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毒王?

新冠状病毒的肆虐,蝙蝠又频繁刷屏,蝙蝠几等同于邪恶魔鬼,大有人人得而诛之而后快的节奏。蝙蝠到底何罪之有,以致遭人嫌恶如此?冤不冤?

今天就让我们谈谈蝙蝠。蝙蝠嘛,这样子的:

蝙蝠,毒王?


是不是很像老鼠?

话说,从前有两只小老鼠渴望飞翔,于是就勤学苦练飞翔绝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来暑往,终有一天修得正果……他们变成了两只大老鼠!

中国民间传说老鼠食盐而变蝙蝠,因此蝙蝠在有些地方又称为天鼠、飞鼠。蝙蝠外文名的原意也和老鼠有关,直译过来是“轻佻的老鼠”。(当然不是“Batman",嫌弃脸~~)

但是,

老鼠属于啮齿目动物,蝙蝠是翼手目,两者差别还是很大的。

蝙蝠,学名:Chiroptera,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翼手目动物。翼手目,一般指的就是蝙蝠。顾名思义,这一类生物四肢和尾之间覆盖有薄而坚韧的皮质膜,可以鼓翼飞行,因此他也是哺乳类中

唯一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飞行能力的兽类

蝙蝠,毒王?


全世界大概有17科,180属,约970种,我国境内有7科30属120种。翼手目又分为大蝙蝠亚目和小蝙蝠亚目,大蝙蝠亚目常称之为狐蝠,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小蝙蝠亚目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蝙蝠。

最小的是混合蝠,体重仅有1.9克,翼展16厘米;一些狐蝠的体重可以超过1.3千克,翼展可达1.7米。

蝙蝠,毒王?

中华菊头蝠,非典病毒原始宿主

蝙蝠昼伏夜出,作为飞行的兽中异类,为能够飞行并进行夜间生活,无论是在身体结构还是生理代谢等方面,蝙蝠都有超于常类的进化。

通常蝙蝠的视觉较差,而听觉则异常发达,通过回声定位系统,在夜间或十分昏暗的环境中它们能够自由地飞翔和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蝙蝠的定位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蝙蝠,毒王?

绝大多数蝙蝠主要以昆虫和其他小节肢动物为食,果蝠类以果实、花蜜和花粉为食。也有一些热带种类是食肉的,有3个种类的吸血蝙蝠以血液为食,他们是普通吸血蝙蝠、白翼吸血蝙蝠、毛腿吸血蝙蝠。其中,普通吸血蝙蝠只吸食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白翼吸血蝙蝠和毛腿吸血蝙蝠主要吸食鸟类的血液。

蝙蝠分布范围极广,除了两极地区之外几乎地球上的其他地方都有蝙蝠。最近比较火的话题是蝙蝠是飞行的天然病毒库,此言不虚,据研究,蝙蝠全身携带了大概100多种病毒,其中,有许多是可以引起人畜共患的病毒,如狂犬病病毒、亨德拉病毒、MERS-CoV、SARS-CoV、埃博拉病毒等。这就引来了人们的恐慌和反感。

首先,蝙蝠为什么会携带这么多病毒?

这要从其生活习性上去说,蝙蝠一般活在密闭的洞穴中,而且喜欢集群。密闭大量群居的生活,增加了病毒的传播与交叉感染。而且,蝙蝠寿命较长,病毒携带者个体可以频繁传递给不同其他个体。

其次,为什么蝙蝠携带那么多病毒却不死?

