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有人工智能炒股了,散户炒股还有意义吗?

破烂酥皮


从某个层面来说人工智能炒股比散户炒股更适合市场的需求,能促进市场的良好运作,提高股民的专业性。



人工智能炒股的优势在于避免人性的干扰而产生错误的操作策略。人工智能可以完美的按照设定的交易策略买入卖出股票,可以跟踪特定的指标机械式的买入卖出,而这一点大部分人做不到。

我们知道常规的炒股方式有两类,一是技术分析性投资者,二是基本面投资者。以技术分析者为例,如果人工智能按照技术分析的角度炒股会是如何的呢?

假设某人工智能机器人以趋势投资为买入卖出策略,当股票MA线处于上升通道时,买入或者持有股票,当MA线处于下降通道时,卖出或空仓。只要以上策略代码写好后,机器人就可以参照已经写好的代码操作。

而如果是散户的话,开始都是按照同样的策略买入卖出股票,但是由于人性的原因,当股票上涨的时候担心盈利丢失,当股票下跌的时候又想抄底,自然会做出不应该的投资策略的,这是人性导致的,而人工智能就不会。

因此人工智能在执行投资策略的时候比大部分散户更加专业,对于市场环境而言可以降低市场恐慌,提高市场有效性。

觉得我的回答有价值的话,请点个赞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我记得15年刚入市炒股时,有个网友叫我买他们公司的炒股软件,一万六千八,初级的,高级的好像是三万九千八,她说的那简直是神兵利器一样,战无不胜,特别适合我这种刚入市的小白菜,我告诉她,我只有一万块入市,要不先给我用,先让我翻个几倍就有钱买了,她二话不说,把我拉黑了


用户6350597095020


人工智能不管多么的牛气,也不可能代替人类的思维。

人工智能炒股在国内早已有之,也就是所谓的阿尔法炒股法,也有人叫人工智能炒股软件,

美国有一个叫AIQE的ETF基金采用IBM的Watson(人工智能系统),宣称可以不分昼夜的分析美国股市6000多只股票,而且自诩可以克服人性的情绪波动弱点,也就是贪婪和犹疑,只有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但一年下来,收益并不佳,2017年10月18日至2018年10月18日,AIEQ上涨9.63%。跑输了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指数。可见人工智能炒股也不怎样的高明。

国内也有类似的基金成立,成立的时候相当的红火,但现在好像也有点失落的感觉,同时也有一些公司推出智能炒股软件,并大做广告,说可以克服人性的弱点,依靠机器人理性的判断能力,协助投资者赚钱,实际上与美国IBM的炒股机器人宣传类似,至于有没有做到IBM这种水平,就不知道了,即使做到IBM水平,炒股也不见得就是很厉害,还跑输了大盘呢。

因此散户不要迷恋智能机器人炒股,如果机器人真的炒股很厉害,机器人软件设计者不会自己拿软件直接炒股牟利吗?何必自寻烦恼卖软件赚钱,正因为炒股不靠谱,才需要卖软件赚钱。可见存在一定的忽悠成分。


杜坤维


首先你要明白人工智能炒股是什么?不是所有的所谓人工智能都是人工智能。,现在市面上所谓的人工智能应该说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各类炒股软件号称的人工智能AI等等。

第二类:是在机构中间比较流行的,阿尔法算法的自动化交易系统。

先说第一类,各种炒股软件号称的人工智能不能算是人工智能。最多是给你一个买卖信号。如果它的信号成功率能够足够高,他都不会卖软件的,直接成立基金产品,收管理费分成去了。再说难听一点,如果成功率可高,3万或5万,他是不会卖的,只要有足够高的成功率,他自己可以慢慢的赚钱,那是他赚钱的法宝。

再说第二类:现实是已经有很多大的基金公司和券商都在用,“类似的“人工智能炒股,注意是类似不是真正的。为什么说是这种情况呢?因为我接触过,而且拿到了第一手的原始交易记录,虽然没有到核心算法类的东西,通过交易记录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他实际上做的只是一个日内的T+0高频交易。交易频率非常的高,有时候下单都不到一秒钟。但是它是全自动运行的。这个产品是专门的公司针对大机构大客户开发的,看不到源码,已经在市面上有一定的销量了。

这种高频交易和你说的人工智能,很接近。这种高频交易对于降低持仓成本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他也需要一定的条件配合,股票必须有一定的活跃度,波动幅度和空间以及成交量都有要求。

