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一直有傳言,明英宗朱祁鎮並非孫太后的親生兒子

明英宗朱祁鎮生於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為孫太后(統一稱為孫太后)所生,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嫡長子。然而歷史上一直有傳言,朱祁鎮並非孫太后所生,而是宮中一宮女所生,孫太后搶過來自己撫養。這種傳言主要來源於多個歷史資料的記載,例如《明史》記載:“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等”,萬斯同、王鴻緒編著的《明史稿》、查繼佐的《罪惟錄》、毛奇齡的《勝朝彤史拾遺記》等史料均有類似記載。

歷史一直有傳言,明英宗朱祁鎮並非孫太后的親生兒子

小時的朱祁鎮

  不過這些史料都是成書於清朝,清朝前期100多年的時間裡曾實施嚴格的文字獄,對史料篡改極多,導致史料可信度下降。歷史上大多人仍相信朱祁鎮確實是孫太后的親生兒子,主要原因有兩個原因:1.明朝編著的一些資料確實記載朱祁鎮是孫太后的親生兒子;2.明朝的一些歷史事實也支持朱祁鎮是孫太后的親生兒子這種論調。

歷史一直有傳言,明英宗朱祁鎮並非孫太后的親生兒子

孫太后和朱祁鎮

  其實從情理上判斷,孫太后奪宮女之子也不具有可能性。孫太后要奪宮女之子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悄悄地奪宮女之子,另一種是光明正大的去將宮女之子接過來撫養。不過那些有相關記載的史料都是使用“陰”、“竊”等字眼,就是表明孫太后採取前者的手段,即悄悄奪子。

  如果孫太后要成功奪子,必須符合幾個條件:1.她必須懷孕,採取狸貓換太子的手段;2.她必須有足夠的權勢來遮掩此事。在明朝,後宮貴妃或宮女懷孕時,宮中自然會安排產婆和宮女全程照顧,以便獲取孫太后的身份狀況和胎兒的情況,上報給太后、皇后和皇帝。在生孩子之時,更是有一群人在幫忙接生。所謂的宮女之子也是朱瞻基的兒子,宮女懷孕同樣也是有專人侍候。此事關聯的人極多,孫太后當時只是貴妃,在宮中權勢有限,在張太后和胡皇后之下,還無法一手遮天,她不可能做到奪宮女的兒子冒充自己的兒子。後宮管理嚴格,所謂的狸貓換太子的橋段都是文學作品虛構的,哪能當真?

歷史一直有傳言,明英宗朱祁鎮並非孫太后的親生兒子

孫太后

  那些孫太后有沒有光明正大地將宮女之子接過來撫養呢?孫太后當時得到朱瞻基的寵信,如果她自己向朱瞻基提出撫養宮女之子,朱瞻基或許會同樣。但歷史上有很多事件,已經充分表明孫太后並沒有撫養宮女之子,而是朱祁鎮確實是孫太后所生。

  朱祁鎮出生之時,孫太后還是貴妃,朱瞻基就以胡皇后無子為由,廢掉胡皇后,立孫太后為皇后。朱瞻基這麼做就是因為朱祁鎮是孫太后親生,他才能有足夠的理由,否則他不可能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胡皇后也不可能自己上表辭掉後位。如果只是過繼宮女的兒子,那麼為什麼不把這宮女的兒子直接過繼給皇后胡善祥呢?胡皇后被廢時,孫太后曾說:“我兒子怎能先於皇后的兒子呢?”顯然這兒子是她親生。

歷史一直有傳言,明英宗朱祁鎮並非孫太后的親生兒子

胡皇后

  朱祁鎮當上皇帝時,孫太后已被尊為太后。朱祁鎮在土木堡兵敗被俘,孫太后曾與朱祁鎮的錢皇后籌集資金,以贖回朱祁鎮,甚至還給朱祁鎮寄回一些冬天禦寒的衣服。朱祁鎮被朱祁鈺幽居南宮,孫太后也曾多次到南宮看望。這些都表明孫太后對朱祁鎮非常關心。如果不是親生兒子的話,這種事情自然有朝廷來安排,孫太后作為後宮之主,根本就不需要出面。孫太后這是在關心自己的兒子,明知道朝廷有安排,但仍覺得朝廷做得不夠,孫太后才擔心朱祁鎮連吃不好穿不暖。這世界上,只有真正關心一個人的人才會關心這個人的吃和穿。能關心他的吃穿這種細節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的母親孫太后,另外一個是的妻子錢皇后。

歷史一直有傳言,明英宗朱祁鎮並非孫太后的親生兒子

孫太后

《明史》:時英宗在迤北,數寄禦寒衣裘。及還,幽南宮,太后數入省視。

  奪門之變前,徐有貞等人也曾面見孫太后,得到孫太后的支持。正因為朱祁鎮是孫太后親生,徐有貞才有膽量去見孫太后,孫太后才會同意。

歷史一直有傳言,明英宗朱祁鎮並非孫太后的親生兒子

朱祁鎮

  所以歷史上的種種事件,都已經表明,朱祁鎮確實是孫太后的親生兒子。一些史料記載孫太后奪宮女之子,其目的無非是想抹黑孫太后,有人說可能是對朱瞻基廢后胡善祥的同情,具體原因可能不得而知了。清朝編著的很多史書都會存在或多或少抹黑明朝的現象,其大的目的就是消除對大清統治的不利因素,維護大清統治的正義。至於某件具體的事件未必會有具體原因,完全是為了抹黑而抹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