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受不起批評?如何幫孩子走出蛋殼心理?這3點很重要

故事案例

明明最近學習成績明顯下降,上課總是習慣性走神,老師忍不住批評了明明幾句,結果明明跟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樣,回家之後就跟父母說:我不想上學了。

父母一聽到這句話瞬間就慌了神,忙問明明到底發生了什麼,明明委屈的對父母說:今天我上課不小心走神了,結果老師狠狠的批評了我一頓,同學們知道我被批評了都笑話我,我不想再去學校了,太丟人了。

孩子經受不起批評?如何幫孩子走出蛋殼心理?這3點很重要

第二天早上明明死活不去上學,就賴在床上不起,父母一點辦法也沒有,於是明明的媽媽怒氣衝衝地找到了老師。

明明媽媽對老師說:“孩子上課偶爾走神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你也不能這麼批評他啊,一點也不照顧孩子的個人感受,完全不尊重孩子!現在我家孩子不想上學了,都是因為你這個不負責任的老師造成的,你現在趕緊給我家孩子道歉,否則我就要去校長那裡投訴你!”

老師聽完明明媽媽的話之後,一字一句的對明明媽媽說:“身為人師,教書育人是我的職責所在,既然您把孩子送到學校,那我就要為您的孩子負責,批評孩子是因為孩子上課走神,更何況我並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孩子,而是單獨把孩子叫到辦公室裡跟他講這個問題,關於你說的不尊重孩子的問題,我本人問心無愧!”

明明媽媽聽到老師說的一番話,臉色紅一陣白一陣,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孩子經受不起批評?如何幫孩子走出蛋殼心理?這3點很重要

在以前的教育觀念中,很少會有家長尊重孩子,很多家長都把自己的孩子看作私有物品,不允許孩子反抗自己,不允許孩子不聽話,非要逼迫孩子順從自己才行,如果孩子不順從自己就要給孩子扣一頂不孝的帽子。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思想也得到了進步,新一代的家長們成長起來之後越來越意識到尊重孩子的重要性,但是有的父母卻走上了“尊重孩子”的極端!

其實尊重孩子跟溺愛孩子只有一牆之隔而已,如果你的尊重沒有底線,那就是溺愛孩子。

在開頭講述的故事中,明明上課走神,老師忍不住把他叫到辦公室裡批評了一頓,結果導致明明厭學。

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中數不勝數,隨便上網搜一搜就會發現,幾乎每年都有因受不了老師批評而跳樓的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起,老師也成了一個高危行業,教育學生說不得,罵不得,更打不得,一旦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出了任何問題老師都得有麻煩。

孩子經受不起批評?如何幫孩子走出蛋殼心理?這3點很重要

在前面講到的故事中,明明本身是自己做錯了,可是因為老師的幾句批評就委屈的不想上學,心理素質堪憂。

心理學上有一個說法叫蛋殼心理,是指內心非常脆弱,就像是雞蛋殼一樣,輕輕一戳就會破!具體指孩子的脆弱心理,只能聽讚美之詞,聽不得一點批評,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敗,遇到一丁點不順心的事情,就會有非常極端的舉動。

那些因為受到一句小小的批評而輕生的人,就是因為蛋殼心理,這種心理的本質就是內心脆弱,經不起一丁點的風浪。

有哪些原因會導致孩子產生蛋殼心理?

1.父母的溺愛

在前面提到的故事中,明明的媽媽為了讓孩子上學,竟然找到學校要求老師給明明道歉,這種行為明顯就是無底線的溺愛孩子。

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不捨得批評管教孩子,孩子就猶如溫室中的花朵一樣,經不起一點的風浪,父母的溺愛是導致孩子產生蛋殼心理的主要因素之一。

孩子經受不起批評?如何幫孩子走出蛋殼心理?這3點很重要

2.無腦吹捧孩子

以前中國家長比較信奉打壓式教育,生怕孩子會驕傲,總是習慣性的給孩子潑冷水,在這種教育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深知打壓式教育的弊端,在他們成為父母之後就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那就是無腦吹捧孩子。

正所謂物極必反,無論是打壓式教育還是無腦誇讚式教育都是一種非常極端的教育,這兩種教育方法都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無腦吹捧孩子會讓孩子過度膨脹,導致孩子對自己過於自信,一旦發現其他孩子比自己優秀,孩子內心就會大受打擊,接受不了這樣的反差,心理狀態十分脆弱。

孩子經受不起批評?如何幫孩子走出蛋殼心理?這3點很重要

如何幫助孩子走出蛋殼心理?

1.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帶孩子去長跑,長跑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身體,還可以讓孩子在長跑的過程中學會忍耐,學會面對困難永不屈服。

在孩子提出無理要求的時候,要學會堅定的對孩子說不,無論孩子使用任何方法家長都不能屈服,讓孩子明白不行就是不行。

2.培養孩子樂觀的心態

有一種樂觀的心態叫阿Q精神,概括來說這種精神是指一種自我安慰的精神,阿Q是魯迅筆下的一個深受壓迫的底層小人物。很多讀者都不太喜歡阿Q,認為他身上的劣根性太多了,但是從心理狀態這方面來說,阿Q也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阿Q在被人打了之後,沒有能力還手,於是就在心裡安慰自己:我總算被兒子打了……

孩子經受不起批評?如何幫孩子走出蛋殼心理?這3點很重要

這樣的心理狀態看似非常可悲,但其實也是一種非常難得的心理狀態,現在社會也非常缺少擁有阿Q精神的人。父母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也要著重培養一下孩子樂觀的心態,遇到無能為力的事要學會改變自己的心態。

3.鍛鍊孩子的個人能力

有一位網友曾經在網絡上吐槽說:我真的是受不了我媽,天天嫌棄我什麼也不會,但她忘記了她從來都沒有教過我任何東西……

很多父母會因為擔心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情,選擇直接幫孩子做,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的個人能力得不到鍛鍊,遇到問題只會求助父母,如果父母也幫了他,面對困難只會沮喪發脾氣。

孩子經受不起批評?如何幫孩子走出蛋殼心理?這3點很重要

總結:蛋殼心理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的本質就是脆弱。

很多家長都活在自己永遠不會死的美夢裡,不去想孩子的未來,只知道一味的溺愛孩子,孰不知這樣做只會害了孩子。建議各位家長在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的時候,也能多關注一下孩子的心理健康,幫孩子提高一下心理承受能力,畢竟等孩子長大之後,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一個人,所以他必須要有能面對風雨的堅強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