最后再回答你的问题,人工智能不可能代替人工操作,因为高频交易算法的本质是利用更高的传输速度,在你获得数据之前,他可以知道下一批的数据,比如说9:50分,交易所传出来的数据是,买一1000手,买二500手,买三300手,这时有一笔单直接吃掉了买一的1000手,此是高频交易通过它的高速传输,比你先看到买一已经被完全吃掉了,价格已经到了买2的位置,他可以在毫秒级的单位内快速下单吃掉买二和买三的,而你在一秒钟后才看到买一的1000手已经被成交了。实际上在你看到买一成交的时候买2买3已经成交了,因为你的传输速度慢。说白了就是时间差,我们在早盘强势股票冲涨停的时候,我们下单怎么买怎么都买不进,就是同样的道理,大家的时间有时间差。这种高频交易在大家都在使用的时候,意义就不大了。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种人工智能,在你我这一辈子可能都不会实现,因为人现在自己都不能清楚的分析逻辑条件和量化标准,更何况是机器。万一真的有天才级的人物,找到了这种逻辑和标准,这种产品也不可能在市面上大量推广。所以你就放心炒股吧。


证券公式设计与评测


太白观点:不论是不是有人工智能炒股,散户炒股都没有意义。

作为一个股票交易的从业者,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散户炒股是没有意义的。长期来说散户炒股绝大部分都是失败的。虽然也有成功的牛散,但是由于概率太低,没有可参照性。

为什么这里说散户炒股没有意义,根本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投资理念问题。

散户与专业投资者中,最大的还是属于投资理念问题。有许多散户现在都认为股市投资不过一种变相赌博。以赌博的理念来投资股票,遇到亏损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于运气不佳,更有甚者会怨天尤人。这种理念想要在股票上获得成功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相反专业投资者的理念更为成熟。作为专业投资者,根据市场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理念是分内之事。对于投资上更会区分亏损的原因,在以后会逐步改进,从而走向稳定盈利的道路。这是散户投资者无法相比的。

第二,对投资的付出。

散户对炒股投资的付出太少。绝大部分散户,可以说都有其真正职业,炒股只不过是其业余时间的一种爱好。不用说深度分析个股资料,财务报表了,就连行业数据,同行业竞争对手都是一无所知。就这种情况下,投资股票的盈利能力可想而知。甚至于还会因为股票的起伏波动影响自己的工作,变得更为得不偿失。

相反专业投资者,由于是本职工作。在投资上的付出更为较多,不仅仅需要分析个股,还需要对整个行业基本面,经济形势有最基本的预判。在这种情况下都不一定能够保证能够盈利,更别提散户投资者了。

总结:无论是不是有人工智能交易,散户的炒股都毫无意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会有错。把投资要当一项长期事业来做,功夫下到了,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


章太白


要是人工智能可以炒股,股市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能做到的最多就是大数据分析,找出一些可循的规律。



就叫MT


人工智能炒股本质上是量化炒股。

而量化炒股,机构早就用到了,但是成绩并不突出。

股市是一个极度容易情绪化的市场,充满随机性!

尤其是A股这样的散户占主体的市场,情绪的波动极大。

人工智能炒股,没有情绪,只有量化,量化择时,量化择股,看起来完美,实际依然是一个概率问题。

阿尔法狗下棋很厉害,打遍天下无敌手。

去年的某个时候,也有一只阿尔法狗参与炒股,据报道:

它每天24小时不停工作,持续不断地分析6000多只美股。

每天分析上百万条相关的公告文件、财报、新闻以及社群文章。

利用量各种量化工具以及模型择时、择股,

此外,它还能不断地深度学习,数据处理得越多,选股能力就会更强大。

它非常客观,没有情绪,执行力强……

然而,据说一个月后,还是跑输了道指。

当然这个测试周期不长,但是可以说明,人工智能炒股虽然“懂得多”,但是未必就能稳赢散户。

可能长时间看,会优于很多散户。

但并不能说,有了人工智能炒股,散户就不要炒股了。

事实上,现在很多程序化交易,也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它只不过是人们的一个分析工具。

一个参考工具,并不是一个决策者

真正的炒股,还是要靠人来做决策,因此实际上,炒股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而不是人与机器的博弈。

股市是一个极度情绪化的地方,很多超短高手,都是利用情绪周期来操作。

股市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

有些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总结,发现什么都懂了还是炒不好股。

比如有些人,技术上学了江恩理论、波浪理论、缠论、趋势理论,对各种指标也破有研究,甚至自己还会编写指标,也熟悉最新的情绪周期,对事件驱动炒股也懂,

可是最后,还是做不好……。

为什么?

