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钦点的西汉开国十大功臣,张良、韩信却未上榜,原因如此简单

汉高祖刘邦在西汉建国之初钦点的十大功臣榜。从排名看,显然带有汉高帝刘邦的个人情感,因为这十名大多是最早跟随他起义的那批沛县同乡,就连第一谋士张良和战功赫赫的韩信都没有上榜。

汉高帝刘邦亲自钦点的西汉十大功臣究竟有谁,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

刘邦钦点的西汉开国十大功臣,张良、韩信却未上榜,原因如此简单

刘邦剧照

第一功臣萧何,他的功劳不在于出谋划策,也不在调兵遣将,而是在于为汉高帝刘邦稳定后方、安抚百姓。为他治国安邦。而且萧何也是刘邦天天在嘴上夸奖的"汉初三杰"之一,所以这个榜首他也是当之无愧了。

第二个功臣曹参,他是刘邦的老家的沛县同乡之一。曹参随汉高帝刘邦起义之后,身经百战,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立下了显赫战功当时在军队里的地位仅次于韩信,所以位列第二。

第三是那个以卖狗肉为生的樊哙,沛县同乡之一,自从跟随汉高帝刘邦起义,是他手下最勇猛的将领,同时也是他的发小兼妹夫,所以西汉开国,位列第三功臣。

刘邦钦点的西汉开国十大功臣,张良、韩信却未上榜,原因如此简单

萧何剧照

第四是周勃,他也是名将周亚夫的父亲,又是一个刘邦的沛县同乡。周勃所建立的功绩也很高,因此位列第四功臣。

第五是张敖。张敖对西汉开国功劳不大,功劳大的是他的父亲赵王张耳,所以汉高帝刘邦把唯一的女儿鲁阳公主嫁给他,成了他的女婿。西汉开国前夕,张耳病死,张敖承袭赵王。西汉开国后,张敖位列第五功臣,显然是汉高帝刘邦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第六叫郦商,他的知名度不高,但他的大哥就是著名的说客郦食其。郦食其的曾为为刘邦游说各路诸侯归降。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很多诸侯归降,增强了汉军的实力。

刘邦钦点的西汉开国十大功臣,张良、韩信却未上榜,原因如此简单

樊哙剧照

后来郦食其因一次游说失败被杀,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为了纪念他,就把第六个功臣的位子给了他弟弟以表彰。

第七功臣底夫人,她的身份更加不可思议,是将领奚涓的母亲。奚涓是一位能跟樊哙匹敌的猛将,在西汉开国前战死沙场,于是汉高帝刘邦为了纪念他,把第七功臣的位置给了他的母亲底夫人,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封侯拜相的女性。

第八功臣是夏侯婴,沛县同乡之一。夏侯婴最著名的事情,是冒死抱回被汉高帝刘邦抛弃的即惠帝刘盈、鲁元公主。因为当时刘邦被项羽打败正在追杀,因为带着孩子跑的不方便,于是刘邦就狠心抛弃了这两个孩子。但是夏侯婴怜悯这双儿女,冒死跑到丢弃的地方,把他们抱了回来。

刘邦钦点的西汉开国十大功臣,张良、韩信却未上榜,原因如此简单

夏侯婴

第九是灌婴,著名猛将,但不是沛县同乡。他主要是垓下之战打败项羽的主要将领之一,所以能够上榜

第十是傅宽,猛将,但知名度不高,和灌婴一样也是垓下之战最后打败项羽的将领之一。

这就是汉高祖刘邦建国之初所钦点的十大功臣,这其中,一眼就可以看出带有他很强烈的情感所加封的。其中的一大半都是跟着他从沛县的同乡和最早的追随者,其余的也是一些已经不在人世的功臣家属们。

出乎意料的是,刘邦账下的第一谋士张良和战功显赫的韩信居然都不在这个排名之内。

刘邦钦点的西汉开国十大功臣,张良、韩信却未上榜,原因如此简单

张良剧照

可能很多的读者都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和这两个人同样被称为"汉初三杰"的萧何都在榜上的第一名,为什么这两个帮助刘邦打天下的最大功臣却没有上榜呢?

其实其中的原因只要挖掘就会发现很简单。

其实,张良一直在刘邦的心里是第一位的,但他懂得明哲保身。据《高祖纪 张良传》记载:汉六年正月,刘邦大封功臣,其中他最想要感谢的就是张良,当时就要给张良三万户作为封赏。可张良谢绝了,并回说:是陛下能够善用我,才让我的计谋得到了实现,所以只给我一个小留县就够了,我承受不起三万户的赏赐。

刘邦钦点的西汉开国十大功臣,张良、韩信却未上榜,原因如此简单

韩信

可以看出,其实刘邦是非常想给张良高官的。但张良是出了名的低调,他不贪图高官俸禄,并且知道明哲保身,不引来非议。于是回绝了刘邦。再联想到他日后辞官退隐来看,不上这个榜也属于说得过去了。

韩信的话,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汉朝建立之后,韩信被刘邦封为齐王。要知道,王和功臣的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打个的话,汉朝是一家公司,刘邦是公司的董事长,而韩信就是股东,那些功臣就是员工,股东就没有必要和员工争个高低。所以,韩信不上榜也属于正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