假買教科書來啃,用很短的時間把這些書讀懂。劉峻誠說,這聽起來很瘋狂,但為了活下去,他強迫自己發揮200%的動能,就像一人籃球隊似的,同時打前鋒、中鋒、後衛。儘管辛苦,卻為他奠定了從軟件到硬件、從上游到終端的紮實知識基礎。

拿到博士學位後,原以為就能進入大公司、拿高薪,一路邁向人生勝利之路,不料遇到2008年金融海嘯,面試了30多家公司都不理想。當時,劉峻誠已經準備回臺灣,所幸在朋友的介紹之下進入諾基亞的外包公司。

劉峻誠說:“那是一家小公司,什麼都要做,薪水又低。”幸好,是金子總會發光,隨著經濟逐漸復甦,劉峻誠先後經歷過無線通信軟件、軟硬件結合系統、3.5G手機開發、觸控面板芯片等不同業務,每個業務都做得很成功,拿下多項專利,也發表了許多論文。

回首自己的博士生涯,畢業後經歷過美商、韓商、臺商等不同文化的洗禮,做過的業務橫跨各領域,劉峻誠有感而發地說,“我一直在打破不同的框架,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每打破一次、自己就成長一次。”


耐能劉峻誠:把AI生活化,深受李嘉誠青睞

劉峻誠(舞臺右二)參與對談


看對AI趨勢,卻不被當時市場接受

2015年,劉峻誠離開高通,與幾個好朋友共同創辦耐能。

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為什麼又要進入另一個動盪的新世界?劉峻誠解釋,“因為在高通,我永遠只是一顆小螺絲釘。”

儘管生活安逸,又擁有令人稱羨的薪資與社會地位,劉峻誠心中卻始終有一簇想要改變世界的火苗。

因為曾任職高通多媒體研發中心,劉峻誠接觸到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終端運用、3D人臉識別技術,視野變得更加廣闊,血液中好奇與創造的因子也開始蠢蠢欲動。

“既然超級計算機可以全面模擬人腦的思維,那我們能不能將它縮小到終端、讓AI也進入生活中?”愛看電影的劉峻誠用《終結者》與《黑客帝國》來比喻。科幻電影中常出現超級計算機產生獨立意識、最終取代人類的情節,劉峻誠卻認為,人與AI的關係不應該只有對立。AI所蒐集到的數據不會上傳集中在雲端的服務器,而是直接在終端AI設備上傳用,無需懷著AI將掌握人類所有秘密的疑慮。“AI與人類之間,應該就像大雄與多啦A夢一樣,彼此能夠建立起信任關係,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便捷。”

2013、2014年,人工智能的概念不像如今這樣火熱,終端AI的想法更是冷門。當時,劉峻誠在高通的提案總是被忽視,在外面尋求投資也四處碰壁,很多人甚至建議他乾脆改做當時最流行的VR/AR。

即使心中有夢,這些挫折與冷眼卻讓劉峻誠一度對創業止步不前。但最終,他仍在2015年創業,這可說是一種命運的安排。

一起創業,卻遭夥伴誤解

談起創業,劉峻誠說,當時有位前輩找到一筆錢要創業,請他推薦適合的人才。有個朋友立刻從三星韓國總部離職來到美國,沒想到說好的資金卻一直沒到位。

但是,朋友已經辭職,怎麼辦呢?重義氣的劉峻誠“收留”了他,還將每個月的薪水分一半給他,就這樣撐了半年。劉峻誠說:“後來想想這也不是辦法,就把工作辭了,幾個朋友把錢湊一湊,準備創業。”

回顧剛創業的那幾年,箇中辛苦實在難以用三言兩語說清。劉峻誠表示,創業要成功,必須兼具天時、地利、人和。當年,他們在AI領域的步伐邁得太快,在賣出產品之前,往往要花很多時間先教育客戶、打開市場。

為了爭取訂單,劉峻誠2016年來到中國大陸,在合作伙伴的介紹之下,參與了創業真人秀“我是創始人”。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拍了兩個多月。

“參與節目是為了提高公司知名度和建立在大陸的人脈,沒想到卻引發公司創立以來最大的危機。”劉峻誠回憶,因為長期不在美國辦公室,他與團隊的溝通決策出現很大的落差。2016年12月,結束拍攝的劉峻誠回到美國,卻發現公司只剩下兩個人來上班。

“後來我一個個打電話把大家找回公司,讓大家把我罵了一頓。”在激烈的溝通之下,劉峻誠才意識到,夥伴們以為他迷失在浮華的鎂光燈下。大家都說,“你不是工程師嗎?怎麼變成藝人、整天跟著名人吃喝玩樂?”

