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除了看杨绛钱钟书撒狗粮,还有这些家庭相处之道

文丨阿鲸

你理想的家庭生活是什么?

有人说,是两人三餐四季;有人说,是儿女双全,其乐融融;还有人说是和自己所爱的人一起牵手慢慢变老。

然而,拥有这样圆满的人生,世上又能有几人呢?

在我翻开《我们仨》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找到了答案。


《我们仨》:除了看杨绛钱钟书撒狗粮,还有这些家庭相处之道

杨绛先生在九十二岁的高龄,回忆起她和钱钟书以及女儿一家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写成了这本经典著作,书中记录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书中字句平淡,细细品味,却是满满的美好。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还有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这段话诠释了家庭最幸福的状态:没有鸡飞狗跳,没有伤害埋怨,一家三口,始终相敬相爱,在窄窄的空间里,自由自在畅快地生活,而且只要有一点甜,就会变成满满一杯糖水,盖过生活所有的苦。

品读民国才子佳人的爱情,大多都是乍见之欢,最后却凄然收场,唯独杨绛和钱钟书,读到的是踏实的人间烟火,和相濡以沫的专情初心,这样的状态令人羡慕,也值得学习。

01 家,是讲爱的地方

杨绛曾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她把这段念给钱钟书听,他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说“我也一样。”

他们虽不经常说情话,但是每每读到这样情深的句子,却从不吝啬像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

“我爱你”从来不是唯一的情话,只要想你念你,心里说出的每句话都是情话。


《我们仨》:除了看杨绛钱钟书撒狗粮,还有这些家庭相处之道

杨绛钱钟书年轻时的合影

我们都知道,钱钟书是一个书呆子,在生活基本上是不能自理的程度。其实,杨绛也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小姐,料理家务也是一窍不通。但是没一日三餐,那些免不了的家务琐事,如果双方都不愿意做,这样的家庭也迟早会分崩离析。

杨绛和钱钟书结婚之后出国留学,刚到那人生地不熟,住宿和做饭成了首要解决的难题,杨绛很不习惯,但是很快就振作起来了,因为她发现,钱钟书状态比她还差。

为了所爱之人,杨绛开始穿上围裙亲自下厨,还学会用“文火”“炖红烧肉来改善生活”,而钱钟书也专门学了做早饭,给了杨绛一个惊喜。此后,钱钟书为杨绛做了一辈子的早餐,杨绛也为了照顾好钱钟书做了所能做的一切。

爱一个人,就是愿意为对方改变。

在杨绛生产之后,因为在医院养病,钱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原来,他不是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就是把台灯砸了,再过几天又把门轴弄坏了,门关不了。

这些事情,要放在一般人眼里,第一反应肯定是生气,呵斥对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是到了杨绛眼中,都变成了一句温柔的“不要紧,我会修”。

《我们仨》:除了看杨绛钱钟书撒狗粮,还有这些家庭相处之道

谁都有经历第一次生活的时候,刚刚组建家庭,学着大人的样子承担责任和料理人情世故,也学着打理两个人的生活,学着辨认蔬菜和弄懂不同做法,学着修理家具,收拾小窝。

因为没有经验,总是磕磕绊绊,然而他们始终为对方着想,不曾红脸吵架,而是互相理解,互相体谅。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有些人就喜欢抓住对方的错处不放,甚至加以放大,越看越不顺眼,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而对方也被激怒,觉得自己没有错,长此以往,夫妻感情必定产生裂痕,继而生成裂缝,再也无法缝合。

泰戈尔说:“屋是墙壁与梁所组合,家是爱与梦想构成。”

夫妻间的相处,本就不是争论谁对谁错的地方,而是懂得换位思考,以爱之名,包容对方的所有。

02 家,是讲趣味的地方

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但是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于是很多人都希望找到一个有趣的灵魂。

但我认为,一个人有不有趣是由家庭氛围影响的,每个人都有其幼稚可爱的一面,只是能否让他在家里成为他自己。

杨绛在书中说过:

我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这是钱钟书的最可贵处。他淘气、天真,加上他过人的智慧,成了现在众人心目中博学而又风趣的钱钟书。他的痴气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

既然你爱闹,那我也愿意陪你笑。在杨绛家里,钱钟书是最需要被照顾的孩子,同时,也是最受宠的孩子。

《我们仨》:除了看杨绛钱钟书撒狗粮,还有这些家庭相处之道

钱钟书一向顽皮,他趁着妻子睡着的时候,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害得她的脸像纸一样快被洗破了,趁女儿熟睡,在肚皮上画鬼脸。还经常编顺口溜,为女儿起满箩筐的绰号,以“猪噘嘴、牛撞头、蛙凸肚、红猢狲”等形象的称呼来戏弄她。