事实上就是懂得太多,包袱太重,有时候,轻装上阵,越简单越好。

本质上,炒股就是看和干,懂太多,有的人就只敢看不敢干了。有的就只管干,不懂看。

当然,不是说懂得多不好,而是重要的是运用。

人工智能炒股,能帮我们做量化,我们可以做参考。

未来,估计会有很多智能化的量化工具,大数据的分析来参考。这些仅仅只是参考工具。

在A股,散户无法替代。即便外资来了,即便注册制来了。

我们的散户大军,依然是主流。

因为我们也在进化,在不断的探索。

不是说机构们有了“法宝”,就没有散户什么事了。

炒股不必太繁忙,小米加步枪,一台电脑一张网,敢干还敢想。


星星股经


可能现在的炒股手段比较多了,有很多人就想着不用看盘,不用分析,买个人工智能的炒股软件,提示买卖点的,然后就能赚多少钱,以后成为富翁,我个人觉得楼主不要有这种想法,亏损只是时间问题。

股票是市场资金博弈的结果,如果一个人发明一个炒股软件就可以把人性悟透了,我们现在假设真的有这种软件存在的话,为什么我要拿出来卖给你呀,我自己借钱炒就行了,一天赚个几十万,几百万只要一卖一买,一个人就可以做了,而且很轻松。

不用维护客户,不用更新数据,不用招聘员工,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年就能赚几千万几个亿,说白了,股市就是提款机,我为什么要卖给别人让他和我分市场里的钱?我为什么要培养竞争对手,这从根本的逻辑上就讲不通。

所以大家不要抱有幻想了,华尔街有很多做量化的机构,他们的收益并没有巴菲特高,为什么?

说白了量化就是人工智能的统计,统计资金,统计这只股票的一切,买卖,持股等等吧,但是它们统计不了人性,也就是人们买入卖出的逻辑,这才是最根本的。

中国也有很多做量化的期货公司,最后都是亏损累累,但是他们最后靠的是卖软件赚钱,软件可以帮你赚点钱,有些指标是大数据的统计,这是些很好的数据和指标,但是不是你盈利的依据,要想在金融市场赚钱,最基本的就是要靠自己的分析,根据盘面的实际情况,或者市场和政策的导向来做判断,赚认知的钱。

我们赚的所有的盈利,都是认知的钱,如果你连自己为什么赚钱都不知道,那么只要在这个市场一天,早晚都能亏回去。

人工智能要是有一天真的能代替人类炒股的话,那么它的竞争对手肯定大部分都会是人工智能,因为只有同类的东西才能对同类的东西有分析性,这个世界上最难客服的就是人性,做股票就是一场修行,我们所有的买入卖出操作都是对人性的克服。


投资新势力


首先亮明答案:散户炒股的比例一定会降低,但散户炒股还是有意义的。


原因大概有几下几点:


  1. 人工智能或者说机器自动化的炒股,主要基于历史信息,但信息的维度会受限。

人工分成两类,机构和散户个人。而人工智能炒股,其实在业内主要是指量化投资,主要含义是利用数学模型进行自动的炒股行为,其主要是利用股市的历史数据,包括市场信息,企业的基本面信息等,开发相应的模型进行投资。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纪律性
所有的决策都是依据模型做出的。我们有三个模型:一是大类资产配置模型、二是行业模型、三是股票模型。根据大类资产配置决定股票和债券投资比例;按照行业配置模型确定超配或低配的行业;依靠股票模型挑选股票。纪律性首先表现在依靠模型和相信模型,每一天决策之前,首先要运行模型,根据模型的运行结果进行决策,而不是凭感觉。
有人问,模型出错怎么办?不可否认,模型可能出错,就像CT机可能误诊病人一样。但是,在大概率下,CT机是不会出错的,所以,医生没有抛弃CT机,我的模型在大概率下是不出错的,所以,我还是相信我的模型。
纪律性的好处很多,可以克服人性的弱点,如贪婪、恐惧、侥幸心理,也可以克服认知偏差,行为金融理论在这方面有许多论述。纪律化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跟踪。定量投资作为一种定性思想的理性应用,客观地在组合中去体现这样的组合思想。一个好的投资方法应该是一个“透明的盒子”。
我们的每一个决策都是有理有据的,特别是有数据支持的。如果有人质问我,某年某月某一天,你为什么购买某支股票的,我会打开系统,系统会显示出当时被选择的这只股票与其他的股票相比在成长面上、估值上、动量上、技术指标上的得分情况,这个评价是非常全面的,只有汇总得分比其他得分要高才有说服力。
系统性
具体表现为“三多”。首先表现在多层次,包括在大类资产配置、行业选择、精选个股三个层次上我们都有模型;其次是多角度,定量投资的核心投资思想包括宏观周期、市场结构、估值、成长、盈利质量、分析师盈利预测、市场情绪等多个角度;再者就是多数据,就是海量数据的处理。
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一个资本市场只有100只股票,这对定性投资基金经理是有优势的,他可以深刻分析这100家公司。但在一个很大的资本市场,比如有成千上万只股票的时候,强大的定量投资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反映它的优势,能捕捉更多的投资机会,拓展更大的投资机会。
套利思想
定量投资正是在找估值洼地,通过全面、系统性的扫描捕捉错误定价、错误估值带来的机会。定性投资经理大部分时间在琢磨哪一个企业是伟大的企业,那个股票是可以翻倍的股票;与定性投资经理不同,定量基金经理大部分精力花在分析哪里是估值洼地,哪一个品种被低估了,买入低估的,卖出高估的。
概率取胜
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定量投资不断的从历史中挖掘有望在未来重复的历史规律并且加以利用。二是依靠一组股票取胜,而不是一个或几个股票取胜。