我们先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有过度繁殖的倾向,并且会产生多种遗传变异,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种间斗争更为剧烈,最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自然便起到筛选作用。用这个观点来解释,就是很早之前,有些病毒会使蝙蝠死亡,但是在大量的蝙蝠种群中,不抗病的会死掉,也存在有较强免疫能力的,可抗病毒的变异蝙蝠,他们存活并产生后代的几率就大,最终使得这个种群具有了与病毒同存的可能。这个过程,病毒与蝙蝠之间在你来我往的生存斗争中发生了协同进化,最终获得共生。

从现在来看,蝙蝠在适应飞行的过程中,也进化出与众不同的防御和免疫系统。较高的代谢速率和体温,也极大提高自身的生存几率,降低病毒含量。

蝙蝠作为病毒库和具有特殊免疫机制的哺乳动物,也为人类的在病毒特性的研究和抗病毒机制及相关药物开发有很重要的价值。

再次,蝙蝠身上的病毒为什么会传染给人?

自然界携带病毒的生物当然不只有蝙蝠,我们的宠物狗、宠物猫身上就携带有多种病毒,尤其感染狂犬病病毒病发后几乎是无药可救的。而从自然视角来看,人本身就是一个病毒库,对野生动物来说何尝不是一个巨大威胁。那么病毒为什么能够由其他动物传染给人,这要分两步去说。

第一步叫:变异。

遗传变异在自然界中时刻在发生,普遍存在。冠状病毒的单链RNA相对于双链DNA极易产生变异。原来的原始病毒类型可能只在特定生物类群中传播,如我们说的SARS样病毒(注意这里多了一个“样”字),在蝙蝠体内是不传染人的,但是由它产生的变异类型SARS-CoV就成了人致病性病毒,而且具有高传染性。为什么SARS在2002-2003年来得快去得也快?有研究认为,就是因为其产生的SARS-CoV是一种不可逆变异,不再有自然宿主,也就是说人是它的唯一宿主,只要在人类群体中消灭了它,它就会消失。这也是为什么研究病毒要溯源追踪原始宿主和中间宿主的原因,找到了就可以有效控制,避免再次爆发。今年的新冠状病毒的宿主现在认为与

穿山甲中的某种冠状病毒具有极高相似度,也就是可能是由此变异而来。

当然,不是所有的变异类型都会感染人,变异具有随机性、不定向性,只是某个时间点,恰好有一种变异可感染人并高致病、高传染,于是就引起了人的注意。要知道,变异大多数对生物本身而言都是害大于利的。

第二步,叫传染与传播。

动物身上怎么会传染给人?肯定是因为靠的太近了呗。蝙蝠之所以易成为传染源,与蝙蝠本身分布范围极广有关。分布范围广,传播范围也就广,感染人的几率就大。2016年10月底,广东清远发生的乳猪急性腹泻症原因可能是猪场与周边的一个蝙蝠自然栖息地较近有关。另外,是人的主动接触。这次新冠病毒的传播与吃野味的习惯可能也是有联系的。一开始发生在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就与当地人捕捉、食用蝙蝠有关。

自然界中,不是什么都可以吃的,切记!敬畏生命!

蝙蝠已经存在于地球上五千万年以上,但随着农药的使用及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还有一些因错误观念对其进行的捕杀,许多蝙蝠在自然界越来越少,趋于灭绝。

蝙蝠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有着重要作用,各种食虫类蝙蝠能消灭大量蚊子、夜蛾、金龟子等害虫,蝙蝠聚集产生的粪便还是很好的肥料。

蝙蝠还是长寿明星生物,是为数不多的小个体、高代谢生物中实际寿命超过理论寿命数倍的生物。

蝙蝠还是研究动物定向、定位及休眠的重要对象,对它们辐射技术的秘密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是科研的重要材料。

蝙蝠作为一种生命存在,本身就应受到尊重。

值得关注的是近五十年爆发的传染病明显较为频繁,随着地球人口数量越来越庞大,不可避免的侵占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和资源,自然与人的交锋不可避免。这种依靠科技进步带来的人口增长已经超过自然承载力,自然必以其自身的平衡之术来维持平衡。要么共存,要么毁灭。

那么,试问,蝙蝠何罪之有?一切都要遵循自然法则。


蝙蝠,毒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