劉峻誠說:“我整整一個禮拜無法入睡,一直在想,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以前在公司什麼都沒有,大家反而很有凝聚力,現在卻亂成這樣?”

經歷從滿懷熱情到巨大幻滅的過程,劉峻誠才深刻體會到,創業並不只有夢幻的追尋理想,還有殘酷的商場殺戮和背叛。當時,團隊士氣低落,資金也十分緊張,他本想變賣資產度過危機,但在關鍵時刻,半導體界一位前輩伸出援手,通過名下的基金會借了350萬美元給他,讓公司暫時撐下去。


耐能劉峻誠:把AI生活化,深受李嘉誠青睞

劉峻誠接受媒體採訪


背水一戰,15人團隊拼出大訂單

資金壓力暫時緩解,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在參與節目拍攝時認識了一些大咖,便去求助,請他們給我機會。”因為被劉峻誠的熱忱感動,某家電巨頭的董事長說,“我們要開發一個產品,如果你能立刻過來,證明你們的技術比較好,我就給你單。”

大病初癒的劉峻誠坐著輪椅、帶著願意回來的8位同事義無反顧地飛過去,才發現對方其實已經有合作廠商,而且方案已經進行半年。“我們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提出更好的方案,才有勝算。”劉峻誠說。

在這過程中,劉峻誠和他的團隊還遭到客戶員工的刻意刁難。無奈之下,劉峻誠只好打電話向臺灣的朋友求助。有人立刻辭掉聯發科的工作過來幫他,形成一個不到15人的團隊,每天都在工廠挑燈夜戰。“不只是客戶,其實連我們團隊自己都覺得不可能。”但劉峻誠沒有放棄,反而鼓舞團隊說,“反正沒什麼好失去的,不如盡力拼一把。”

憑著這股不肯放棄的“傻”勁,劉峻誠的團隊果然在30天內開發出性能更好、功耗更低的神經網絡處理器(NPU)。成功拿下這個訂單,打響了在業界成功的第一仗。之後,不僅爭取到很多大客戶,2017年底還獲得融資,公司發展越來越平穩、順遂。

劉峻誠說:“過去我看不懂財報,也不會賣東西,更不知道原來還要和客戶搞好關係,但這些痛苦挑戰和折磨,其實都是逼著你快速成長的養分。”

爽朗笑聲的背後,是劉峻誠堅毅不屈的決心與志氣,也是他在創業過程中學到的最寶貴的一課。

創業別怕失敗,跌倒要比別人更快爬起

目前,耐能還是與其他公司合租辦公室,身為CEO的劉峻誠出差時,也住每天不到100美元的酒店。

對劉峻誠來說,創業最快樂的不是賺到很多錢,而是可以把高中、大學的同學,或者是在三星、晨星、高通的好朋友聚集在一起,白天大家一起奮鬥,下班之後一起喝喝啤酒、在公司旁邊的球場打球。這種簡單樸實的生活,卻讓劉峻誠由衷地感到快樂與踏實。

針對未來有志創業的年輕人,劉俊誠真誠地提醒,永遠不要忘記最初踏出舒適圈的那股熱情。他說,這些年,公司經歷了數次危機,也有很多誘惑,但最後你會發現,“最正確的道路,往往是最簡單也最踏實的選擇。”

創業過程中,劉峻誠摔過很多次跤,所以他過去並不鼓勵年輕人創業。但走到如今,他的想法開始鬆動。劉峻誠說,“我常去演講,也在大學當過客座教授,發現現在的年輕人很悶、對未來沒有希望。”

科技的變動、產業的洗牌、居高不下的房價……種種現狀,讓年輕人耽於眼前。劉峻誠希望,通過耐能的例子,激勵更多年輕人付出努力、改變自己的未來。

耐能成長曆程

2020年2月 完成4000萬美元A2輪融資,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領投

2019年5月 發佈首款AI芯片——KL520智能物聯網專用AI SoC

2018年5月 完成1800萬美元A1輪融資,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領投

2017年11月 完成1500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中華開發資本、奇景光電、高通、中科創達、紅杉資本子基金Cloudatlas等

2015年11月 創立於美國聖地亞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