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为何是“毒王”?


“蝙蝠”为何是“毒王”?

蝙蝠是许多病毒的自然宿主,包括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狂犬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由于蝙蝠特殊的免疫系统,携带病毒却极少出现病症。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蝙蝠成为了上百种病毒的自然宿主。

2003年的SARS(非典型肺炎),全中国人民记忆中浓重的一笔,2018年,这种病毒的起源终于被找到。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团队,在我国云南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研究揭示了SARS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

2020 年 1 月 23 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专业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同时拥有我国唯一一个p4(生物安全最高等级生物实验室)石正丽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最可能来源于蝙蝠。


“蝙蝠”为何是“毒王”?

蝙蝠是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

蝙蝠是四类会飞的动物之一,它些动物包括了昆虫、鸟雉、翼龙和蝙蝠。而蝙蝠,则是世界上唯一会飞的哺乳类动物。并且他们最初并没有双翼。

在距今天8000万年前,蝙蝠一直作为弱势群体存在,被翼龙和各种飞禽走兽当作食物,但一些山洞却给了他们保护,他们更多地开始在洞穴中生活。这些地理特性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躲更猛禽走兽的攻击。它们的样子接开始逐步接近古翔兽,一种可以张开四肢滑翔的哺乳动物。


“蝙蝠”为何是“毒王”?

蝙蝠是仅次于人类数量的哺乳动物

蝙蝠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8800 万年,与恐龙同时代,但恐龙灭绝了,那个时候,还没有人类,但蝙蝠幸存了下来。如今,在地球上有961 种蝙蝠,他们是除了人类以外,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哺乳动物,仅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兰肯洞穴中,他们最多有2000余万只之多。蝙蝠是除人之外,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哺乳动物。占到整个哺乳动物总量的20%左右,他们遍布世界,却不为人所熟知。


“蝙蝠”为何是“毒王”?

蝙蝠的猎食范围极广

蝙蝠在地球上存在了8000多万年之久,猎食范围又极为复杂,它们吃鱼、青蛙、昆虫,甚至吸食动物血液;猎食区域又极为广阔、遍布世界各地,猎食历史又极为为久远,长达8000万年,因此他们有机会把全世界的很多病毒都集于自己一身。


“蝙蝠”为何是“毒王”?

蝙蝠的群居习性

蝙蝠以群居生活为主,这就为蝙蝠个体携带病毒,交叉感染和传播提供了机会。各种病毒传播在这个群体之中,使得蝙蝠免疫系统不断进化以抵御众多病毒。


“蝙蝠”为何是“毒王”?

蝙蝠与病毒的共生共存

蝙蝠从一开始,身体内外就有大量微生物与之共生,而这些微生物中包括了病毒,虽然这些病毒最初曾致死过部分蝙蝠,但后来的蝙蝠在遗传与变异的过程中与之产生了抗体,而这种病毒也并没有消亡,却寄宿在了蝙蝠体内,谁都奈何不了谁,病毒的扩张受到了抑制,蝙蝠成了这种病毒的宿主,彼此相安无事。

对于这样一个毒王来说,有些别的动物身上的病毒对它们起不了任何作用,还有极少数让它们损失惨重,但还有一部分对别人来说很强的病毒,却被他们抵抗免疫了下来,这部分极为强大的病毒和蝙蝠之前谁都奈何不了谁,于是蝙蝠成了他们的宿主,与之共存,这些病毒包括埃博拉、马尔堡病毒,SARS、MERS冠状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等。


“蝙蝠”为何是“毒王”?

蝙蝠强大的DNA损伤修复能力

飞行属于剧烈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以蝙蝠的新陈代谢速率远远高于其他哺乳动物。而能量输出又需要靠细胞和遗传物质DNA配合,这种超负荷的输出容易损伤细胞和DNA。

长时间的演化使蝙蝠拥有强大的细胞和DNA修复能力。于是蝙蝠的细胞防御力就比一般哺乳动物强大,病毒更加难以入侵细胞。而强大的DNA修复能力又可以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进行遗传信息复制,从而抑制病毒繁殖。


“蝙蝠”为何是“毒王”?

蝙蝠的"发烧"体质"杀毒"

蝙蝠不仅获得了鸟类的技能,同时也演化出和鸟类相同的体温。为了维持较高的新陈代谢,蝙蝠一直是在"发高烧"的状态生存着,体温一般维持在40度上下。较高而恒定的体温,有利于保持机体的灵敏性,体内的生物酶活性更强,能量输出更快。.

较高的恒定体温也给蝙蝠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对病毒的抑制。当病毒来袭,人体会自主调节体温,通过发烧来抑制病毒的繁殖。而蝙蝠不用调节,原本就一直在"发烧",病毒一进来就懵圈了。


“蝙蝠”为何是“毒王”?

特殊的免疫系统

蝙蝠的免疫系统很特殊,如果把人类的免疫系统比作特种部队,那蝙蝠的就像一群老头老太太打太极。蝙蝠的免疫系统很迟钝,病毒进来跟没看见一样,并不会做出太激烈的反应。任由病毒在体内繁殖,相互磨合。更惊人的是蝙蝠本身也不会表现任何被病毒侵袭的症状。这样的表现促使蝙蝠对病毒耐受性的提升,从而长期携带大量病毒。


“蝙蝠”为何是“毒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