可以看到上面人工智能,或者说量化投资,最终的东西就是数据,利用各种数据进行模型开发,从而指导投资,但我们目前这个世界并不是完全数字化的世界,有很多信息还没有完全的数字化,或者说线上化,那这些地方就会导致模型的效果有偏差,这个就是人工投资,或者说散户的优势所在。


2. 人们高估机器的智能,而低估人类的智能,以及整个金融市场进化的速度


即使模型开发出来,市场是在不断进化的,你在股市其实是做和不同的人进行博弈,而人的情绪,人的心理活动,也许有一部分可以被数字化,但很多还是无法数字化,或者说量化的,即使可以量化,很多也是动态变化的,这个就是导致模型有效性可能持续的时间较短,你需要不断去调整你的模型,这个时候人工的优势又体现出来。


3. 散户的炒股的优势


国外机构投资者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大约占一半以上,而国内比例相对较低,散户相比机构在信息,研究上都存在一定的劣势,但有一个优势就是资金比较小,这样反而提供的回报会更高,灵活性会更强,而机构资金量太大,他自己的操作可能会影响市场,所以对他的投资反而会存在一定的限制。


最后对于中国市场,从市场环境,市场品种等方面都不一定适合完全的量化投资:


1, 交易市场的落后:包括交易品种、交易的微观数据、交易市场的不完善。


2,交易理念的落后:大多数量化交易人员的思路还是K线如何走出形态后追趋势的阶段,本质上来说,还是处于用量化方法驱动主观交易逻辑的层次,量化的意义只是让交易更客观、更少受到人为影响;真正的用较大算法难度的统计模型驱动的高等级策略市场上其实很少很少,大多都是国外回来的团队在操作。


3, 交易经验的不足:国内量化交易的起点可以视为股指期货的上市,现在量化交易的主要阵地也是这里。但股指期货只有短短不到4年的时间,本身样本也太少了。


我的保保


我可以肯定是告诉你:有。

现在很多人把人工智能吹得神乎其神,好像很厉害一样,实际上,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处在人工智障时代,智商还没1岁小孩高。

对于程序化交易,其实美国80年代早就有,我给你看下程序化交易的定义:

程序化交易是把可量化的分析方法,用计算机编成交易策略进行自动下单交易,程序化交易是量化交易的一部分,或者是某些量化交易的进一步升级。区别程序化交易和量化交易的标准是人工下单还是计算机程序自动委托下单。

程序化交易在国内已经普及很多年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启用电脑程序辅助交易。很多人对量化交易感觉高大上,但实际上只要有可量化的投资依据,例如k线,技术指标(均线,kdj,macd等)等,就是量化交易者。量化交易用可数量化的分析方法进行交易,区别于感性交易。

先阶段高频交易在国内受到限制,国内一般是低频量化交易,量化交易主要在条件选股、自动下单、风控等方面进行应用,主要还是把人的思维进行量化,机器还远不能自动思考。

现在很多散户为了简化选股的工作量,也开始借助一些平台的程序进行智能选股,比如同花顺,大智慧等都可以进行简单的选股。所以不用怕,人工智能炒股现阶段还只是噱头,远达不到人工的思维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