还经常玩“埋地雷”的游戏,喜欢在女儿的被窝里埋藏玩具、书本、长鞋拔、扫把等障碍物,看她措手不及的样子哈哈大笑,而女儿也乐此不疲地陪着玩,认真地“扫雷”。

事后,杨绛被拉来做裁判,看着掩耳盗铃的丈夫,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女儿,也忍不住捧腹大笑。

这放在一般人家里,会觉得一个父亲怎能如此贪玩,但是这些落在杨绛和女儿的眼里,全都是可爱的,由她讲出来,我们也觉得是可爱的。

家最美好的样子,不就是这样吗?一家人玩在一起,屋里笑声阵阵,能掀翻屋顶,共同用有趣抵抗漫长生活的无聊。

电视剧《我们都要好好的》中的男主角向前,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生活中一直忙着“向前”,一年有360天不回家,玩命拼搏,不停赚钱,只为让老婆孩子过上最上层的生活。然而,妻子却因为这种毫无生机和趣味的生活,而得了抑郁症,并毅然提出离婚。

看着向前一个人,一边带孩子一边忙工作,烦恼重重,让人不由得唏嘘:真正的生活,哪里是单纯的有钱有事业呢?

梁启超曾经有句话:“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了沙漠,要它何用?”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把生活过成了“沙漠”呢?

03家,是软肋,亦是最硬的铠甲

《我们仨》不仅描述了杨绛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大环境下,一个小家的风雨飘摇。

1938年,杨绛从信中获知母亲去世,家乡被日军占领,家人已经搬到上海避难,于是决定回国和家人团聚。

那时,时局动荡,烽火连天,战火不断,上海沦陷期间,杨绛一家饱经忧患,尝到了世态炎凉,然而,他们却把苦难当作美酒般品尝,一起携手共渡难关。

最让我感动一幕是,在珍珠港陷落时期,各方面用度都很拮据,有一天有人送来几个西瓜,钱瑗一本正经地对爸爸说:“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满脸自豪的样子逗得大家大笑。

亲人间的温暖就是这样不经意间给人安慰和力量,即使外面寒冷料峭,但有家在,就是温暖如春。

《我们仨》:除了看杨绛钱钟书撒狗粮,还有这些家庭相处之道

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让他们一家三口饱受摧残,钱钟书和杨绛被关进了牛棚,每月只发一点生活费,而存款又被冻结,生活过得十分艰苦,女儿钱瑗虽没被牵连,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母受难,把眼泪往肚子里吞咽。

之后钱钟书觉得一家人同甘共苦,胜于别离,于是他发愿:“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抱着这样的信念,熬过了抗日战争,熬过了大革命,多次动荡,多次搬家,他们一家人始终不曾分开过,于煎熬之中,一家人互相照顾,互相安慰。

《我们仨》:除了看杨绛钱钟书撒狗粮,还有这些家庭相处之道

家人是最脆弱的软肋,任何一点伤害,都会心痛不已,同时,他们也成了最坚硬的铠甲,让自己不被困难轻易打倒,成为一往无前的勇士。


结语

其实,《我们仨》里还有一段悲伤的部分,1997年,杨绛失去女儿钱瑗,次年失去丈夫钱钟书。

在书的最后,杨绛先生说:“我们三个人就此失散了,就这样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守,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人。“在这段极力克制的表达里,我体会到了人生最深的那种悲。

《我们仨》:除了看杨绛钱钟书撒狗粮,还有这些家庭相处之道

在这一生中,我们注定要失去一个又一个至爱至亲之人,要学会不断告别,或是永远不见。

我想上天之所以要我们经历“爱别离”之苦,是想让我们学会珍惜当下,如果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到来,那不如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去过,努力去爱。

今年年初的一场疫情,让所有人猝不及防,将原本的计划几乎全部打乱,似乎失去了很多,但是回头一看,其实我会感觉幸运,因为家人还在身边,每日三餐,有荤有素,彼此聊聊埋在心里从未说出口的话,谈谈爸妈年轻时的糗事,说说我在外地工作时遇到的风土人情,在这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杨绛笔下踏实的烟火气。

你我皆凡人,在命运面前不过一只蝼蚁,我们能做的,只有认真地活,珍惜眼前人眼前事,在这长短不一的人生中,把每一分每一秒活得无比丰盛。

——————————

作者简介:我是 ,游走于文字之间,用文字感受生活的温度,欢迎关注我,一起感受生活的烟火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