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撒潑大鬧?爸媽這些不恰當的行為會讓孩子會越來越難管

好了你別哭了,乖,依你依你,這就給你去買,爸媽們會不會覺得這句話耳熟?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兩個案例,如果你是家長你會怎麼做?

案例一

兒子1週歲,一旦有不滿足的事情就大聲哭鬧,有些是明顯不合理的,此時如果將他放在一邊任他哭是否可以?

案例二

我家女兒三歲半了,最近幾個月不知怎麼來形容她的個性,動不動就發脾氣、跺腳、摔東西,有時還拍桌子、打人,要不就生氣,自己上床睡覺。反正是她錯了你不能說,你要順著她才好,以她為中心,哄著才好,我該怎麼辦呢?

孩子為什麼撒潑大鬧?爸媽這些不恰當的行為會讓孩子會越來越難管

很多媽媽發現,寶寶在懂點事兒以後,總會出現動輒發脾氣、情緒崩潰,大人怎麼都說不聽的情況。

往往一些小挫折、或者目的沒達到,小朋友的情緒就爆發了,情緒上來的時候有些孩子會出現攻擊性,有的打別人,有些打自己,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人的大腦裡面有兩個杏仁核

杏仁核起到反射作用——在受到驚嚇、威脅的時候,發出一些信號,讓人們可以攻擊或者逃避,一般情緒的反應來自於這裡。

舉個栗子

寶寶洗頭的時候,如果有過一次不小心水流到臉上,讓他感覺到嗆水或者刺激了眼鏡,下次洗澡的時候有些寶寶就會很抗拒,甚至大哭大叫。即便給他套上洗頭帽可能都無法讓他冷靜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杏仁核在人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發育完全了,所以這種情緒反應幾乎是人們與生俱來的能力。

孩子為什麼撒潑大鬧?爸媽這些不恰當的行為會讓孩子會越來越難管

孩子不是腦,是腦子沒發育好

另一個部分是前額葉皮質,在大腦前方。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思考和智慧,但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前額葉皮質從2、3歲開始發育,6歲開始到達一個高峰,但直到20幾歲才發育完畢。在發育完全之前,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在被杏仁核控制~

所以對於寶寶來說,這個世界往往是非黑即白的。

再舉一個栗子

孩子如果看到別人要拿他的玩具,腦子裡的反應就是抵抗侵犯,可能直接就跳起來打人或者大聲哭鬧,完全不會想到“讓讓別人”、“分享”什麼的,因為他大腦都還沒發育完全,根本無法思考到這一層面。

孩子為什麼撒潑大鬧?爸媽這些不恰當的行為會讓孩子會越來越難管

孩子發脾氣時,我們該怎麼做?

1、不做發脾氣的同行者

栗子: 開車帶孩子出去玩,剛上高速,突然喊著要上廁所,由於無法停車我只能哄著讓她忍耐一下,但是她在後座不停的哭鬧。到了洗手間,她吵著要脫鞋子,你解釋不穿鞋就要光腳站在溼溼的地上,她聽了更生氣,直接尿在了褲子裡。這時你是家長怎麼做?

孩子為什麼撒潑大鬧?爸媽這些不恰當的行為會讓孩子會越來越難管

正解: 你想想,在孩子每次鬧脾氣時,如果你很平靜,那孩子的情緒是不是恢復起來也比較快,相反,如果沒忍住發了脾氣,結果必定換來她更長時間的大哭大鬧,作為家長的情緒也完全被她控制。

有人說,孩子是最偉大的模仿選手。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應該做最好的情緒示範給他們看。

孩子為什麼撒潑大鬧?爸媽這些不恰當的行為會讓孩子會越來越難管

2、讓孩子發脾氣,他們才能更聽得進去道理

栗子: 孩子特別愛哭,為一點小事,哭上個把鐘頭很平常。一家長往往是先哄再罵最後徹底不理孩子,讓她自己待在屋子裡哭。

家長解釋“讓她哭,哭累了,自然就不哭了”。果然,半個小時左右孩子就會停止。如果你是家長你覺得這樣的做法對嗎?

孩子為什麼撒潑大鬧?爸媽這些不恰當的行為會讓孩子會越來越難管

正解: 其實,無論是“哭”還是“鬧”,都是孩子欲求未被滿足時的發洩方式。它會讓不良的情緒像泡泡一樣不斷冒出來,幫助孩子緩解內心的負面,防止情緒的淤積甚至惡化,這對他們的成長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有一個比喻很貼切,當孩子陷入情緒的洪水時,他實際上是一種溺水的狀態,他的耳朵是閉上的,他的內心是恐懼和混亂的,如何救?

拉住孩子打人的手,或者把他抱住,讓他知道無論如何,自己是被愛的被理解的,讓他覺得自己安全了,很快他的情緒就會平靜下來。

孩子為什麼撒潑大鬧?爸媽這些不恰當的行為會讓孩子會越來越難管

3、教孩子大膽而禮貌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接納孩子的情緒,是不是不意味著我們要接受他的不正確的行為?當然不是。否則就變成了溺愛和縱容了。

栗子: 好友的孩子特別喜歡打人,經常有被打哭的小朋友家長來討說法,為此好友軟硬兼施反覆教育,但是孩子依舊“惡習難改”,她自己都對孩子有點失望了。

今年,孩子剛滿3歲,她就把孩子送去了幼兒園,幾個月下來她發現孩子打人的頻率越來越低,甚至是說話結巴的毛病都有改善。

孩子為什麼撒潑大鬧?爸媽這些不恰當的行為會讓孩子會越來越難管

真相: 她向老師求證,老師說“孩子剛入學時,確實挺愛打人,每次批評他,他不服氣但是又不辯解。於是我暗地裡觀察他,有一次,別的小朋友搶走了他手上的玩具,他很生氣,想說,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於是就直接上手打人了。

發現了這點,我就特別注意他的一舉一動,每次他想要動手的時候,我就反覆教他‘用嘴說出來,不能動手”’並告訴他如何表達,現在孩子很少打人了。”

孩子為什麼撒潑大鬧?爸媽這些不恰當的行為會讓孩子會越來越難管

很多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通常只會哭鬧、喊叫、打人,這跟他們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有很大的關係,就像說話一樣,表達情緒也是需要學習的。

孩子對自己情緒的認識和掌控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一次的情緒體驗都是他成長的機會。

作為家長教會孩子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他們才不會因為無助和受到挫折而亂髮脾氣,這樣的孩子,情商一定高,長大了人際關係也差不了。

孩子為什麼撒潑大鬧?爸媽這些不恰當的行為會讓孩子會越來越難管

現在的生活水平較過去而言提高不少,很多孩子出生之後基本都是嬌生慣養的,優越的環境造就了熊孩子一身的臭毛病,比如說哭鬧和撒潑。

而對於這樣的熊孩子,其實並不是沒有辦法,寶寶愛撒潑大鬧,寶媽科學的教育是根本,不然就會愈演愈烈哦。

當孩子撒潑打鬧時,你有什麼育兒好妙招呢?歡迎給位寶媽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