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最悲凉的一句古诗是什么?

古今谭


1975年,82岁的毛泽东写下了据说是平生的最后一首词《诉衷情》,这是一首44个字的小令,看词牌,大有一片丹心,倾吐心事的意思。全词如下:

诉衷情

赠恩来

当年忠贞为国筹,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据说,这首词是写给一生事业的战友周恩来的,与毛泽东诗词一贯的雄健豪迈不同,这首词给人的感觉沧桑不已,十分心碎。“江山靠谁守”显得无措,让人想起刘邦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词人仿佛也碰到了这个难题。“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又让人无力,时光的流逝,让这位曾经高唱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深浮”的革命青年,让这位曾经历数古今英雄,而发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旷世豪杰,转眼已是82岁高龄。“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则又凄切彷徨,忧心不已。

联系到晚年毛泽东很喜欢读庾信的《枯树赋》,其心境可见一斑。而每次读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诸句,毛泽东便沉默不语,怅然有思。机要秘书张玉凤曾撰文回忆道:“(当时)我读得很慢,主席微闭着眼睛,似乎在体味赋中描述的情景,回顾他一生走过的路。”

而这首词之前,词牌《诉衷情》已有陆游的名作《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心渴望收复的诗人,临终之时还写了《示儿》,在同一词牌的词里,他同样表达了十分悲凉的凄怆之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写词时,陆游已是70老人,英雄迟暮,逮其同乎?又想起了稼轩的“可怜白发生”!


诗词桃花源


最悲的一首诗,应是是毛主席一生写的最后一首诗,年事已高、一身病痛的主席,在得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后,忍着巨大的悲痛写下了下面这首诗。


《忆秦娥·悼念周恩来同志》

山河咽,拭泪无语心欲裂。

心欲裂,顿摧栋梁,痛失人杰。

江山如画忆丹心,宏图遗愿永不灭。

永不灭,新苗茁壮,势与天接。


毛主席和周总理同为人类最伟大的的事业奔走操劳,为了一个目标携手战斗,在战斗中建立了无比深厚的革命情谊,这种情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练更是日久弥坚。同样病痛缠身的他,听到总理逝世的消息,老泪纵横,半天默然无语。其中悲痛之情无法诉说,只能以诗缅怀。

解析:

听闻如此惊天噩耗,山河都为之感凝噎,默默擦拭自己的眼泪,但心头欲裂,胸中满含悲切。

心欲裂啊,国家的栋梁忽然之间被夺走摧毁,我们痛失了一位革命中最杰出的人啊。

现在江山如画般待我们共展宏图,你还记得我们的共同目标么,我最亲密的战友。放心吧,你我的遗愿永远会一代代传下去不会灭亡的。

新一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正在茁壮成长,他们的势头可比我们年轻的时候,欲与天公试比高,厉害的很呢。

亲爱的总理啊,你这一辈子操劳太累了,也该歇息一下了。你就在天上看着这帮小伙子们拿过我们的接力棒,能不能做好就行了。

毛主席、周总理,你们的接力棒在一代代传承,你们的遗愿在一个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在一步步接近,

如今盛世,如您二老所愿。


文史趣闻


当年忠贞为国筹,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19651220


我初中读过两首悲凉的诗词,觉得越是平凡越让人无助和悲凉!

一,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高端人造草坪图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 · 苏轼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牛哥谈人生


我觉得北宋诗人黄庭坚写给朋友黄几复的那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隐藏着诗人的无数悲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两句,先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想当年,春风拂面,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以为世界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我们的,我们必将功成名就,建立一番不世之功业,甚至封狼居胥名垂史册;然后书写这十年来的生活,我漂泊江湖颠沛流离,仕途并不如意,生活也展露出他严峻的本来面目,经历了太多,笑容早已不在。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我内心孤独凄凉,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想起往昔快乐无忧赏花饮酒的青春往事。这两句所描绘情景一个温暖、青春,一个凄冷、衰老,有着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对比,人生百般滋味尽在不言中。





大刁太刁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洪刚181712469


毛主席。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楊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莫嫦娥舒广袖,万里長空且为忠魂舞。匆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依倾盆雨。


赵三偏


这类诗不少,像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陆游《钗头凤》红酥手……等等。

更有南唐后主李煜的词。

纳兰性德也是大家喜欢的诗人,其词也多婉转悲伤之作,《金缕曲》悼亡妇,更是其代表。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竞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怎知它,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霜弦重调,待结个它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坚,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流云不为雨


试答:我所感受的一句悲凉古诗:

《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九)收过无名氏所作的《古艳歌》。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弃妇诗,其中“昔载杨柳,依依汉南;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如泣如诉。

全诗文词简约,朗朗上口,几乎不必注释。一歌三叹,催人泪下:

昔载杨柳,依依汉南。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茕茕白兔, 东走西顾。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卑贱鄙陋, 不如贵人。妾日已远, 彼日已亲。

何所告诉, 仰呼苍天。悲哉窦生。

衣不厌新, 人不厌故。悲不可忍, 怨不自去。

彼独何人, 而居是处。

明清人如《艺文类聚》之类的选本常写作《古怨歌》。“艳”不知何出,“怨”可是如泣如诉,改成《无题》也许更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